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哈姆雷特与王子复仇记的比较阅读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很多改编西方名著的戏剧作品,比较优秀的有《奥赛罗》《麦克白》等。这些作品大多以中国的戏剧表演西方名剧或者将名著加以改编中西结合,或者是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加入西方的元素。这些改编者对名著的再解读和阐释,成了学者和评论家关注的重点,当然这也可勉强算一种事半功倍的创作方式,但改编的作品与原著的差异也是读者和观众所关注的重点。
  一、《哈姆雷特》简述
  戏剧《哈姆雷特》的故事众所周知,讲述的是王子哈姆雷特得知现任国王杀害了自己的父王还娶了自己的母亲后而展开了复仇行动的故事。在小说结构中,莎士比亚用了多条线索引出故事情节发展,主线和副线相互交错,激化了矛盾升级,同时戏剧场面不停地变换,使故事错综复杂、起伏跌右。在人物的刻画上,莎士比亚重视心理描写,主人公矛盾复杂的性格反映故事的精彩,也表现了人物自身的魅力,莎士比亚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的,且处处充满了对比和讽刺,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哈姆雷特》的问世给了上流社会狠狠一击,它是对混乱的社会制度、对现实生活中被欲望和贪婪玷污的人性的批判,表现了莎士比亚对理想的社会制度和美好的人性的追求和向往。
  二、京剧《王子复仇记》简述
  京剧《王子复仇记》将原著的故事发生地点丹麦改编为中国古代一个虚拟的国家赤城国,将剧中的人物、地点等中国化。基本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框架,剧情也是遵循哈姆雷特复仇这条线索展开的,为演员唱、念、打、做创造了很大的发挥空问。
  虽然这个新编的剧本复制了《哈姆雷特》的整个情节,但服装、表演、唱腔、化装等全部按照京剧的模式进行的。演员们用京剧的形式表演这个西方的故事。演出时整个剧本分为5场,从赤城国国王的被害,其弟继位与嫂结婚,到国王给王子托梦,至王子装疯、比武这一系列的复仇事件。最终是以王子、王后、国王、大臣一家全部死亡的悲惨结局落幕。整部戏剧唱词中保留了莎士比亚很多经典名句,只不过是以京剧的方式唱出来的,整个京剧用传统乐队的配制,把音乐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力图让整部剧多样化,并且利用各行当的特长,充分展现了其声腔特色。该京剧曾先后前往丹麦、荷兰、德国、西班牙等地演出,受到一致好评。
  三、《哈姆雷特》与《王子复仇记》的比较阅读
  (一)内容和风格上的差异
  与《哈姆雷特》相比,《王子复仇记》在改编过程中所遵循的风格更偏向于中国古代文学,兼备了含蓄、简练的特点,尤其体现在对情节和语言的改编上。不是像莎士比亚一样利用大段诗一样的抒情话语来表现人物性格,而是改成对话的形式进行演出。还删去了原著中喜剧气氛非常浓烈的两幕情节,一处是波乐纽斯欲派人前往法国打探儿子的状况时,与老臣雷纳尔陀的交谈的一幕。莎士比亚在此给他们安排了很长的一段对话,自认为是个深谋远虑的聪明人的老臣在此时表现得相当滑稽可笑。莎士比亚把他刻画成娱乐读者的小丑形象是对腐败王室的讽刺;第二处是原著第五幕中墓园一节,甲和乙之问的滑稽对话。在这一场中,小丑与国王、王后、各贵族同时出场参加葬礼,可是莎士比亚创新地把笑点融入悲哀的葬礼中,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传统西方戏中,悲剧和喜剧是截然分开的,一般戏剧家都认为二者是不能相融的,否则会破坏艺术的统一,但实际上,从审美的角度看,大悲和大喜都能够激发人丰富的情感,引发读者共鸣。
  别林斯基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打破了以往既定的法则,把悲剧和喜剧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中悲剧场景里充斥着喜剧气氛,情节错综复杂、变化万千。他把可爱和可笑、英雄和小丑、崇高和卑劣放在一起做鲜明的对比。小说里同一时刻,可以是喧闹的宴会,也可以是悲伤的葬礼。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欢笑和肃穆同在,有喜有悲,有善亦有恶。悲剧中会有小丑的存在,在喜剧中又有严肃的场面出现。改编成京剧后的《王子复仇记》虽然删去了原著中的几处喜情节,缺少了喜剧气氛,但更多地传承了中国悲剧的风格。一般传统的中国悲剧中鲜有穿插喜剧情节的。何文汇恰如其分地删去喜剧情节不仅成就了这部优秀的中国特色悲剧,而且使这部西方名著变得大众化,降低了理解难度,满足了观众的阅读需求,使这部京剧变得雅俗共赏,也迎合了商业化的需求。何文汇长期生活在香港殖民地,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仍坚持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尽管改编后的《王子复仇记》在很大程度上遵从了原著的所有情节,只是把其中的人名、地名、故事环境和风俗习}h}等中国化而已,这点也许是顺应观众或市场的潮流,但无可争议的是,这些改编已经让这部剧充满了中国传统戏剧特色。
  (二)文化建构上的差异
  从文化建构方面来看,何文汇改编莎士比亚的戏剧是经过一定思考的。曾经沦为殖民地的香港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改编莎士比亚的戏剧能够接受的观众也较多,何文汇想以此为突破口繁荣香港戏剧。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戏剧的形式开放性地演出,导演、演员、观众都可以在剧本中加入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改编经典名著,最重要的是对剧中主人公的再解读。《哈姆雷特》这部小说如果忽略其中大段人物的内心独白,可以简单地提炼成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是复仇的主人公。《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发生在五代国时期的南汉,原著中国王被其弟所杀后取代王位,南汉的故事也是如此,该京剧中主人公的生活方式与原著也有相似之处,这样保留原著故事情节是为了便于观众理解。而在剧本内容的具体删减上,主要有几点,在编剧的情节构架上,何文汇删掉了原著中长篇的心理独白,使情节更紧凑。例如哈姆雷特的第二次和第四次独白都被删掉了。最出名的生存还是毁灭台词虽然保留了,但是缩短成小散文。虽然总体看来,《王子复仇记》基本尊重和保留了原著的结构框架,但是情节和故事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内涵已经异于原著了。
  这样改编除了包含何文汇对原著的理解外,其实还带有很强的殖民地文化特色。基于历史和当时的背景因素,生活在殖民地的知识分子话语权受到限制,不可能完全发出自己的声音,由于长期受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香港戏剧在思想上还没有全部摆脱殖民地文化的特色,这些从观众和读者的阅读效果上可以看出。
  (三)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上的差异
  《哈姆雷特》与《王子复仇记》相比,不是纯粹关于复仇和死亡的一个悲剧,而是战胜邪恶后对自我本身及死亡进行深刻反思的悲剧。《哈姆雷特》故事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人们极其推崇理性思考,但哈姆雷特似乎面临了理性无法解决的困惑,于是他陷入了对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对复仇正义性的思考中,他大段的内心独白和思考,在当时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
  《王子复仇记》把原著中大段的抒情段落和内心独白删改成一两句诗文,大大削弱了原著的批判和讽刺意义。京剧剧本中复仇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刘恒(《王子复仇记》的主人公)与哈姆雷特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以及二者的复仇心态不同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新青年,无比崇尚和重视思考,厌恶传统的封建思想,所以这种传统意义的复仇他完成不了。于是哈姆雷特把复仇的任务提升到整顿时代的理想上,表现了其对封建复仇思想的否定,他放弃了刺杀国王的最好时机,明知被陷害依然选择决斗,最后牺牲了。哈姆雷特是个复杂矛盾的集合体,他崇尚理性,对杀人有着本能的抵触,却又想为父亲报仇,这些都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文内涵。
  《王子复仇记》发生在动乱的朝代,刘恒秉承封建社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思想。在改编的京剧中,他的主要表现是复仇的行动,对自身或生命的思考则明显忽略了,只是在简短的台词中偶尔透露出人物思想的内涵,这是传统文化中应摒弃的一点。四、结语 总之,改编后的《王子复仇记》严格来说虽然称不上佳作,但何文汇首次选择改编西方名著对当时的香港戏剧发展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当时的背景下,这部改编剧也向国人委婉地表达出了他对殖民地文化的抵制和对英国文化专制的不满。同时可以从以上的分析中看出,在把西方名著搬上戏剧舞台时,应该注意关键的几点:基本遵循原著的精神内涵,把它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意境相结合;要用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的艺术方式来演绎西方;传承中国戏剧特色,把西方故事中国化来表现人物精神。这样借用《哈姆雷特》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吸引大批青年观众,用戏剧的形式结合世界名著演绎,在青年观众中广泛普及国粹京剧,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良好的途径。

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模式的教育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湖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建设的现状,以及高职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现状,结合二者,提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总体上对就业是有利的,同时也认识到高职学院学生社会语言学下的语言景观研究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全球化社会语言学及其核心概念超多元性移动性和标准性,并用这些核心概念对语言景观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进行了解释。自上世纪末以来,国际上的语言景观已发展成社会语言学中一个热关于描述CRP模型中的聚类算法的论文本文是由上传的基于CRP模型的聚类算法。摘要关于聚类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但大多数基于有限混合模型的聚类方法需要预先估计聚类的个数,因而聚类的准确性和泛化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一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后,宗教文化一直处于被排斥的范畴之内,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宗教文化都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当时的文学作品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有着影响力的作优秀心理学毕业论文心理学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心理学教学中采用恰当的策略,使心理学的德育功能现实化并整体提高心理学教学的德育效果,必须把知识教学与品德引导相结合。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优秀心理学毕业论文,当前农村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方法论文摘要在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中,场地小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器材数量少不全面,体育教师师资缺乏,学生每节课练习次数少等,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发展。留一定时间还予学生自主学练,让学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创新论文介绍职业教育中的定制班模式,指出定制班模式下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创新主要体现为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更为考虑地方需求培育内外兼修型人才。当前,职业教育在我国获得充分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一校N区的教育托管论文摘要城乡教育托管,采用优质教育资源整体进驻的方式,将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直接植入农村学校,依托一个学校N个校区的管理模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农村学校的内涵建设,有力推进商业银行经营者集中行为及其规制初探论文摘要反垄断法建立了对经营者集中的事前申报制度,在申报标准期限禁止并购的实质性要件等方面进行了规制。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者集中行为的趋势和类型,针对商业银行并购现状提出了相深究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论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在货币经济学理论文献中指货币当局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制定的货币政策,通过特定的传导机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即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论文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当中,施工项目种类较多,在对于利润评估当中,要想保障工程利润的最大化,就需要在各个环节当中加强成本控制,从而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基础上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本文笔者结合公
浅谈解释学视域下论语英译本对比研究论语英译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理雅各辜鸿铭的译本是那一时期中西方论语英译最高成就的代表。本文试图运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两英译本的翻译特色并对其两者呈现不同关于荀子的君子人格思想的研究荀子当时的生活背景是战事不断的乱世之中,他的很多思想都是在乱世中产生的,当然它的思想都是顺利当时的历史潮流的,战国年代,荀子面临社会大转变的时期,他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力图寻求一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样式确证与叙述创新(1)鉴于滑稽怪诞嬉戏喧闹的格调,又于迫近春节的档期上片放映,加之在故事情境或言语动作中多多少少地涉及春初岁尾之事,上述影片又被广泛称为贺岁片。在冯小刚看来,观影群体所指称的和普遍认同的浅析常变观中的辩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常变观,滥筋于周易,发展于中国诸家学派思想之中,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而毛泽东思想,是根植于深厚的中国哲学土壤之中,并师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结合时代情局,所形成的一个系统的成熟的谈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开端谈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开端谈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开端谈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开端关键词毛泽东思想萌芽开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也不例外。那么,毛泽晦涩的布拉格之恋(1)丹尼尔戴路易斯的电影从不让人失望。尤其是菲利浦考夫曼编导。这次他们两个要震撼并且侵占我们的主题是爱情,发生在战争年代的布拉格,原著出自一个颇具争议但是同时才华横溢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从自然性的角度出发浅析亚里士多德城邦概念一引言城邦这一概念源于占希腊文明并得以发展,是占希腊非常重要的概念。城邦也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重要特色。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城邦城邦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由自然发展而来。要整理清楚城邦探究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人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阶段性结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应然状态,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分工是劳关于墨子公德伦理的基本理念研究中华道德文明源远流长,不仅有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传统的主流学说,还有曾经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幸中绝的非主流文化的墨子墨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墨子墨学天下为公以及兼论孔子义利观对当代廉政建设的意义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弟子编撰的论语中,全面阐述了孔子的义利观,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语言简浅析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在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大量的学者分析并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学者认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