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问题探讨

  "  【摘要】:我们既重视粮食安全也重视提高农民收入,但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确保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存在矛盾。我国相对稀缺土地耕地资源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粮价一直被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上是农民在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但实际数据反映,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并非那么严峻,可以通过国内与国内调整进行解决。在目前的人均耕地极小及小农经济种植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甚至将耕地抛荒,粮食市场一直受政府调控干预不能在完全市场化的状况下,要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加大粮食补贴,这对提高农民收入特别对提高主要产粮区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加大粮食补贴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安全并行不悖。
  【关键词】:粮食安全 农民收入 粮食补贴
  "三农"问题,其实最终是农民的收入问题,简单地说,如果农民的收入接近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何来"三农"问题呢?必须承认,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们都希望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是千方百计想提高农民的收入。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也牵涉到农民收入问题,因此就有"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之说。
  一、保证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
  国家的对于粮食安全的确很重视,"我们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为根本并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不高;最为关键并需要研究探索的是,有利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加上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各地各方面粮食购销的同步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就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
  既然"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那么推理下去,粮食价格上涨种粮收益就大,肯定能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也就可以保证粮食安全了。
  但是,实际上又如何呢?"粮价适度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粮价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粮价的涨跌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粮价一价带百价。如果粮价上涨过快过多,就可能带动整个物价的上涨,甚至引发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2]
  这样的确充满辩证关系,但最终粮价就"应该"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了,那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的压力还是要由农民承担。因粮食安全原因粮价被调控不能上涨,农民的种粮收入难以提高,保证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的矛盾就一直"存在"。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对比(元)
  年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收入对比差距
  2000 6280 2253 3614
  2002 7703 2476 5227
  2003 8472 2622 5850
  2004 9422 2936 6486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并计算。
  三、农民在承担粮食安全的压力
  国家对"粮食安全"一直高度重视,甚至提高到影响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因此就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保证一定规模的粮食播种面积,但最终出现几年来耕地净减少一亿多亩的"悖论",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种粮收入水平仍然在徘徊,甚至将耕地丢荒的现象。因此,"杂交之父"袁隆平提出这样的疑问:"在中国,谁对耕地、对粮食最有感情?是农民,是几千年来将耕地和粮食当成命根子的农民。为什么时至今日,连最珍爱土地的农民都弃粮而去了呢?"[6]
  本来,我国土地相对稀缺,按经济学的原理,地租(土地价值)应该相应较高。我国人均耕地仅占全世界人人均水平的1/3,是世界上耕地最稀缺的国家,本应体现出耕地产出的巨大价值。但是,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粮价被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上就是压抑粮食价格,通过价格管制减少农民收入。
  既然农民在种粮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仍需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维持粮食安全,那么粮食安全主要是由全国农民特别是产粮区农民来承担,但承担粮食安全的压力、保障粮食安全的付出谁作补偿?虽然现在免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直补",但平均每亩20-30元根本抵不上农资的涨价。因此,农民仍在承担粮食安全的压力,农民仍在对保障粮食安全付出。
  因此,如果粮食不能完全市场化,继续维持小农经济,就不能将粮食安全的压力置于农民身上,既然要提高到影响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就需要加大对小农经济的补贴,间接提高种粮收益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粮食安全与石油安全的关系
  的确,粮食具有刚性需求,人的生存第一位是要吃饱穿,这需要具基础性的农业提供。吃饱后需要什么呢?需要工商业和服务业。现代工商和服务业的" 基本"血液"是石油。中国目前是世界排行第二的石油进口大国,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进口需求将不断增加,如果与粮食对比,石油安全更为严峻。
  "面对远为严峻的石油安全角势,即使对各种安全问题忧心忡忡的人,大概也不会以此要求限制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真这样做,固然会大大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却会严重损害城市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面对石油自给率的急剧下降,唯有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维护和完善现存的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系和世界秩序,发展多边能源贸易和对能源开发的投资。""为什么同理不适用粮食问题?为什么要用粮食战略的名义吓唬收入已经十分微薄的中国农民,要他们继续做这种牺牲?"[8]
  本来,粮食和石油也是一样,既可以面向国际,又面向国内,采取国内与国际结合的办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让部分耕地生产更具优势的农产品,或发展二三产业,用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工业品在国外换回粮食。而且进口粮食实质上是等于进口我国短缺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适当解决我国存在的土地等资源禀赋问题。
  很多专家分析目前中国粮食国内与国际供应有缺口,但如果真正有缺口,粮价应该是稳定或者上升的,可是以往市场实际表现出来的总感觉到是供大于求,粮价在下跌。对国内石油供应现实上明显感觉不足,出现"油荒"现象,油价就不断上涨。那么到底中国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到底中国每年国内需要多少粮食,这需要科学的、准确的、权威的数字,以便于国家的粮食调控政策的制定。
  其实,全球的粮食安全只是局部问题,包括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南美等地区仍然有巨大的生产供应潜力,而粮食短缺造成营养不良的地区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部分东南亚主要是气候和战乱造成,以及贫穷原因不能进口造成。《环球时报》( 2006-10-13 第03版 )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曾通过计算说,全球耕地的潜在供应力为360亿人口。最近几年,多数学者认为,按当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粮食供应的极限人口应在110亿左右。以中国的经济基础,完全可以部分进口来解决粮食供应。笔者完全同意一些专家的观点,如果国际上不供应粮食给中国,那肯定是我们的问题。何况,在确保一定的耕地保护面积下,那些精耕细作生产具有竞争力的非粮食农产品的耕地,完全可以转为粮食生产供应国内。
  五、历年粮食进出口状况分析
  表2:粮食生产及进出口情况(包含大豆)(万吨)
  年份|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全国人均占有量(千克/人)
  1984|40731-|1045--|357---|390
  1988|39408-|1533.0|717.0-|358
  1989|40755-|1658.0|656.0-|364
  1996|50450-|1195.5|143.6-|419
  1997|49417-|705.5-|853.6-|402
  2000|46218-|1356.8|1401.3|366
  2002|45706-|1416.7|1514.3|357
  2003|43070-|2282.8|2229.9|334
  2004|46947-|2998.3|514.4-|381
  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的资料并计算
  表3:我国粮食进出口数量
  年份|-大米|-大米|-小麦-|-小麦|-玉米|-玉米-|-大豆-|-大豆|
  ----|-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的资料并计算
  从表2的数据可反映出,历年我国的粮食进口与出口、人均占有量相对平衡,各年的平均出口量还稍大于进口量。表3的数据反映出大米出口远大于进口,而小麦的进口又远大于出口;玉米与大豆情况一样。因此,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其实并非是国内供应的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前我国的粮食供给还基本可以在国内解决,并不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但是,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也正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耕地,而且在中国维持现有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耕种收益甚微甚至是负收益,就会将耕地丢荒另某出路,必然影响到国内粮食供应,进口量加大也将成为必然。因此,无论今后进口量是否加大,只要我们继续维持小农经济并不受国外市场冲击,就必须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需要加大对小农经济的补贴,间接提高农业收益保证农民的收入。
  六、提高粮食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表4: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单位:元)
  年份|总收入数|其中工资性|-转移性及-|--家庭经营纯收入---|
  ----|--------|---收入---|财产性收入|收入数|其中农业收入|
  2002|2476----|840-------|149-------|1487--|808.0
  2003|2622----|918-------|163-------|1541--|891.2
  表5:2004年分地区的农业收入(单位:元)
  地区|人均纯收入|-其中家庭-|----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农业收入-----|
  ----|----------|经营纯收入|农业收入|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例|
  表6:2004年分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万吨)
  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食作物总产量
  东部|49248|0143|15395
  中部|67673|6975|21484
  西部|36632|4487|10068
  表7:2004年地区乡村人口数(万人)
  地区|全国人口|乡村人口
  东部|54138|38441
  中部|45409|32891
  西部|29852|22922
  表4-表7的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七、政策建议
  确保粮食安全,我们完全可以用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一是用丰富的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生产具有竞争力的非粮食农产品在国际上换取粮食;二是通过耕地集中进行规模经营、以用规模化降低平均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和人均耕种收入,并用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工业品在国外换回粮食,以此减轻就业压力。就算让部分耕地生产更具优势的农产品会造成粮食国内供应不足,并且国际粮食供应出现问题,但在保证农业(包括非粮食农业)耕种面积的前提下,也随时可以转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国内供给。
  我们已经加入WTO五年,农业问题、粮食问题也必然要面对全球化冲击,更必须通过参与制定和维护WTO相关规则,在WTO规则下用市场化的思路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对于一些观点认为增加粮食进口会使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造成我国的损失。如果真的是这样,价格上涨也就会刺激国内的生产,同样也就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一些观点认为加大粮食直补后会出现粮食供大于求的问题,造成市场上粮食价格下跌,如果真的这样,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事实上,粮食具有刚性需求,粮食增产与减收在宏观上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少,我们应该需要科学的、准确的、权威的粮食需求数据,以此制定出严格的区域性的粮食种植保护(面积)区,不能用于其它用途,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确保粮食耕种面积,并通过政府补贴的办法保证保护区内耕种的居民收入。
  因此,国家的粮食流通领域完全可以市场化,并只成立非赢利性的国家粮食储备机构,保证在出现天灾等国内粮食供应出现短缺时发挥作用。否则,仍然会存在粮食价格上涨而农民收入不能提高的现象。
  确保粮食安全和保证农民收入上是统一的,但一直以来,我们却人为制造出粮食安全问题,使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形成矛盾,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过于重视确保粮食安全而忽视了保证农民收入,反过来导致农民种粮负收益或低收益出现抛荒、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而影响到粮食安全。
  本来,加大粮食补贴有违笔者自对由市场制度的一向支持,但是,在我国粮食市场一直以来均受政府调控干预的非市场状况下,在现有土地制度和目前小农经济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低下及农村大量的隐性失业情况的现状下,在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前景下,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让国内的粮食生产有利可图,必须加大粮食的补贴来确保农民的收入。
  ——本文是讨论初稿,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
  [2] 同1,P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9-01。
  [5] 同3
  [6] 同4
  [7] 林玉:《石油巨头称:大量出口为履行对投资者承诺》。《经济参考报》,2005-09-05。
  [8] 文贯中:《粮食战略和农民收入增长谁为先?》。《财经时报》,2005-11-07。
  [9] 经济观察研究院宏观经济课题组:《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周期研究报告》。《经济观察报》2006-08-21。

罗西尼歌剧对浪漫主义的诠释浪漫主义自诞生之初就以渲染人性之美展示阶层群体的鲜明特征而迥异于现实主义,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罗西尼歌剧的浪漫主义格调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前言浪漫主义发轫于启蒙运动新媒体环境下书法艺术的变化在现代传媒条件下,对书法作品的评价往往伴随着虚假性,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书法艺术,欢迎阅读查看。当今社会,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或已然彻底改变固有的图像记录载体当代摄影创作中数字技术的作用分析随着数码相机的不断普及,使得数字技术对传统摄影器材的局限性进行了突破,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数字技术对摄影艺术创作影响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摄影表征危机问题探析绘画长久以来都是人们记录现实再现对象的最为直观的形式,后来摄影的诞生接过了绘画的这一使命,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摄影表征危机问题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前言摄影终结论是随戏剧表演艺术简论内容摘要戏剧表演艺术是整个戏剧艺术的核心。本文以角色的情感体验舞台的具体表现演员的自我修养为三大理论视角,对戏剧表演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对于戏剧表演艺术,可以提供理性谈戏剧化妆师的文化修养人是劳动实践的产物。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于人的实践。人的实践能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由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天性二是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三是在实践中积累起篆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篆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从古至今一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篆刻与文学书法国画等领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自古文人雅士ldquo诗书画印rdquo样样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途径对很多摄影记者来说,不管是印刷出版,还是在互联网或电视上播出,用图片和影像讲故事是他们职业的终极追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新闻摄影发展途径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前言新媒儿童歌谣顶真修辞的艺术特征及其深层动因摘要顶真修辞在儿童歌谣中的运用表现出使用频率高分布密度大相顶接部分的语言形式主要为表物名词相顶接的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等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契合了接受主体低幼儿童ldquo任意谈现实主义油画在土家民俗文化中的表现土家民族是个历史悠久,文化持续较长的古老民族。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土家民族的许多文化现象和传统正在消失和淡出人们的视野。土家人有许多的风俗,如四大礼仪,既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浅析桃花源记的审美性体现摘要桃花源记是一篇流传至今的美文小品,语言朴实简洁,却内含深意,往往令读者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它之所以名垂至今,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在于其审美性较为突出。本论文主要从ldquo感官感受情
企业全员培训机制的有效构建的论文摘要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培训是一项基础工作,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很多企业都在不断追求的目标。为了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来提升在线考试系统开发研究论文1引言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衡量教学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试需要经过很多步骤,有很多弊端,比如无法激活应考者兴趣,考试的主体成了老师,学生消极防卫被动应付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论文导语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论文一调查目拓展语文教学论文一拓展同类材料,在比较中开阔视野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介绍给学生阅读。或比较,或拓展,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课文内容表现手法的情境导入语文教学论文一借助现代教具,调动学生兴趣有效的情境创设,仅仅借助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以及教师的口传身教,很难达到课堂最优化。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加大了对于教学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具有现有关于德育的小论文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德育教育,美化德育教育的环境,加强师资力量,以下是要给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德育的小论文,欢迎各位的参考!有关于德育的小论文1一教师的角色1。导师在关于楼面裂缝防治分析的论文1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甘蓝类蔬菜优质高产施肥管理农科论文甘蓝类蔬菜主要包括花椰菜结球甘蓝青花菜苤蓝抱子甘蓝等,是以叶球短缩的花蔓球茎和侧芽供人们食用。甘蓝类蔬菜都有肥厚而呈蓝绿色的外叶,具有明显的蜡粉和波状的叶缘,都是低温长日照作物,但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形态要素分析论文在中国家具史中,明式家具代表着家具设计的顶峰,是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的成熟的设计风格,在世界工业设计史中也有着标志性地位。家具大师ThomasChippendale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有关绿色环保的论文绿色环保意识的引导作用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施工中全面应用的具体体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绿色环保的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题目绿色环保与建筑施工管理的关系伴随着经济的探讨精装修商务管理的任务和若干要点论文1。精装修工程的特点和商务管理的任务精装修工程,由于其所处的实施阶段为项目建设的后期,精装修工程决定了项目的最终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功能,其项目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参建单位集中,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