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面对苦难,他们选择坚强

  面对苦难,他们选择坚强
  雪雁鸣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是一股春风,吹遍了我省农村各个角落,我随着这股潮流来到了农家,这是我近几年来第一次进农户最多的一次,是最直接、最详细的访问民情。我一直认为,深入农村,不管开展什么活动,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要从实际出发,办点实事,就是暂时不能解决问题,也应该摸准情况,瞅准难点,知道老百姓难在哪里,忧在何处,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倾听他们的心声是最重要的,让自己做到心里有数。我们常说的"心连心",其实是一种境界,我们要尽量达到这种境界。
  "三万"活动,是帮助我们进入这种境界的途径。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要了解村民致富的快乐,更要了解他们的疾苦。
  我们九宫山风景区管委会分了 5 个组,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阮仕林亲自带领一个组,于 3 月 23 日,与县驻村工作组一道深入村民家中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深入农村一线,传送了温暖,了解了民意,与老百姓手牵手,心连心,扎扎实实推进活动深入开展,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指导发展路子,受到村民的普遍称赞。工作组一行来到内港村,得知 82 岁的柯尊明老人双目失明,行动不便,家庭十分困难,  阮仕林与县发改局局长邓乾泓立即来到柯尊明家防寒问苦,阮仕林紧紧握住老人的手,细心问候;邓乾泓拿出 200 元现金,表达了一片心意。柯尊明老人激动地说:"感谢领导的关心 , 党真好啊!"
  "没妈的孩子也是宝"
  我这个小组在管委会副主任熊登煜的带领下,来到了中港村。
  九宫山下中港村,在行政上是一个自然村落,在景区上是民俗村,以一条小河为界,一边是严姓,一边是周姓,周姓的住处是"周家大屋",据当地宗谱记载,都是周瑜的后代。
  九宫山门票站就建设在中港,为了建设门楼景区,将严姓这边的村庄迁到河那边的周家去了,建成了一排民俗村,大部分严姓村民和一小部分周姓村民住进了民俗村,在建民俗村时,政府给了每家一万元的补贴,两排徽派建筑的长房夹着一条步行街,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吸引游客。
  在周家大屋,我们走进了周学柏老支书的家。周支书我是熟悉的,我 1991 年到九宫山工作,那时下乡得多,只要到村就住进他的家,他老实忠厚,对人忠诚,我称他爱人总是习惯叫大嫂,她为人贤惠,热心快肠。 2006 年,这个本来幸福的家庭遇到了不幸,周支书的儿媳妇难产遇难,留下了一个女儿,有周支书夫妇带大,他儿子周敦焱在本地打工,从此不愿再娶了,只想一心一意将宝贝女儿抚养成人。 2007 年,我带四川几位记者采访周家大屋,在周支书家里住,了解了周支书一家的情况,还给他孙女拍了照片,那时他抱着不到一岁的孙女,给我们将周家大屋的历史,小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们,似乎陌生,也似乎有些胆怯,我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小孩一出娘肚子就失去了娘,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没有了娘的记忆,她肯定是将爷爷、奶奶当娘了。一晃 5 年过去了,小孩子长大了,她至今还不知道母亲已经不在世上这个事实,她只知道母亲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工去了,说一直要到她到北京读大学后才能见到娘。这个谎言美丽而凄凉,只是安慰这个幼小的心灵,给她一种长远的希望、长足的期盼,到她长大后,这个谎言自然会破碎,但那时她的心理承受力大了,也许会经受得住,一旦知道妈妈早已不在了时,一定会跑到妈妈的坟头大哭起来。
  有只歌唱道"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但周支书说,"没妈的孩子也是宝",他夫妇俩将没妈的孙女当着宝贝一样看待。在九宫山风景区管委会的关心支持下,党的惠民政策使村民渐渐的富裕起来了,抚养孩子自然是不成问题,家庭也给了小孩一个精神支柱,小孩也在快乐的成长,常在爷爷奶奶面前唱起儿歌。但周支书一说倒小孩,就愁上眉头,小孩 5岁了,至今还没有上学,因为本地没有小学,也没有幼儿园,他一直想办一个幼儿园,只是苦于没有资金,没有师资,看到自己的孙女和村里其他家的一般大小的孩子无法上学,他就感到心里发痛,总是自责自己这个支书当得不称职,没有为村里谋到更多的福利。在家里,周支书时常用粉笔在小黑板上写字,叫孙女识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上海、北京,念到"北京"时,她特别兴奋,脱口而出"妈妈在北京"。她就哭着要读书,要到北京去读大学,要见到妈妈。
  周支书说,现在村民吃穿不愁了,但小孩没有地方上学是他的一块心病,他说还要继续努力,让孩子们能有机会上学,给小孩插上知识的翅膀。
  "疯儿子,是我一生的煎熬!"
  64 岁的周学勤去年住进了新房子,环境安逸,生活也算过得去,我们走进他家,对他进行民情访问,他说话不紧不慢,声音也比较小,他说,感谢党的政策好,让他住进了新房子,他是拆迁户,领到了一万元补贴,这是他事前没有想到的,因此,他很感激。当我们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总是说没有困难,说国家给他和村里解决了许多困难,总不能把什么困难都推给国家,也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他虽说没有困难,但我看到了他一脸忧郁,朴实的老人掩盖不了内心的秘密,在村干部的鼓励下,他才说出了令人痛心的家事,他自己得了心脏病,走路都不敢走快,否则,就气喘吁吁受不了。他爱人62 岁,双目失明,我把目光转向在看电视老大娘,周学勤老人说,她是在听电视消磨时间。老人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外出打工,女儿出嫁,我问他二儿子在干什么,他双手撑着脸腮,沉默不语,老大娘大叫一声:不准说!我不只何故,这时村干部说了,原来老周的二儿子患了严重的精神病。
  15 年以前,老周的二儿子结婚,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家庭困难,夫妻不和睦,经常打闹,最后导致离婚,也许是打击太大,压力太重,儿子患上了精神病,时常大哭大笑,随地大小便,不肯穿衣服,到处乱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老周只得把儿子关起来,这样一关就是15 年,吃喝撒拉在一间房子里,开头几年,疯儿子力大无穷,见人就打,谁也不敢靠近,食物只能从窗户弄进去。由于长期蜷缩着睡觉,已经没有了力量,再没有发生过打人现象。疯儿子睡着木板床,睡觉不肯盖被子,棉被多次被扯烂,在寒冬腊月也是如此,老周只得买来一床毯子,这样就扯不烂了。2007 年雪灾,疯儿子也是盖着毯子度过那个冬天,居然没有冻死。
  老周曾找过精神病医院,院方也来过他家,但见病情太严重,无法接受。老周说到这里时,老大娘大哭起来,边哭边骂老周:你这死鬼啊,家里的丑被你丢尽了啊。老周低着头,沉默无语,只顾狠狠地抽烟,不停的抽烟。
  "我剁竹买肉给母亲吃,要把母亲养得胖胖的。"
  住在民俗村的杨桂玉老人,今年86 岁了,丈夫很早以前就去世了,拉扯着5 个孩子,如果这5 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她也就有了一些安慰。然而,这一群孩子都是不同程度的智障患者。他们是严凯柏、严凯相、严凯贤、严凯林,还有一个妹妹。杨桂玉老人有说不出的苦,总是欲哭无泪,她说不知道是前世作了什么孽,生下了儿女怎么都成了这个样子?她丈夫是正常人,以上几代都没有智障者啊。几十年来,她艰难地将孩子们抚养大,不管么样,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啊,将孩子养活养大,是自己的心愿。
  那天我到杨桂玉老人家里,由于是阴雨天,她的孩子们都在家里,可以看出,他们很欢迎我们的到来,都嘻嘻哈哈的笑着,有的端位子,有的倒茶,有的递烟,一副很忙碌的样子,他们的手轻微的颤抖着,有些紧张无措,也有些激动。我说,你们太客气了,老大严凯柏笑着说,是领导看得起我,才到我阿屋来呢。接着,他要分烟给我吸,我说不吸烟的,他说,你肯定是嫌我烟太坏了。他语无伦次的、吃力的说着。杨桂玉老人说,对不起啊,领导,我伢崽说话说不清楚。我说,不要紧的,我听得很清楚呢。老人听我这样一说,宽慰地笑了。
  不一会,严凯柏的妹妹拿出一个苹果来,傻笑着要我吃,我连连摆手说不吃,说真的,我是吃不下去,但我看出她很不好意思的样子,我连忙接过苹果咬了一口,她就很高兴地笑了,笑得很开心,觉得自己很有面子了。她曾经结过婚,还生下一子,不久就夭折了,就是由于智障离了婚,离婚后就一直住回了娘家,与哥哥与老母亲生活在一起。我问严凯柏,你的辈分是"凯"字还是"恺"字,他弟弟严凯相凑上来,用手在我的日记本上比划着,原来是"凯"字,我问,你很不错呢,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读了四年级哩。我连连伸出大拇指,他捂着脸,笑个不停。
  他们都是不同程度的智障者,自然就难以谈婚论嫁了,他们孤独地生活着,但也有他们的快乐,这是一个六口之家的大家庭,他们很团结,脏活累活争着干,对母亲也很孝顺,对邻里团结友爱,谁家一时缺劳动力,他们就去帮助他们,谁家来客了一时没有肉招待,他们就将自家的腊肉送去。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把家里好吃都拿出来款待,毫不吝惜,而他们的日常生活很简朴。
  老人说,我们中港村靠楠竹吃饭,我家人口多,楠竹面积也大,有100 多亩,每年有1 万多元收入,政府也给我办了低保,还给了我家4000 元的建房补贴,我已是非常感谢政府了。
  我对严凯柏几兄弟说,你们的母亲这么大年纪了,一定要好好的照顾你母亲。杨桂玉老人说,我这一群儿女对我孝顺那是没话说,我是个快要入黄土的人了,也享不了几天福了,我痛心的是,我是眼看着我家就要绝户了。说着,老人眼泪婆娑的哭了起来。
  严凯柏说,我几兄弟从来不要我母亲做事的,我们剁竹卖钱,给母亲买米买肉吃,要把母亲养得胖胖的。
  "他死后,我就到庙里去!"
  每次走进表哥的房门,表哥总是连忙在床上撑起来,热情地说:"表弟来啦  !"说着就放下手中的书,大喊一声:"秋红呃,表弟来了,快烧火啊!"
  表哥叫朱必强,黄沙铺镇烽火村一组人,原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说是表哥,其实我与他不亲,只因他父亲与我母亲同姓同辈分,加上我们两家关系不错,就叫他父亲叫舅爷,叫他叫表哥。我小时候很喜欢看书,时常到他家去借书看,后来我的书多了,就时常借书给他看。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都当着亲戚走动。
  1978 年 10 月的一天,他在行医的途中,突然倒下,抬到医院治疗,结果是得了急性脊髓炎,无法医治,从此下身瘫痪,对于这个家庭,对于表嫂石秋红,对于全家人来说,不弱五雷轰顶,这可要在床上躺一辈子啊,父母体弱多病,儿女太小,重担就落到了表嫂一人的肩膀上。表哥不忍心要表嫂守着他一辈子,要求解除婚姻关系,怕耽误她一辈子青春;舅爷舅娘也都劝表嫂离婚,怕连累表嫂一辈子;表嫂的父母要她离婚,怕女儿在表哥家受一辈子苦。  但表嫂坚决不同意,她愿意赡养公公婆婆,愿意将 4 个小孩抚养成人,愿意守护在表哥身边,伺候表哥一辈子,决不变心。那时,表嫂才 25 岁!为了让表嫂死了这份心,  表哥撕碎被单扭成绳子在床栏上吊,被表嫂发现解救下来,  抱着表哥痛哭不止:你不能这样,你死了我么样活?父母么样活?小孩么样活啊?不管么样,你都是我的主心骨,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有一次,表嫂发现表哥又寻短见,她边哭边用手捶表哥:"你去死吧,你死了,我也去死,那就让孩子受冻受饿吧!"二人哭成了泪人,面对苦难,这对夫妻选择了坚强。
  表嫂成了这个家庭唯一的劳动力,她学会了耕田,学会了放牛,学会了种谷子下稻秧,到了春耕季节,人们就看见表嫂扛着犁耙,赶着耕牛奔赴在田野上,她成了村里唯一一位会犁田的女劳力。
  表嫂的事迹曾引起了各级政府、各级媒体的关注,"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劳动模范"、"优秀母亲"、"五好家庭""等荣誉挂满了墙上。
  30 多年过去了,这个家庭在表嫂的守护下,走过了风风雨雨,表嫂吃了数不尽的苦头。舅爷舅娘去世了,孩子都成家立业,儿子外出打工,女儿出嫁了。表哥在床上躺了几十年,表嫂细心伺候几十年,岁月苦难,心力交瘁,表嫂的头发花白,形容憔悴不已。
  表哥表嫂的爱情,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花前月下,没有卿卿我我,没有诗词歌赋,但可问,世上还有多少这样的爱情?几十年如一日,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元好问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对于表哥表嫂来说,是真实的写照。
  每次到表哥家里,我总喜欢听表哥讲故事,听表嫂拉家常,这次到表哥家,表嫂再次告诉了我他们孩子的打工情况,家里收入情况,养了几只猪,每年开销几多。她说非常感谢政府,给表哥办了低保。我问她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她连声说  ,不困难了,不困难了,就是有困难也不能全部找国家,国家还管得了这么多啊?表嫂还说到表哥近两年身体状况不好,精神也容易疲惫。说着说着,表嫂似乎很疲倦了,她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睛,似乎睡着了,过了片刻,表嫂喃喃自语起来"等你表哥死后,我就到庙里去,吃斋念佛,求菩萨保佑他有个好来生。"
  "救救我吧,我还要活啊!"
  黄沙铺镇烽火村是将军村,在革命时期,这里的人民付出了心血,贡献了青春,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闯出了阮贤榜、阮汉清两位将军。在解放后的农业大生产时期,也有十多个农民的生命倒在这片土地上,或修公路、或做水库,或挖煤,或救火。他们沉睡了几十年,他们没有烈士的称号,他们的儿女也没有得到特别的优待。
  阮长金,烽火村三组的村民,他父亲阮癸亥在60 年代初,与十几位农民到大畈运煤炭回生产队烧石灰,大船从大畈转慈口过庙岭到朱里时,遇上大风,把船吹翻,十三人只有五个人爬了上来,其余六人遇难,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把六具尸首捞起来抬到了烽火村毛坪湾,那天,毛坪湾哭声震天,乌云惨惨!阮长金没了父亲,母亲改嫁,他这个大哥头带着几位弟弟妹妹过着非常贫苦的日子,他帮助弟弟妹妹们陆续成家了,他这个大哥错过了婚娶的年龄,十多年前,他患上了甲状腺肿瘤,俗称气颈病,脖子肿得像树一样粗,远远超过了头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给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阮长金多次就过医,花了不少钱,但效果甚微,现在已是债台高筑, 连生活都十分困难。在患难的日子里,他与同湾一位高度瘸腿的叫得"阿早"的寡妇结婚,生了一个儿子,艰难地过着日子。为了生命,他四处求医,到过咸宁195 医院,院方说,如果开刀,危险性极大。他到过同济医院,巨额的手术费使他望而止步。他跑过民政部门,得到的帮助毕竟很有限。他失望了,打算就这样慢慢的度过以后的日子,能活多少天就活多少天。自己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只能靠妻子下地劳动,望着年幼不懂事的儿子,望着艰难劳作的妻子,他还想有一些愿望,想治好病后助妻子一臂之力,让妻子能轻松一点。
  肿瘤压迫着神经,压迫着呼吸道,每当他非常难过时,他总是有气无力地说:"好心人,救救我吧,我还要活啊!"
  "衙斋卧听萧萧竹 , 疑是民间疾苦声"。无论是位高位低,还是权大权小,在这个"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都要倾听百姓的心声,因为这是一个深入民心的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意义深远。到农民家里去,到他们心中去,察民情,知冷暖,了解他们的苦乐年华,做一个爱民的有心人。
  作者单位: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437626
  信  箱:Xue0811@263.net

在路上放假到现在已经2个多月了。。从开始的兴奋到后面的郁闷。生活的混混噩噩让人难受。3年1假期,这个暑假像初3毕业那个假期1样漫长但也有值得庆幸的是,我至少还没像那个时候一样腐烂在电脑前在路上昨天坐在回家的车上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感觉到自己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我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太多的事情太多的放不下,让我无比的沉重,好想回去看看,去看曾经自己在那里的感情,在路上盼了许久的旅游终于可以成形了!公休请了!旅游团报了!一切准备就绪了!我也踏上了去往那片神圣地方的路程!由于现在正值建国六十年大庆的前夕,在北京也算是开了眼!在各大重要地点西单等,竟下班路上每天下班的时候,路上总是挤满了车每个十字路口都被塞的满满的开着自己的鸟笼似的车子每天都做着反复的机械动作无聊的我只能在路上寻找着自己所谓独特的乐趣瞧,那男的开着今年最新款的爱车嘿,回中山的路上随想杂记突然想起这个问题,是源于我坐在从广州南站回到中山的汽车上,看着窗外一片陌生的高速公路以及远远望去满是穿梭的各条高架以及那一片农耕的土地无论这30年,我们遇到什么灾难,无论30年之前回到我的路上去想想我朋友说的那话(你是逃过来的)逃我怎么可以逃逃我逃什么,有什么可以让我怕的。难道我就不能直面面对。无论结果怎么样都好,反正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死也要死得好看。回来后很不在路上那天早晨开车上了高速,到杭州两个小时的路程,电话几乎就没停过,尽管用了蓝牙,还是搞得脑袋隐隐作痛,直到出了浙江,电话少了,蓝牙也没电了。小捷达一路狂奔,引擎轰鸣,迎着风的阻力呼呼作2011,无知者无畏。2010的后半年过的特别旖旎独立思考独自生活,猫在一个角落看书,美啊晚上爸爸妈妈打来电话,问东问西,好啦,过完这个年我都25岁了。你们放心吧。掰着手指头算还剩下10来天就要风萧萧兮迈向新的一年愣了好几天开上自己的空间察看网友们的日记大都是写新的一年可我总不知道要写什么好也不知从何开笔今年是牛年记得上界的牛年我还是一个黄毛小子多期待春节的到来能有一包包红包多高兴到了现在不朝花夕拾,美好如你。今天我在这里找到了十二年前的好朋友。那一年是九八年,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那年我小学毕业,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saybye那年的失去让我刻骨铭心。那年的低落被我写进日记。今天意外重逢把握现在,成就将年美好回忆前段时间,在重庆读书期间最好的哥们之一借出差北京之机,百忙之中抽了晚上仅有的空闲时间搭了半个多小时的京津城际来到津城,只为和我一聚,心中甚是感动。于是亲自下厨,炒几个小菜,开一瓶小
时间今天双休曰,天空睛朗,我独自坐在台上,写了三篇草稿述职报告。年终总结。今年工作计划之后,己今黄昏了,眼睛疑望窗外,突然,昂首名人高尔基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快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小聚好久了初中的同学几乎音信全无,除了几个有联系以外。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两个,今天,精心的糊弄了一下自己,带着一种遥远的感情,和他们小聚了一下。好久不见了,一开始恭维了一下,然后去了大8。30小聚毕业了这么久,也休息得差不多了,终于,拿起电话约了猪君,然后刚好支书妈也是在猪君家附近工作,6点多,我们见上了一面。今天见到了支书妈,也是这么久的第一次,感觉整个人都好有银行的味道妈妈我很好安以轩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像个猴子,天天跑出去玩当然,有着一群所谓的兄弟姐妹。每次,心里面都会有个生物钟,而且非常的准因为到下午,妈妈就会在四点钟起床看不到我的话,就会猜到我又跑出玩而不做越简单越好昨天浏览网页,发现一句话越简单越好。昨天一直想模仿小朋友画画的我,突然醒悟原来画画不需要那么复杂,凭第一感觉越简单越好,有的时候想把描画对象的色彩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块颜色想要那块也7。7情人节可能是这个星期比较忙的原因,感觉过的真的好快,一个星期眨眼就过去了。明天星期天也是农历情人节了,好象这个节日跟我也没很大关系,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一开始还不知道,是听同事在那讨论才广州的天气好似女人的心情早上闹钟一响,还磨蹭几分钟,最后还是很不情愿的爬了起来,眼睛还闭着懒懒的跑去刷了牙早上起来的时候走出阳台就感到很冷,不过可能是过了太久夏天,很期待把自己裹得很严实的那份温暖。于是非仅仅是感觉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是属于活到的吗死了的喃抑或是活着但是死了还是死了但是还活到的?时常觉得世事无常东坡先人早就感叹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放假的感觉放假了,感觉轻松了好多,奋战了两个星期,又是复习又是考试,一切终于尘埃落定了!感觉是轻松了,但潜意识里又有那么一种感觉,那就是失落神经一段时间以来都绷得紧紧的,一下子好像有点适应不女人与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悠闲城市里的街道上,行人很少,也很悠闲的走着。从拐弯处的角落里,窜出来了一只大狗。类似于哈士奇类的犬吧,反正是那种黑白色的,眼睛带点邪恶的感觉,很大。它低头自顾自的我很郁闷,也很憋屈憋了一年的邪火,昨天终于爆发了,一年了,天天像个三孙子似的忙前跑后对客人点头哈腰笑脸相迎有求必应,有那么一阵我还真把他们当上帝了,可是上帝怎么了,上帝就能拿人当三孙子使?你不就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