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关于环境伦理观下生态地理教学的构建论文

  摘要:在环境危机的催生下,以及生态文明伦理道德的要求下,实施生态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主旋律。而环境伦理观则为构建生态地理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文章以环境伦理观为教育内容,构建了生态地理教学的目标、途径和评价。
  关键词:环境伦理观;生态地理教学;构建
  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对自然的恣意索取和排放造成了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的不断沙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不断加深,最终导致生态与环境严重失调,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盲目的杀鸡取卵的近利行为,从人们的认识上来说是缺乏环境伦理道德与意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1]。它倡导把保护自然环境作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道德是以维护自然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为准则的。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是在服从这一准则的前提下进行,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伦理观,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
  一、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主要以保护地球资源和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生产生活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使用资源等环保理念[2]。环境伦理观主张地球的唯一性与资源承载量的有限性;生命的平等性;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自身的公平性;环境问题的"世界性等[3]。生态文明是以环境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把环境伦理观作者简介:刘丽华(1983-),女,山西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经济与旅游地理作为学生改造自然意识与行为上的制约机制与理念,树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是推进生态地理教学的哲学之源与理论之基。而地理学科以其时代性、独特性、形象性、统一性的特征,例如人地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又有助于环境伦理观的渗透。二者具有相通之处。
  二、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目标
  生态地理教学构建的终极目标在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观能够使学生塑造环境伦理道德,使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此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1、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宣扬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以此唤起学生的危机和急迫意识。
  2、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由于环境资源的有用性有限性与稀缺性等,环境资源也是有价值的。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要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一种生态平衡,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形成绿色消费观
  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学生在消费资源时要适度消费,以求资源的永续利用,例如倡导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等。
  三、生态地理教学构建途径
  1、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有效空间
  教师可采用渗透式讲授法、辩论法、讨论法、演示法、材料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教案,对环境伦理观从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与传授。
  2、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阵地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去考察、调查,让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使学生直接接触环境,获得正确、鲜明、真实的印象。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对环境伦理意识的培养
  乡土地理教学是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人手进行教学的,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比较熟悉。
  四、生态地理教学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可通过撰写环境伦理调查报告或环境伦理小论文等进行量化的评价。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环境伦理教育的特点是否在完成地理教学目标的同时,强调学生对环境伦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对待环境的态度,并鼓励学生的参与是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将本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和日常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与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调查不同的环境伦理问题,并把这些环境伦理问题与全球的环境伦理问题联系起来。3)教学方法评价教师是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是否采用了相应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措施,建立了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学生档案教师是否将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是否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和思考。生态地理教学的构建,以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为主要线索,从构建目标、途径以及到生态地理教学的评价都以环境伦理观教育为主,以此来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出版社,1995.
  [2]包庆德.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伦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
  [3]姚宏宇.环境伦理观的渗透———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J].教学研究,2006(2).
  [4]李伟华,魏智勇.高中地理课程中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
  [5]韩梅.中学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
  作者:刘丽华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改变专业调剂学生学业情绪的方法研究摘要专业调剂学生是高等学校学生中的特殊人群,这些学生因为被调剂到非填报专业,入学后在学习动力心理适应等方面可能产生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学业情绪理论,分析专业调剂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基于Retinex的雾霾图像去雾算法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etinex的雾霾图像的去雾增强算法,将受到雾霾天气影响的欠清晰图像用Retinex算法进行处理,获得增强图像。针对图像处理后出现噪点的问题,使用中值滤波对当前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点探讨摘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电力工业不断增加电力需求,不断提高供电质量,致使对电力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管理工作是影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着电力企业供电质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摘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水利工程作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应予以充分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论文举例一抓观念,与时俱进农村小学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艺术专业方面的进修及提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高体音美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同时,大力表扬和奖励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表彰在美育教学中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论文内容摘要艺术教育能培养和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能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前有些农村高中的办学存在择优招生的现象,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忽视了艺术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的个案调查与研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1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的身体语言个性社会性浅谈新时期农村电影的宣传工作湖北省恩施州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看到电影,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为了帮助农民看懂电影,农村放映员普遍采取映前宣传映中解说映后座谈的方法开展浅谈变电站管理工作摘要变电站在各级电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电网否能安全稳定运行。而电网安全运行又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如何做好变电站管理工作,怎样用实际行动确保变电站安高精度超声波智能测距仪的设计与实现高精度超声波智能测距仪的设计与实现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它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利用超声波检测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基桩检测中关于超声波透视法的应用研究基桩检测中关于超声波透视法的应用研究基桩检测的兴起是与大直径钻孔混凝土灌Www。LWlM。com注桩的广泛应用分不开的,特别是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基础建设正在迅猛的开展,各种
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探索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探索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一子,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要做一个出色成功的班主任,首先必须要有ldquo三心rdquo,那就是爱心耐心如何增强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增强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接见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了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如何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稳步向前推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提高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实效提高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实效1依托教材,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教材中不但有壮烈的篇章天鹅的故事优美的诗歌老师,您好有趣浅议德育教育在品德课中的有效渗透浅议德育教育在品德课中的有效渗透一个民族要想不断的发展和壮大,除去要不停的吸收好的先进的外来文化外,更主要的是要拥有属于自身体系的完整的内在精髓mdashmdash民族自身生生不息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的实践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的实践探索由于德育课教学的内容理论性政策性强,学生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教师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就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学习德育课的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关注德育过程的真实性与生活化关注德育过程的真实性与生活化对于德育工作来说,教师不仅要关注德育的结果是否积极向上,还得关注德育过程的真实性与生活性。德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追求真善美,因而,德育首先应该是真实的,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效果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ldquo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析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是高职德育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探析论文,希望对您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宅男宅女现象及德育对策摘要调查数据显示,宅生活已悄然成为大学生的新生活方式,网络成大学生宅居的重要原因。宅生活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新的冲击和挑战,必须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德育功能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视域下,德育功能具体表现为道德体验功能道德感悟功能和道德升华功能。然而实践过程的差强人意教育者的不在场,受教育者的文化无意识性造就了德育困境。思政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