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关于老子的独立精神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以群体为本位,个人消融在群体中,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事实。但在先秦诸子中,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以个体为本位,具有独立精神的"贵己""独立""自知""自胜"的思想主张,注重人的主体价值和人性的自然发展,闪耀着独立、自强的思想光辉。
  【论文关键词】:老子; 道; 自然; 独立精神
  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所有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注重社会秩序,强调礼制,他们习惯以共性、共相为不言而喻的前提,不太注重个性、殊相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要求人应该压制自己,使行为合乎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墨家提出"兼爱利他"的主张,"兼"就是群己不分,人我无别,视人如己。将这种兼爱推到极致就是忘己济人,即"利他"。儒、墨两家都强调群体的社会价值,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社会,服务他人,而对个人的主体价值、人格独立很少重视。  一、道的独立精神
  (一) 道法自然--"道"独立的存在状态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老子的道不仅是浑然一体的宇宙本体,永恒存在的天地万物之源,又是运动不息的对立转化规律和法则[2]。老子的哲学思想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而"自然"又是其思想的基本精神。《老子》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因而《老子》提出"自然"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3]。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指"道"以自己的状况为依据,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依靠外在的其他原因。可见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的"道"其存在具有不依赖于他物,不受外在条件制约的独立特性。
  (二)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独立的运行规律
  同样是在《老子》二十五章说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河上公对"独立"和"不改"的解释是:"独立者无匹配,不改者化有常"。司马光《老子真经论》对"不改"的解释是:"变化终不失其常[4]"。可见循环运行的"道"在运动发展中也不受外在条件的制约,始终按照自己内在的规定性,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独立运作、生化万物。"有常"、"不失其常"就是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失其本性。
  由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创生了万物,又内在于万物,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道分化于万物即为"德"。万物依据各自所得于道的本性即"德"而发展为独立的存在[4]。"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道法自然"落实到天下万物就是"万物将自化","天下将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对待万物也是遵循自然的原则,每一个个体都有其自成之因、发展之势及生存变化之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最能秉承和落实这种来自天道所关照的独立精神。
  二、人的独立精神
  (一)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具有独立的人格
  在春秋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神灵,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天所生,都被天主宰,天的意志和命令表现为"天命",国家、社会和个人无不受天命支配[4]。老子所处的时代,虽然"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但人们的思想长期笼罩在宗教神学的迷雾之下,上帝与鬼神的观念仍然很浓厚,人们尚无力否定人格之天的存在。然而老子却用自然无为的"道"否定了人格化的主宰之天,否定了任何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不仅如此,老子还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把人与道、天、地并提,列为"四大"之一。首先,在这里,老子没有提到神,这是对神本主义的否定。其次,老子认为人是与道、天、地并列存在的,在宇宙中具有独立存在性。老子将人的存在提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这是对人本主义的肯定,是对人独立的人格尊严的认定和推崇。在当时的社会文化条件下,老子否定天命和鬼神,提出"人亦大"的思想主张,发现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唤起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确实是一种惊世之举,是一种价值观念的转换,对中国思想史有着巨大的贡献。"
  (二) 致虚极,守静笃--人应追求思想的独立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传统的礼乐制度失掉了原有的效力,再也无法维系动摇不已的"社会局面。老子敏锐地觉察到了时代变迁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面对眼前"礼崩乐坏"的局面,老子不无感慨地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认为"礼"已经失掉其道德内涵,变成空洞的躯壳和僵死的教条,不仅不能拯救世道人心,而且成为世道衰败、人心堕落的产物,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天道的失落。
  处于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扰动使得人心灵闭塞不安,在思考问题时,难免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而无法从实际出发看清问题的本质。所以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的主张,要求人们必须时时做致虚、守静的工夫,以恢复心灵的清明。范应元说:"致虚、守静,非谓绝物离人也,万物不足以扰吾本心者,此真所谓虚极、静笃也。" 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老子用"婴儿"来形容人不受外界干扰、平和宁静、质朴纯洁的状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十章)"气柔"是指心境极其静定的一种状态。就像"道法自然"一样,人性也应该复归于自然,老子认为人得之于天的自然本性才是他的至正之德[5]。
  (三) 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人应保持行为的独立
  《老子》二十章有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世俗的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老子却淡泊自守,顺应自然,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老子之所以"独异于人"是因为其"贵食母"。范应元说:"食者,养人之物,人之所不可无者也,母者,指道而言也。"[3]老子这种卓然独立的行事原则是遵守、取法于道的。
  老子生活的时代,时值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时期,昔日显赫的贵族衰落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因富而贵[5],老子目睹这些人寻求感官刺激,穷奢极欲,淫佚放荡的生活形态,说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在老子看来,声色犬马、金银珠宝给人带来极大的感官刺激和心理诱惑的同时,使人道德沦丧,给社会、人生带来极大的危害[2]。然而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又有几个人能懂得"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的道理呢?老子颇有感触地说:"吾言甚易行,甚易知。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老子》第七十章)老子坚持的清静无为之道,有根据,有主旨,在日常生活中易知易行,最见功效,然而天下人多惑于私欲,迷于荣利而无人知,无人行,所以老子坚守的道也不被人重视和效法[3]。尽管如此,老子也不变心从人,愿怀抱我像玉似的道、德处贫贱而不移。世俗之人行事是与道背道而驰的,行道者要坚守大道,所以异于常人,寂寞恬淡。老子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典范。
  三、结语
  正如仅仅只注意儒家和墨家的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有简单化、笼统性弊端一样,如果把老子的这种独立精神仅仅归结为个体主义,也有失于简单化和片面性。因为老子心目中的圣人,还必须是"既以为人,既以与人,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以及"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老子》四十九章)这样既善于帮助他人又有博大的包容心,虚怀若谷的人。
  所以,这里讲的"独立"不是"孤立",不是"绝物离人"。而是注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尤其是对人人格独立的推崇。人只有思想独立,才不会人云亦云;只有行为独立,才不会随波逐流;只有人格独立,才能自知、自胜、自强,进而自我践行,创造出超越自身的价值。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每个人都有按照其自然本性独立发展的需要,具有独立的人格。
  个人在坚持自身独立的同时,还应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独立性,这就表现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即老子所讲的"善"和"不敢为天下先。"在实践中便应该"不妄作,不妄为,不强求。"这不同于儒家的"克己复礼",也有别于墨家的"兼爱利他",是在坚持自己自主、独立的同时,推己及人。当然,我们并不回避老子的思想里有着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那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思想文化落后和特殊的社会背景造成的。
  老子的这种独立思想和自知、自胜、自强、自我践行的独立精神,其影响已经超越了老子生活的时代,在今天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独立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个体自立、自尊、自强,才能更加促进集体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饶尚宽. 老子[M]. 北京:中华书局.
  陈鼓应, 白奚. 老子评传[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雨中的猫主题探析雨中的猫的情节很简单一对美国夫妇到意大利去度假,这一天外面下着雨,他们只得待在宾馆的房间里。妻子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雨出神,这时她看到了一只猫为了躲雨蜷缩在户外的桌子底下。她告诉她的市场化中国应对能源挑战的灵丹妙药综合新能源论文当我们深入分析研究过去一年中国能源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挑战,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与市场的不健全有着因果关系。无论是ldquo拉闸限电rdquo,还是产能过剩无论是ldquo煤电之可持续发展与市场化改革综合新能源论文(1)有一个大型火电厂要在宁夏黄河岸边建设,筹建部门到黄河水利委员会要求水资源使用配额,但是配额已经用尽。火电厂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用于冷却和锅炉补充水,没有水就意味着电厂将不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等,还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业增长及其现代化发展。同时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摘要我国国内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水利工程管理对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工程管理是否科学有效,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总体质量。所以随着当前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研究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土石坝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详细论述了此技术的优点及缺点,并对土石坝施工进程中对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影响较大的料场选取与坝基处理开展探讨,旨在促进我国土石坝施工不断向科水利水电工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应用探索在开展高职实践教学时,要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虚拟仿真应用的重视,创新现有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降低实践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实践教学造成的影响,提升学习实践知识的积极性,以提高高职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已经成为关系着民生富强的重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形成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水利水电工水利施工企业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加强摘要资金活动是所有企业运转的关键环节,水利施工企业由于工程项目资金需求大复杂程度高,使得对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尤为关键,有效的控制资金活动可以帮助水利施工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工谈水利施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数量增多,此类工程项目在我国民生项目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现阶段,我国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投入逐步增加。尤其是碾压混凝土技术,将此技术运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环保方面的意识在不断的加强,生态工程在现阶段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以生态工程为基础的各种施工项目的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大,人们对于这方面越来
数学建模思想探索与实践论文摘要运筹学与数学建模门课程联系密切,在运筹学教学中,适当融入数学建模思想,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运筹学教学中教学大纲的改革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美国留学写论文的检索方法写论文时想引用检索权威学术成果,还是自己想要在权威学术期刊或索引上发表论文,都需要对期刊和索引本身及其使用方法有所了解,美国留学写论文的检索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EI工程索引(E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探究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人们对于商品包装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做出新的尝试,对地域文化的运用就达到了极为有效的影响效果,本文就地域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的策略论文摘要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直接的关系。阅读与写作同样是社会现象与生活实践的缩影,其不同的是进行阅读学习时,学生体会幼儿园常规培养的乐于渗透论文常规是幼儿园教育中核心内容之一,新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科学的生活常规及交往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这就包含了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三层意思,是一个人生存和可持续浅析辩证认识教学监控系统对教学带来的影响论文主要由摄像机监视器等设备组成的教学监控系统,俗称电子眼,正逐步为各军事院校所采用,用以监视和检验教员的授课状况学员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的氛围等等。这种高科技教学管理手段的运用,为教学工程师评定论文要求有哪些要求一撰写论文要避免以下现象1论文的题目太大,而申报人的经历和视野有限掌握和积累的材料有限,对相应的问题不熟悉,使论文对有关工作的研究出现无法深入或以偏概全的问题。2论文不结合自己小学体育环境在田径教学的影响论文摘要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对于教学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之前,需要首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的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一引言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英语综合能力尤其交际能力很差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活跃英语教学,图书馆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分析论文一高校图书馆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的发展现状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满足发展过程之中对于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从1957年开始,各大高校之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浅谈实验教学资源数字化与教学模式革新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数字化论文摘要信息化是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而教学资源数字化是实施和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本文从高校实验教学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