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如果吴景帝孙休多活二十年,吴国是否可以延长灭亡的时间?为什么?

  孙权是个守成之君,多活二十年保持东吴不亡,问题不大,毕竟孙皓都还撑了十六年。但是,这肯定也避免不了东吴的最终灭亡。孙休是个有手腕的君主,他在亲近大臣张布和老将丁奉的帮助下,成功板倒了乱政多年的孙綝,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吴之主,不得不说孙休确实聪明。孙休在位之时,因为好文,又体恤百姓,东吴国力得到恢复,并且一度走向繁荣。但是,孙休也用人不当的缺点,导致内部还是出现问题,更要命的是对外上,功绩也乏善可陈。蜀汉灭亡,交趾反叛,这些都发生在孙休的任上,他却无能为力。
  特别是蜀汉灭亡以后,统一大势已经不可避免。其实,孙休并不是没有援救蜀汉,只是刘禅投降太快,东吴还未发力,蜀汉就灭亡了。这一段,大飞熊在之前回答过,这里不啰嗦。主要从东吴的角度上来说,蜀汉一旦灭亡,东吴面临的打击是有好几重的。第一,东吴损失了唯一可以倚重的战略盟友。第二,强大的敌人曹魏,因夺取了益州,更加强大。第三,长江天堑的防务,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比如,西晋六路灭吴,最后一路就是从蜀中出发,直抵建邺。所以,如果东吴能攻下原蜀汉的几块地盘,起码可以减少蜀汉灭亡带来的损失。可惜,集陆抗,留平,步协等东吴名将也不能拿下入蜀门户永安,其实不怪孙休,只能说形势导致。
  在东吴内部统治上,这时也显现不少问题,哪怕孙休再爱护百姓,还是出现了让百姓失望,交趾叛乱之事,这当然和孙休用人有关。比如,交趾郡的叛乱,就跟太守孙谞滥征民力有关。而且,孙休是孙綝因孙亮不听话,才迎立的。孙休灭了孙綝后,自然要用自己人。所以,孙休让"旧友"濮阳兴担任太常,卫将军,掌握军政大事。张布被封左将军,他属于"府邸旧人",又是灭孙綝的功臣。但是,这两人私德有亏,能力有限,又勾结连合在一起,让百姓失望。濮阳兴强修丹阳湖田,导致士卒多亡,让百姓怨恨,可见急功近利《三国志.濮阳兴传》。张布则是害怕做的坏事被盛冲,韦曜等人揭发,于是全力让孙休废除讲业,孙休居然也从了《三国志.孙休传》。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濮阳兴和张布这两货傻到"引狼入室",自取其祸。孙休病重时,口不能言,抓着濮阳兴的手臂,指着年少的儿子孙湾(雨字头,下繁体单,音同湾),托付之意,不言而喻《三国志》注引《江表传》。但是,濮阳兴辜负了孙休,听从万彧的建议,和张布等人拥立了年长的孙皓。结果,濮阳兴,张布被流放,后遭杀害,万彧则被迫自杀。
  因此,孙休确实是爱护百姓的明君,比如几个儿子的名字都是生僻字,就是不想影响百姓。但是,毕竟形势导致,再加上个人的一些缺憾,要让东吴多存在二十年以上,还是不太可能的。
  孙休去世时间是公元264年,我们假设说他能活到50岁,264年的七月份没死。那么他要回顾下这一年发生的事情自己目前面临的棘手事件。
  回顾上半年
  264年正月
  魏国大将钟会,邓艾平定蜀国,蜀国从此灭亡。
  钟会和前蜀国大将姜维交好,姜维策反钟会反魏复蜀,失败,钟会姜维被杀。
  而邓艾自从攻下成都以后居功自傲,几次和司马昭说接下来要攻打吴国,司马昭回复说:"有什么事情要先告诉我,不可以擅自做主。"邓艾颇有不鸟司马昭号令,对司马昭派来的监军大吼:"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司马昭密令监军卫瓘秘密监视邓艾。
  钟会和姜维造反失败后,卫瓘担心邓艾会因乱起兵,所以顺带吧邓艾父子也一并杀了。
  从这个消息可以看出,1,蜀国是彻底亡了。2,现在魏国是司马昭说了算。3,魏国准备攻打吴国。4,魏国在蜀国根基尚浅。5,魏国远征军大将死了。
  264年3月
  司马昭被封自己为晋王
  刘禅乐不思蜀
  从这个可以分析出,司马昭正进一步巩固他说一不二的地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从刘禅的安置来看,司马昭是想给自己博得明君,仁君称号。
  264年4月
  魏国士兵入侵吴国,魏国和吴国大战在即。
  264年7月
  吴国内部,吴郡,庐陵,豫章发生暴动起义。暴动被陆逊镇压,虽然如此,但吴国内忧外患。
  这就是上半年发生的事情。
  从大势上,我们来分析,孙休和司马昭的各项指标对比,看看再给他20年的时间,看他能不能延长吴国的灭亡时间。
  首先分析局势。
  264年下半年的魏国侵吞蜀国,占据大面积领土。从疆域领土来说,魏国81个郡,吴国18个郡,在城池上碾压吴国。
  从农业上来说,以粮食为代表,魏国有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这两个地方都是粮食高产。吴国占据的都是丘陵地带,良田较少,而且耕种比较耗费人力物力,产量无法保证。除了鄱阳湖平原外,并没有什么地方高产粮食。
  军事上来说,王隐在蜀国亡国后写《蜀记》,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也就是军队10.2万将士,人口94万人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记载吴国灭亡时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也就是说士兵23万将士,人口230万人。由于魏国和吴国打仗消耗士兵。
  而魏国人口450万,将士50万。
  而264年魏国灭蜀,人口增加至550万,将士60万。
  还有一个因素,东吴后期人才凋零,而魏国后期虽然算不上人才济济,到人才不缺。
  因此灭亡吴国只是时间问题,和孙休在不在位没有任何关系。
  魏国在人口,地域,城池,军队,人才,经济上完胜吴国,魏国内部有没有发生特别严重的内部斗争,朝廷和周边局势相对稳定,因此魏国司马炎不可能给吴国孙休休养生息的机会。
  16年后,孙休46岁,司马炎灭亡吴国。
  假如孙休能活到50岁,剩余的时间,他的结局有两种可能,第一,带领将领撤退到台湾,挟洋自重,复立吴国。第二,缴械投诚,和刘禅一样当个安乐公。
  (以上个人观点,不喜留言,谢谢)
  答案是肯定的。
  吴景帝孙休是三国时期的明君之一,公元264年,孙休病逝,年仅30岁,我们先假设孙休可以多活50岁。
  公元264年,蜀汉灭亡,第二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吴晋因此展开了对峙,由于晋朝立国未稳,又有鲜卑的反叛,加上吴国有长江天险,孙休在蜀汉灭亡后就加强了对长江天险的重视,派重病驻守吴晋边境,孙休是不可能和孙皓一样主动放弃天险,当时的吴国,虽然人才也和蜀汉一样逐渐凋零,但依然不乏有能人,如陆抗,丁奉之类,在加上孙休是为明君,百姓爱戴,吴国将会君臣和谐。这样来说,如果孙休不死,晋朝不会在280年灭掉吴国。
  如果假设成立,孙休死于284年,那么就轮不到孙皓即位,太子孙湾将是下一位吴主,虽然我们不知道孙湾是否是一位明君,但可以肯定的是晋和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吴国可以拖到290年,晋惠帝即位时,还可以继续偏安一方,如果在晋朝八王之乱时吴国有一番作为还可以扩张领土,毕竟晋朝的内乱是必然的。这样来说,吴国至少可以成为下一个东晋。但是,如果孙湾也和刘禅一样,那吴国也将很快灭亡,毕竟司马炎是要一统江山的。
  我觉得应该可以,首先吴国有发达的农业,就是水稻;其次就是吴国靠近海边,台湾那时候也是在吴国的控制下!
  说不定可以坚持一下,孙休守成还是可以的延缓东吴灭亡还是行的
  孙休是谁呀?
  爱谁谁爱灭亡就灭亡
  多活一百年也没用!历史不会重写!
  多说多问,于史无補。
  历史无法假设……

擒关羽破刘备败曹丕,战绩辉煌却鲜为人知的东吴名将他是和孙权一块长大的发小兼同学,他是在麦城擒获关羽的西安乡侯,他也是在夷陵打败刘备先锋并差点截断其归路的征北将军,他还是在江陵城下以五千之众硬抗曹丕数万大军并名震敌国的吴国大司马,1951年,朝鲜战场战火纷飞,彭德怀为何突然回京?直闯伟人卧室1951年2月3晚上,彭德怀在8000多名伤亡的战士面前,足足站了一夜,戒烟多年的他,这一夜整整抽了3盒烟。临近天亮,彭德怀将烟头狠狠扔在地上说道我要回北京一趟,这件事必须让毛主席日本国歌仅有28个字,翻译成中文后,才知道日本人说的是什么赋新月曾言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古往今来,富有野心之人不胜枚举,对于国家发展及社会建设,野心必不可少,可若错误看待野心,则会陷入错误深渊。在现代社会各个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三国武将TOP100第九十七位邓忠三国时期曹魏惠唐亭侯邓忠(?264年),三国时曹魏将领邓艾之子。景元五年(264年),钟会谋反事败,士兵哗变,钟会被杀,邓艾部将想追还邓艾父子,但卫瓘却派田续追邓艾,731部队元凶梅津美治郎的结局躲过审判,写下5个汉字孤独死去对于一些不分是非的人,我们需要再次强调一下,靖国神社之所以极为敏感,在于里面供奉着14头二战国际法庭终审判定的甲级战犯。二战时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918事件幕后黑西安事变为了中华民族大义周恩来以身犯险九死未悔(一)西安事变,赖有大智大勇的周恩来代表中共穿针引线,方促成国共二次合作,一致抗日。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短短三个月,周恩来历经艰险,三次死里逃生!为了回延安洽商,他冒险乘机,差点一乘不返。大阿哥胤禔受宠长达40年,失宠只用1天,康熙对他又恨又怕爱新觉罗胤禔是康熙皇帝的第5个儿子,因为前4个都是幼年早夭,胤禔就成了皇长子,这既是他的幸运,后来也成为他的不幸。很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都把胤禔和康熙朝重臣明珠绑在一起,说他的母亲自古鸟尽弓藏,李世民得天下后,为何没像其他帝王一样诛杀功臣?每位皇帝的治国理念和性格特点都是不一样的,这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进而影响朝代存在的长短。有的皇帝以德治国,为民着想,受人爱戴。有的皇帝则过河拆桥,屠戮功臣,心狠手辣。后者典型的上海滩三大亨结局一人扫大街,一人病逝香港,一人成汉奸被枪杀提到民国时期,除了想到战火纷飞风云诡谲的政治局势,上海滩也是那个时代非常重要而传奇的一笔。十里洋场上演了一段段戏剧人生,故事里的人物黑白难分颇具传奇色彩。在上海滩中,三大亨声名赫赫夺门之变时,朱祁镇慌忙记在纸上的4位功臣,最后结局如何朱祁镇是大明唯一一位做过俘虏的皇帝,他在土门堡之战中,率领几十万明军惨败给了瓦剌大军,导致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等人战死,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虏。明英宗被俘之后,为何很多人怀疑王莽是穿越者?看看他夫人平时穿的什么,就清楚了汉家殊未识经纶,入手功名事事新。图1穿越奇人这几年类似于宫锁心玉的宫廷穿越剧在社会上大火了一把,穿越一直是文学创作一个大火的话题。相信不少人都会幻想过一件事情就是自己饱读诗书之后穿
康熙为何在清朝,将贝加尔湖拱手相让,是因为这些原因2011年,李健发行了一首歌曲贝加尔湖畔,之后,他更是被俄罗斯授予当年的旅游大使。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几百年前,贝加尔湖其实属于我国。早在百年以前,苏武在贝加尔湖湖畔放牧养羊。唐朝岳飞死后,害死他的秦桧张俊万俟卨罗汝辑,最后结局如何岳飞之死是一桩千古冤案,他在率兵北伐,连战连捷,从金人手中收复了不少失地时,但赵构和秦桧为了议和,却下令让他撤军。赵构此举,让岳家军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但这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清朝的宗人府是干什么的?宗人府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宗人府到底是干什么的?清朝时期的宗人府,主要就是负责管理皇家事务,也就是说这些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婚丧嫁娶都是由宗人府负责的。这就相当于一个家族的组长应该做的事情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宜宾舰南海驱逐英舰,船长撞就撞,谁怕谁1997年7月1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悄然逝去,是稀松平常的一天。但对中国而言,却是万千同胞翘首以盼的日子,是大家举国欢庆的日子,亦是历时数载中国扬眉吐气的日子,因为,这一天,香港回尼赫鲁的大国梦究竟有多难?1962年索要12。2万土地,中国直接开打当今世界只有美苏中三国雄视全球,第四个大国非印度莫属,以印度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的,要么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写下这段话的是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他是金一南少将的父亲,曾任最高法副院长,55年授少将,75岁去世如今网络上有一个叫做金一南的少将的热度可是非常的高,他曾担任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确实这些年金一南少将非常的备受大家的喜爱,因为他的话语非常的犀利和平易近人,为此在网络上荣获了大1958年,周总理春节访问朝鲜,凭吊毛岸英哽咽无语到了十月,北京的气温骤降,却也总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然而1950年的10月,却跟以往大不一样,北京的秋天很美,毛主席在菊香书屋设了家宴,为即将出征的彭德怀元帅践行,旁边还有一位年李莲英长得那么丑,为什么慈禧还那么喜欢他?李莲英丑不丑,幸好清末已经有照相机了,先发两张李公公的真人照。照爆完了,当然你拿电视上的小鲜肉标准衡量的话,那肯定就是差评了。但当年在清末的时候,这样的长相是非常稀松平常的,好了,他向日本投了原子弹,日媒要他向日本道歉,他怒道你们做过什么2005年是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60周年,在这一年,很多记者采访了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的飞行员保罗蒂贝茨!当记者问道你是否因为杀死了许多人,而晚上睡不着觉呢?保罗蒂贝美国69101计划,美女特工刺杀毛主席,我军巧施美男计解危机前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外交上,我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苏联阵营,美国和蒋介石逐渐感到危机,于是,想尽一切办法除掉毛主席。蒋介石阴谋破产1949年1为何美方宁愿停战,也没在朝鲜战场扔下原子弹?不是不想,是不敢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美国对中国虎视眈眈,想时刻找机会向中国进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机会到了,干涉朝鲜的内战,还将美国军舰开到台湾海峡。面对美国的公然挑衅,毛主席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