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战地英豪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战地英豪 放下包袱 轻装上阵——记七连战士张瑞明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铁道兵二团官兵系列之十二
  七连战士张瑞明,1955年10月18日出生在广东省高州市新垌镇车头元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皆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兄弟姐妹五人,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一个妹妹,排行老四。
  张瑞明小时候特别崇拜英雄,也特别崇拜自己的大哥张永扬。张永扬1963年当兵,曾在55军代号为6983部队78分队当过连长,这个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狼牙山五壮士生前所在连。每次大哥从部队回来探亲,张瑞明都缠着大哥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张永扬不仅把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讲给他听,而且还经常讲我军的光荣传统和革命先烈的故事。革命先烈英勇顽强、临死不屈的壮举撞击着张瑞明年幼的心灵,他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当兵,当一名保家卫国像五壮士那样的英雄。当然,英雄成长也要一定的环境。张瑞明1971年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劳动,高州是山区,农业学大寨开山劈石是当地农民的基本功。张瑞明跟着父辈及乡亲们在生产队里劳动,很快成为种庄稼的一把好手。秋天,生产队社场上的粮食要收进粮屯,百十斤重一巴斗的粮食,他腰一弯,双手一甩便上了肩头。至于开山劈石甩大锤击打钢钎,连续半小时,一小时不在话下。还有装药点炮的事,张瑞明像是无师自通,乡亲们都说:"这小子胆忒大了。"
  1976年2月,铁道兵二团七连排长胡敖书来高州新垌镇接兵,他一眼看上身材壮实的张瑞明,走访了解张瑞明个人表现,各方反映都好,而且力气过人,干活特别卖力。"咱铁道兵整天摸爬滚打,蹲山沟,打隧道,就需要这样的兵!"胡敖书心里乐滋滋的。趁家访机会, 张瑞明爸爸、妈妈和哥哥和胡敖书作了不少交流,一致表示让张瑞明到部队大熔炉里去锻炼,希望胡排长多多关心。胡敖书不但将张瑞明带到自己的新兵排,三个月训练后,又把他带到老连队七连自己任一排长的二班当战士。
  张瑞明如愿以偿走进铁道兵的行列,他特别感谢排长胡敖书的知遇之恩,在二班干活风生水起。当时,铁二团的主要任务是在襄渝铁路陕西白河段维修,处理施工遗留的病害,打锚固桩。张瑞明的体会, 就劳动强度来说,还没有在家里生产队干活辛苦,而且伙食比家里强多了。连队在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外,组织各项竞赛,其中,打大锤比赛,规定半小时击打钢钎的次数以及掘进深度,作为名次排列胜出的两项指标。这正是张瑞明的拿手好戏。八磅大锤甩起来击打钢钎,不但需要力气,更需要技巧。比赛开始,铁锤钉铛,不到五分钟,一些同志就甩不动了,十五分钟,比赛对手全部败下阵来。战友张宗武扶着钢钎,张瑞明舞动大锤,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二十分钟,二十五分钟,三十分钟……全连战友围过来,比赛成了观看张瑞明挥舞大锤的个人表演。1977年秋天,由于吃苦耐劳、多次受到营连嘉奖的张瑞明调三班任副班长。
  不知从何时起,连队星期天吃两顿饭。这"规定"让干体力活肠胃功能消化极好的年轻人很不适应。一个星期天的晚上,饿的不行的张瑞明来到炊事班,希望能找点吃的。炊事班正好是广东老乡王代业、梁正明两人值班,饭菜已吃得干干净净。他转身进了菜棚,一大框土豆水淋淋摆在那里。他顺手抓了六个土豆,每个裤袋装两个,两手各抓一个,急忙跑回班里。两老乡不置可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予以放行。
  七连排长杜久镕探亲去了,但他有一个煤油炉留在二班。张瑞明将土豆洗洗,放进铝质脸盆加上水,点燃煤油炉,二十分钟,土豆煮好,熄灯的钟声响过,正在美美吃着土豆的张瑞明,被主管行政管理前来查铺查哨的副连长抓个正着。
  身为副班长,"偷"土豆,开小伙,严重违反连队行政管理规定,张瑞明被罢官为民。不但如此,三班停工整顿学习一周。其他班排每天正常上班干活去了,三班集体留下来学习内务条例和连队规定,这让干惯了活的张瑞明心里十分难受,而自己又连累了全班,班长王显照主动承担责任,张瑞明检查写了两遍,道歉说了三回,学习结束检查验收,总算过关。
  紧急战备的消息传来,张瑞明完全不在状态。党支部派党员骨干分别找他谈心,鼓励他放下包袱,他仍然心不在焉。行军途中,在达州军供站,差一点掉队。排长胡敖书看着自己带来的这个新兵蛋子变成这样,有点着急,当众严肃大声吼:"张瑞明,你再这样,老子就枪毙你!"这是张瑞明入伍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排长严厉批评。接着,一个班10多人一盆菜,围着就餐。胡敖书亲自端来一盆菜,把张瑞明找来两个人吃。胡敖书一边吃,一边开道他:"瑞明,现在是祖国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了。你当兵离家时,你爸跟你说什么还记得吗?你哥哥把送你好远跟你说什么还记得吗?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你还记得吗?你爸妈、你哥跟我交代的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啊!几个土豆算个屁事啊,忘记它!这次去前线,你要不干出过个样儿来,你对得起谁呀?! "
  排长一声吼,两人一盆菜,席间一番话,让张瑞明既警醒又感动。想到胡排长将自己带到部队这三年来的关爱;想到指导员、连长、排长在援越抗美期间,为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的贡献,换来的却是越南当局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想到自己儿时当英雄的梦想;想到爸爸妈妈哥哥临行前的话。一幕幕涌上心头,不能平静。深夜继续南行的军列上,张瑞明打着手电写下决心书和入党申请书,表示前一段自己做的不好,一定痛改前非,决心一生献给党,考验在战场,活着拼命干, 牺牲也光荣。
  决心下定,目标明确,浑身是劲的张瑞明又焕发出青春活力。
  抢修河口大桥,七连拼梁战斗开始。一排先负责将钢梁搬运就位。 四五百公斤的钢梁完全靠人力搬运,这活正是张瑞明浑身力气派上用场的时候,他虽然这会儿副班长不当了,但他的心里仍在履行副班长庄严的职责,你看他大声一吼"抬起来——"双手紧紧抓住钢梁,额头的青筋冒起,手膊的肉疙瘩隆起,和全班战友一道呼啦啦将钢梁抬到指定位置。20小时,276米钢梁在全连官兵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接着境外前进抢修,七连的任务是抢修被越军早已拆毁的350米线路, 需要寻找钢枕,重新铺轨。一排战友在排长胡敖书的带领下,迅速拆除敌人的四个暗堡,将128根钢枕扒了出来,接着要扛到路基,这钢枕每根40多公斤,张瑞明第一次扛两根,一路小跑,也不觉得很重,只是大汗淋漓。第二趟,战友们帮他将两根钢枕抬上肩,张瑞明大声要求:"再加一根!"排长胡敖书在旁边立即制止:"不行,两根就行了,咱们安全第一!"张瑞明望着排长关心的目光,扛两根钢枕疾步奔向路基……一排任务提前完成,又帮二排铺轨、砸道。张瑞明又挥动铁镐,带头吼起了砸道的号子……
  3月3日,七连接受境外遮断任务,过三座断桥翻三道深沟肩扛炸药器具,历经千辛万苦于下午2时到达铺镂车站,前方四五公里,我军和敌人激战正酣,敌人打来多发炮弹,在我队伍周围爆炸。七连官兵在连长冯祖植、指导员佘能元的率领下,迅速装药开始遮断。爆破涵洞是遮断的重要节点,这活比较难干。排长胡敖书说:"张瑞明,你专门负责炸涵洞!""是!保证完成!"张瑞明心想,这正是我的强项。
  K264+540处的涵洞,直径1.25米,底部无水,很干燥。张瑞明先搬四五块石头垫在下边,然后将两箱炸药叠放摞紧,再把雷管导火索安置完毕,等待起爆。他上来望着指导员佘能元率领的爆破组的进展,当副排长贺忠堂等人拉燃导火管到达这涵洞边沿时,轮到自己干活。张瑞明弯腰迅速跑进涵洞,拉燃导火管,然后迅速撤到安全地带,一分多钟过后,只见烈焰腾空,这涵洞土崩瓦解了。
  第三个涵洞是个4米拱涵,它底部有20公分深的水,这不是主要的,麻烦的是水下边有膝盖深的淤泥。张瑞明将长裤脱掉下水干活,程序基本和第一次操作大体一样,不同的是,搬着石头、炸药走在膝盖深的淤泥里,粘不拉几深一脚浅一脚,十分费力。好在作业量不大, 张瑞明弯着腰进进出出,三五下就如此这般的布置完毕,等待起爆。在这等待的几分钟里,张瑞明坐到铁轨上,双手夹着膝盖往下一撸, 就把包裹在小腿上的淤泥去掉了大半……这时指导员带领的爆破组已经接近涵洞,张瑞明连忙将沾满淤泥的手在干土上擦擦,就迫不及待钻进涵洞。排长胡敖书说:"张瑞明,你不要着急,听我指挥!"张瑞明大声应答:"是!"随着胡敖书一声大喊"拉! "张瑞明拉燃了导火索,七八步迈过淤泥,爬上来,赤着脚只穿裤衩,跑步向前……
  第四个涵洞更是麻烦,水基本没有,淤泥深至大腿。但这点困难对于张瑞明来说,无足轻重。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就将炸药布置完毕,上来等待。麻烦的是,这腿上的淤泥有点烦人,他坐在铁轨上照着先前的动作办理,将泥巴撸下来。正在这时,一只蚊子叮在左脸上,张瑞明一巴掌打下去,蚊子陷入灭顶之灾,自己的半边脸也成"包公"了。没有水,他想到路边找几片树叶擦擦了事,但石碴又把赤着的脚硌的生疼,索性不找树叶了,这战场讲究什么呀!他不由自主地用左手摸摸右脸,张瑞明这张脸完全成"包公"了……别人望他,都哈哈哈笑起来,张瑞明看不清自己的脸:"有啥笑的嘛,不就是有点泥巴嘛!"很是不以为然。
  连续三天24公里铁路遮断,13座大小不等的涵洞爆破,由张瑞明承包下来,12座小桥也由他和战友们一起完成,他穿着裤衩在钢枕上奔跑全身都是汗,腿上全是泥,始终没有干净过。后来,他感到自己只穿裤衩与连队整体行动不太协调,把腿上、脚上泥巴撸撸,索性就把长裤穿上,把满是泥巴的脚穿进了胶鞋,虽然脚在鞋子里打滑,但走在石碴上还是比赤脚强多了。张瑞明心想,脏一点怕啥呀!只要把越寇炸的几年翻不了身,再苦再脏,也值!
  战场上,张瑞明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出大力,流大汗,被批准火线入党,荣立三等功,光荣出席全团召开的庆功大会。
  张瑞明在部队留影
  作者:姚尚明 原载《南疆硝烟》
  作者简介:姚尚明,1970年12月入伍,历任铁道兵一师二团战士、文书、排长、副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宣传股长、副主任。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荣立三等功。1984年1月随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历任铁道部十一局二处政治处主任、副处长、局水泥厂副书记、书记、中铁十一局集团二公司巡视员等职。曾参与编纂《铁道部十一局二处简史》,任副主审;著有《西线烽火——铁道兵二团援越抗美纪实》、《南疆硝烟——铁道兵二团对越自卫还击战纪实》;主编《他们从军旗下走来——铁道兵二团战友剪影》上下册、《中原筑路——铁道兵二团修建襄渝铁路文集》。湖北省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

念旧的毛泽东作者徐剑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第2520期1版上海初见那天,党史工作者问王会悟,王奶奶,你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1920年5月,还是第二年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王会悟怔然,迟疑了片刻这位名门之后为何敢第一个称帝,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哈喽大家好!今天小编继续咯!公元197年的寿春城,一位名门望族之后在这个城池称帝了,他建号仲氏,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出行都用皇帝的车架。他就是在东守城士兵为何不直接推倒梯子,而是费力用石头砸?士兵谁推谁傻对于古代将领的英勇行为,我们通常会用攻城略地来形容,表现其战斗的迅捷英勇和果断。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城在古代的重要地位。我们都知道,古代是以城门作为城市和军事界限的,因为那个时候朱标在世时,朱棣根本不敢跟他争夺太子之位,他到底有多厉害?古代历史上,皇室的大位之争屡见不鲜,多少朝代出现了兄弟相残的局面,让人不禁感叹,所谓的血肉亲情根本比不上权力的诱惑。所以皇帝儿子多的朝代,大多都争得你死我活,而唯有明朝早期,并未发36岁牺牲!他潜伏在国民党,传出的绝密情报改变了当时战局他曾是抗日英雄,却被国民党特务污蔑贪污含冤入狱。他曾是国民党少将处长,却义无反顾地加入共产党,潜伏在虎穴送出重要情报。他被捕入狱后,妻子撒手人寰,儿子还不满一岁。纵然万般不舍,但他读史使人明智文侯治魏人物卜子夏(孔门十哲之一)魏国国师田子方(孔子再传底底子,师从子贡)魏国国师段干木(卜子夏的弟弟,田子方的朋友)虞人()魏成(魏文侯的弟弟)翟璜(辅佐魏文侯多年,爵至尚卿)时间周威匠心百年薪火相传凤仪鸟尊山西为何而得名?最能代表山西晋文化的符号为何是晋侯鸟尊?鸟尊是周代祭祀时用于盛酒的礼器,这个镇院之宝晋候鸟尊,它的主人地位显赫,是开创晋国的第一代君侯燮父,说到燮父,大家可能比较陌五位战败韩昌的战将到底谁会更强?杨七郎王兰英任金童谁更厉害?韩昌作为北国的第一高手,也是杨家将最强的一位实力劲敌,他的一生战败过岳胜杨宗保呼延丕显高君保等众多英雄人物,不过韩昌的一生却败给了五位对手,黄土坡一场大战略逊于杨六郎,十多个回合又中东到底有多少石油,为什么中东的石油如此之多?综述如果说14世纪的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15世纪到17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那么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工业革命便是最终奠定了资本主义地位的重大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1976年,朱德去世,毛主席哽咽询问华国锋朱老总得的什么病?前言再上井冈山,山内别有天。茨坪开玉宇,五井乐丰年。1962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与夫人康克清女儿朱敏,一同来到往昔战斗过的井冈山,故地重游,早学党史铸警魂处置皖南事变,打退反共高潮学党史铸警魂教育整顿进行时1940年夏秋,国民党顽固派在华北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失败后,把反共中心转向华中,他们一方面在华中不断制造摩擦,打算用武力消灭新四军另一方面又企图通过谈判来
抗战时期,中国曾装备德国的装备,效果怎么样?上世纪30年代,受困于一战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只能保留一支十万人的小规模部队,大批职业军人离开部队进入当时急需现代化的国民政府,成为军事顾问。在这种便利条件下,对于当时我国丰富的清朝湖广总督官文的奇闻趣事清朝湖广总督官文的奇闻趣事清朝湖广总督官文,系满州旗人,昏庸颟顸,常不谙政事,诸事皆决于仆从。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妾大门丁大庖丁大。所谓门丁大,即大小官员有事禀报官文,非经门丁斯大林格勒一战,保卢斯投降时,为何对祖国充满愤怒斯大林格勒战役被世界上很多国家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在这场历时半年的较量当中,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巷战,共损失了100多万兵力,战争的惨烈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不过这场战争,也让一名皇帝你的马为何这么瘦?大臣回答5字,皇帝哭笑不得立刻升官张融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齐著名的大臣文学家书法家。张融出身世家大族,父亲张畅官居会稽太守。张融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才,弱冠有名。长大后,张融步入仕途,却因性情乖张,做事不按常理,数次被蜀汉灭亡时场面有多惨烈?皇帝受辱太子被杀,两大盖世名将被灭门文格瓦拉同志蜀汉后主刘禅晚年宠信宦官黄皓奸相陈祗,每日纵情于酒色之中,导致国事日非民怨四起。在这种情况下,景元四年(263年)秋,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结果当钟比吕后厉害的开国皇后,帮丈夫打天下,最后为何死于孙子之手?历史上女人能站上历史前台的都很强势,像刘邦老婆吕后,为刘邦默默无闻养育儿女,但刘邦当皇帝后,吕后也从担惊受怕中一举成为汉王朝的皇后。特别是刘邦死后,吕后把持朝政,杀了很多刘氏宗亲,传说中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里,究竟埋着谁?关于汉末枭雄曹操的身后事,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连大致葬于何地,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即便一些文物工作者将河南安阳的西高穴大墓判定为曹操墓,也仍未完全消除质疑。不过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孙策去世前,为何传位给弟弟,而不是亲子自古以来,都是子承父业,为何孙策去世之前传位是孙权并不是自己的孩子呢。孙策传位给孙权一是立贤不立子,二是儿子太小,无法掌握江东。一立贤不立子,孙权也是孙策的亲弟弟。江东本来是袁术的赵子芝阿刚1357,这些都不是他的真名在敌人的档案中,他叫赵子芝在同志们的口中,他叫阿刚但他的真实姓名却一直无人知晓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1357阿刚赵子芝都是他的名字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曾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和龙独臂上将贺炳炎与贺龙情同父子,是第一位去世的开国上将有人觉得,似乎身体残缺,就什么都做不了,甚至很多人会因此放弃生的希望,但这些归根究底,是因为心中没有信仰,没有目标,而和身体没有关系。在我国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多英雄在战场上都会受伤黄忠刚投靠刘备,就被破格提拔了,他背后有什么人?在蜀国的四方将军中,黄忠升职速度最快,且来历最为神秘。由于蜀汉国不置史,黄忠的个人信息,也都被埋藏在了历史长河中。基于此,黄忠的火速升迁,才更令人疑惑。亦如关羽所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