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核聚变到铁就停止了,元素周期表中铁之后的元素都是咋来的?

  在上世纪,物理学家在研究天文学理论时,遇到了很多瓶颈,比如:宇宙的大爆炸,恒星的演化等等。后来,有一批杰出的原子物理学家加入到相关的研究当中,这些问题才逐渐得以解决。换句换说,宇宙作为大尺度的物理学现象,其实和微观世界的小尺度现象是统一到一起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就是和宇宙的演化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那具体是咋回事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氢、氦与宇宙大爆炸
  按照目前的主流理论,我们知道,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初期,宇宙的温度极其高。
  随着宇宙空间的剧烈膨胀,温度逐渐地下降。在这段时间内,高能光子的对撞会产生一对正反粒子,每十亿对正反粒子还会继续湮灭产生高能电磁波,同时会有一个正物质粒子幸存下来。也正因此,如今的宇宙才是正物质构成的。到了宇宙大爆炸之后的38万年前后,宇宙的温度下降到3000度左右,原子结构得以形成,光子在宇宙中传播。此时形成的原子主要是氢原子、氦原子。这两个元素是元素周期表最靠前的元素。
  并不是说形成不了原子序数更大的元素原子,只是因为它们不够稳定,很多又裂变成氦原子。因此,在我们现在这个宇宙中,氢原子和氦原子的占比是最高的,达到了99%以上。那比氦元素原子序数更大的元素是咋来的呢?恒星:元素炼丹炉
  在宇宙演化过程中,星云物质在引力坍缩下,逐渐形成了各种天体,其中有一类叫做恒星。恒星区别于其他天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因为核心核聚变反应而发光。那恒星和元素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从恒星的核聚变说起了。恒星一般来说质量都特别巨大。就拿太阳来说,太阳的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99.86%以上的质量。
  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恒星会因为自身引力巨大,导致内核的温度在引力作用下急剧升高。还拿太阳来说,太阳的内核温度就可以达到1500万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太阳内核物质就不是我们常见的气液固三态了。
  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原子核的电子能够在环境中获取到足够多的能量。于是,电子就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因此,在太阳的内核中,物质是呈现等离子态,在其中有许多原子核、电子、光子搅在一起。
  这里的原子核主要是氢原子核和氦原子核,氢原子核说白了就是质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原子核由于都是带正电的,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因此,原子核照理说是没有办法发生核聚变的。
  或者我们可以说,想要让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是需要输入足够多的反应能量。在地球上,人类要引爆一颗氢弹,就需要制造一个高达一亿度的环境温度来给氢核聚变提供反应条件,比如:引爆氢弹之前会先引爆一颗原子弹。
  照理说,太阳内核的环境条件是不足以促发核聚变反应的。但是在微观世界中,存在着一个"量子隧穿效应"。它的意思是说,即便是需要输入能量才能发生的反应,在微观世界中也有极其低的概率会发生。由于太阳十分巨大,粒子数足够多。因此,再低的概率,乘以太阳的粒子数,也是一个大概率发生的事件,只是速度会非常慢。因此,氢核聚变反应是可以发生的,但不会像氢弹那样一下子全炸了。反应过程就是4个氢原子核产生一个氦原子核。(这里补充一点,促发氦原子核聚变的反应条件要比氢原子核聚变苛刻得多,因此,先促发是氢原子核的核聚变反应。)在恒星当中,一般来说有两条反应路径,分别叫做质子-质子反应,碳氮氧循环。不过,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4个氢原子核产生1个氦原子核。
  如果恒星内核的氢原子核烧完之后会如何呢?
  恒星会在引力的作用下,继续收缩,提升内核温度。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就会促发氦原子核的核聚变反应,生成的就是碳原子核和氧原子核。
  如果氦也烧完了,那就会继续烧碳原子核和氧原子核,生成原子序数更高的原子。比如:燃烧碳原子核会生成氧原子核,氧原子核燃烧会生成氖原子核,然后是镁原子核。
  一般来说,只要是恒星的质量足够大,核聚变反应就可以一直到铁原子核。铁原子核是一个里程碑。为什么这么说呢?超新星爆炸
  铁原子核是最稳定的原子核,科学家管这个叫做比结合能最高的元素原子核。意思是说,无论是你要掰开铁原子核,还是继续聚合铁原子核都非常难。
  在生成铁原子核之前,核聚变反应都是释放出大量能量。可要让铁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就需要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产生的能量会少于提供的能量,所以是一个吸能反应。因此,恒星还要进入到下一个演化阶段就需要一个极其高的门槛。科学家通过理论计算就发现,质量要达到太阳质量8倍以上的恒星才能继续促发下一步的反应。(实际上,目前到底是几倍太阳质量也没有绝对的定论,也有说9倍或者10倍以上的。)
  如果恒星的质量真的超过了这个门槛,那接下来,恒星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进入下一个阶段,也就是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的亮度常常堪比一个星系的亮度,在中国古代,也把超新星称之为客星。
  超新星爆炸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原子序数比铁元素更高的元素。这里多说一句,其实在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前,恒星的内核最中心的部位其实也会合成少量的比铁元素原子序数高的元素,比如:锌。只不过,这个量非常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原子序数比铁元素高的元素都是来自于超新星爆炸吗?中子合并
  实际上,并非如此。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之后,内核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剧烈的收缩。如果这个时候内核的质量大于1.44倍太阳质量,小于3倍太阳质量,就会形成中子星。如果这时内核的质量大于3倍太阳质量,就会形成黑洞。
  科学家最近发现,原子序数比铁元素更高的元素更多来自于两个中子星的合并。像银元素和金元素绝大部分就来自于中子星的合并。
  不过,宇宙中的中子星并不多,更不要说两个中子星相遇并合并,发生这样事件的概率其实十分小。因此,高顺位的元素来之不易,并且含量极其低。总结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总结下:宇宙大爆炸后38万年,宇宙中合成氢元素和氦元素;恒星核聚变可以产生氦元素到铁元素之间的各种元素;比铁元素原子序数更高顺位的元素主要来自于超新星爆炸和中子星合并。除了以上三种合成方式,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合成元素方式,只是并不常见,比如:宇宙射线裂变。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身体中的元素都要比我们自身的年纪大得多。我们体内的氢元素是来自于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我们体内的其他元素都要比地球的年纪大,至少有46亿年的历史。而许多金银首饰都曾经是恒星的核心。

新一代太空望远镜将揭开五大宇宙之谜被誉为哈勃望远镜继任者的新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计划于2021年10月31日发射。届时,人类将迈入太空探测的新纪元。望远镜变太空台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不像哈勃空间望远镜那样围绕大彗星的碎片,还是新生彗星?阿特拉斯彗星有望比水星更加明亮第二颗海尔波普彗星阿特拉斯彗星正急速接近太阳2019年12月28日被观测到的彗星C2019Y4(阿特拉斯彗星)来自太阳系边缘。随着它不断靠近太阳,亮度也在飞快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哈勃望远镜新观察离太阳5亿英里的神秘行星哈勃望远镜开始继续工作,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在上次故障修复后周四,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发布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新观察。这四颗行星都是气态巨行星,这使得它们与光学WiFi实现水下通信Hydromea公司开发了微型光学调制解调器,该调制解调器在海底6,000m处工作。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孵化企业Hydromea开发了一种微型光学调制解调器,该调4小时,304人遇难,血月是导致世越号沉没的直接原因?注意啦!2021年11月19日下午开始,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月球会慢慢进入地球的阴影区,这次月偏食会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上演,大家不要错过。这次月偏食也是今年下半年最具观赏性的一次俄科学家2万多太空物体有潜在危险或引发地球灾难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1月18日电据俄罗斯卫星网18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纳坦艾斯蒙特在星电视台节目中表示,目前约有2。3万2。4万个潜在危险太空物体,它们能在碰红月亮再现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北京时间11月19日,月偏食将在全球多地上演,人们可以在亚洲东部大洋洲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等地观赏到这次天象。据介绍,本次月偏食将于北京时间15时18分迎来初亏今晚别错过看今晚的月亮很特别,小伙伴们一定要抽空抬头望望天空哦!听天文学家们说,今晚的月食十分罕见,食分可以达到0。97,是一次近乎全食的月偏食天象。此外,全程大约3。5小时,堪称本世纪最长的为什么火星上的生命证据可能是假的?据BGR报道,我们已经看到地质学证据表明,火星在数十亿年前可能是可居住的。不过,地质学会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可能会对这些证据提出质疑。研究人员说,迄今为止在火星上发现的一些化石可能是印度轨道飞行器需要进行规避动作以避开NASA的月球轨道器据CNET报道,本周,印度的Chandrayaan2轨道飞行器在绕月飞行时不得不调整其路径,以避免过于接近美国宇航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10月中旬,印度空间量子干涉,要把宇宙星辰生物分子看得清清楚楚以下文章来源于墨子沙龙,作者林梅。图片来源unsplush撰文林梅对深邃夜空的探索伴随着人类文明,绵延千年。儿时的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陪伴你我长大,人类在浩瀚宇宙面
北京多地出现蓝太阳,像极了火星上的太阳,这预示着什么呢?北京多地出现蓝太阳前不久,有网友爆料,在北京多地出现了罕见的蓝太阳,从拍摄到的视频中,可以清楚看到,高高悬挂在天空上的太阳,不像是平时一样,散发着黄白色或橙红色的光芒,反而是闪烁着物质和虚空,无限细分下去,它们的基本构成单位一定是一样的物质和虚空,无限细分下去,它们的基本构成单位一定是一样的。不然,物质和虚空不会共存共生物质,不过是我们定义能观测到的粒子(电子,中子,质子组成的原子分子)组成的集合体,是一种感知存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射电脉冲散射现象科技日报23日讯,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等离子体的极端湍流现象,为黑寡妇脉冲星的掩食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天文学专业学术期刊皇家值得了解的天文小常识一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它外形是一个直径61厘米金属球体,在太空中绕地球运行了1为什么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到底是什么限制了光速?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对光速为何恒定保持在30万公里不是很理解。其实这个问题不太严谨,因为公里本身就是人为定义的概念,如果当时定义公里时的标准不一样,光速的数值肯定会发生相应的变日本拟与美国合作打算抱紧大腿抢在我国之前登月?5月23日国总统拜登在东京同日本首相岸田举行会晤后宣布将第一位日本人送上月球。美日两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美国和日本将在人类和机器人登月任务上加大合作,包括将一名日本宇航员送上月球两我们太阳系的行星是如何诞生的大家知道我们的地球形成之初,地表充满了岩浆和不停歇的地震,看起来没有任何生命生存的可能性,但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那么我们的地球和太阳系里面的其他行星是如何诞生的呢?后来发生了什么长2发射三颗低轨通信卫星,兔版星链为时不远,军民二用可期5月20号,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2号丙火箭将三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送入轨道,对此网上有很多分析认为这个是我国兔版星链卫星的试验。在2021年的11月,中国向国际电信联合会申报最新观测表明,太阳消亡后,人类不必殖民其他星系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太阳消亡后,我们将何去何从?根据最近各大天文台最近的观测线索,在太阳死亡事件中,太阳会成为红巨星膨胀到太阳系,而在这一过程中,哪些行星可能在太阳NASA火星直升机突然失联,科学家吓坏了,这给中国火星车提了个醒2022年5月3日,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在美国火星直升机控制部门传开正在执行任务的火星直升机机智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络,很有可能已经报废。这一消息可吓坏了NASA的科学家们,机智号可是人类让人深思,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科技,才会真正地实现人类的科技文明进步。因为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对于世界上众多的科学家来说,只有通过不断地发展科技才能探索到更多的奥秘,并且还可以探索到宇宙和人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