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28年,日军炸死张作霖,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流泪长叹一切都完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学良凭一己之力,两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次是"东北易帜",一次是"西安事变"。也正因为如此,张学良所受到的关注度远超他的父亲张作霖。
  说到张作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大军阀",或者是"杀害李大钊的刽子手"。实际上,在张作霖身上,也发生过一件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事。只不过,这件事并不是张作霖的主动选择。
  正是这件事,促成了张学良"东北易帜"。再往近了说,它加快了日本侵华的脚步。这件事就是——皇姑屯事件。
  1928年4月初,"少帅"张学良行色匆匆,从河北邯郸赶至北京中南海居仁堂,专程来见父亲张作霖。
  "我当了快一年的陆海军大元帅,还没统一中国,你就想撤兵不打了,存心要拆你老子的台!"老帅异常愤怒,让守在门外的副官不由得身躯一抖,忍不住担心少帅的安危。
  当时,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北上讨伐张作霖,这就是历史上的"二次北伐"。从4月7日开始,北伐军势如破竹,奉军节节败退。
  这一次,"三民主义"刷新了张学良的世界观,他不再口出狂言:"天下是马上打下来的,‘主义’有什么用。"他深知,和之前的段祺瑞一样,奉系统统一不了中国,当前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撤军,回东北。
  对于儿子的劝告,张作霖暴跳如雷,就是不同意撤兵。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打跑过冯玉祥,打败过阎老西,一辈子没打过败仗,他怕过谁?
  眼见父亲不松口,张学良无奈之下使出杀手锏,劝告父亲:撤兵,只是败给自家人,地盘还是中国的。东三省要是丢了,老张家可就成千古罪人了。
  虽说张作霖政治野心不小,他心里也非常清楚当前的局势,只是不想承认现实罢了。儿子这一说,他正好顺坡下驴:大总统不当了,回东北!
  不论是张学良还是张作霖,当时想的无非就是回到东北的安乐窝,继续张家的风光。可惜,竹篮打水,张作霖这一撤,走上了不归路。
  张学良之所以劝张作霖撤兵,一方面是看到奉军败势已定。另一方面,在东北,还有一个强敌——日本关东军。
  中国人打内战,最开心的就是日本。战争一开始,日方就在奉系和北伐军之间极尽手腕,试图渔翁得利。张作霖将奉军主力派往关内,东北大本营守备空虚。日本对东三省垂涎已久,张学良担心,日本会趁奉军的颓势,一举占领东三省。
  1928年5月9日,张作霖发表息兵"佳电",宣布退出京津。日本在张作霖面前向来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得知消息后,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多次找张作霖谈判。
  谈判的筹码就是军事援助,前提是,张作霖必须同意日本的一系列要求。
  1928年6月2日深夜,芳泽谦吉再一次来到张作霖在北京的帅府。就在白天,张作霖刚刚发表出关通电,宣布退出北京,回归沈阳。芳泽谦吉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谈判时机。
  约半月前,芳泽谦吉已经找过张作霖,软硬兼施,要求张作霖同意日方在东北修筑"满蒙五路"等要求。
  张作霖勃然大怒,断然拒绝,理由是"不能做这种叫子孙抬不起头的事!"这一次,张作霖一听芳泽又来了,气不打一处来,直接闭门不见,将他晾在客厅里。
  在张作霖的办公厅外,芳泽谦吉坐立不安,因为张作霖的骂声穿过墙壁,不绝于耳:"妈了个巴子!日本人真不够朋友,竟在人家危急的时候,掐脖子要好处。
  豁出我这身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东北,免得人家骂我张作霖是卖国贼!"
  芳泽谦吉是个中国通,听得懂中国话,顿时面红耳赤。张作霖骂完,叫翻译出来,将一沓文件交给芳泽。芳泽谦吉回到公使馆,打开文件,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了个"阅"字,既没有签字,也没有盖章。
  芳泽知道,日本以外交手段攫取在东三省的利益,彻底宣告破产。得不到利益,日本只得痛下杀手。
  时间到了1928年6月4日凌晨,载着张作霖的列车正孤独地行驶在黑夜中,下一站就要到皇姑屯站了。
  此刻,在皇姑屯车站,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正紧张地注视着三洞桥四周。
  这里是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的交叉点,南满线在上,京奉线在下。几个小时后,大帅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将经过此处。想到这儿,他的内心涌过一丝不安,不明白大帅为何依然选择走铁路。
  几日前,齐恩铭敏锐地发现,日军近来加强了在此处的守备,日夜放哨,甚至禁止行人通行,似乎在构筑什么工事。他向北京发出一封密电,请张作霖多加小心。
  张作霖收到密电后,考虑过乘汽车回东北,后来又放弃了。一来是因为路途遥远,汽车颠簸;二来,张作霖好面子,这一趟回去,毕竟不是荣归故里,而是被赶下台的。他不想让关东父老看到自己灰溜溜的样子,就要坐火车风风光光地回去。
  虽然如此,张作霖还是做了精细的打算。他故布疑阵,将启程日期一改再改。张作霖6月2日发表完出关通电,当天下午7时,就有一列七节的专列从前门东站出发,前往奉天。然而,车上坐的并不是张作霖,而是她的五夫人和仆役等人。
  张作霖最终动身,是在3日下午七时。临行前,他还特地换上了大元帅服。月台上人山人海,北京各界名流政要、各国使节都前来送行。
  在苍凉的军乐声中,张作霖最后一眼回望北京的天空,依依不舍地踏上火车。张学良亲自送父亲登上列车,这也成了父子二人的最后一面。
  这辆专列有20节车厢,张作霖坐在第十节车厢。这节车厢被称为"蓝钢车",购自英国,原本是慈禧太后专用的花车,装饰华丽,设备先进。
  在张作霖离京前,顾维钧拿着张作霖的八字,请人算了一卦。卜卦后,术士摇头叹息:"此人命贵,然黎明将至,灯胆将熄。"
  一语成谶,这趟专列最终成了张作霖的"死亡列车"。
  6月4日凌晨5时,专列到达皇姑屯车站。齐恩铭登车查看,见大帅无恙,一直悬着的心稍安。
  片刻后,专列重新启程,齐恩铭目送火车缓缓启动。而同一时刻,在皇姑屯不远处的日军哨所,还有一双眼睛,也密切注视着列车的动向。
  这双眼睛的主人是一个日本人,叫河本大作,当时是日本关东军的高级参谋。
  此刻,在三洞桥南侧的桥墩上方,以及中间桥洞的副桥北端,埋藏了120公斤炸药,分别装在了30个麻袋里,炸药的引爆装置被紧紧握在一个叫东宫隆吉的士兵手里。这一切,都是出自河本大作的安排。
  5时23分,专列缓缓驶进三洞桥。当张作霖所在车厢驶至桥下时,东宫隆吉按下了手中的引爆装置。轰隆一声,黑烟腾空,高达200公尺。瞬时,沙石飞溅,铁轨像麦芽糖一样弯曲起来,张作霖的车厢被炸出三四丈远。
  同一车厢的校尉处长温守善带伤从狼藉中爬出,四处寻找张作霖。眼前恐怖的场景令他感到恐惧:张作霖躺在三丈远的地方,一动不动,浑身是血,咽喉处有一个很深的窟窿。
  温守善急忙用一条大绸子手绢给张作霖裹了伤口,和驱车赶至的齐恩铭一道,将张作霖紧急送往沈阳大帅府。
  当天上午9时,张作霖伤重不治,不幸死去,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叫小六子(张学良)快回奉天。"
  张作霖死于日本人之手,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认为,河北大作能如此精准地炸死张作霖,必有"内应"。
  其实,张作霖大张旗鼓地出关,又岂能瞒过日本人的耳目?若真有"内鬼",也只是探查张作霖是否真的在那节车厢里。
  至于这个"内鬼"是谁,说法不一。
  有一种说法认为,"内鬼"是张作霖的日籍顾问町野。6月3日那天,他随张作霖从北京出发,却在天津站下了车。下车前,町野还特地对张作霖说了一句:"最好于白天到达奉天。"张作霖听了,只是点点头,并未重视。
  当时在车上,还有一个日本人,是日本驻锦州的领事。张作霖出关前,他特地从锦州跑到北京,代表奉天的日本军政各界表示,欢迎张作霖回归奉天。后来,他随张作霖一同回奉天,却在锦州借故下了车。
  事后大家怀疑,此人到北京的目的就是打探张的动向。因为,在锦州下车时,他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当时,有人建议张作霖换一节车厢。张作霖与日方虚与委蛇多年,从未想到对方会痛下杀手,换车厢一事就被他拒绝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内鬼"是前国务总理靳云鹏。他和张作霖一同出发,却在天津站下车。他本和张作霖定下儿女亲家,张作霖死后,他取消了婚约。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内鬼"是当时的实业总长张景惠。此人是奉系的著名将领,和张作霖是结拜兄弟。事发当天,他从皇姑屯车站上车,却未与张作霖坐同一车厢。"九·一八"事变后,他叛国投敌,当了汉奸。
  另外,还有人说"内鬼"是张作霖的六夫人马月清。她有个好友,叫川岛芳子,是臭名昭著的日本间谍。
  "内鬼"之说,猜测的成分居多,至今没有定论。实际上,不管有没有"内鬼",日本人对张作霖的杀心,早已有之。
  这一切,还要从张作霖的发迹史说起。
  张作霖出生于1875年,13岁那年,家境破落,他被迫开始流浪,只读过三个月的私塾。后来当过兽医,又从了军,还参加过甲午战争。张作霖发家是从当土匪开始,清政府剿不灭他,就对他招安。张作霖从土匪,一跃成为朝廷官员。
  日俄战争时期,张作霖帮俄国人打仗,被日军俘虏,又改帮日本人。借助日本的帮助,张作霖一步步崛起,从营长成为旅长、师长、奉天督军。最后成为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了"东北王"。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日本原想通过《马关条约》获得辽东半岛,却因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未能如愿。日俄战争,沙俄战败,日本才如愿踏上觊觎已久的黑土地。
  随着张作霖的崛起,日本人有了新的想法,欲通过张作霖之手,实现"满蒙独立"的目标,攫取在东北甚至整个中国的利益。
  张作霖确实出让了不少东三省的利益,以换取日方的帮助,尤其是在军事上的帮助。但他有一个底线:不能做汉奸,免得死后留骂名。
  对日本的要求,张作霖是"言出不行",能拖则拖,表面答应,暗里抗拒。
  当时在东北,存在两种外国势力,俄国和日本。日俄战争中,沙俄败于日本,这一直是俄国的锥心之痛。张作霖实在扛不住日方的要求,就去找俄国人告状,说日本要扩张在东北的势力,借俄国之手打击日本。
  对俄国的要求,张作霖的做法也是如出一辙。
  这也导致,日本方面对张作霖的态度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派。
  一派以田中义一(后成为日本首相)、日本外务省和日本驻奉总领事为代表,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外交手段,鼓动张作霖独立,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东三省。
  另一派,以日本参谋本部(二部)、日本关东都督、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川岛芳子养父)为代表,主张除掉张作霖。
  在皇姑屯事件中,当时的关东军司令村冈长太郎和河北大作,正属于这一派。
  实际上,皇姑屯事件并不是日本第一次对张作霖起杀心。
  1925年11月,奉系的主要将领之一——郭松龄倒戈反奉。郭松龄,外号"郭鬼子",因特别会打仗而得此名。当时,奉军的精锐部队都在郭松龄手中,再加上他出色的指挥能力,张作霖险些被迫"下野"。
  日本人借机找上门,声称愿意提供武力援助,只要张作霖同意日方的要求。山穷水尽的张作霖,最终以个人名义和日方签下"反郭密约"。
  郭松龄兵败被杀后,日本人来找张作霖履约。手下人告诉他:"密约里的承认土地商租和杂居,是‘二十一条’中的第十六条,一旦承认,就等于承认‘二十一条’。"张作霖如梦初醒:这事万万不能承认。
  日方以为帮张作霖解决了一场大危机,他会感激涕零,满心欢喜地拿着密约而来,没想到张作霖会赖账。日方恼羞成怒,直言:"张作霖说话,说了不算!"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三年后,日本在皇姑屯将张作霖送上了西天。
  而皇姑屯的这场谋杀,并没有经过日本内阁,是关东军高层私自决定的。关东军妄图趁张作霖身亡、奉军混乱之际,一举占领东三省。然而,张学良临危不乱,稳定大局,使关东军的计划成了泡影。
  事件发生后,远在东京的首相田中义一得知消息,脸色苍白,泪流满面,说了一句:"一切都完了!"
  若从历史进程来说,皇姑屯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开端,更是太平洋战争的远因。
  这一场爆炸,炸死了一个张作霖,改变的却是两个国家的国运。
  西方研究东北亚问题的专家加文·麦柯马克,在《张作霖在东北》一书中写道:"就与日本的关系而言,张作霖比一个纯粹的傀儡还多些什么;又比一个民族主义者少些什么。"
  作为大军阀,张作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五次用兵关内,使生灵涂炭。他屠杀革命党人,杀害李大钊更是他的一大罪行。
  但在对日本的关系上,张作霖保住了身为中国人的底线。不管日本如何威逼利诱,在他手上,东三省没有沦丧过一分土地。
  多年来,张作霖在东北大修铁路,对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形成了包围之势。在他的治理下,东北拥有全国最发达的铁路系统。他兴教育、发展地方经济、大力发展军事,为东北的近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死后仅仅三年,这一切就毁于一旦。
  1931年9月18日22点30分,又是一声爆炸,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20万东北军一枪不发,东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部沦陷。
  身为东北军的最高统帅,那一晚,张学良正在北平前门外的中和戏院,观看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宇宙锋》。
  当年,为了保住东三省,张学良苦劝父亲出关。三年后,不管他是否承认,东三省还是丢在了他老张家的手里。
  . END .
  【文| 南塘旧事 】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卢骅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是教育改造战犯的有效途径卢骅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是教育改造战犯的有效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就是如何处置各类战犯问题。中共中央政务院(后改为国务红五军团的今天(3月31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932年3月31日红5军团在安远信丰边境,发动群众扩大红军,打土豪筹款子。红15军随红1军团已开至长汀东之新桥休息。1933年3月31日红5军团和从俄乌战争中看毛主席精神的伟大(三)截止至今日,2022年3月31日,俄乌战争的军事战况为3月30日晚,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少将发布俄军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最新简报。科纳申科夫称,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俄军共为什么六部称为天地春夏秋冬?浅谈六部的前世今生大家知道一点儿历史的,多少都听说过朝廷里的六部,但具体是哪六部?各部都是干啥的?又相当于今天的什么部?下面超超陪您一起玩儿一次穿越吧。六部的起源与形成在说六部之前曹丕和曹植是如何争夺储位的(上)(图片来自于网络)曹操历经数十年,南征北战,剿灭群雄,建立起强悍的曹魏政权,他也到了花甲之年。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他的继承人。为了让自己庞大的政治遗产,雄厚的财政能持续发咸丰皇帝驾崩时,慈禧年仅26岁,她是如何度过深宫空虚生活的古代女子不易,纵使身处皇城,红墙峥嵘里也有说不尽的苦楚。慈禧执掌大清,连李鸿章曾国潘都曾是她的臣下,可依然难逃孤苦伶仃的凄惨命运。甄嬛传里的敬妃数遍宫墙,连每一处裂缝都清清楚楚,漫如果把所有的开国皇帝聚集在一起,最后谁能得到天下我想大家一定会有过这么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那就是如果把历史上所有的皇帝聚集在一起,都带着自己当时胜利之时的军兵,那么谁最后会一统天下?参加此次比赛的一共有九位皇帝,毕竟被公开承认大老太太一生经历上百次灾祸,每次都安然无恙出生于1929年5月6日的波兰老太太芭芭拉罗娅,她一生发展经历了上百次的死里逃生,每次都是自己性命攸关的灾祸,可以这样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了。但是如果反之也可以说她是最幸运的人揭秘清朝第一反贪大案!一省官员全部处死?和珅都比不过他乾隆四十六年,发生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大案。连皇帝听了都为之感叹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那么,在这个满清的盛世之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甘肃冒赈案,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场清腐大案又杀了孟子谏齐宣王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只用五十天,就完全征服,单靠人力不落叶枯看笑东欧沙俄来了,由弱到亡再涅槃的1280到1917上文俄罗斯739年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斯大林与腼腆的普京,我们谈了三个俄罗斯的两个半生命周期。一个国家必然要走完一个生命周期才能算得上成熟,从1283年到1917年的漫长634年历史
清朝妃子为何戴长指甲套?除了好看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皇帝清朝妃子为何戴长指甲套?除了好看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皇帝在清宫剧中,那些娘娘和妃子们经常会戴着一种指甲套,这个指甲套长长的,好像鬼指甲一样。对于现代人来说,戴上这个东西非常不方便您知道大清皇帝的传位,是怎么继续下去的吗?这下你们知道了吧顺治告诉康熙,我去当和尚了,江山给你了,康熙知道了康熙告诉雍正,我传位于四阿哥,不是十四阿哥,雍正知道了雍正告诉乾隆,我给你积攒这么多钱粮,你慢慢祸祸吧,乾隆知道了乾隆告诉嘉庆,我明史世镇云南的沐家和朝廷的纠葛,沐家为何多次遭遇削爵危机?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举兵征讨云南,将这块边陲之地纳入到明朝的管辖范围内。洪武十六年(公元13阎锡山进攻上党,毛主席却下令2天后再还击!事后才知真高明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领袖蒋介石邀请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延安的共产党干部们心里很清楚,这是项羽请刘邦鸿门宴。蒋介石已经铁了心内战,他料定毛泽东不会来重庆谈判。只待毛杀害刘志丹的凶手,他被陈赓俘虏后为何释放?晚年成为名医如果刘志丹活着,会授什么军衔呢?1996年,刘志丹被确定为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提起刘志丹至今仍令人扼腕叹息,他是西北红军和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却英年早逝,牺牲时年仅33岁。以诛戮大臣滥杀无辜,昏君暴主作恶多端,孙皓不亡国天理难容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灭掉了蜀国。至此,蜀吴联合抗击曹魏的形势一去不复返。司马炎篡魏自立之后,西晋又开始对吴国磨刀霍霍。定乱世赖雄主,唯雄主堪乱世。然而,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吴从未当过总统的总统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英属北美殖民地马萨诸塞湾省的波士顿(位于今美国马萨诸塞州)奶街,他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和签署人。作为美国梦的化身,他接被传染病拖累的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势力不断扩张,它已经成为一个围绕地中海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大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改共和为帝制,帝国疆土不断扩张,跨越了欧亚非三大洲,此后的古罗马,进入其鼎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十大元帅夫人担任什么职务,1955年有几人授衔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中央军委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是贫油国,为什么李四光却说中国有大油田?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竞争力,而石油作为工业能源的命脉所在,一直是每个国家都在极力发掘争取的战略资源。因此,独立的石油开采是一件让人非常有安全感的事情。而在上个世纪,中国一直商族人才是中华文明的祖先我认为商朝商代的商族人才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商族人发明了文字,建立了国家雏形,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明的祖先。众所周知,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商族人使用的,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比较原始初创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