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谈反问句的意义和作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反问句; 语用; 会话含义
  【论文摘要】:"反问句是说话人在一定的语境中为表达自己观点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他把该观点的逆命题跟疑问方式相结合以构成他的话语--反问句。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来说,其实是一种会话含义。文章同时构建出了反问句的会话模型,认为否定只是说话人构成反问句的方式之一,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答无答不是反问句的本质特征。
  1. 研究背景
  1.1 关于反问句,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吕叔湘先生早在《中国文法要略》中就对反诘句作了充分的论述,认为说话人(文章专指说出反问句的人)没有疑问,并且指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指出了反问是说话人"并无所疑"。常玉钟(1994)指出反问句有深层的隐含意义,是以言行事。张斌在《新编现代汉语》中(第452页)对反问句作出了正确而精辟的解释,"问者对某一问题明明已经有了确定的见解,只是用疑问语气或疑问方式表达出来,目的是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不是期望听话人回答,这类句子又叫反问句或反诘问句"。我们认为张斌的解释基本上指出了反问句的作用就是说话人用这种非常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常规方式是陈述句),是站得住脚的。其他的现行主流现代汉语教材都一致讲到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加重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①
  1.2 我们觉得应该利用语用学理论来合理的解释,了解这种特殊句式是如何完成其特殊的表达功能
  分析反问句,探讨说话人的观点是否以会话含义的形式传递给听话人的,是很有价值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可以据此建立反问句的会话模型,从而正确理解反问的意义,辨清它和否定,疑问句,是否有答的关系。
  下面我们将证明在反问句中要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是一种会话含义,并此构建出反问句的会话模式。
  2. 关于会话含义的特征
  2.1 Grice认为会话含义有五个特征
  1) "可取消性"; 2) "不可分离性"; 3) "可推导性",但由于话语可以是真实的,而会话含义可能不真实,所以含义的媒介体不是话本身,而是说这话的事实; 4) 会话含义是非规约性,但有些会话含义可能逐渐规约化; 5) 会话含义常有各种可能的解释。(沈家煊1986b、程雨民1983)
  2.2 另外, Sadock指出会话含义的又一个特征
  会话含义似乎是唯一的一类可以自由强化的语用或语义推理,即可以跟一个说明这种含义的陈述并联而不会有异常的冗余感.。(见程雨民1983)
  2.3 Levinson认为单个看
  "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的特征每一个都有问题",但"把各项特征放在一起作为必要条件"就没有问题了,"总体上满足这些条件就足以判定一个推理是会话含义"。(见沈家煊1986)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原则来讨论反问句中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是不是会话含义。
  3. 关于是否会话含义的讨论
  3.1 可取消性
  反问句所要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往往会因为语境的改变而不复存在,即使吕叔湘先生认为最典型的带"难道"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能不再是反问句。例如(1)具有含义(2):
  (1) 他生气了,说,"难道我错了吗?"
  (2) 我没有错。
  但在(3)中,会话含义(2)就被消除了。
  (3) 他陷入深深的沉思,说,"难道我错了吗?"
  很明显,这个人在思考,是想找到他是否错了的答案,是疑问句,只不过是在问自己而已。
  3.2 不可分离性
  仅仅用同义词替换并不能使说话人的观点脱离反问句。
  (4) "嘿嘿,好东西,别碰!"考古学者笑着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古人类的侈口罐。"……
  "我家里有个咸菜缸,你要不要?"
  "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留着用吧。"
  这里是植物学家讽刺考古学者,认为考古学者什么破罐破瓮都当作宝贝。如果把"咸菜缸"换成"瓦缸"、"泡菜坛子"、"旧面盆"等,都能表达他的讽刺。
  3.3 可推导性
  每一个反问句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都是能够推导出来的。下面,我们用Grice的推导模型来推导(5)中反问句的会话含义(6)。
  (5) "你就是看不起井下工!"
  "我看不起?我就是井下工!"
  (6) 我不可能看不起你。
  推导过程如下:
  说话人S说了P(指(4)中的反问句);没有理由假设他不遵守各项准则或总的合作原则;
  S知道(并且也明白我了解他知道)我能够看出:需要的假设是他认为G(即含义(5);他并没有做任何事来防止我认为G(恰恰相反,他用了"我就是井下工!"来鼓励我认为G。);他是要我认为,至少是愿意(在(4)中肯定是愿意)听任我认为G;所以他的含义是G。
  3.4 非规约性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296页)中指出:比如
  你看得懂吗?
  有这件事情吗?
  这两个句子,用两种语调来说,就可以有询问或反诘的两种意义。
  可见,听话人要在知道反问句的字面意义之后要在语境中推导才能得出它的含义,即说话人的观点。他不能从字面意义就可以得知说话人的观点。
  我们认为反问句的会话含义规约化的程度不高,有时甚至是很低的,不足以改变反问句传达的说话人的观点对听话人来说是一种会话含义的事实。因为(ⅰ)更多的反问句是没有用"难道",往往是不能单看一个句子就马上认为是反问句的。(ⅱ)很多用了"难道"的问句也不一定是反问句。(ⅲ)更重要的是,当说话人的观点表现为特殊性会话含义时,就算知道问话不是疑问句也要结合语境推导才可能知道说话人的观点。
  3.5 不确定性
  在有些情形里,反问句的会话含义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即使说话人的观点是确定的,但听话人会有自己的理解。看下面的例子。
  (7) "……老炮,把您的绝招亮一亮吧!"
  "看你说的,我有啥绝招哇。"
  我们可以认为他是说他真的没有绝招,也可以认为他是谦虚。究竟是哪一个,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而定。
  4. 通过上面的论证,我们可以确定反问句中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是会话含义
  下面,我们将拟建出反问句的会话模型。
  4.1 反问句的会话模型
  a. 有一个语境X,X中有听话人H的参与或存在;
  b. 说话人对X中的某个事件Y有了自己的观点Z;
  c. S用表述Z的否定命题~Z的字面形式和疑问形式想结合的方式构成反问句P,P具有会话含义Z;d. 按照合作原则,H认为S想要他做Z的理解,即说P时的含义是Z。
  4.2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认为a和b是反问句生成的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c说明了就说话人一方反问句的构成方式,d说明了说话人的表达意图和听话人的理解方式,是作为一种会话含义来理解说话人的观点。
  H的参与或存在要么以动作行为,要么以言语行为,要么只是以听话人的方式或身份出现。Y,我们也称作触发事件,既可以是一个实际的情形或动作,也可以是言语。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Z的字面形式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说话人简单地照搬表述Z的字面形式并对Z进行否定,另一种是用与表达Z的字面形式有很大不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字面形式并对Z进行否定,换个角度,对于听话人来说,第一种是只需要否定~Z的字面形式就可以推导出Z的,第二种是在否定~Z的字面形式之后还必须要结合语境才能推导出Z来。我们认为前一种属于一般性会话含义,而后一种是特殊性会话含义。
  5. 反问句的核心意义
  从4.1的会话模型我们可以归纳出反问句的核心意义:说话人将自己观点的逆命题跟疑问方式相结合以构成话语来表达这个观点。它是人们表达对某个事件的观点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说话人的观点,对于听话人来说,其实是一种会话含义。
  6. 反问句与否定的关系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于根元(1984)和郭继懋(1999)提出了他们的观点(见1.2)。在我们看来,反问句中存在否定是肯定的,但它就象6.2中的会话模型显示的那样,只是作为说话人构成反问句的方式之一而存在,反问句的根本目的不是否定,而是表达说话人的观点。在一般性会话含义的反问句中,尤其是由听话人提供了反问句的触发事件时,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反问句就一定是一种否定。在由说话人根据自己提供的触发事件和有特殊性会话含义的句子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否定只不过是说话人构建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语的方式之一,并非为了否定而否定。
  7. 反问句与疑问句的关系
  主流的现代汉语教材都认为,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有的还强调常常是只问不答或说话人不希望回答。但于根元(1984)认为就问话人的主观方面来说,反问句是无疑而问。
  对于听话人,"事实上,反问句经常是有疑的,另一方往往可以作答"。
  我们认为,有的教材上说的只问不答确实是值得商榷的。但从6.2中的会话模型来看,反问句是"无疑而问",这一点无庸质疑。关于是否有答的问题,我们认为,那不是反问句的特征。一个人提出他自己的观点,别人完全可以表示赞同、反对以及提出修正等等。这就是于根元(1984)所提到的对听话人有疑,往往可以作答的情况。他也正是根据可以作答来判断反问句对于听话人是有疑的。我们认为,反问句的答语不是对问句的回答,而是对说话人观点的应答。至于于根元(1984)提到的自问自答的情况,我们在4.6已经作出了解释。
  8. 余论
  文章提出了反问句的核心意义。黎天睦(1994)指出提出小品词对于汉语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再汉语语法研究的其他方面也一样有启示作用。一个句式核心意义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它,运用它,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反问句的会话含义除了说话人要表达的观点外,常常还有请求、讽谕、禁止、提醒、强调等等含义。这需要另文讨论。
  注释
  ① 文章参考的现代汉语教材有刘月华等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冯志纯主编. 《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张斌.《新编现代汉语》。
  为了保证语料的合法性,文章绝大部分语料都引用附注①中提到的教材和于根元(1984)中的例句,为行文方便就不再一一说明出处。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常玉钟. 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2] 程雨民. 格赖斯的"会话含义"与有关的讨论,《国外语言学》, 1983, 1.
  [3] 郭继懋. 反问句的意义与作用. 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4] 黎天睦. 论"着"的核心意义. 戴浩一, 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5]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全集 第一卷》,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6] 沈家煊. 语用学论题之一:预设. [英] S. C. Levinson著. 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 1986, 1.
  [7] 沈家煊. 语用学论题之二:会话含义. [英] S. C. Levinson著. 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 1986, 2.
  [8] 于根元. 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中国语文》, 1984, 6.

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管理论文文一国有企业文档管理的演进一。一传统国有企业文档管理跟着企业信息化的请求,国有企业的文档管理尽管履行了电子化网络化,然而仍有许多纸质文档占用大量的存储库房橱柜以及文档架等空间。文档机人体骨骼显微硬度及其相关要素的关系探讨论文人体骨骼是一种由无机质和有机质构成的复合材料,骨组织按照成分分类主要是由矿物质型胶原蛋白和水组成的结缔组织,前两者决定了其硬度和韧性。骨骼的生物力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骨骼硬零基础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论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留学生数量也与日俱增。然而大部分外国留学生的汉语都是零基础,对于汉语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如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知识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导语库存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编为你收集了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供您参考和借鉴。摘要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初中体育的健康课程篮球模块教学方法论文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篮球模块教学工作,对于提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以及实际运动技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形成理论与实践远期信用证下电子汇票的法律问题探究及建议论文国际支付方式中信用证是最重要的传统国际支付工具之一。这篇文章的重点不在于重申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而是探讨是否能够建立一个替代传统的纸质金融工具的电子化模式,以满足人们对电子化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改革刍议论文爱因斯坦说鲜明优秀的主体个性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加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上的伟大。学生有了较强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及建议论文广播电视报,是指由广播电台电视台创办以刊载广播电视节目和评介为主要内容的纸质定期出版物。作为广电系统的成员,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衍生媒体,它必然依附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它的存在和论文试论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项目投资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浅谈自主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实践论文论文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论文接要本文针对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现状及自主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观察和实践,提出了加强教师科学指导,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浅谈高校教师压力控制与情绪管理的缓解策略论文关键词压力控制情绪管理缓解策略论文摘要心理压力在高校教师群体的日益显现,致使许多高校教师由于过高的压力情绪问题,引起焦虑失眠现象,甚至产生许多心理困扰忧郁倾向悲观情绪,通过有效浅谈我国的教育教育二字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是陌生之词了。中国的教育由封建教育走向现代的科学教育,历经坎坷,沐尽风雨苍桑,虽然它正以矮健的步伐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在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种种的不足之处浅析基于长尾理论的成人高等教育全价值链整合战略一理论依据长尾理论美国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通过研究谷歌亚马逊等企业认为我们的文化与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与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与浅谈期待视野的唤醒与融合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阅读教学一期待视野的理论渊源期待视野也被翻译为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1967年,联邦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HR姚斯发表了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TowardanAest浅析互文性理论在群文阅读中的应用一互文性理论使文本解读走向深刻互文性也称文本间性,源于西方,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文中提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作者在浅谈大学生素质拓展网上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1平台架构设计1。1平台框架设计概述BS结构中平台客户端和后台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它由3层结构形成,客户端浏览器是用户的使用界面,极少部分的事务逻辑在前端浏览器(Browser)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研究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时秉持辩证的态度。从积极方面看,要秉持传统的教育浅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实践要素近年来,随着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转变就业择业观念,创新就业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浅谈工程化教育理念与应用写作教学改革一转变教育观念,将应用写作教学当做一项系统的写作训练工程无论从国外教育还是从国内教育来看,应用写作能力都是当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因为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应用写作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一关于学校的作用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爱因斯坦说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一代的最重要机构。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全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浅谈模拟法庭与法学教育的职业转型一问题的提出关于法学教育方法与内容改革与发展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之中。无论是在法学教育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经验的英美德国,还是在法学教育不断现代化的日本和韩国,都在反思着其曾经的法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