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志愿军一等功臣蒋诚,战后隐姓埋名36年,后因填错地址身份才揭露

  "哥,只要你讲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哪里还用得着过这样的苦日子!"
  明明是抗美援朝的一等功臣,可是蒋诚回乡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弟弟蒋启鹏替他打抱不平。
  "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万幸了,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明明蒋诚生活拮据,可他还是绝口不提过去的事情。
  艰苦的生活一晃就是33年,一直到编纂人员整理档案发现了那份被尘封已久的喜报,才揭开了蒋诚的真实身份。
  只因邮寄喜报的工作人员一字之差,才导致了他回乡后没有享受到该有的待遇。
  一字之差,竟然耽误了他33年的时间,究竟他的信息哪里出了差错?蒋诚为何又不愿讲出过去的事情?
  尘封已久的记忆
  "爷爷,您给我讲讲当年抗美援朝的事情呗。"曾孙女蒋晴宇每次来到曾祖父家,看到家里摆着的那些勋章还有照片时,总要缠着蒋诚讲故事。
  "好,晴晴乖,曾祖父讲给你听。"
  蒋诚看着曾孙女一脸崇拜,满眼冒星星的样子,笑着说。
  "当时美军的飞机就在我头顶上飞过,我就对准头顶上打;飞机在我斜上方时,我就把枪口对准斜上方打..."
  "战场上炮火纷飞,您害怕吗?"
  曾孙女伏在他的腿上认真地听着,还时不时眨着两只水汪汪的眼睛。
  "不怕!怕什么?敌人越多,我就越兴奋。"每每讲起这段经历的时候,老人家那浑浊的双眼就会显得炯炯有神,双手也会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这位讲述故事的老人叫做蒋诚,是一位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战斗结束后一直住在合川区隆兴镇广福村的一座半旧的楼房前。
  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他,操着一口浓重的家乡口音和曾孙女讲述着过去的经历。
  如今的他花白的头发,脸上也布满了老年斑,走起路来也是颤颤巍巍,自从前年生了一场大病后,他的记忆力也有所退化,一段话往往要重复好几遍。
  为了能让他记得更清楚些,每次曾孙女来,都会缠着蒋诚讲述这些惊心动魄的事情。
  谁能想得到,这位住在这么简陋的环境里的老人家,在上甘岭战役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在右腹部肠子都被炸出来的危急关头,还用重机枪消灭敌人400多名,击毁敌人重机枪一挺,还成功击落美军的一架飞机!获得了一等功。
  如今战场的硝烟早已消失殆尽,可是那段峥嵘岁月却深深印刻在蒋诚的记忆深处,就像家里那一枚军功章一样,永不消失。
  然而这名战斗英雄的光荣事迹却不是在他回乡那一刻被人熟知,而是在36年后,随着那一份喜报才揭晓。
  戎马一生的岁月时光
  蒋诚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争时期,最难熬的便是他们这些生活在底层的普通老百姓。
  为了生活,蒋诚在大街小巷里乞讨过,受尽了那些恶霸的白眼,也曾经在别人的田间里辛苦劳作。
  蒋诚说:"家里穷,只有两亩地,两间佃房,一头牛,但是却要养活七个人。"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才让蒋诚养成了吃苦耐劳,坚毅成熟的性格。
  蒋诚是在1949年的12月份,离开家乡,成为了一名军人的。
  那一年,他只有21岁,在解放军解放成都的时候,他毅然参军,并且在战争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机枪手。
  中国成立后没多久,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且逼近我国领土。当时国家领导人一致决定要抗击美国侵略者,支援朝鲜,保护国家领土。当国家领土受到威胁,身为中国子民,如何能够置身事外?蒋诚决定拿起武器保护国家。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响亮的歌声还在空中盘旋着,被提拔为机炮连副班长的蒋诚,扛着手中的机枪,和其他志愿军一起奔赴朝鲜。
  尽管年纪不大,可是在他略显稚嫩的脸上,呈现的是坚毅的表情。
  1952年11月8日,蒋诚所在的92团接到命令来到上甘岭的537.7高地阻击敌人。
  此高地因其地势扼守咽喉,因此成为我军和敌人争夺的目标。
  为了拿下这个高地,美军是不惜一切代价!
  几个小时内,他们在不到四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发射了炮弹将近200万发,航弹5000多枚。这个高地经过战火的洗礼后,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味道,高地上面的两个山顶都被削得矮了两米。
  当蒋诚他们来到的时候,537.7高地已经是危在旦夕,这里的志愿军们已经连续和敌人进行了4天的激烈斗争,只剩下了24个志愿者坚守7号坑道。
  当然这并不是最危急的,最危急的还在于志愿军们已经持续11天断水断粮了!537.3高地失守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势,上级下达了指令:"11日发动反击!"
  接到命令以后,蒋诚他们92团的志愿军坚守在坑道里,伺机发起反击。
  当时,中国在空军方面稍显薄弱,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只能用手榴弹,机关枪来阻挡。蒋诚他们连负责正面的防御,不过连里只有一顶重机枪,负责死死压制敌人的火力点。
  高地上,炸弹声,子弹声不绝于耳,一眼望去,全都是尸体,我志愿军的,敌人的都有。"轰"的一声,炮火声响彻战场,这里到处都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就连天空都逐渐被血红色所染红。
  上一秒还英勇地和敌人斗争的战友,下一秒就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这样的场景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蒋诚利用精准的射击,将手中的武器化成收割生命的镰刀,没过一会就歼灭400多名敌人。
  美军在陆地上讨不到好处,就企图使用空军来压制,他们出动了一架飞机在空中肆无忌惮地投放着炸弹。
  不少志愿军被炸弹夺走生命,看着战壕里战友们的尸首,蒋诚毫无畏惧:"我就站在沟底,将机枪架在头上,听到声音就朝着飞机打,无论打得找打不着。"
  美军的飞机定位到蒋诚所在的位置后,在他身边投放了不少炸弹,企图炸死蒋诚。
  躲闪了几颗炸弹后,蒋诚被身旁的炸弹击中,高速旋转的弹片在他肚子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鲜血顺着伤口染红了蒋诚所在的土地,肠子也从肚子里掉了出来,身体传来的疼痛导致蒋诚满头是汗,脸色苍白。可是他却顾不上身体的疼痛,将掉落出来的肠子又重新塞进肚子里,用衣服紧紧绑住,拿起手中的机关枪继续反击着。
  事后当他被问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毅力,肠子被炸出来后还坚持作战?蒋诚笑了笑说:"黄继光都能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我这点疼痛又算得了什么!"
  一提起黄继光这位伟大的烈士,蒋诚就满脸泪水,想起那悲壮的一幕,黄继光飞身扑向敌人的时候,他就趴在草丛里,因此目睹了黄继光牺牲的全部过程。
  因为亲眼目睹,所以内心的震撼,难以言喻。
  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一直影响着蒋诚,他顶着枪林弹雨,手中的机关枪也好似不知疲惫般,对着美军的飞机就是一阵乱射。
  美军的飞机虽然侥幸绕开过几次攻击,不过最终还是被蒋诚的子弹所击落。
  在这次战争中,蒋诚用重机枪消灭四百多个敌人,击毁他们重机枪一挺,压制了敌人的火力点,成功封锁敌人的运输道路,还击落美军一架飞机,这些英勇表现,使得蒋诚被志愿军司令记为一等功。
  志愿军司令部还特意给蒋诚的家人寄去一封立功的喜报,喜报上面将蒋诚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希望在蒋诚回乡后,当地政府能够好好安置。
  1954年,在朝鲜战场征战了4年的蒋诚和部队一起回到了中国,当时他还接到了新的任务——修建营房,在完成任务中因表现突出,再获三等功。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住上新修建的营房,就响应号召,带着行李回到家乡。
  尽忠职守的养蚕技术员
  "最近天气多阴雨,大家养蚕的时候要注意..."每天早上6点,蒋诚这洪亮的声音都会在隆兴乡的广播站播出,传到村民的耳中。
  尽管有广播,但蒋诚还是不放心,仍然坚持挨家挨户去询问村民们最近养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给予解答。
  桑蚕养殖技术员这份工作,蒋诚一做就是24年,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或许会有人想问,为什么蒋诚回到家乡后成为一个桑蚕养殖员?这件事还要从那封喜报说起。
  原本国家是一番好意,才特意写了一封喜报寄回蒋诚的家里,希望他回乡后能得到应有的照顾。
  不过这封喜报并没有寄到他的家乡,所以在他回到家乡后,没有百姓们夹道欢迎,没有当地政府的妥善安置,也没有该有的补贴。有的只是孤寂和悄无声息。
  面对这样的落差,蒋诚选择默默承受,他成为了一个最朴实的农民,每天忙碌着耕地,养蚕这些事情。
  蒋诚所在的合川隆兴镇的桑蚕在整个四川都是出了名的,一年养育四批。因为蒋诚擅长养蚕,所以被当地政府聘为养蚕技术指导员,挨家挨户询问,就成了他的日常工作之一。
  蒋诚忙起来一个月都不着家,孩子们都埋怨他,只顾工作,不管家人,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面对家人的埋怨,蒋诚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他雷打不动地5点出门,开展工作,出门的时候还不忘在兜里揣两个馒头,当做午饭。
  "绝对不给乡亲们添麻烦。"这是蒋诚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尽管这个桑蚕技术指导听起来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但是没有编制,只是一个临时工,工资也少得可怜。
  每个月辛辛苦苦,却赚不到多少钱,平时吃不饱,穿不暖也就算了,就连过年都没有新衣服穿。缝缝补补又三年,用来形容蒋诚最合适不过了。
  他的三个孩子蒋明辉说过,当时家里穷,能吃上大米的机会很少,队里发的红薯也舍不得吃,拿回来后红薯磨成粉后的渣子,父亲都不舍得扔掉,煮成粥,当饭吃。
  眼看着别人家都发家致富,吃得好穿得好,自己家里却还是一贫如洗,蒋诚的孩子总是羡慕着别人的生活。
  尽管生活过得如此困难,但是蒋诚从未有过抱怨,也从来没有找到上级反映情况,更没有将他在抗美援朝中的表现说出来。在他看来,扎根服务于乡亲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没必要在收入上面斤斤计较。
  毕竟他能活下来,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已经算是上天对他的恩赐,这可是很多战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蒋诚的弟弟蒋启鹏对于他的事情了解一点,看到他如今穷困潦倒的样子,劝服他找政府说明情况,起码能得到照顾,让生活好过一点。
  蒋启鹏还拿孩子说事:"哥,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孩子们考虑啊!"
  蒋诚却说:"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不仅不讲述自己的战功,他还将曾经获得的奖章锁在了盒子里,和过去做了了断。
  他实在是不想在回忆起那刻骨铭心的记忆,一想到上甘岭战役中失去生命的战友,想到那些尸骨无存,只能在异国他乡长眠的烈士,他就不自觉的掉泪。
  既然他活了下来,那就不能辜负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他做了一个决定。
  天降贷款
  蒋诚看着家乡坑坑洼洼的土路,决定修建隆兴乡到永兴乡的马路。之前他在部队里修建过营房,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他主动提出带大家修路,毕竟要致富先修路。不过没想到路才修了一半,钱就用完了。
  "蒋哥啊,要不,我们还是回去种田,养蚕吧。这路以后再修?"没钱后,乡亲们找到蒋诚央求道。面对这个困局,蒋诚默默掏出了香烟,蹲在土路边没说话,将点燃的香烟送到嘴边,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再吐出来。
  蒋诚很少抽烟,因为经济的原因,他没有钱买烟,只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才会抽上一根。
  烟雾缭绕在乡亲们的身边,蒋诚也一直没说话,一直到他抽完第三根烟后,才默默说了一句:"大家继续干,这路一定要修,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谁也不知道蒋诚到底用了什么方式拿来了一笔钱,这才让修路工程继续推进,一直到竣工。
  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是8年后的某天,蒋诚将蒋明辉叫到房间说:"我当年为了修路,用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了款,如今..."
  蒋明辉看着他眼神躲闪的样子,知道这笔钱数目不少,于是问道:"贷了多少钱?"
  "我贷了1000多元。"或许是担心孩子接受不了,蒋诚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带上利息,现在差不多有2400多元。"
  "什么?这么多!"蒋明辉感觉天都要塌了,要知道他参加工作三年到现在,省吃俭用才积攒下来1000多元,这一下要背两倍多的债务,什么时候才能还的完?
  "父债子还!""父债子还。"这对父子俩异口同声。
  为了偿还这笔欠款,蒋明辉将结婚用的房子卖掉了,搬到集体宿舍住,婚事也差点没了。
  蒋明辉当时不理解,为什么修路造福于人的事情,却要他一个人来承担,后来在得知他父亲的英雄事迹才理解。
  蒋诚就这样在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一过就是33年。迟来的荣誉
  1988年,合川县组织修订县志,过去那些尘封许久的档案也得以重见天日。在整理档案中,编撰人员王爵英留意到了当年那份喜报。这份喜报上面清清楚楚记载了蒋诚的光荣事迹,王爵英看完后也被英雄所感动。
  按照当时抗美援朝的规定,只要是战场立功的战士,除了在部队表彰后,还会向他们的家乡寄喜报,通过这种方式来表彰那些有功之士,激励更多的人。
  王爵英感觉很奇怪,为什么应该出现在英雄家里的喜报,会默默躺在在档案中?
  她又仔细翻看了者分析包,在背面还有一行字:"八区退回,查无此人。"
  也就是说,这封喜报曾经按照邮寄地址去寄送过,但是地址不对,查无此人,最终这份喜报被退回在县城里。
  王爵英不禁为他感叹,明明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却不能得到表彰,这太委屈他了。
  她想要弄清楚这份喜报上的英雄身份,让喜报回到应该去的地方,也让英雄得到该有的荣誉。喜报上面写的地址是"四川省合川县四区兴隆乡南亚村。"
  王爵英思考着这个地址:"合川县只有一个隆兴乡,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个兴隆乡?"会不会是因为寄件人一时大意,将地址写错,这才导致了喜报寄不出去?
  隆兴乡这个名字在王爵英脑袋里不停地出现,她仔细思考着,突然间脑袋里蹦出来一个名字:蒋启鹏。
  原来王爵英在退休前是学校的校长,他们学校的学生遍布了合川县,其中一个学生就是蒋启鹏。而且两个人都姓蒋,说不好蒋启鹏还认识这个英雄蒋诚!
  王爵英和蒋启鹏获得联系后,弄清楚了蒋诚的身份,随后又和相关单位进行了核实。这下蒋诚一等功英雄的身份终于被大家所熟知。
  当消息传开后,大家难以置信,平时那个挨家挨户指导养蚕的蒋诚,竟然是一个这么了不得的人。为了表彰蒋诚,合川县的报纸还在最醒目的地方刊登了这一份迟到了36年的喜报。
  喜报被刊登出这一年,蒋诚已经60岁了,他没有编制,退休也拿不到工资,平时之能做一些零工维持生活。
  1988年的9月份,合川县人民政府给了蒋诚一个正式工人的身份,让他可以享受职工的待遇,安度晚年。做了一辈子临时工的蒋诚,终于有了正式工人的身份,家人们都为他庆贺。
  即便是被恢复了英雄的身份,蒋诚也从未用过这个身份为自己和家人争取福利。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几个孩子也都为人低调,踏踏实实工作,从来不给组织添麻烦。
  长子蒋仁军还走上了蒋诚当年的路,成为了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很多人问蒋诚:"蒋爷爷,您回来后一直过着这么辛苦的工作,就连孩子们都没享受过幸福的待遇,您为何不找组织呢?"
  "我是一名党员,不能给组织添麻烦。"无论被问及多少遍,他都是这一个回答。
  若不是当年邮寄人员的一字之差,或许蒋诚的生活会大不一样,他子女也会走上不一样的人生。
  不过若蒋诚真的有意为家人谋福利,又何须等待这么久呢?
  他经常说一句话:"我的那些战友们,有的牺牲,有的成了伤残人士,我算是幸运的,身体康健,可以工作。既然党和国家给了我工作的能力,我就应该靠双手去创造幸福,现在的生活我很满意。"
  如今的蒋诚已到耄耋之年,但还是会做一些有造福乡亲的事情,回馈社会。
  其实像蒋诚这样的英雄,中国还有很多,他们也都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明明为中国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却只字不提。付出的比谁都多,待遇却远没有付出来得多,但他们并不计较,反而有一种甘之如饴的心情。
  英雄虽已老去,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铭记英雄,铭记历史!致敬这样的革命英雄!愿这个时代,也能涌现出更多像这样的老英雄!
  念及此,大家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1940年,日军大队包围八路军主力团,团长却严令不能开枪作战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1940年发生在河北曲阳的武家湾战斗的故事。从今清朝最后一个格格,被人们称为名门痞女我的人生我做主爱新觉罗显琦,汉名金默玉,是清朝的最后一个格格。这个格格被人称为名门痞女,一生和家人格格不入。家人们大多保留着清朝的各种礼仪规矩,要请安,跪安,吃饭不可以自己夹,不可以吃太多,日日1944年2万新四军陷入绝境,危急时粟裕下达奇怪命令,击溃7万敌军1944年秋天开始,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重心已经收缩到东南沿海地区,浙赣铁路成为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攻略目标。为了争取我军在苏浙皖等地区的主动权,粟裕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开赴苏浙皖边,建1963年,解放军副师长见到一残疾流浪汉,泪流满面我找了你12年1963年,蒙古赤峰县的一个小村庄热闹了起来,村民们一大早就发现,村里来了几辆气派的小汽车,不知道是找谁的。没有见过这架势的村民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害怕是哪个村民犯了事。翟文清身着他曾担任解放军炮兵政委,42岁授中将,58岁被撤职,到炼油厂劳动一个国家从衰弱走向复兴,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在我国近代,面对风雨飘零的祖国,无数仁人志士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革命的斗争中,个体的微茫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就像只有志愿军最先入朝的四野13兵团四个军25万人,全是解放军王牌部队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第四野战军是闻名天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之一。在三年解放战争中,这支雄狮劲旅从东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岛,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新中国建立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18世纪初期,在北京城内有一座著名的牡丹花园,这座花园的主人,是将来大清帝国的皇帝雍正(胤禛)。其实胤禛并不喜欢牡丹,他之所以将整个花园都栽满了牡丹,是因为父亲康熙喜欢,正所谓投其北伐战争实现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北伐战争,是在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8年之间北上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接连攻下长沙武汉南京于谦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好评?他有哪些作为?于谦是明朝大臣民族英雄,曾主持北京保卫战,使明朝转危为安。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除了统治者的管理实力,忠臣在一个国家的治理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6年,毛主席托汪东兴请回赵鹤桐,见面后问你是不是把我给忘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将保卫中南海的重任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汪东兴。在汪东兴的组织和领导下,中南海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安全事故。汪东兴不仅负责中南海保卫工作,也会对保卫人员进行亲自挑选,魏晋南北朝人物卡前赵刘粲刘粲生不详318年效忠势力前赵职位前赵第四位皇帝匈奴大单于刘粲,字士光,新兴匈奴人,前赵第四位皇帝,汉昭武帝刘聪之子。310年7月18日,刘渊死去,刘和即位称帝。没多久,刘粲的父亲
26万志愿军入朝时,朝鲜还剩多少人民军?难怪朝鲜如此感激中国抗美援朝对中国来说,是一场不得不打的仗,但朝鲜战争却并不是必要的。朝鲜战争原本只是一场民族内战,韩国难敌朝鲜的攻势,迅速溃败,但美国的加入,对朝鲜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以至于他们不得不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间的战略决战。由于赵王的急于求胜,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掉了稳扎据守的廉颇,被秦国名将人屠白起痛击弱点,分割包围歼灭,秦军大胜进占长平,坑杀赵军40万人。赵国从此夷陵之战中,刘备身边为何没有大将?平心而论,夷陵之战时,刘备带的将领并不差。尽管他们的知名度不高,但他们在战役中的表现并不差。夷陵之战刘备军将领刘备伐吴前,调张飞率军到江州会和,应当是要以张飞为大将的。不过,张飞被邓小平提到接收香港方案英军如拖延,部队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导读124年前香港回归,中方指挥官对英军换防人员说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2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因为什么割让了香港?3毛主席的远见卓识1949年主动放弃解放香港,是出我国历代朝廷更替时间,每个朝代都有多少的时间1。夏约前2070年前1600年经历时间约470年,经历17个领导人,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柕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2。商前1600前1046年经历只因没有得到父亲的宠爱,他登基后便祸害了大唐十四年唐宣宗李忱驾崩前曾处心积虑地想立四子夔王李滋为皇位继承人,但由于所托非人,被太监们篡改了遗命,最终他最嫌弃的长子郓王李温被立为皇太子,并改名为李漼。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十三日你知道山海关名字的由来吗,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距今六百年以前,山海关叫山海卫,山海卫之前,也叫渝关。后来怎么叫山海关了呢?这得从明朝洪武年间中山王徐达建城说起。朱元璋坐了大明朝的皇帝以后,为了成吉思汗的故事1成吉思汗原名叫铁木真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根据蒙古人的传说,蒙古人的祖先,原来居住在外蒙古的东部地区,在一次战役失败后,全族覆灭,仅剩一男一女,他们逃到额尔古纳河以1934年,山西一货郎救下3000红军,晚年才知其中97人成了开国将军1934年10月10日,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的错误领导,我党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广大红军被迫踏上了漫漫长征道路。是年年底,在山西晋城卢氏县一处干集之中,几名红军战士正向当地红军副军长被捕入狱,监狱长这是个老赖,赶紧放了别浪费粮食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遭到国民党的排挤和打压。很多党员在被捕后因为坚持了共产主义信念,不投降敌人,最后都被杀害了有的跟敌人斗智斗勇,最终扛过了敌人的引诱和严刑,他们在组织周恩来的读书学习生涯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有一份周恩来亲笔修改过的八一起义说明稿。这份稿件写在16开方格信纸上,共5张,原稿为时任纪念馆副馆长杜南用蓝色钢笔书写,黑色毛笔小楷字为周恩来修改字迹。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