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言文注释赏析

  1、文言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1)有盛名,为(2)司隶校尉。诣(3)门者,皆俊才清称(4)及中表(5)亲戚,乃通(6)。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7)亲。"既通(8),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9)有何亲?"对曰:"昔先君(10)仲尼(11)与君先人伯阳(12)有师资之尊(13),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14)也。"元礼及宾客莫(15)不奇(16)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17)语(18)之,韪曰:"小时了了(19),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20)踧踖(21)。
  2、翻译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3、注释
  (1)李元礼(lǐ yīng,110年—169年),颍川郡襄城县(今属河南襄城县)人。东汉时期名士、官员。祖父李修,汉安帝时官至太尉。
  (2)为:担任。
  (3)诣:前往,到。
  (4)清称:有名誉。
  (5)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6)乃通:才(予以)通报。
  (7)府君:李膺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府君。"
  (8)既通:通报之后。既,已经。
  (9)仆:我,谦称。
  (10)昔:从前、以前。先君:对死去的祖先的尊称。
  (11)仲尼:孔子,字为"仲尼"。
  (12)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
  (13)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访您的祖先伯阳为师。先君,死去的祖先。师资:师徒,这里指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
  (14)奕(yì)世为通好:世世代代互相友好往来。奕世:代代。
  (15)莫:无。
  (16)奇:对……感到奇怪。
  (17)语:名词。话。
  (18)语:动词。告诉,说。
  (19)小时了了(liǎo liǎo):小时聪明。了了:聪慧。
  (20)大:非常。
  (21)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4、启示
  后人常常引用故事中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表面上是称赞人,实际上却带有轻蔑的意思,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应用到他人身上。小孩子天资聪颖固然好,但是后天的努力与培养尤为重要,能否成为有用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好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保持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4、赏析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写洛阳李元礼名气很大,寻常人等都无缘登门拜访。这里对李元礼名气之盛的描写,为后文孔融成功地以年仅十岁、无官无名之身成为李元礼的座上宾提供了一个背景和基础。 为后文做铺垫,衬托出孔融的智慧
  第二层写孔融聪明机智地拜访了李元礼,人皆称奇。这里孔融巧妙地运用了"亲戚关系"这个概念,将孔夫子与老子二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延伸到自己与李元礼的关系上,不可谓不机巧,其思维不可谓不敏捷。
  第三层写孔融机智地反驳陈韪的刁难,再次表现出他聪明机智的特点。
  陈韪显然是轻视孔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语刁难,意为:你这时年龄小,虽然聪明,也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至此,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性格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5、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宗室,武帝时袭封临川王。官至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其撰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轶事,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对后世小说影响极大。

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细节犹如一面镜子,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最真实的面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人。信守承诺人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讲信用人到中年,我才慢慢明白利益面前,情感是经不住考验的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周国平01hr情感当我们年少无知的时候,总以为和谁关系好有感情作为纽带,我们就可以在遍地金钱(六便士)的大街上,他看到了天上永远免费的月亮你还记得小时候被大人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吗?你长大之后想做什么呀?小朋友当时的回答其实就是自己最初的梦想。有人的梦想会伴随着他一生,而大多数却已经逐渐淡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就算记得但柏拉图终极三问之我答柏拉图有个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以最普通人的身份,来肤浅的回答下这3个问题。第一问我是谁?我是一个有点思想的人,并出生地平凡生身父母平凡自身更是平凡如2022年富有幽默哲理的金句(六)1。云南白药说我只能治疗你的外伤,至于心灵的创伤,你得找我的兄弟,今日头条创作者一一四鉴。2。谁说海水不可斗量?自从大海瞅了你一眼,眼泪都哭干了,只剩下海盐了。3。你又不是倾国倾城你们都还好吗?十年祭算一算,已经十多年没有看过家乡的杏花了,不知道现在那满山的杏花是否依旧。十年前,背着一个包,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记得下车后遇见的第一个同学是色狼,他独自一人坐在行李箱上,手里玩着一个论意志力的修行意志力是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没有意志力,就谈不上有行动力。意志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品质之一,然而放眼望去,茫茫人海,将意志力修得圆满之人可谓寥寥无几。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何谓真正的意为什么你看上去那么努力,却没有进步?相信你在上学的时候,你的老师一定给你带过一些鸡汤来鼓励你,比如一万小时定律这个被成功学大师奉为圭臬的理论,还有只要努力就有回报的以偏概全的理论,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你看上去那么努大鱼海棠我只要你幸福椿的爷爷很清楚,椿为了救鲲做了一件逆天道而行的事情,他对椿说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儿。什么是爱情?在这个纷扰的繁华世界,我们上演着各自的离合悲欢,我们痛苦,执着得不到特别吸引人的文案1你看天上的云像不像我肚子里生的闷气。2不是故意离群,而是一个人真的很舒服。3相似的人适合玩闹,互补的人才能终老。4已经告别过的人就别因为回忆而悸动了。5我们都有一个通病安慰别人时河南女学霸因佛祖托梦,毅然出家为尼,如今她怎样了?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是功成名就腰缠万贯财富还是前呼后拥坐享无边荣耀?但是,成功并非只有这样单一的定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
阅读试题随何难汉高祖训练(附答案及译文)随何难汉高祖项籍死,天下定,上置酒。上折随何之功,谓何为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齐也,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随何曰陛下使中秋节的诗句念奴娇持节道京城中秋日念奴娇middot持节道京城中秋日五门照日,是真人膺箓,炎图家国。二百年来,抚四海安乐,六服承德。虎旅横江,胡尘眯眼,恨有中原隔。宫城缺处,望来消尽金碧。征辔暂款神州,期宽北顾,且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原文及翻译导语史记的取材相当广泛。从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到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秋节的诗句念奴娇持节道京城中秋日念奴娇middot持节道京城中秋日原文五门照日,是真人膺箓,炎图家国。二百年来,抚四海安乐,六服承德。虎旅横江,胡尘眯眼,恨有中原隔。宫城缺处,望来消尽金碧。征辔暂款神州,期宽北顾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曹沫者,鲁人也,索隐沫音亡葛反。左传穀梁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此作曹沫,事约公羊为说,然彼无其名,直云曹子而已。且左传鲁庄十年,战于长勺,用曹刿谋败齐,而无劫专注认真培养工匠精神的励志散文心无旁骛,专注认真培养工匠精神七hr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成功者之所以能够超越芸芸众生,就在于他们能够坚定不移地认准某个目标,并为了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矢志不移,他们的成就与其精力前汉纪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四八年冬。上击韩王信余寇于东垣。建武侯靳歙有功。迁为车骑将军。上还过赵。赵相贯高伏。兵柏人亭。欲为逆。上宿心动。曰。柏人者。迫于人也。乃去之。初上过赵。王甚卑恭。上箕踞骂詈甚辱之。贯前汉纪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三四年冬十月。韩信将伐齐。闻既和欲还。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未有诏止。何以得无行乎。且郦生一儒士。仗轼下齐七十余城。将军以数十万众。乃下赵五十余城。劳苦将士数年。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三过家门大禹和涂山氏在台桑新婚后的第四天,就接受了舜帝给他的使命出发治水。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传为千古佳话。一过家门是在早晨。大禹走近家门。老远听得他的母亲修己的骂声父亲治水,丧命县令丞簿史题名碑记边贡阅读及译文武乡吴侯令阳信,以最称。收令与丞与簿若史者之姓名若干人列之碑,而树之于其听政堂之东,时正德辛巳夏四月之望也。顷之,村父老十数辈,长眉曳筇杖,聚观之,按其名而数焉。至某也,则瞿焉,曰中秋节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ldquo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dquo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年代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