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俄语谚俗语中观念词的语言文化分析

  1.语言文化观念的研究背景
  20世纪末,随着人类中心论范式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兴起,语言学打破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研究方法,抛开了语言内部的纯语言研究,研究的对象由语言转向了使用语言的人。俄罗斯语言文化学在这一大的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随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文化学,即从文化的视角研究语言,它的核心是研究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表现与表达,分析、描写和阐释语言中表现和载蓄的民族文化信息,以期探索民族心智特征。(杨秀杰2007:37)。
  语言文化观念理论是当今语言文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俄罗斯学界最早提出观念问题的是苏联学者阿列克谢,随后斯捷尔宁,波波夫,巴布什金,卡拉西克,斯捷潘诺夫等学者分别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及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杨秀杰认为,语言文化观念是具有重要文化信息的意义的浓缩,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具体单位,语言文化观念分析是研究词语作为文化符号在民族文化聚合体中的意义。(杨秀杰2007:6769)观念词是语言文化观念的具体研究对象,因为词汇层是文化观念外化的主要载体。(李迎迎2010:27)卡拉西克,克拉萨夫斯基和斯雷什金在合著《语言文化观念学》中认为观念是一个三维度构成,即概念维度、形象维度和价值维度,其中价值维度是核心。如果说概念围度和形象维度是各民族对世界的共同认识,是人们交流的基础,那么价值围度就是区分各民族不同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的内核,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体现。因此,研究观念词对了解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谚俗语作为一种承载民族文化信息的重要文本,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并且代代相传的固定语言表达。谚俗语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更体现着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是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真实写照。捷尔明诺索娃在《语言与跨文化交际》一书中谈到了语言对塑造民族性格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作者认为人的个性是语言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她总结出了民族性格来源的几大文本,即:建立在对他民族定型基础上的国际笑话;经典文学作品;民间创作及谚俗语。其中谚俗语是一种典型的文本。因此,谚俗语作为观念词研究的重要文化语境,是窥探民族性格的窗口。本文通过分析俄语谚俗语中观念词的语言文化内涵,试图揭示俄罗斯爱国主义在语言中的体现,也从另一方面论证捷尔明诺索娃的观点:语言对民族性格具有塑造作用。
  2.在俄语谚俗语中的语义特点
  在俄语中有三个词表达祖国这一涵义:。从修辞色彩上看,一般用于崇高语体,常出现在诗歌等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捷利亚在《作为社会观念的Patria在俄语中的称名》一文中称,祖国具有两层涵义,这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价值导向、人们的精神文化观念有直接的联系。捷利亚认为,祖国具有以下两种涵义:(转引自Tep-MHHOCOBa2008:223224)
  祖国是个人空间概念,指对个人而言具有独特价值的地点,首先表现为个体的出生地。个体在群体中获得亲人和朋友,掌握母语,成为母语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最终,个体在这一空间内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被社会群体所承认。捷利亚将祖国称为个人骨骼,以此强调祖国的个人属性。
  祖国是共同空间概念,它属于一个民族及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各个社会群体。这时祖国在涵义上等同于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祖国。
  在绝大多数谚俗语中祖国指的是集体概念,即祖国。如:祖国的幸福比生命还珍贵;为了祖国和名誉不惜失去生命;爱祖国,就要为祖国效力;为了祖国战斗牺牲是光荣的等。
  3.蕴含谚俗语的修辞特点和句法特点
  3.1 修辞特点
  由于谚俗语涉及范围广,又极富有表现力,总是以最简练的语言向人们展现最生动的形象,起着教化作用,所以在含的谚俗语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格。修辞格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就被认为是语言的装饰。具体的说,辞格是指任何赋予言语形象性、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语言手段或修辞手法。(张会森2002:39)含的谚俗语主要使用了以下两种辞格:
  3.1.1 隐喻
  对隐喻问题给出最早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和《诗学》中都谈到了隐喻,他的隐喻理论是后世研究修辞学的基础。隐喻现被认为是使用领域最为广泛的一种辞格。当代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语言学的传统界限,语言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符号学等众多领域都研究过隐喻。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语言中的隐喻现象。隐喻,又称暗喻,被简明地解释为暗含的比喻或简明的明喻。(张会森2002:53)在俄语谚俗语中被比喻为各种形象,如母亲、太阳、空气、动植物等,俄罗斯人以此来表示对祖国的尊重、热爱、及对祖国不可割舍的感情。例如:亲爱的祖国就是亲生母亲;没有祖国的人就是没有歌声的夜莺;鸟儿有巢穴,而人们有祖国;他乡是荚蓬果,祖国是马林果等。其中,马林果是俄罗斯盛产的一种浆果,俄罗斯人喜食马林果酱,而荚蓬果在俄罗斯比较少见,这一隐喻表达了俄罗斯人对祖国的亲昵之情。
  除此之外,在祖国这个喻体出现时也借助一些客观形象表达俄罗斯人的集体观念、爱国意识和对家乡的亲密情感。例如:松树成熟的地方,也是它显得美丽的地方;在自己的巢穴里乌鸦能打败老鹰;不管鸟儿飞向何方,总会记住自己的家乡;每棵松树只为自己的针叶林沙沙作响;好青蛙只住在自己的沼泽中等。这些谚俗语反映出了俄罗斯人的价值取向,即认为在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
  3.1.2夸张
  言语主体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言语效果,常使用夸张手法。夸张往往是言语情感达到相当高度时的表现。(张会森2002:6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及立场,常使用夸张的手法。正因为谚俗语是民间淳朴情感的记载,所以夸张在其中表现地淋漓尽致。在谚俗语中,俄罗斯人经常用死亡表现对祖国炽热的爱。例如:被迫与祖国分离伤心得要死了;失去一个喜爱的朋友,会想念七年,而离别祖国,到死也会记得住;对祖国的热爱比死亡还要深刻;对祖国的热爱战胜了死亡等。此外,谚俗语中也借助一些客观形象来体现夸张,例如:我的骨头都用来回报祖国;祖国比太阳还漂亮,比金子还珍贵;对祖国的爱在大火中不会融化在潮水中不会沉沦;在自己的家乡乌烟都是甜的等。可见,夸张直观地表现出祖国在俄罗斯民族心目中弥足轻重的地位。
  3.2句法特点
  捷尔明诺索娃认为,构成语言词汇共同体的词、词组、成语性表达在语言塑造人的个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语法是主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如在俄语中人称代词、指小表爱后缀、词序等语法手段的使用透着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国内学者杨喜昌认为,由于各个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差异,构成了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俄语重视形式逻辑,抽象思维,力求从独立于自我的自然界中抽象出纯粹形式的简单观念,追求一种纯粹的单一元素,这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俄语句法属于空间型构造法,以形统意,意滞于形,具有较为独立的句法体系。(杨喜昌2005:29)俄语谚俗语通常使用复合句、泛指人称句等句型。
  3.2.1 带有限定从句的主从复合句
  带有限定从句的主从复合句的特点是主句有指示词,从句中有关联词与它相对应。这一句型模式在带有的谚俗语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爱祖国的人,就会仇视敌人;谁忠诚地效力于祖国,就是很好地完成了职责;珍爱祖国的人,攻打敌人不会失算;谁背叛了祖国,人民就会唾弃他;谁没有杀死敌人,在祖国面前便是欠债等。句型模式的使用反映了俄罗斯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观念。显然,俄罗斯人认为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夸赞的,背叛祖国的人是遭人唾弃的。固定句型不仅朗朗上口,更利于记忆和传播,在谚俗语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发挥着教育青年一代的作用。
  3.2.2 泛指人称句
  泛指人称句常出现在谚俗语、格言和俚语中,表现某种普遍现象,所以不指出行为主体是具体的某个人。例如:没有什么能代替祖国母亲;祖国像父母亲一样,在异国他乡是找不到的;没有眼睛可以活,而没有祖国却不能活;思念故乡等。泛指人称句的这种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表述同样体现着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俄罗斯民族对于祖国的认识。
  4.含的谚俗语中体现的俄罗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的形成一是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二是国家政权统治的需要。俄罗斯的爱国主义一方面受到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制约。因此,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特点。谚俗语中体现着民族历史文化对爱国主义的影响。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认为他们广袤的土地对其他民族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历史上罗斯受蒙古鞑靼统治长达240年,人民饱受侵略压迫之苦。因此俄罗斯民族认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和利益,并时刻准备为之牺牲是他们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如:为自己的祖国可以轻易去死;谁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都踩不稳;我们不觊觎别人的土地,也不会把自己的土地让给别人;为祖国牺牲是最高尚的牺牲等。
  此外,俄罗斯人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时表现出排他的特点。这与他们既矛盾又极端的性格有关。阿托尔斯泰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俄罗斯人的极端性格:要爱就爱地发狂,要怒就绝非儿戏一场。在谚俗语中出现了很多祖国和他乡的对比,例如:祖国是母亲,他国是后妈;在他方祖国更显亲切;他方向你挥手,而家乡总是对自己伸出手;祖国是摇篮,异乡是破洞的洗衣盆等。
  我们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在表达爱国情感时非常直接,这点与其他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英国人一般说起祖国,很少用motherland或fatherland指代自己的家乡。在俄语中对祖国的爱已经成为固定搭配经常出现在日常用语中,而且一般用我们来修饰祖国,但英国人却不说我们的祖国(ourcountry),而说这个祖国(this country)。可见,俄罗斯人的爱国情怀直接地、毫不含糊地被记录在了语言中,而他们独特的语言世界图景也影响着他们对的认识。
  5.结语
  语言文化观念词是一个民族的缩影,对观念词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及民族性格特点。爱国主义是民族性格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爱国主义的谚俗语为我们探究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提供了重要语料。语言通过其语义特点、修辞特征、语法形式等表现民族性格,反过来,一个民族的语言世界图景又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笔者认为,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了解能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对方的言行,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消除文化障碍,达到交际的和谐。

浅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策略论文摘要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忧患意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本文认为,增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爱国浅析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论争误区辨析论文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论争误区在场性三个面向论文摘要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相关论争中存在着文言文价值的错位文言文教学价值认知主体的缺失两类误区。对此,在以文言文教学研究为代表的语文教育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训诂意识论文关键词语文老师训诂意识训诂原则训诂方法论文摘要文言文的训诂意识是在坚持基本训诂原则及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前提下,对文言词语训释时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恒常的稳定的训诂态度。具备一定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适应性教学设计论文关键词适应性教学设计问题导学多元评价论文摘要适应性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个别能力以及需求特点,动态地组织和呈现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内容信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采用变化的教学策略等。据此浅析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创新意识主体性学习文化拓展想象力论文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同时还要从主体性学习课堂内的在文化拓展以及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来培养中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法的培养与指导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方法的统称。学会必要的学习方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思想之一。特别是新课标出台后,倡导高中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具有独立学习的意识与方法,以习得更多的知识,满浅谈职业高中语文的教育功能如果客观地评价当前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可以认为当前的语文教学还停留在最为基本的知识层面,至少根据笔者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与同行正式或私下场合交流的情形来看,人们还认为语文教学在职业高简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对内容理解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朗读内容的指导,使学生通过朗读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受到感情的熏陶。教师要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到朗读浅谈在人生观教育中增加生命观教育势在必行论文关键词生命观人生观生命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摘要人生观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所包括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作为社会精神层面的人生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地丰富自己的浅析基于IT企业岗位需求的C语言实训教学模式目前,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许多地方院校都对实训课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比如采取理论教学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或者采取项目驱动的形式,虽然都取得了成效,可以加深其学校用C语言实现按钮新技术用C语言实现按钮新技术用C语言实现按钮新技术用C语言实现按钮新技术一按钮显示原理按钮一般有按下和弹起两种状态,在3Dstudio中按钮也有这两种状态,Windows中虽然看到按钮虽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实现创业就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此外,我国的新课改要求不断地在教学实践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大学,尤其是一些名牌综合大学,开始涉足师范教育这一原先曾被它们颇为睥睨的领域,纷纷开办师范专业,积极发展教育学科,一时蔚为热流。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从国际视野看开放社会中师范教育改革的挑战及对策一挑战与对策的概念思维本文讨论开放社会中师范教育改革的挑战及对策,其实是要回答有关师范教育改革的两个根本问题(一)在开放社会中,师范教育面临何种挑战而需改革?(二)面对开放社会的挑关于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思考摘要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专业学校或中小学培养音乐师资,所以在教学中要遵循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风格和特征。本文分析了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体系遵循的原则,探讨了培养音乐教学目标开放性探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已经紧迫的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呢?传统小学音论社会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论社会实践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mdash心理mdash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此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已向四个方面扩大,即从单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一学校呼唤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人类素质教育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下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是对初中数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的学习过程。其涉及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并非是教师三言两语即可概述的,因此,为了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就需要通过培儒家思想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试论儒家的人生观批判精神荣辱观及教育思想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品学网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儒家思想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试论儒家思想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勤动笔,有选择的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这样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能力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要么简单空洞无物要么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英文标题TeacherEducationandtheUniversityAComparativeAnalysiswithImplicationforHongKongRuthHa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