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利用物理学史突破教学重难点

  摘 要:物理学史是物理学的认识史,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它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及人文价值,更为物理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教学中的重难点常常是物理史上的关键突破或科学难题,因此,利用物理学史突破教学重难点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物理学史;重难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8-0056-2
  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发生、发展的认识史。利用物理学史改进传统物理教学已经成为国际上物理教学改革的潮流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物理学史独特的教育价值,一些教师也加入了研究物理学史的行列。
  1 物理学史的研究现状
  通过阅读近些年关于物理学史的研究发现,针对物理学史的研究多数是挖掘物理学史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即关注物理学史的人文价值。而教师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则更多的是用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2 物理学史突破重难点的必要性
  其实,概念的掌握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应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学生物理概念、规律逐步深化的认识学习过程,和人类对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是完全吻合的[1]。教学中的难点,常常是科学发展史上难以攻克的科学难题;教学中的重点,也正是科学发展史上关键性的突破和物理学大师们伟大贡献的精华之点。物理学史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在课堂教学时,利用物理学史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3 范例分析
  例如,教科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节,教学重点是:通过有关事实,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遵循相同的规律。教科书上的编排是首先介绍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提出来的,接着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及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揭示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最后是直接实验的证明。教科书对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渡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叙述过于粗略,许多学生对于从天体间的引力推广到万有引力的演变过程不清楚。将这部分的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要处理好引力到万有引力的过渡,教师需查阅该部分的物理学史,理清万有引力定律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复杂的思维过程。
  牛顿在惠更斯匀速圆周运动的基础上,指出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是向心力。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出向心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接着,牛顿在伽利略自由落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引力使"所有落体做相等的加速,不论其是重还是轻,是大还是小"。于是,牛顿设想到:使苹果落地的吸引力同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向心力是否属于同一种力?通过假设苹果树升到月球高度,在地球的引力场中仍然会落地的推理以及 "大炮"理想实验,牛顿得出使苹果落地与月球所受向心力可能是同一种力[3]。根据月球绕地球圆轨道半径、运行周期、地月距离,牛顿证明出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是月亮绕行加速度的3600倍,而两者与地球中心距离相差60倍。即牛顿的"月-地检验"。如此,牛顿将地面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在天体间存在引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回顾万有引力定律的"发育过程",学生能很清晰地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形成与发展,达到掌握教学重点的"知识目标",体会物理学家科学方法的"方法目标"。
  虽然这些历史片段不会考试,但在学生的记忆中会长时间保留下来,久久不会遗忘。[2]
  4 物理学史优化认知结构的作用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通常教科书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编写,知识的离散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混乱。利用物理学史,将历史发展过程同教学过程匹配,利用历史发展顺序整合知识,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巩固学生的知识。比如,"牛顿第一定律"遵循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历史伟人的研究轨迹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
  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了物理学史的作用,但是物理学史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教学地位,物理学史中蕴含的智慧在物理教育中还未完全发挥及传承。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提出,要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要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妨将物理学史作为学习物理知识的素材,利用物理学发展过程的介绍来达到学生学习物理学知识的目的。物理学史不仅是物理学的认识史,更是人类的智慧史。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34.
  [2]申先甲,等.谈谈物理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大学物理,2000(11):37―41.
  [3]李东.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38(1):39―42.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教学认识论文摘要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双重属性。其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内容详细讲解,把重点放在实验课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学生是课堂活力的缔造者论文1300字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主体,是知识文化的创造者,是课堂的开发者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浅淡中国古典舞论文摘要中国古典舞是我们各民族代代流传至今的古代具有典范意义的舞蹈,?是历代舞人经过不断实践演化和提升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中华五千年丰硕的文化底蕴,自古就有歌舞的传布,以其美妙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探讨论文摘要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有利于高校顺利实现财务管理的预期目标,创建各类统计指数和专项指标,最终达到精细化管理。本文主要探究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论文摘要针对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教学效果等多方面问题,从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主体性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优势,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主体性教PBL案例式教学保险学论文1PBL与案例的选择(1)实际操作型从保险实务中选择实际操作型案例,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种类型案例主要针对保险业务操作流程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行业惯例。如在讲解保险经营环节时,可数字化校园个性化教学服务平台研究论文摘要随着数字化校园的推进,高校存在教学系统缺少统一建设标准,教学资源共享弱,教学平台单一,研发困难等问题。本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校园数据中心,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搭美术教学审美能力的培训论文一正确引导学生对美的探知,提高学生的自主审美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一直是将传授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内容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当今的新课改所推崇的素质教育大相径庭,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高校转型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论文摘要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根本,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技术转型下的学科教学改革。文章以梧州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阐述了当前转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传媒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考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重专业轻通识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较为普遍,本文在剖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类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路。关键词传媒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对相
南无乐队南无80后的三个代表音乐middot蒋明网友素人维维评论不得不说南无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有着北京老胡同说书先生的感觉!视袭文化在圈内掀起了些动静,除去那本即将诞生的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南无乐队也是敏锐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金钥匙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的盛会上作了在全党重新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内容提要文章首先指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文章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历史转型期中国的中央权威挑战与回应原文出处长白学刊原刊地名长春原刊期号200303分类号A3分类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8标题转型期中国的中央权威挑战与回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作者王续添内容提要维护中央的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原文出处江南社会学院学报原刊地名苏州原刊期号200301原刊页号69分类号A3分类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7标题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论三个代表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者朱华桂内容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原文出处学习时报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30811原刊页号分类号B1分类名哲学原理复印期号200309标题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作者张静如齐卫平摘要题唯物史观正文马克思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颖性原文出处岭南学刊哲社版原刊地名广州原刊期号200206原刊页号1215分类号D2分类名中国共产党复印期号200303标题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颖性作者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课题组作者简介消费社会中广告的功能探究消费社会中广告的功能探究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广告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在当今这个消费主导,物欲横流的社会,广告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人们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引导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他们在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没享受应有的的社会保障。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考关于农民增收减负途径的深层次思考兼论农民增收减负的制度基础一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和负担状况二农民减收增负的原因分析造成我国农民减收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低水浅谈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以下简称农村审计),是指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部门依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集体资产及有关单位提取使用农民承担费用的活动进行的审计监督。农村审计作为巩固发展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