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清明身体浊气清到位,静心养肺舒肝胆

  4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意思是,到这个季节,雨量增多,万物都被雨水滋润得晶莹干净,所以叫做「清明」。
  中医认为,经历了雨水、惊蛰、春分,此时应顺应春令之气 「升发舒畅」 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肺气和心气 ,使之不断充沛。
  清明有三候
  一候桐始华: 这个时节白桐花开放。
  二候田鼠化为鹌: 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
  三候虹始见: 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一
  清明时节,清「三气」   清明时节春风和煦,纸鸢高飞。除了祭祖扫墓之外,此时也更适合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例如踏青、放风筝、插柳等。   除了有思亲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意。经过一冬的缓慢代谢,人体积累的废物需要及时排出, 清明正是清除浊气的好时节。   01 | 清心气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同时春季人们的情绪容易抑郁、波动 ,也是高血压、精神疾病的高发期。   清明祭拜容易触景生情,大家更要 注意稳定情绪,心境畅达 。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大自然中,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来清净心气、愉悦身心。   【拍掌养心】 简单的拍手就能够很好的养心护心。可以在早上,也可以在晚上7--9点,三五分钟也行,十几分钟更好。   这样可以充分激活手掌上的心包经和心经, 疏通经络,使心血充盈,泻除心火 ,加速身体代谢,还可以防治胸闷胸痛。   02 | 清肺气   清明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肺是人体最大的过滤器。整日待在封闭、不通风的空间,会让我们吸入很多细小的"废物",使之 沉积在肺脏,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借此春光,多到公园、河边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并适量运动,给我们的肺换换气, 以疏通冬天的气血积郁,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正气。   同时,可多吃木耳、百合、西兰花、芦笋、苹果、梨等补肺的食物,冰糖银耳汤、百合莲子汤也有 「养阴润肺」 的作用,可以作为食疗方,搭配在日常饮食中。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03 | 清肝气   清明最好的饮品自然是 「明前茶」 ,即清明前采摘制成的茶。   "明前茶"主要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品种,每日喝上一碗,能 利水祛湿、活血化瘀、清畅肝气 。刚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不要马上喝,先放上1--2个星期,味道会更好。   给大家推荐一款适合在清明饮用的药茶:   【黄芪茶】   食材: 黄芪6克,绿茶3克   制法: 将黄芪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10分钟后(温度适宜)即可饮用。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肺火、解毒、利尿、降压、镇静等。主治热病烦躁,对肺炎、肾炎有一定的好处。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 「柔肝」的食物 ,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二
  清明节气灸,温阳通络   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同时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难得时段。   此时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而中医认为 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 ,在此节气里心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时期也是 心脑血管问题的易发期,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高度重视。   另外, 旺木更易克土 ,而人体脾脏五行属土,所以这段时期,还要记得 保护好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   【少商穴】 清明节难免心生哀伤,耗散阳气,这个时候灸这个穴位再合适不过了。   艾灸少商穴在 恢复阳气的同时也善于疏调气血 ,对付癫狂、高热、癔病、昏厥等问题很拿手。   【太渊穴】 因为这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脏不好的人还要记住一个穴位。经常艾灸太渊穴,可以补肺气、利心脏,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保健心脑血管,预防心肺疾患。   同时,清明出门踏青、扫墓,如果运动量太大了,气血跟不上,引发心跳加速、气喘吁吁,此时 点按太渊穴,有平喘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春天是肝气当令,非常容易克伐脾胃,因而人体的脾胃功能也会弱些,加上最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也处于比较大的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肠胃会比较敏感,易引发很多问题,所以这个时候还要 艾灸 【中脘穴、气海穴】 可以健脾养胃、温阳通络。   三
  「清补」不离三样菜   中医认为,清明正是 「上升清气、清除浊气」 的好时机。   饮食应讲求清淡, 以清补为主 ,宜食粳米、芝麻、淮山、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利五脏、通血脉、健脾补肺 的食物。   同时,正值 肝阳上升时节 ,呼吸道、关节炎等慢性病更易复发,故不宜进食海鲜、牛羊肉、辛辣食物等发病食物。尤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01 | 荠菜:益肝明目   荠菜有 「平肝明目、清热止泻、利尿消肿」 等作用,味道鲜美。   古代医籍《名医别录》称荠荠菜"甘温无毒,和脾利水",《本草纲目》则有"明目益胃"之说。从营养角度看, 其蛋白质含量在蔬菜中属上乘 ,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钙含量也很丰富。   采来的荠菜可以做馅儿,还可以做汤、炒菜,和应季的春笋一起做成荠菜炒春笋格外清新。   02 | 菠菜:润燥养肝   菠菜能 「润燥养肝、益肠胃」 ,对肝阴不足引起的头痛目眩、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菠菜富含维生素K、铁、叶酸和B族维生素。其中,叶酸与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能缓解失眠、健忘、焦虑等 。因菠菜中含有草酸,烹饪时最好先用开水焯一下。   03 | 山药:健脾益肺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本草纲目》中说山药能"除寒热、补中、益气力、益肾气、健脾胃"。   它 「补而不腻,不热不燥」 ,可辅助治疗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及消化不良等。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四
  清明前后,谨防感冒   感冒可是春季最常出现的疾病,清明时节雨纷纷,气温多变忽冷忽热的天气,让感冒时有发生,因此,清明预防感冒是必须要做的功课。   抑菌防感冒,辛温很重要。 清明前后湿气加重,各类细菌、病毒也更加活跃,这时要多吃「抑菌驱寒」 的食物,韭菜、葱蒜、魔芋、香菜、生姜都属此类。   例如,洋葱性温味甘辛,有"天然杀菌剂"的美称,适量食用洋葱不仅能 祛阴散寒,还可健脾消食,理气和胃。   在此总结了一些感冒小方分享给大家!   风寒感冒:姜糖苏叶饮   材料: 鲜生姜15克,红糖10克,鲜紫苏叶10克   制法:   1. 将生姜、苏叶洗干净,生姜切丝。   2. 苏叶一起放入杯子里,倒入沸水,盖上盖子浸泡10分钟。   3. 放入红糖,调匀,即可饮用。   功效: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紫苏叶散表寒,发汗力较强,常与姜配用。此方最适合平时肠胃不好、怕冷的人,感冒初期服用。   风热感冒:紫苏薄荷粥   材料: 鲜紫苏10克,鲜薄荷20克,粳米100克   制法:   1. 把紫苏叶和薄荷用水洗净。   2. 锅里加入适量水,煮开后放入紫苏和薄荷煮5分钟,倒出汤汁备用。   3. 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适量水煮至九成熟时,加入紫苏和薄荷汁,沸腾即可。   功效: 薄荷发汗解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平时容易感冒、体质虚弱的人,可在感冒多发季节服用。   预防感冒:黄芪苏叶饮   材料: 黄芪15克,紫苏叶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   制法:   1. 把黄芪、生姜、大枣用水洗净,放入砂锅里。   2. 加入适量水煮,待水开后10分钟加入紫苏叶煮5分钟即可。   功效: 尤其适用于体质虚弱的人群,黄芪具有很好的补肺气功能;紫苏行气宽中、解郁止呕;生姜可以补脾胃气。   五
  清明特色:青团   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清明前后,很多地方都有用艾草来制作食品的习俗,被称作"青团""清明果""艾叶粑粑"等。   清明吃青团本是江浙一带的习俗,近些年全国各地都渐渐兴起。因为艾叶具有 「温经止血、祛寒止痛」 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血虚寒、肝气犯逆引起的妇女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痛经等问题,所以青团不仅美味,也是一道养生佳品。   但要注意的是,清明果的主要成分——糯米,对于脾胃功能差的人来说较难消化,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要少吃,以免消化不良。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 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此时如果不注重调理情志,而使七情不畅, 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   因此清明时节,人们更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尽量使心情舒畅,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宽善待人,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年年岁岁,清明又至。   这个用来安放思念、寄托敬意的日子,   蕴含着特别的意义。   逝者已矣,唯有爱和思念,会在时间中永存。   愿你我,不忘故人,不负过往。

中风猝死高发季,冬季务必做预防冬季是中风猝死的高发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根据柳叶刀和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的报告,2017年中国死亡率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疾病分别是中风和冠心病。这里先简单的理解下什么是中风生活中需要注意的1点否则甲状腺疾病就会找上门34岁的刘先生,经营着一家烧烤店,由于味道做得好吃,所以生意非常不错,与妻子两人过得也是有滋有味,但美好的生活被一场噩耗吓醒了,就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妻子频频发烧的症状让整个家庭都养颜补血调经方,漂亮脸蛋吃出来美丽无暇的脸蛋是哪里来的,是药物或者手术刀么,当然不是了。药物或者手术刀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脸蛋,但是谁能天天吃药和天天手术,明显不现实。如果整形手术带给我们的是萎黄惨白的脸蛋,估计没得了带状疱疹,皮肤会有4个明显表现,医生不就医会痛死现在正是夏天,是病毒性疾病的高发时期。很多人身上起皮疹,伴有疼痛和瘙痒感吃也痛,睡也痛,这时就要警惕是带状疱疹上身了。那么患上带状疱疹,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呢?1皮肤瘙痒疼痛带状疱疹夏天皮肤容易过敏?皮肤科医生教你5招摆脱皮肤过敏夏天来了,天气升温,皮肤过敏的高发期也随之而来,人们常常会因皮肤出现各种过敏问题不知所措,今天给大家分享5个应对过敏的小妙招1避免暴晒尽量避免在阳光过于强烈的时段出门,出门要打伞戴为什么老年人经常皮肤瘙痒?听听皮肤科医生怎么说皮肤瘙痒是一个困扰老年人的话题,尤其到了夏天,皮肤瘙痒症状会加重,使人难以忍受,甚至抓破皮肤。为什么老年人经常皮肤瘙痒呢?1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也会逐渐老化,皮肤的角质层会变薄,对脖子上长了小肉疙瘩,皮肤科专家可能暗示了3种疾病?不知大家是否仔细观察过自己的脖子,有些人或许会发现自己的脖子上突然有了一个小疙瘩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呢?脖子上出现的小肉疙瘩,可能是以下3种情况1扁平疣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夏天到了,该如何科学防晒呢?听听皮肤科医生怎么说炎炎夏日,紫外线也越来越强了。正所谓离紫外线越远,就离美丽越近。就有朋友问夏天来了,防晒霜需要天天涂吗?因为我们皮肤的衰老和阳光的照射是有直接原因的,而且我们防晒不止是防止皮肤被晒今日小满传统文化与养生要点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满时节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继续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养生方法。今天讲解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20日今日立夏传统文化与养生要点本篇是彭博士讲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时节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是立夏,我们今天讲立夏时节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养生。农业与历法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是夏季第想养好胃,改掉这5个坏习惯,胃或许感激你民以食为天,为了更好地维持生命基础活动,每个人每天都要吃很多的东西,人体的胃部更是身体当中最大的消化器官,每天都消化各种各样的食物。一个人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胃部的健康,特别
50岁以后要坚持这6个好习惯,健康长寿并不难健康长寿的人,晚上有六件事不要做,您知道吗?为什么有的人才五六十岁就一身病,吃各种各样的药。而有的人已经八九十岁了,看上去还精神抖擞,腿脚灵活,完全看不出已经八九十岁了。其实人能长亚健康人群如何自救?数据报告显示,80后90后的白领已经成为亚健康的重灾区,身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高达82。8。近3年内,我国35岁到44岁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增幅达到30。3,恶性肿瘤近10年间发病望舌问膳,您身边的健康管家日前,权威智库公布了2018年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报告,结果不容乐观。从这份报告中那些可谓触目惊心的数字里不难看出我国国民健康情况十分严峻,虽然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国民身体素质与健望舌问膳智能舌诊工具,一个能帮你调理亚健康身体的小程序在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过去十年内,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2倍,疾病年轻化已不可小觑。而舌头上的经络一般与我们的五脏都是相连的,因此一些疾病通过舌八成年轻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你忽视了吗?亚健康,人人都不陌生的三个字,如今正大肆在国人中蔓延开来。据数据报告显示,80后90后的白领已经成为亚健康的重灾区,身处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高达82。8。近3年内,我国35岁到44做到二勤三懒四不贪的人,才能延年益寿古人经常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从医学角度来讲,45岁以后是身体机能更容易出现问题的年龄,身体新陈代谢开始缓慢,脑细胞的数量也开始逐渐减少且不再恢复。这个年龄之后,可谓是人生健康的秋冬干燥老便秘?5个简单食疗方,轻松搞定不再愁蹲马桶,其实是项运气活儿,有的人速战速决,有的人却要酝酿半天如果你运气不好,碰上便秘这个大Boss,那你的排泄之路可谓是难上加难。更恐怖的是,平时一年偶尔一两次便秘的人,到了秋冬季后半生最高级的炫富身体无病,心里无事,眼里无怨从前以为,大千世界,可以有很多种活法有的人踏实工作,朝九晚五有的人云游四海,见识世界有的人不愿社交,宁愿独处有的人广交好友,人脉众多。走过半生才懂得没有疾病的痛楚,没有过多的烦忧,入睡难半夜易醒早醒?这6种方法,让你一觉睡到大天亮一个人的年纪来了,容易老在脸上原本乌黑的头发掺杂着白发脸上多出了深刻的皱纹眼皮渐渐下垂除了脸的衰老,还体现在睡眠上。看看你有没有面临着这样的睡眠困扰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半夜容长期23点后睡觉,小心这6个地方先坏!补再多觉都没用全球睡眠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为0点32分,夜晚成为不少年轻人难得的休闲放松时段。虽然0点以后才算深夜,但从内分泌角度来说,23点后睡觉就算熬夜。人体自我修复活动大都在午睡是刚需,但这样睡堪比慢性自杀!最佳的午睡时间和姿势是最近的天气总算让人感到些许凉快,秋意愈发浓厚了。不过,一同登场的还有困意,晌午过后最是昏昏欲睡。此时,一个好的午觉恰恰是续命良方,忙活一上午,大脑将近罢工,更需小憩一会,来给脑子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