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审美时,你的第一眼,靠谱吗?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丝网印刷版画,91.5×91.5cm(单幅),1967年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通常认为第一感觉非常重要。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即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会对今后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因此当人们面对艺术品时,"第一眼"是否也同样重要?第一印象又何以影响人们对艺术品的判断?
  「 第一印象重要吗?」
  逛街时,你是否总认为第一件看上的衣服最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你是否有过"一见钟情"的经历?转观艺术作品,有人第一眼就会被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玛丽莲·梦露》所吸引,也有人一眼就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笔下的芭蕾少女嗤之以鼻。
  英国艺术史学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观看之道》中写道:"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我们注视的从来不只是事物本身,我们注视的永远是事物与我们之间的联系。"
  亨利·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La femme au chapeau),布面油画,80.65×59.69cm,1905年
  巴勃罗·毕加索《格特鲁德·斯坦因肖像》,布面油画,100×81.3cm,1905-1906年
  1905年,在巴黎秋季沙龙上,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女人》被评论家们称为"野兽"。但当时的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和哥哥里奥(Leo Stein)第一眼看到这幅画就被其深深吸引,并最终买下。兄妹俩也成为了"第一个看到马蒂斯是天才的人"。正因为他们,马蒂斯与毕加索相识,才有了后来两位艺术大师"相爱相杀"的故事。
  罗伯特·劳森伯格《事务》,综合材料,243.8×333.1cm,1955年
  贾斯培·琼斯《Target with Four Faces》,综合材料,85.3×66×7.6cm,1955年
  无独有偶,美国传奇画商利奥·卡斯蒂里(Leo Castelli)在发现劳森伯格后,又一眼看中贾斯培·琼斯的作品,并凭借其灵敏的"嗅觉"毫不犹豫地向二人同时抛出橄榄枝,也成就了两位波普艺术大师的辉煌生涯。
  贾斯培·琼斯《Three Flags》,布面蜂蜡,77.8×115.6×11.7cm,1958年
  毕加索《梦》(Le Rêve),布面油画,130×97cm,1932年
  1941年,收藏家甘兹夫妇(Victor&Sally Ganz)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第一次见到毕加索的《梦》就极为喜爱。最终,夫妇二人以7000美元的价格将其从当时的藏家手里买下,也从此开启了收藏之路。直到1997年,在纽约佳士得"甘兹夫妇藏品专场"拍卖会上,这幅画以484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巴勃罗·毕加索《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布面油画,114×146.4cm,1955年
  面对艺术品,观众对其第一印象的确有可能改变自己和艺术家的人生轨迹。人们第一眼所体会到的一定是潜意识里最为直观的感受,也必定是艺术品中与自己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一方面,作为收藏者,应该拥有"快、准、狠"的眼光;另一方面,作为普通观众,也应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
  罗伯特·劳森伯格《夏琳》,1954年
  「 第一眼能看到什么?」
  通常情况下,人们第一眼能从艺术品中看到什么?颜色?形式?还是内容?当年,费利克斯·费内翁(Félix Fénéon)第一次见到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的作品,就能看出画家利用光学原理、色彩分割等科学理论进行艺术创作。但这些都基于费内翁的文化修养以及作为编辑的经历,其独到的眼光更是不容小觑。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le de la Grande Jatte),布面油画,207.6×308cm,1884-1886年
  但实际上,大多数普通观众并未接受过系统的艺术鉴赏训练,对作品的研究也非常有限。因此,人们多以个人经验和主观理解来看待艺术品。在此情况下,观众对艺术品的第一印象着实存在"先入为主"的经验主义之嫌。
  乔治·修拉《塞纳河畔与大碗岛》(The Seine and la Grande Jatte),布面油画,65×82cm,1888年
  曾有一名观众对着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说道:"这不是艺术。"实际情况却掷地有声地对其作出回应——艺术家因其艺术作品已享有高达10亿英镑的身价。虽用金钱作为艺术品的评判准则的确显得草率又肤浅,但不可否认,该方式在当下极具现实意义。
  达明安·赫斯特《身体》(Bodies),综合材料,137.2×101.6×22.9cm,1989年
  大卫·霍克尼《Pool with Two Figures》,布面丙烯,213.3×305cm,1972年
  弗朗西斯·培根《启发自艾斯奇勒斯〈奥瑞斯提亚〉之三联作》(Triptych Inspired by the Oresteia of Aeschylus),油彩画布,198×147.5cm(单幅),1981年
  普通观众在第一次见到大卫·霍克尼的作品时,很难想到其六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而在2020年全球拍场最贵十大作品中,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联作》以8460万美元高居榜首,而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以及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作品都在榜单之中。这时,总有人吐槽:这些第一眼就让人"看不懂"的作品,为何动辄上亿元?
  巴内特·纽曼《Onement V》,1952年
  马克·罗斯科《无题》(Untitled),1967年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具有主观性和误导性,换言之,主观想象和刻板印象会使人们忽略客观事实。艺术家赵无极曾说:"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要用别人的眼睛看,也不要用自己以前的眼睛去看。"此话虽在说绘画的观察方法,但回答"该如何看艺术品"时也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赵无极《10.1.68》,布面油画,82×117cm,1968年
  赛·托姆布雷《无题》,布面油画,325.1×494cm,2005年
  「 第一感觉真的准确吗?」
  艺术家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曾说:"内容是对某物之一瞥,如刹那间之一遇。"既然连艺术创作本身都以"第一感知"作为源动力,那么是否观众在面对艺术品时依赖第一印象亦无可厚非了呢?
  威廉·德·库宁《Woman in Landscape II》,布面油画,152.4×121.9cm,1968年
  莫奈《睡莲》,布面油画,88.5×100cm,1906年
  答案恐怕并非如此。艺术发展至今几乎囊括了一切。或许当你第一眼看到莫奈(Claude Monet)的《睡莲》时会由衷感叹:"太美了!"而在见到杜尚(Marcel Duchamp)的小便池时却一脸疑惑:"这是在干什么?"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艺术品的第一感受只能停留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至于好坏与否,却无从评价。
  马塞尔·杜尚《泉》(Fountain),1917年
  赛·托姆布雷《无题(纽约市)》,油漆、蜡笔、画布,172.7×228.6cm,1968年
  再如前文提到的赛·托姆布雷,当人们对他"寥寥几笔"的画作感到疑惑时,第一感觉就已不再重要了。一方面,人们对当代艺术作品的理解需依靠大量的知识储备,以及长期看艺术品和展览的经历。知识的匮乏会导致人们很难理解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意义。即使艺术家亲自解读作品,观众也未必能懂,更不用说凭第一感觉对艺术品做出评判。
  罗伊·利希滕斯坦《玩球的沙滩女孩》(Beach Girl with Ball),丙烯、油画,90.17×48.26cm,1961年
  波普艺术家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中充斥着黑色粗线、平面化色块等大量漫画元素,这些都极为符合商业社会对时尚个性、广而告之的需求。当人们不禁再次感慨"这不是艺术"时,利希滕斯坦如此解释:"我试着利用一个俗滥的主题,再重新组织它的形式,使它变得不朽。这两者的差别也许不大,但却极其重要。"这时,观众会因艺术家的解释而改变对其作品的感受和评价吗?
  罗伊·利希滕斯坦《Live Ammo(Blang)》,布面油画和马格纳颜料,172.7×203.2cm,1962年
  另一方面,人的感受和喜好会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而改变。面对事物的第一印象也会因时间、地点不同而大相径庭。试想,当你20岁第一次看到奈良美智的作品和40岁看到时,会是相同的感受吗?答案不言而喻。
  奈良美智《行踪不明》,亚克力画布,165×150cm,2000年
  奈良美智《等到夜幕降临》,布面丙烯,193.2×183.2cm,2012年
  现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现早已不限于视觉的"美丑"和感官的愉悦。人们在缺乏艺术知识的情况下,很难对其作出评价。即使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
  因此面对艺术品,人们纵然可以凭第一感觉各有所好,也享有保留第一印象的权利,但这些都与艺术品本身已毫无关系。更重要的是,"第一眼"也无意成为人们能随意评价艺术作品的托辞。你相信自己的"第一眼"吗?欢迎留言讨论!
  编辑、文朱仪丹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胃不舒服的人,通常有5个表现,做到4点,或帮你养好胃导语当代人的饮食习惯并不怎么好,再加上现在的食物种类非常多,或者是因为时间比较忙碌的原因,一些人在平时的饮食方面非常不注重,经常吃垃圾食品大鱼大肉暴饮暴食,这往往就会导致胃部的健康常反酸烧心,胃不好的人,做好3件事,抑酸养胃,胃或越来越好导语在胃部当中会无时无刻分泌胃酸,只不过不同时间分泌胃酸的数量会不一样,胃酸这种物质在胃里面也有着一定的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少或过多时都会造成各种不同的症状出现。很多人通常会认为,在为什么孩子不喜欢配戴助听器很多孩子初期佩戴助听器时,不愿意佩戴。这样的孩子不愿意佩戴助听器多数通常有以下的原因1年幼通常不足一岁三岁左右,他们还不懂事,耳朵里突然塞个东西,不适应,所以不愿意戴助听器2听力损如何清洁助听器喇叭及麦克风患者反映助听器声音变小,主要是喇叭及麦克风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在听取患者反映之后,首先要用听管听一下助听器,看看是否与患者的反映一致。如果声音确实太小,但还可以听到,再用显微镜或耳光家庭影院音响及听力保养小常识听力保养小知识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借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语,只是为了说明听觉享受在整套家庭影院中的重要地位。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一谈家庭影院音响的使用保养小知识,以及听力保养方面如何在教室中促进学前语障儿童之语言沟通能力巧妙处理语言的学习结构包含了订定具体反应的组织活动和语言行为的产生。在教孩子要求一样东西时,老师可以将东西放在孩子拿不到但却是在孩子视线内的地方,当孩子试着靠近想要的东西时,老师可如何在教室中促进学前语障儿童之语言沟通能力巧妙处理语言的学习结构包含了订定具体反应的组织活动和语言行为的产生。在教孩子要求一样东西时,老师可以将东西放在孩子拿不到但却是在孩子视线内的地方,当孩子试着靠近想要的东西时,老师可情,生之至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是我国,金元之际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的诗句。向世人提出何为情之问。后来,我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回应了情之所至,生可以死学了这个办法,再也不用追着宝宝喂饭了给宝宝喂饭的危害导致咀嚼功能不足习惯了妈妈的喂饭,使宝宝对口中食物咀嚼次数少,就吞咽下去,而婴幼儿时期咀嚼具有许多功能,如促进长牙和保护牙齿训练咀嚼肌和舌肌运动协调性等。喂饭导致食助听器选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如果你正打算给自己或家人购买助听器,以下的细节你就必须要看了。第一,助听器属于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一定要去助听器专卖店选购。专卖店有专门的测听保养验配人员。药店虽然也有助听器卖,但只老人佩戴助听器信心及家人的帮助很重要部分老年人往往感觉自己已近花甲听不好是正常的所以不愿主动寻求辅助设备的帮助,而幼儿无法自己表达家长虽心急想帮助孩子但却往往因为对助听器的不够了解而贻误了孩子的最佳配戴时间,至使配戴
一集冲9分,真受不了他这张嘴!这年头,对流量要求颇高。没颜值没身材,不会演戏唱跳却能常年占据热搜的顶流男艺人,他之外恐怕无出其右。撒贝宁。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既有着博学多才饱览诗书的气质,又有着浑然天成幽默光,俗女养成记不要做拾光者,要做光源。李银河老师推送过一篇文章,说是排解人生无聊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写作,二是恋爱。写作在这里显得过于片面,姑且把它解读成创作的意思。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创作的过程原创短篇小说兄弟(小说)兄弟王二被抓了兵,爹娘大哭。兵荒马乱的,当了兵就是去送死,能不难过?王二兄弟两个,他还有一个哥,都叫他王老大,娶了媳妇分了家,王二还小,打了春才十九,属龙的。村头上有三亩菜不要把教育当作手段,教育应该不为功利从朱自清的散文诗作中,我们能读到一个儒雅文人的形象。而如果你读到他对当时教育流弊的痛斥,大声疾呼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秦春华教育不是一场通关游戏,而是一座远方的灯塔一个水平很低的基础教育却支撑了一个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许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中美教育的一个悖论说到中美教育的差异,一个看起来是悖论的现象特别引起我的浓厚兴趣一方为什么向孩子表达感激是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进入敬畏和感恩的境界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课程。表达感激之情可以提醒孩子他们永远都不孤独,因为生活本身时刻相伴。这样情还可以强化一个事实生活是美好明智与慷慨的。01hr为什么向孩子表孩子有这十大品质就够了拥有什么样的品质可以让孩子获得充实而有成就的一生?重点并不在于孩子是否有高智商或者非凡的天赋,取得生活和事业的成功依赖于人的多种能力。今天给大家列举了10个最重要的品质,是孩子未来干货教师入戏在教育戏剧课堂上的应用教师入戏是透过教师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带领学生进入虚拟的世界,从而加快学生心理上进入这就是真实的体验,加深活动探索的成绩与效果。教师在操控进入角色与回复老师身份真实与虚拟之间建立学中年老母亲日常图鉴,简直不要太真实宝宝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以老天赏的软萌外表虏获众人芳心但带娃党们熬了一年又一年才深切明白一个道理可爱只是表象难搞才是真相以下8大带娃生活关键词相信是不少人日常生活快来看看哪个最戳你的汇文书联东京奥运会闭幕了,跑得最快的副教授却热度不减第32届奥运会已经在日本东京落下帷幕,这场世界性体育竞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运动员的巨大潜力和实力。这次奥运会,大家不仅仅关注夺冠拿奖牌这一点,还更加关注起运动项目本身和运动员的各我的姐姐看哭众人二宝出生后,我就成了隐形人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里当姐姐是什么体验?最近,国民妹妹张子枫在我的姐姐中诠释地淋漓尽致。爸妈为了能生下弟弟,不惜让女儿安然装成瘸子,换来二胎指标为了让安然能就近照顾家里,爸妈私自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