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红楼梦中个的解析

  摘 要:本文以《红楼梦》为专书研究对象,对其中“个”的非典型量词用法(“个2”)的使用情况做出了全面的分析,采用替换分析的方式来对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并对每种情况的产生原因做出了解释。
  关键词:“个2” 语法化 《红楼梦》
  “个”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量词之一。
  事实上,“个”不仅使用频率很高,而且使用情况也比较复杂,受到“个”修饰和称量的词语也不限于名词这一个词类。在对实际语料进行分析时,往往可以发现,在“个”之后,除了名词可以受其修饰与限制外,在同样的位置上还可以出现动词、形容词、短语和其他的一些特殊格式。以《红楼梦》一书为例,就有大量的类似“撞了个满怀”“说个明白”“竟装个不知道”这样的用法出现,如果从量词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未免太过牵强。本文将以“个”的这类使用情况为调查对象,将这种用法的“个”与“个”的典型量词用法相区别,以《红楼梦》为底本,进行专书分析,较为详细地对该类用法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诠释,从而进一步揭示“个”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发展情况。
  一、“个”使用情况的区分
  二、《红楼梦》“个2”的使用情况
  (一)引语前的“个”
  这类情况在《红楼梦》中一共有37处。例如:
  (1)贾蓉忙应几个“是”。(《红楼梦》第十六回)
  (2)平儿知道凤姐与秦氏厚密,虽是小后生家,亦不可太俭,遂自作主意,拿了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交付与来人送过去。(《红楼梦》第七回)
  在这个引语位置可能会出现名词、短语,甚至是一个句子。对于类似这样的情况,吕叔湘(1984)认为,这些成分“在句子里头无疑问的是处于名词的地位,是个实体成分,在这些词语的前头加个,是援名词的例。”所以,虽然“个”后出现的可能不是名词,但我们仍然可以把这里的“个”看作是一个量词,引语前加“个”是其量词用法的扩展。
  (二)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质短语前的“个”
  在《红楼梦》中,“个”可以出现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质的短语结构之前。例如:
  (3)金荣飞砚来打茗烟,偏没打着茗烟,便落在他桌上,正打在面前,将一个磁砚水壶打了个粉碎。(《红楼梦》第九回)
  (4)问起原故,赵姨娘便气的瞪着眼粗了筋,一五一十说个不清。(《红楼梦》第六十回)
  (5)你且问个清浑皂白,再动粗卤。(《红楼梦》,第八十回)
  类似用法还有“不见个动静”“吃个新鲜”“打个稀烂”“没个轻重”“取个吉利”“落个平安”“说他个粗糙”“打出个残疾”等。这样的形式在《红楼梦》中,除去重复出现的,一共有24个。
  那么,在这24个结构中,“个”的语法性质是什么?每个结构形式中“个”的语法性质是否一致?张谊生(2003)在分析“V个VP”结构时,曾用该结构是否符合五个条件来帮助判断结构的性质和“个”的语法性质。①本文在参考其判断方法后,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进而将这24个结构大致分为三类,具体的分类方法如下:
  1.“个”是否可以用“得”替换
  1)“个”可以用“得”替换。例如:
  (6)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豁啷一声,打了个粉碎。(《红楼梦》第八回)
  例(6)中的“打了个粉碎”可以变换为“打得粉碎”。
  (7)宝玉听了,将手中的茶杯只顺手往地下一掷,豁啷一声,打得粉碎。
  类似的结构还有:“撕了个粉碎”“剁了个稀烂”② “吃个新鲜”等,这样可以用“得”替换的结构一共得到了9个。
  2)“个”不能用“得”替换。例如:
  (8)贾蓉也忙笑说:“别看文法,只取个吉利罢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在例(8)中,不能将“取个吉利”变换为“取得吉利”。见例(9):
  (9)*贾蓉也忙笑说:“别看文法,只取得吉利罢了。”
  当“个”不能用“得”替换时,则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分类:
  2.“个”后的词语或者短语是否可以用“什么”提问。
  1)“个”后不能用“什么”提问。例如:
  (10)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连平安都不能了。(《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在例(10)中,“大家落个平安”不能被改写为“大家落什么”。这类结构只有1例。
  2)“个”后可以用“什么”提问。例如:
  (11)果然招他动了大气,不过说他个粗糙就完了,你们就现吃不了的亏。(《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例(11)中,“说他个粗糙”可以改写为“说他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则看其是否还满足以下条件:
  3.在提取“个”之后,“个”前的动词或动词成分是否可以被替换成正反问形式。
  1)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可以用正反问形式替换。例如:
  (12)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2)动词或动词性成分不能用正反问形式替换。例如:
  (13)贾蔷道:“买了个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例(13)中,“无个开心”不能改写为“有无开心”。
  (14)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按照这三个步骤,可以得到四类结构。对这四类结构中“个”的语法性质,可以进行如下区分:
  满足条件“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可以用正反问形式替换”的结构,可以看作述宾短语。“个”为量词,记作“个量”。满足条件“‘个’可以用‘得’替换”“‘个’后不能用‘什么’提问”和“动词或动词性成分不能用正反问形式替换”的结构,都可以看作述补短语,“个”为助词。
  其中,条件“‘个’可以用‘得’替换”中的“个”可以被“得”所替换,“个”可以看作是一个和“得”相当的结构助词,记作“个得”。
  条件“动词或动词性成分不能用正反问形式替换”中的“个”可以用“什么”对后边的内容进行提问,所以它的助词性要低于“个得”。是述宾结构到述补结构间的过渡,记作“个助1”。
  条件“‘个’后不能用‘什么’提问”中的“个”不能用“什么”对后边的内容进行提问。记作“个助2”,其助词性程度要高于前两者。“个”在这儿没有实际的语义,只起到让语气停顿、舒缓语气的作用。
  三种条件下,“个”的助词性强弱排列如下:
  个助2>个得>个助1
  下面用表格对24个结构中“个2”的分布情况进行简单说明:
  表1:
  所占比例 50% 8.3% 37.5% 4.17%
  综上所述,“个”之后如果为形容词或者形容词性质短语,“个”的语法性质是不同的,有可能是量词,也有可能是助词。在同为助词的情况下,其内部的虚化等级是不同的,应该根据情况予以区分。
  (三)动词或动词性质短语前的“个”
  在《红楼梦》中,“个”还可以与动词或动词性质的短语结构相结合。例如:
  (15)说的满屋里人都笑了。赵嬷嬷也笑个不住(《红楼梦》第十六回)
  (16)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类似的结构还有:“气了个倒仰”“报个暴病身亡”“哭个不了”“哭个死去活来”,除去重复出现的,共计35个。我们同样按照上述的三个步骤来进行分类,得到下边的表格。
  表2:
  出现个数 12 4 16 3
  所占比例 34.29% 11.43% 45.71% 8.57%
  1.如果“个”后边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整个结构为述宾结构的机率小于“个”后为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情况。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谓词性成分是被当成一个整体事件来指称的,并非一个单一的动作。
  2.如果“个”后边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个”的助词性要强于“个”后为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的情况。
  (四)固定结构中的“个”
  1.“好(一)个……”
  在《红楼梦》中,这类句子一共有23个。例如:
  (17)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18)因向金钏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红楼梦》第七回)
  2.“真个……”
  在《红楼梦》中,这类句子有20处。例如:
  (19)那兴儿真个自己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20)旁边一个小丫头最伶俐,听宝玉如此说,便上来说:“真个他糊涂”(《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3.“怎(么)个……”
  在《红楼梦》中,这类句子共9处。例如:
  4.“把个……”
  在《红楼梦》中,这类句子共18处。例如:
  (23)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24)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5.“……些个……”
  在《红楼梦》中,这类句子共6处。例如:
  (25)倒是跟前的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他倒背着奶奶常作些个好事。(《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26)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6.“……得个……”(这里的“得”为结构助词)
  在《红楼梦》中,这样的例子仅有1处。
  (27)[乐中悲]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红楼梦》第五回)
  7.“连(一)个……”
  《红楼梦》中,“连个……”结构共有15处。例如:
  (28)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红楼梦》第二十回)
  “连一个……”结构共有3处。例如:
  (29)他就逛去了,回家来连一个影儿也摸不着他!(《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8.“个”在固定短语中的使用情况小结
  上述结构中,“个”大多数情况下都为助词。
  1)在“好(一)个……”“真个……”“怎(么)个……”“……些个……”这样的结构中,“个”为语气助词。“个”完全没有表量的功能,而是和前边的词结合,表示强调、感叹、疑问等语气,像“些个”还可以用在句末表示一种语义的完足。在这些格式中,“个”与前边的成分结合得比较紧密,某些结构有时甚至可以独立充当句法成分。例如:
  (30)鸳鸯笑道:“真个的,我们是没脸的了?就是我们在太太跟前,太太还赏个脸儿呢。(《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2)在“把个……”结构中,“个”兼有量词和语气助词的性质。
  “把个……”结构中的“个”和“把一个……”结构中的“个”是完全不同的。在“把一个……”结构中,“个”是量词,之所以这样认为,理由有三:“个”的前边除了数词“一”之外,还可以出现不同的数词;“个”的前边可以受指示代词的修饰;“个”这个位置可以用其他量词替换。例如:
  (31)他把这件衣服还给我了。
  (32)分明今儿冷的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33)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在例(32)中,“把个……”结构前用了“倒”;在例(33)中,在动词前用了副词“竟”。这两个副词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个”在这里的确表示一种强烈地出乎说话人预料的语义。但是下面的句子,很难做出这种判断。例如:
  (34)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一支小蜡来。(《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35)莺儿便赌气将花柳皆掷于河中,自回房去。这里把个婆子心疼的只念佛。(《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类似这种类型的句子,如果将其解释为表示“出乎意料”的语义,未免有些牵强。在这里,“个”更多的起到舒缓语义,有让“语意轻化”的作用(周荐之,1983)。
  3)在“……得个……”结构中,“个”为结构助词。
  在《红楼梦》中,这种结构只有一例,见例(27)。
  在该结构中,“得”和“个”都是结构助词。“个”作为结构助词,有时可以和“得”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例如:
  (36)宝玉恨得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跺得稀烂。(《红楼梦》第七十回)
  “个”也可以与“得”连用,形成“得个”结构。但两个标志词连用时,“得”总是在“个”的前边,这一种排序几乎没有例外。张谊生(2003)认为,主要是由于“得”作为补语标志词,其形成的时间比较早。而“个”是一个后起的补语标记结构助词,其虚化程度比“得”低。故而在排序中,“得”总是放在“个”的前边。
  4)在“连(一)个……”结构中,“个”可能为助词,也可能为量词。
  在“连个……”结构中,“个”为助词,起到加强、强调语气的作用,可以不出现。例如:
  (37)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红楼梦》第七回)
  (38)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王法规矩都没有。
  例(37)完全可以变换为例(38)而语义不变。
  而在“连一个……”的结构中,“个”为量词,不能省略,但只能与数词“一”结合,强调所称量的对象数量少或程度低。例如:
  (39)我那里还有两个绝好的孩子,从没出门。你可连一个跟的人也不用带。(《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综上所述,在固定格式中出现的“个”一般都是助词性的。在某些结构中,由于经常和一些词连用,造成“个”进一步虚化,甚至最后只是用来与其他词一起表示某一特定的语气。 (五)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前的“个”
  作为量词,“个”的一个重要语法功能就是修饰、称量名词。但在一些结构中,即使“个”之后出现的是名词,也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量词“个”。例如:“报个信”“磕个头”“问个好”“上个坟”“尽个礼”等共计56个。这类结构有一个特点,即如果将结构中的“个”去除后,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词就是双音节述宾结构的合成词。
  在统计时,本文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分类:
  (1)“个”前不能添加数词,但本身可以用动量词“次”“趟”等去替换的。例如:
  (40)众亲友要给他贺喜,少不得家里摆个酒。(《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41)*众亲友要给他贺喜,少不得家里摆一个酒。
  (42)众亲友要给他贺喜,少不得家里摆次酒。
  例(40)中“摆个酒”不能变换为“摆一个酒”或者“摆几个酒”,但可以变换为“摆次酒”。这类结构中的“个”已经不再是量词,而是倾向于对动作状态进行说明,可以把它看作助词。李宇明(2002)还认为,这类结构中的“个“会让整个动宾结构附加上轻巧随便的非理性意义。本文记作“个助”。
  (2)“个”不能用动量词替换,但“个”前边可添加数词。例如:
  (43)我再要敢,嘴上就长个疔,烂了舌头。(《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44)*我再要敢,嘴上就长次疔,烂了舌头。
  (45)又听说道:“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例(43)中,“长个疔”不能变换为例(44)中的“长次疔”,但可以变换为例(45)的“长一个疔”。这类结构中的“个”为量词。本文记作“个量”。
  (3)有的结构中“个”可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处于二者的中间状态,反映了“个”虚化的进程。本文记作“个量/助”。例如:
  (46)你女儿在这屋里一场,临去时,也给姑娘们磕个头。(《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47)说毕,又磕几个头,才爬起来。(《红楼梦》第四十三回)
  (48)你女儿在这屋里一场,临去时,也给姑娘们磕次头。
  (49)说毕,又磕几次头,才爬起来。
  例(46)中的“磕个头”既可以变换为例(47)中的“磕几个头”,也可以变换为例(48)中的“磕次头”。同时,例(46)中的“磕几个头”也可以变换为例(49)中的“磕几次头”。
  这三种情况在《红楼梦》中的分布见下表:
  表3:
  出现情况 个量 个量/助 个助
  所占比例 23.21% 35.71% 41.0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个”在该结构中的助词性要更为明显。
  (六)其他情况
  在《红楼梦》中,“个”之后还存在一些上述分析中没有涉及到的词或者短语。比如,“个”之后为疑问代词“什么”。例如:
  (50)翠缕又点头笑了,还要拿几件东西问,因想不起个什么来,猛低头就看见湘云宫绦上系的金麒麟。(《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类似的还有“我烦你做个什么”“这个又算个什么”等。对于这类结构,在进行结构划分时,都应该被划为“想不起个/什么来”“我烦你做个/什么”“这个又算个/什么”,且在去除“个”之后原句语义不变。所以本文认为这类结构中的“个”都为助词。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个”之后出现的是“的”字短语。例如:
  (51)凤姐儿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这种情况以出现在“是”字句中为多,而且主要是对“是”前边出现的主语(一般是人)做出说明和限定。这里的“的”字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作为整体受到限制和修饰,所以,本文认为这类结构中的“个”属量词用法,是“个1”用法的扩展。
  三、结语
  上文从六个方面对《红楼梦》中的非“个1”用法进行了全面详尽地说明,得到以下结论:
  2.“个2”中助词性质的用法源于“个”的语法化,由于其在不同结构中语法化的程度不同,所以,不同结构中“个”的助词性强弱也有所不同。同时,在量词性质的“个”和助词性质的“个”之间,存在中间状态。
  关于引起“个”虚化的原因,一般认为这最初主要是由“个”之前数词“一”的省略引起的(赵日新,1999)。除了从省略的角度对虚化做出解释外,本文认为,语用竞争也会导致“个”的虚化。在《红楼梦》中,“个”和“得”都可以作为补语标志词。例如:
  (52)连司棋都气了个倒仰,无计挽回,只得罢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53)我听见这话,气得倒仰,查是谁说的,又查不出来。(《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既然同时有两个补语标志词存在,那么这两个词在使用过程中肯定会存在竞争。在汉语发展的历史上,据太田辰夫(1987)研究,“得”作为结构助词的虚化过程最迟在晚唐就已经完成了。所以,“得”作为补语标志词出现的时间要比“个”早得多,其虚化程度也要高得多。也正因如此,在“得”“个”连用的“得个”结构中,“个”总是居于“得”后边的位置。“得”的虚化程度高,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尤其是在“得个”这样的结构中,补语标志的特性主要由“得”来表现,进而削弱了“个”结构助词的性质。由于“个”在与“得”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其用于补语标志词的地位不稳定,导致“个”向虚化程度更高的语气助词演变。当然,这只是本文对“个”语法化进程的一个猜想,是否如此,还有待进一步证明。但在《红楼梦》中,很多情况下,“个”只参与表达语气,已经完全丧失了称量的语法功能。
  3.“个2”的使用情况表明“个”的虚化过程在现代汉语中还将继续。
  注释:
  ①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
  当代语言学,2003,(3).
  ②在这里替换的时候,没有考虑“了”。
  参考文献:
  [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李宇明.语法研究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太田辰夫.中国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周荐之.量词问题拾零[J].汉语学习,1983,(6).
  [9]杉村博文.论现代汉语“把”字句“把”的宾语带量词“个”
  [J].世界汉语教学,2002,(1).
  [10]杉村博文.量词“个”的文化属性激活功能和语义的动态理解
  [J].世界汉语教学,2006,(1).
  [11]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
  [J].当代语言学,2003,(3).

分析平安社区建设中的公共安全管理对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社区规模发展迅速,人口数量急剧增多,成为具有典型密集人群场域特征和政府重点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区域。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公安论析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文化内涵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ldquo论析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文化内涵rdquo,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生肖猴的来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词语成语和俗语典籍中,有许多与动物有关的典故,其中十二生肖又最为引人注目,它已成为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化内涵,为我们讲述了数千年数不清道不完的生肖故事。传英美文化与习俗拾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与习俗。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要对英美文化与习俗有一些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1。老字犯忌在中国,我们习惯称别人为老师傅老大爷老兄老同志老大姐等,其咸蛋一顿最多吃半个不少人喜欢吃咸蛋黄,不仅松沙可口,而且香气浓郁,切开后还有红油流出,这流出的油其实是蛋黄的脂肪。正常情况下,蛋黄里的脂肪几乎全部以与蛋白质结合的良好乳化形式存在。经过盐水浸泡腌制,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处理探微以平安银行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为例一引言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将原本处于静态的债权资产转化成现金流,获得大量的现金资产,从而改善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与此同时,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都希望在会计处理蒙古宗教文化习俗论文一居住习俗卫拉特蒙古受到宗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习俗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人们的居住习俗。据文化人类学家研究指出,居住习俗最早追溯于原始时代,它与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莫大的关联。而卫拉特蒙浅谈达斡尔族敖包信仰和祭祀习俗的文化内涵与变迁特点的论文我国北方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都有敖包信仰和祭祀的习俗,千百年来历经世代传承,从远古走到今天。始终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意识产生着影响,也折射出各民族社会生活与自然女神的思想与艺术成就摘要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ldquo五四rdquo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是我国新诗发展中的第一座高峰。女神最大的特色是通过对人格鲜明的ldquo自我rsquo的歌唱表酒后赏析酒后是闺秀派凌叔华于1925年在陈西滢主编的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发表的第一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少妇采苕,向丈夫永璋请求让她去亲吻他的喝醉酒的朋友子仪,但最后并没有亲吻他浅析台湾原住民作家的抗日小说论文关键词台湾原住民作家抗日小说论文摘要台湾原住民作家的抗日小说以本民族精神及本民族体验的真实性而与其他的抗日小说有明显不同的风格,特别是把原住民的原始英雄主义与抗日精神结合来写的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决算数据衔接策略的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各行业开始注重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我国的事业单位。本文主要研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与决算数据的衔接问中小学会计制度实施体会之会计制度论文摘要中小学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机构,担负着培养国家人才与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责任。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中小学校,一直以来以社会公益性质为基准展开工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大量私立学高职实践教学管理路径思考论文一前言教育部颁发的高职教育质量文件规定,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以培养专门的生产管理和服务型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此教育方针的要求,高职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必须要具备一定国有企业房地产开发项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论文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内部控制,能更好地实现对企业业务流程及运营风险的管理。在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完整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谈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本文以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培养为主题,根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等,阐述了如何完成舞蹈教学与创编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教学能力创编能力培养目标基本途径艺术实践从中小学反馈的基于多流的重传策略论文摘要在本篇论文中,针对现有RTPUDP在传输流媒体的不足,我提出了一种新的传输技术MSSRRTP(MultipleStreamSelectiveRetransmissionReal基于环境管理会计识别环境成本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环境成本的界定与计量存在的差异,从环境管理会计的视角,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内部决策职能界定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其类别,由此引入材料流动平衡关系这一思路,并介绍了相应的评估方论文概述人类环境的分类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人类环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复杂的体系,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在环境科学上,一般是按照环境的形成环境的功能环境的范围环境的要素等做不同的分类。(一)按照环境的形成,可以把人环境成本管理论文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在某一项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安全事故控制建设工程论文范本据中央电视台2014年12月19日焦点访谈报导,河南省光山县幸福花园项目一座在建三层楼房,一层混凝土板刚浇筑完,模板支撑突然垮塌导致整个建筑完全坍塌,造成9人受伤5人死亡的事故。该论文偶记原文阅读及翻译刘大櫆原文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