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公叔痤,改变了吴起和商鞅命运的小人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小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形形色色的小人在推动和改变着这个世界,形成了历史。比如,没有袁世凯的"小人行径",或许就没有戊戌变法的失败,就没有后来一系列波澜壮阔的中国当代历史;比如,如果没有杨四知、魏藻德这些小人,或许就没有明朝的灭亡,就没有清以后的历史。
  公叔痤剧照(也有称为公孙痤)
  公叔痤又有称为"公孙痤"的,史记上则为"公叔座",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小人"。为了证明他是一个小人,我们可以讲如下两个故事:
  公叔痤为魏相时对吴起非常忌惮,便有除去之意。当时他的一个门客就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公叔痤问:"怎样下手?"
  门客答:"吴起追逐声望,为此而严于律己。您可以先向武侯说:‘吴起大才,我们魏国属于侯爵一级的小国,又比邻强秦国,恐不能长留吴起于魏。’武侯必然求问解决的办法,您就乘机说:‘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愿意长久为国效力就必定接受,否则就会辞谢。以此就能试探出他的想法。’然后您再想办法把吴起和公主邀请到您的府上,制造机会让公主故意发怒轻慢于您。法家出身吴起怎么会喜欢这样的公主?就一定会坚辞不受。"
  于是公叔痤依计行事,吴起果然不满于公主做派而辞谢了魏武侯。魏武侯也因此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吴起害怕魏武侯降罪,于是便离开魏国而到楚国。从此,公叔稳踞相位。
  商鞅原是卫国人,所以也称卫鞅。后被公叔痤收为"养子",所以也称公叔鞅。公孙鞅喜欢研究刑名之学,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但却故意拖着,并不向大王推荐。太史公 司马迁写道"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很有深意。若过早地推荐公孙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
  公叔痤病重后,魏惠王亲自前去探望公叔痤,说:"您的病如有不测,关于国事可还有什么建议?"公叔痤回答说:"我的养子公叔鞅,虽然年轻,但有超拔的才华,大王可将全部国事交给他,听任他去治理。"
  魏惠王听后却并未表态。待魏惠王要离时,公叔痤又屏退左右说:"大王如果不愿重用公叔鞅,那就一定要除去他,切不可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听后仍然没有说话。直到离开了公叔痤的宅邸,魏惠王才忍不住对左右大臣说:"悲乎?以公叔痤的能力,却要我把国家交给公叔鞅,何其荒谬!"
  吴起和商鞅,原来都是卫国人。吴起与商鞅,也都是狠人。
  早年间,吴起为了出人头地,弄得倾家荡产却是一无所获,结果被周边的一群人诽谤嘲笑。一般人估计要么忍了,要么找机会把这些人收拾一顿也就算了,可吴起却是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离开卫国后,吴起首先到了鲁国。于是便投奔了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结果因为母亲去世时,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标准回家奔丧守孝,被曾申以"不教"的理由除了名。于是,吴起弃儒学兵。
  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鲁元公想重用吴起御之,但想到吴起妻子是齐国人,又担心吴起的决心。吴起知道后,便杀了妻子,以明心志。于是鲁元公便任命吴起为将,大败齐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吴起杀妻"的典故。
  关于"吴起杀妻"的真实性,历史上是有争论的。"杀妻说"最早见于《史记·孙子 吴起列传》:"吴起于是欲 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 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在司马迁笔下,吴起仅娶过一任妻子,她就是这个可怜的齐女,无辜地丧命于冷血丈夫之手,成为吴起追求功名时献给鲁君的祭品!
  但是在《韩非子》的记载中,吴起的妻子则是"卫女",而不是"齐女",她是吴起在其母国迎娶的。吴起曾要求卫女给他编织一条丝带,可她却并未按吴起的要求规格编织。吴起让她修改,她也是口是心非。等吴起看到不符合标准的丝带时,怒不可遏。卫女辩解道 :"我开头已把经线确定好了,实在改不了。"吴起听了这样的解释则是更加气愤, 当即休妻。
  卫女见事态严重,便想请自己的哥哥来劝吴起。但是她的兄长也非常了解吴起,便道:"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 子毋几索入矣。"意思是说,吴起这个人,是崇尚法家的人,做起事来非常讲究原则。并且,有非常强烈的功名之心。那么,他一定会为了自己的追求,把自己的法治的原则在自己的亲人间首先实行和坚持,你就别心存侥幸了。后来,卫女又让被卫君重用的弟弟去求情,吴起果然不为所动,坚决"不听"。
  韩非子法家之集大成者,是非常推崇这种"不避亲贵,法行所爱"的法治思想的。所谓"亲贵"的"亲",指的是父子、夫妇这样的至爱亲人。为了捍卫"法"的尊严, 用法者当铁面无私,斩断亲情。在韩非看来,吴起乃"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韩非子·难言》),是法家人物的榜样。
  后来吴起在鲁国的主公季孙氏因懈怠宾客被杀害,吴起离开鲁国,来到了魏国。在魏国,吴起得到 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 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 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 了举世闻名的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接着又因为公叔痤的陷害而为魏武侯猜忌,而转投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变法。经过吴起的改革,楚国在短时间内国力大增,一度出现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霸主气象。
  但是吴起变法措施中例如"取消贵族世袭的爵位和俸禄只传三代,三代以后取消爵禄","将国内旁支贵族发配偏远之地",等政策 严重侵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两者的矛盾严重对立,史称贵人"皆甚苦之"。并且还出现了吴起在出行巡视时遇到大臣 屈宜臼的攻击的情况。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2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从前线赶回治丧,却被心怀不满的楚国贵族埋伏。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喊道:"群臣作乱,谋害我王。"
  按照楚国法律的规定," 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新即位的 楚肃王根据此规定,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而为了稳固统治,安抚贵族,也对吴起处以车裂之刑。吴起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
  商鞅剧照
  公叔痤死后,公叔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 景监见孝公。一番操作和沟通下来,公叔鞅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并在其支持下开始了史称"商鞅变法"的秦国的变法图强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公叔鞅之所以被后世称为"商鞅",是因为他曾统率秦军收复了 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 商於十五邑,号为" 商君",史称为商鞅。而正是因为这场战役,绝了商鞅最后的退路。
  公元前341年(也有观点认为是340年), 魏国受到齐、秦、赵三国的进攻, 魏国出师向秦反攻,失败了。次年, 魏国派公子卬和公叔鞅交战, 公子卬中了公叔鞅的计谋, 被俘虏,又一是场惨败。(后魏惠王又亲自率军进攻公叔鞅, 但又被打败。)
  公叔鞅是用什么计策俘虏了公子卬的呢?其实就是"利用‘和"欺骗"。在魏国时作为公叔痤"养子"的公叔鞅相识有旧,《吕氏春秋·无义》篇载云:(公叔鞅)为秦将而攻魏, 魏使公子卬将而当之。 公叔鞅之居魏也, 固善公子卬, 使人谓公子卬曰 : " 凡所为游而欲贵者 , 以公子之故也 。 今秦令鞅将 , 魏令公子当之 , 岂且忍相与战哉 ?公子言之公子之主 , 鞅请亦言之主 , 而皆罢军 。 " 于是将归矣 , 使人谓公子曰 : " 未有时相见, 愿与公子坐而相去别也。" 公子曰: " 诺。" 军吏争之曰 : " 不可。" 公子不听, 遂相与坐。 公叔鞅因伏卒与车骑以取公子卬。
  (PS:原文为公孙鞅)
  《战国策· 秦策一》载" 孝公行之八年, 疾且不起, 欲传商君, 辞不受。 孝公已死, 惠王代后" 。秦孝公是否真的曾有意传位给商鞅,在历史学界一直还有争论。但是商鞅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却是让继位者秦惠王所猜忌的。
  特别是在秦惠王还在做太子时,商鞅曾不顾情面地对其师公子虔处以"黥刑"(脸上刺字),这让两者的私人关系实在说不上好,而 公子虔则是"倒鞅"的绝对主力。
  商鞅被秦"通缉"后逃到魏国,《商君列传》载: " 去之魏, 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 弗受。 商君欲之他国。 魏人曰: `商君, 秦之贼。 秦强而贼入魏, 弗归, 不可。 ’ 遂内秦。 "
  魏国因为怨恨商鞅当年"欺骗"公子卬的行为,而不接受。甚至怕强秦找‘魏国放走商鞅"的借口,也不愿意借道让商鞅逃去他国,直接把商鞅又赶回了秦国境内。
  最后商鞅全家被杀,他的尸体还被运回咸阳施以车裂之刑。
  历史就是这样,有多少是偶尔,有多少是必然?没有公叔痤的小人之举,吴起与商鞅的人生和命运又会是什么样的?
  没有吴起和商鞅的变法,战国的历史又会如何演绎?
  没有商鞅对公子卬的"欺骗",商鞅不死,秦国的历史又会产生怎样的波澜变化?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人的历史》里讲:"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我深以为然。
  那么历史的价值是什么?
  乔治·屈维廉说:"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
  是的,警惕并希望我们身边少些小人吧!
  如果您喜欢草根的文章,请"关注、点赞、转发"!谢谢!或许在我的主页能发现更多你喜欢的内容!
  推荐我的其他文章:
  为张载正名:《人世间》里一段错误的历史
  亚历山大·杜金:被称为俄罗斯"妖僧"和普京"大脑"的人
  明万历年间也有一个像司马南一样"仗义敢言"的人叫杨四知
  又一个司马大师:只会用嘴爱国的崇祯帝最后一任首辅魏藻德
  庄子的"人间世"与梁晓声的"人世间"

一位志愿军女兵感化战俘,26年后被战俘认出你的礼物我还保存着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少中国女兵奔赴前线,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用她们的勇气和智慧战胜强敌,成为战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并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志愿军参谋长仅授少将,彭总为他鸣不平他是少将,我撑死是中将1955年全军大授衔仪式举行前,军人们已经知道自己的军衔了,十大元帅之一的彭总得知志愿军参谋长仅授少将后,当即为他鸣不平他是少将,我撑死是个中将。彭总一向严格无私,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二战中美英为什么不在苏联和德国两败俱伤后来个一箭双雕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至少造成了9000余万军民伤亡和5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那么这场人类历史上迄今三星堆惊世文物重现人间!一起去现场看看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再次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北京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主持人跨屏连线一秒穿越到三星堆考古现场首次出土完整金面具千年后仍熠熠生辉完整的金面具是新出土的重器此前发掘的金面具均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会挂多久?早在1980年时,邓小平便做出了解答每年慕名前往天安门的国人不计其数,他们只为一睹国家领袖毛主席的尊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2年里,毛主席的画像一直挂在天安门的城墙之上。72年里,毛主席可说是以不同的形式见1969年中央下令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这是为什么?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此后,天安门就在中国人民心中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1969年,中央曾经下令拆除重建这个江冬秀胡适的悍妻,外人眼中不登对的婚姻,用心经营也圆满前段时间,爱国热血剧觉醒时代霸屏荧幕。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拂去岁月的尘埃走进人们视野之中,其中就有一位被陈独秀大赞的青年才俊胡适。彼时的胡适尚在美国学习,就被先辈们迫不及待地纳入人才30万人永无休止的噩梦!1949年的医学奖诺贝尔奖史上最大耻辱肯尼迪家族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老肯尼迪一战后靠股票成为百万富翁,次子约翰肯尼迪后来成为了第三十五任美国总统,老三罗伯特肯尼迪成为司法部长,四子爱德华担任参议员47年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印度到底有多少诺贝尔奖?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于1901年开始颁授。这个最著名的国际奖项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5个领域,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截至2020年,美国黄巢兵败身死狼虎谷,数十名姬妾被俘,皇帝处置的方式被人耻笑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在历史上,黄巢出身不错,家族经商,贩卖私盐。黄巢善于骑马,年少时有些才情。他从小衣食无忧,慈禧太后起居之谜官房同治光绪两朝,作为实际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对权力有无限的贪欲,在物质生活上更是以天下养,本文是慈禧贴身宫女的口述,仅仅从上厕所这个生活上的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位老佛爷的尊贵与奢侈。叫起之后
聚焦十九届六中全会为什么这个政党能步履不停地开拓出新天地?历史发展在奋斗中前行,历史记忆在开拓中形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创业史。从初创时仅有50余名党员,到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这支被誉为史红军后卫团神秘失踪,中央三次调查无果,70年后山村民俗还原真相1934年7月,按照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开始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9月,六军团进入贵州一个叫甘溪的地方,误入了敌军包围圈。情况紧急,军团长肖克命令红18师师长龙云率师直部队及52中国考古学者百年追寻仰韶文化从哪来来源读特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而百年考古的发轫点,则是距今70004700年延续时间长达2300年之久的仰韶文化的重大发现。正是在仰韶村,考古学家揭示了史前华夏权力使人迷失!为何司马师和司马昭没反目成仇,反而顺利交接大权古代历史上,不知道多少人为了权力而前仆后继,不知道多少人为了权力而误了卿卿性命。即使权力面前已经尸骨累累,无数人依然对权力垂涎三尺。因为权力引起的骨肉相残事件屡见不鲜。玄武门事变中贺龙在解放战争中,为何没带兵打仗,是在执行什么秘密任务吗?贺龙是我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而毛主席更是评价过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红军时期,贺龙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成为我军的主力部队之一。贺龙在抗日战争中,贺龙担任120师长,带兵赢得了雁门汉景帝时期为什么会爆发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七十年代农村高中毕业的人,后来都干了什么工作,现状如何?这个群体的人,如今都已60多一70岁了!有当兵转业的,有入厂退休的,还有在农村务农的,如今,他们依然在忙碌着,或打工或帮儿女带娃娃!这个问题,我是亲的经历和体贴过的事,七十年代的高65年印军击溃巴铁,我军三路逼近中印边境,毛泽东给印度72小时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在印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下,巴基斯坦陆军一溃千里。特别是在战争的后半段,印军从侧翼包抄,直捣巴基斯坦的拉合尔,截断了巴军的后路。一旦巴军主力被歼,巴基斯清代三个下嫁汉人的公主结局如何?建宁公主最惨,其他两个尚可清代一直实行满汉不通婚的国策,不管是皇室宗亲,还是一般的满洲旗人都不能和汉人通婚。这一规定,直到慈禧晚年才被解禁,不过皇室公主格格依然不能和汉人通婚,仅限于一般的旗人。满汉不通婚的先宣称要活捉,后宣称已击毙,张万年被越南的苏联顾问列为劲敌1979年越南谅山省禄平县,一支越南特工小队正在凭借自己本土作战的优势,朝解放军127师的指挥部潜行。他们这一行的目标,是刺杀127师的师长,让解放军对禄平县的攻势受挫。这支三人的渡江战役临阵抗命换战术,请总前委追认批准,粟裕为何敢先斩后奏1948年1月,中央军委向粟裕大将的部队下达了过江命令,可他却连连摇头,迟迟不肯过江。1949年1月我党与国民党再次展开和平谈判,要求粟裕大将暂缓渡江,可此时的他却迫不及待的要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