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54岁等来真爱我宁愿没有,也不要凑合的婚姻

  1991年5月,34岁的铁凝去看望年迈的冰心,在两人谈话时,铁凝透露出自己仍然独身。
  冰心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催促铁凝成家,而是如有玄机一般地说出了七个字: "你不要找,你要等。"
  冰心老人的话给了铁凝很大的安慰 ,即便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过了三十岁还没有结婚都会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很大压力,更不用说是在90年代了。
  那么铁凝究竟是何许人也,又为什么能够拥有面对舆论压力的勇气呢?
  铁凝与冰心出身名门
  1957年,铁凝出生在北京。铁凝并不姓铁,因为父亲的笔名姓铁,她索性一脉相承。她的父亲铁扬是一位著名的油画和水彩画家,母亲则是一名声乐教授。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 铁凝从小就对艺术更加敏锐一些。 但是跟父亲、母亲选择的艺术道路不同,比起音乐和绘画,她更加热爱文学。
  那时候,其他小朋友都喜欢在户外玩耍,但是铁凝却总是闷在家里阅读,她喜欢从书籍中获得乐趣。
  铁凝
  由于女儿喜欢读书, 铁凝的父母干脆在家里为她设置了一间小小的书房 ,为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有句话说得好:"阅读于童年,受益一生。"年少的铁凝在书籍中获得了丰富的养料,这为她日后成为作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6岁那年,铁凝已经不满足于阅读别人的世界了,她想着手创造自己的世界,那个时候, 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会飞的镰刀》。
  虽然这篇小说文笔青涩,但是人物形象却十分鲜明,当时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
  铁凝高中毕业后,母亲想让她去文工团做文艺兵。在那个年代,文艺兵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但令家人没想到的是,铁凝却有自己的打算,她准备"上山下乡"。
  铁凝相信,广袤的农村一定会让她对生活有更深的感触、赋予她更丰富的灵感。她说:"我觉得一个中国的作家,如果对乡村你不屑于去了解,你可能会写出漂亮的小说,但是你不会真正刻骨铭心地了解中国这个民族和这个社会。"
  铁凝(右)
  就这样,因为对理想的坚持,在18岁那年,铁凝毅然决然地去了河北省保定地区博野县张岳大队插队,成为了一名知青。
  知青岁月没有辜负铁凝的选择, 在农村对人物细致的观察和大量素材的积累 ,为日后铁凝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在农村已经待了两年的铁凝也像无数知青一样,对大学校园充满了向往。
  她将几份手稿寄给了北大中文系,询问自己的水平是否有资格报考北大。不久她收到回信,老师们对她的作品非常满意,期待她的报考。
  梦想的院校愿意对铁凝敞开大门,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
  但是,一些看好铁凝潜力的作家却对她当时想离开农村的想法表示反对,他们问铁凝: "你希望成为北大的毕业生还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这让铁凝陷入了沉思,尽管当时父母强烈表达了希望她回到校园读书的想法,但是经过深思熟虑, 铁凝决定继续留在了农村。
  当时铁凝不过20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女孩就敢于做出这样的决定,她对文学赤城的热爱和性格中的坚定执着可见一斑。
  铁凝在农村一待就是4年,直到1979年,她才到保定地区文联的《花山》编辑部担任小说编辑。
  在务农期间,铁凝并没有因为繁重的劳动而放弃写作,她在《上海文艺》、《河北文艺》等文学期刊发表了几部短篇小说。
  顺利的职业生涯
  回到城市后,在农村积攒的创作热情加上良好的创作条件,铁凝的作品开始呈现井喷的趋势。
  1982年,铁凝创作出短篇小说《哦,香雪》。这篇小说获得了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让她开始在文坛中崭露头角。
  之后,铁凝接连创作出《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玫瑰门》、《大浴女》等小说, 成为了文坛的一匹黑马 ,1997年,她的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还荣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自此,铁凝名声大振,她的创作生涯从此一路高歌。接下来她的作品5次获得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期刊奖30余项。
  至今为止,铁凝创作了小说、散文、电影文学剧本上百篇,总计300余万字。
  而且,她的作品被译成英文版、日文版、法文版等多种译本远销海外。由于铁凝在创作上的优秀表现,她被作协领导所看重。
  1996年,铁凝当选为河北省作协主席;2006年,铁凝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成为继茅盾、巴金之后的第三位作协主席,也是中国作协50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性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不仅是一个社会团体,也是一个国家正部级单位。
  茅盾53岁担任作协主席,巴金则是80岁时才走马上任, 而铁凝这位新任的"中国文坛的女掌门人", 此时不过49岁 ,可以说是非常年轻了。
  对于这个结果,铁凝谦逊地表示:"我认为我是优秀的。但是,还有一个但是,就是和我同样优秀的,比我更优秀的作家,还有很多。对于这个结果,只能说是我的荣幸,就是非同寻常的荣幸。"迟来的婚姻
  虽然在事业上成就斐然, 但是铁凝的婚姻却迟迟没有着落。 难道是因为她相貌丑陋吗?
  不是的,铁凝举止端庄,长相秀美,汪曾祺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铁凝:
  "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两腿修长,双足秀美,行步动作很敏捷、轻快,眉浓而稍直,眼亮而略狭长,清清爽爽。"
  汪曾祺
  这样一个美貌、单身又身居高位的女性,因为工作需要,在公共场合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 公众和媒体对她私生活的揣测也愈演愈烈。
  但其实这种压力,铁凝早就感受过了。三十多岁的时候,她曾与冰心有过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的对话。
  冰心对她说 :"你不要找,你要等" ,这七个字铁凝一直记得,并且相信自己会等到对的人。
  冰心
  铁凝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所以并不会为流言改变自己的想法。
  对于种种猜测,她站出来回应道:"我并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有过感情经历,也差点就进入婚姻,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没有适合结婚的年龄,只有适合结婚的对象。铁凝虽然也向往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如同她笔下的女主人公一样,在感情生活方面,铁凝倔强又骄傲地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铁凝说:" 我宁愿没有,也不想要一个凑合的婚姻。 "
  要找到一个适合结婚的人是很困难的,正因为深知这种难处,所以铁凝并不强求,但所幸上天眷顾,她还是等到了。
  2007年4月26日,铁凝与华生登记结婚。
  "华生是谁?"当听到这个消息后,作协的很多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没听说国内有这样一名作家啊。
  原来华生并不是作家,而是一名经济学家。他1953年出生在江苏南京,在武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有过在国外留学的经历, 还是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两人结婚时他正在燕京华侨大学担任校长。
  如此正统的学院背景似乎与铁凝的经历大相径庭,而且经济学与文学好像也相差甚远,但事实上,两个人有着非常多的共同点。
  在那个年代,铁凝曾在农村插队4年,华生也曾在苏北淮安下乡插队,而后还在工厂务工,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才回到校园。
  此外,两个人还有共同的爱好。铁凝喜欢阅读,华生也十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两个人都喜欢苏州评弹,会被曲调哀婉的《钗头凤》所打动。
  在生活习惯上,两个人也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说两个人都喜欢散步,晚上爱喝粥,都讨厌抽烟等等。
  正如华生所说:"我们走到一起挺晚,但确实是一见如故,好像打小就认识。"
  而且一位认识他们夫妇的人也认为,谦和博学的华生,非常适合铁凝。
  总之,两个人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铁凝没有辜负这么多年的等待,她终于等到了一位如意郎君。
  她说:"一个人在等,一个人也没有找,这就是我跟华生这些年的状态。"
  幸福的感情生活
  对于相识、相恋的过程,两个人都闭口不谈, 他们只否认了流言中"一见钟情"的说法 ,华生曾说:
  "一见钟情就不正常。一个人在我们这样的年龄,有我们这样的阅历,能真正开始一段情感之旅,不容易。"
  两个年过五十的人,勇敢地结为伴侣,这其中除了燃烧的激情外,必定还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长久的磨合。
  有人说他们早在90年代时就已相识,也有人说2000年之后他们才得以见面,不论事实究竟如何,可以窥见的是, 两个人的结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是我一生要跟他相依为命的人。"铁凝对华生的评价,朴实且真诚。
  在2007年五一长假前,他们两个各自从家里拿了户口本,在北京拥堵的交通中紧赶慢赶,终于成功赶在了民政局下班前登记结婚。
  出来的那一刻,铁凝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 "啊,我结婚了。"
  虽然在这场婚礼来得很晚,但是两个人婚宴却办得十分简单,在结婚当天,他们只摆了一桌酒席,邀请了几位亲朋好友。
  铁凝向同事宣布自己结婚的消息时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是在假期过后, 在每一间办公室里放下了一包喜糖。
  她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正式向大家宣布——我结婚了。
  虽然在人生的后半段才走入婚姻的殿堂,但是两个人非常契合,一同出现在公共场合时,望向彼此的目光中都饱含着脉脉情谊。
  由于夫妻二人都曾在东南大学求学,在2012年,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他们向学校联名捐赠11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东南大学
  这次捐款他们没有匿名,本意是鼓励校友为母校做贡献,没想到一片好意却招来了麻烦。
  一位作家和一位学者, 凭什么能够拿出这么多钱呢? 一时间流言蜚语纷纷,媒体和公众开始对身为作协主席的铁凝进行了很多恶意的揣测。
  其实华生早在90年代便下海经商, 被誉为"中国最有钱的经济学家" ,身家十分丰厚,怎么会拿不出这笔钱呢?
  面对这些猜测,他在媒体极力澄清:"她不要行政权力,连一分钱都没批过,这种情况下怎么贪啊?"对妻子拳拳维护之情可见一斑。
  面对捐款引起的风波,华生觉得很愧疚,但是铁凝却没放在心上。
  多年来,她身居高位,经历过的恶意揣测远不止这些,对于现在的她来说, 有一个愿意呵护自己的人 ,远比谣言重要得多。 华生在接受记者访问的时候,被问及"今生最幸运的事是什么?"
  他眼带笑意地说:"遇见了对的那个人。"
  铁凝在参观《红字》作者霍桑的故居后也曾感慨:"好的婚姻能使一个人起死回生。"
  因为对幸福的婚姻生活心存期待,所以铁凝才能耐得住长久等待的寂寞。 而因为没有在岁月中失去爱的能力 ,所以他们才能对彼此的相遇心怀感激,迎来如今幸福的家庭生活。
  至今为止,铁凝和华生的婚姻已经走过了14年,依然恩爱如初。 铁凝的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她不但收获了成功的事业,而且等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美好婚姻。
  所以,在没有爱情的时候,我们也无需慌张,更没有必要因为到了年龄应该结婚,而去和一个不适合的人将就,努力耕耘自己的理想,等到理想之花盛开的那天, 说不定爱情也会不期而至。 参考资料
  [1]中国作家网,2006年11月15日,《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
  [2]《人民文摘》,2012年第5期,《铁凝:50年等待,爱情花开》
  [3]中国江苏网,2012年5月16日,《华生铁凝夫妇向大学捐赠1100万,婉拒命名教学楼》

说谍中国古代各种谍报技术的精妙之处,有些流传至今仍在使用密码,是各种间谍活动中最常用的工具,也是间谍题材影视作品中最多渲染的手段。中共第一本自编密码是周恩来的豪码,邓颖超是中共第一个译电员。抗战期间,重庆黑室破获的日谍大地小说密码等。而中国最后一个皇太子文历史九点半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街头,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仆人,弯着腰,吃力的寻找着地上散落的每一根白菜帮子和剩菜,老人不是要拿回家喂阿猫阿狗,这是他和少爷的晚餐。回到家中,白菜帮子他是三国里最有骨气的国君,宁做刀下之鬼也不当亡国之君在君权神授的古代,九五至尊的皇帝无疑是凌驾于一切的信仰,一个运行正常的古代社会体系之下任何人在皇帝面前都会黯然失色。然而就有这样一位皇帝却死在了自己臣子的门客手上,他就是大魏皇帝曹二战中的维也纳仲裁,帮助匈牙利将国土从9万扩充至14万平方公里维也纳仲裁是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德意志第三帝国作出的解决东欧国家间领土争端的仲裁。其中第一次维也纳仲裁发生在1938年11月,匈牙利如愿以偿地获得斯洛伐克南部1。04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官渡之战时,如果刘表从背后偷袭曹操,有可能得手吗?最近我在写作豹眼中的官渡之战,其中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表当时的态度。根据我所了解的史料,如果刘表当时从曹操背后下手,曹操必败无疑。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秦始皇为什么重用赵高?赵高是秦国著名的奸臣,是大秦帝国灭亡的罪魁祸首。那么,一向有识人之明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重用赵高呢?第一,赵高出身寒微,凭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在历史上,赵高是一个著名的小人。不过,不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这是人们曾经用来形容北大荒的一段佳话。北大荒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具体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之地。如今的北大荒实际成了黑龙江史记记载,武王杀死纣王时,是先连射三箭,再用黄色大斧砍下其头颅对待纣的宠妃,也先连射三箭,用黑色大斧砍头颅。为什么要这么操作?有些答主回答的是什么阴阳五行说,实在是太扯淡了。柏舟这里就先说一下黄钺和玄钺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一把铜斧和一把铁斧。商朝主要是青铜器文明,所谓的黄钺基本上就是黄铜斧无疑了,虽然商朝唐朝贵族的三宝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他们奇在何处?说到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梦幻般的贞观盛世,能征善战的李世民偃文修武的魏征运筹帷幄的房玄龄百战百胜的神将李绩等英雄,但我们今天不谈英雄,主要谈谈唐朝贵族家里的三宝昆仑奴新罗婢菩萨在美共的眼里,我们才是灯塔国自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期,苏联解体之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就遭到了非常沉重地打击,全世界一直到现在,仅仅剩下5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别是朝鲜越南古巴老挝以及我们中国。就此之后,社会主义武则天篡唐时,罗家将,薛家将,秦家将为什么不出来?在哪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武则天篡唐时,大唐已经建立了几十年了,一代英主李世民已经去世几十年,李治也去世多年。可以说,大唐的贞观盛世已经接近尾声了。回到正
如果突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国人怎么办,需要做些什么?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国人应该这样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国家和亲人。首先先安顿好妇女儿童老人,让他们有地方住,有饭吃。住在安全的地方,不要过度受怕,也不要受伤。其次,所有16以赫鲁晓夫当政后,斯大林儿子瓦里西已授衔中将,他最终结局如何?别看斯大林是苏联领导人,但他的两个儿子都因为他而活得十分痛苦,他的大儿子雅科夫身死德国战俘营,二儿子瓦西里则受到他的牵连郁郁而终。斯大林的第一个儿子名叫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他是斯大林80年代的打工人,一家人挤在三平米出租屋,毫无隐私可言两句话不合就引发了一场大战,最终闹得头破血流,这便是21世纪初的厚街。80年代打工人辛酸厚街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虽然是个镇但常驻人口却有55万多,而作为台湾商人进入大陆最早的地方之罕见周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的16张合影,友情始于法国留学时中共七大期间,周恩来和聂荣臻合影。周恩来和聂荣臻的友谊始于法国。1920年,聂荣臻前往法国勤工俭学,12月周恩来到法国。1922年聂荣臻加入少工,后来建议少共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在位二十一年,大赦天下二十次,每年必赦,不死不休可能看到这个标题大家都在首先想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在位的是谁,是真实历史故事还是作者在这里胡说八道,我在这里还真的不是在胡说八道,历史上面还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的。我说的这位就是汉灵帝出于天性的真诚感人至深胡林翼之所以如此帮助曾国藩,除曾国藩之前帮助过他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曾国藩的人格魅力。有些人帮助了别人,总是自鸣得意,经常提起,怕别人忘记了自己的功劳,而曾国藩不是这样的彭梅魁保存彭老总手稿17年,78年找黄克诚帮忙伯伯您替我交了吧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众多革命将士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身躯为我国筑起了一道万里长城。那个年代的五星红旗是用将士们的鲜血染成的,如果读一页就上瘾,这套书看尽300年大唐兴亡史说起唐朝,大家都会升起一种自豪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也最传奇的王朝之一,与唐朝相关的故事,熊猫君一直百听不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马嵬之变错过唐朝史,就错过了历史的富矿!想了厚黑学汉之韩信楚汉之争,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此人脸皮最厚,心子却是不黑,最终失败于长乐钟室,身首异处,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此人是谁?就是人人都知道的韩信。胯下之辱,他能够忍受,脸皮厚的程度不在他18岁便担任师政委,但在授封时却撕掉肩章,至死也不愿再穿军装军衔代表着国家给军人的最高荣誉,所有的军人都以其为荣。然而在1955年的一次授衔中,有一位叫段苏权的军人当众取下衔章,直到死去也不愿穿上军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916年段苏权出红色鄂豫边八团东征地积贫积弱旧社会的三座大山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致使中国积贫积弱,在豫南的社会历史表现可见一斑。一生产力落后,风调雨顺的年景,小麦亩产一百多斤,水稻亩产二百多斤,佃农广种薄收,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