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基辅传之五俄罗斯学者观点,斯拉夫人与瓦良格人建立罗斯国

  接续前文《"基辅传"之四:海盗来了,不是斯拉夫人,是维京人建了基辅罗斯》。
  关于罗斯国的建立,俄罗斯学者与西方学者的观点是不完全一样的。俄罗斯历史学家把固有的大国沙文主义、大俄罗斯主义的观点贯穿在历史研究当中,他们写的书并不完全客观。但是,研究俄国历史毕竟还是要大量参阅俄国学者曾经做出的历史研究。虽然现在世界史话语权在西方学术界,但西方史学家同样会用歧视性和选择性的遗忘态度来描述别人家的历史。
  有人私信问我,我写的这些历史知识是否有资料出处,我明确告诉大家:我写的这些文字肯定是有出处的,主要参考国外历史学著作,而且不只参考一本。毕竟不是写论文,没必要列出所有资料出处。我又不走流量文,读者喜欢读就请读下去,耐不住性子不看的也不勉强。一、 俄罗斯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今天的俄罗斯联邦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的欧洲部分有426.84万平方公里。我们仅拿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作比较,欧洲其他面积较大的国家面积排名如下:乌克兰60.37万平方公里,法国54.7万平方公里,西班牙50.6万平方公里,瑞典45万平方公里,挪威38.52万平方公里,德国35.71万平方公里,芬兰33.81万平方公里,波兰31.27万平方公里,意大利30.13万平方公里,英国24.5万平方公里,罗马尼亚23.75万平方公里,俄罗斯的面积与这11个欧洲土地面积排名靠前国家的面积总和大致相等。可以说,俄罗斯在欧洲就是典型的巨无霸,任何单一的欧洲国家面对俄罗斯都有一种耗子见猫式的既视感。
  为什么俄罗斯的疆域会这样广阔呢?有三条原因。
  第一条,东欧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无险可守,只适合单一的人口众多的强大民族控制这一广大地区。
  东欧地形图
  东欧大平原,也可以说是欧俄平原,北部是森林地带,南部则是一望无际的南俄草原,与中亚草原无缝连接。黑海北岸地区主要属于东欧平原,有少量山地,河流众多,有许多沼泽和湖泊。
  这样大的无险可守的地区,只适合一个庞大的族群生存。也就是说,不论这片土地上曾经生存过多少显赫的民族,最终起主导作用的只能剩下一个人口庞大的民族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这个主体民族要靠绝对的人口数量控制广阔的土地。历史选择了东斯拉夫人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其中的俄罗斯人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
  由于东欧平原便于交通,历史上来自东方的亚洲游牧民族、来自南方的希腊人和拜占庭人、来自西欧的日耳曼人和来自北欧的诺曼人(维京人)纷至沓来,当地的斯拉夫人民如果不团结起来,势必始终要被这些不断入侵的外族所奴役。是外来民族促成了东斯拉夫人的团结和壮大,同时也是外来民族开阔了东斯拉夫人的视野,使壮大后的东斯拉夫人产生了对土地的无限贪欲,热衷于扩张领土和对外侵略。
  第二条,极度严寒的气候条件是隔绝外敌入侵的天然有利因素,保护了早期罗斯国家的发展,也埋下了落后保守的祸根。
  相较欧洲其他地区,东欧的天气相对寒冷,大部分地区全年近一半时间都在冰天雪地之中。北部的圣彼得堡全年冰冻期为5 6个月;中部的莫斯科有4 5个月的冰冻期,一般4月份才进入春季,到10月份就开始雪花飘飘进入漫长冬季了。
  这种环境不适合大量来自较温暖地区的外族侵入并居住,因此建立在较为严寒地区的东斯拉夫人的国家能够比较安全地存在下来,不像黑海北岸地区一样不断被外来民族占据。
  所以,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最早出现在欧俄平原北方的森林地带里,当他们强大以后,才开始南下控制包括黑海北岸地区在内的南部草原地区。
  欧洲一月份气温等温图,莫斯科远比欧洲其它大部分地区要冷
  从等温图我们可以看到,极寒的天气是保障古代东斯拉夫国家不受西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同样,这种天然的气候隔离造成东斯拉夫国家长期与西欧各国交流较少,因此东斯拉夫国家长期处于文化和生产力上的原始落后状态。
  第三,欧洲其他地区支离破碎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众多的民族国家,不能形成长期的统一的庞大国家制约东斯拉夫国家的发展。
  罗马帝国分裂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奠定了现代欧洲民族分布的格局
  历史上欧洲最接近统一的时代是罗马帝国时期。自罗马帝国东西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又回到各自割据的时代,而这些割据国家大多是蛮族建立的。在欧洲,千万不要说自古以来,如果说自古以来,现代欧洲各地生活的民族基本上都是历史上的难民或者移民。
  长期以来,对于西欧各民族国家而言,东欧就是蛮荒不毛之地,没有什么国家愿意向东野望,客观上给予了东斯拉夫国家发展和壮大的时机。
  这种地理条件和历史现实,造就了俄罗斯文明的如下特点:国家政权的专制主义形式,人民集体主义的心态,个人不大的经济自由范围,社会服从于国家。
  所有因素共同作用下来,东欧就形成了巨无霸式的俄罗斯国。直到今天,西欧国家如果不抱团,单一国家仍然没有办法和俄罗斯抗衡。二、西方学者与俄罗斯学者关于是哪个民族建立罗斯国的争论。
  历史上,关于俄罗斯国家起源有三个著名的问题——罗斯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祖源国)渊源于何处?基辅罗斯的第一位王公是谁?罗斯国家又是怎样诞生的?
  经过几百年的论战,在这些问题上形成了两种观点——诺曼说与反诺曼说。诺曼说认为是诺曼人,也就是瓦良格人,也就是维京人,建立了罗斯国;反诺曼说就是斯拉夫说,认为是东斯拉夫人建立了罗斯国。
  最早提出诺曼说的是18世纪在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供职的德国史学家Г.З.巴耶尔和Г.Ф.米勒尔,他们根据古罗斯编年史中的有关记载,认为古罗斯国家是由诺曼人,也就是从斯堪的纳维亚来的瓦良格人或称维京人,建立起来的。
  巴耶尔的论文《论瓦良格人》首次提出编年史中的瓦良格人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观点。他的主要论据是:根据9世纪一部西方拉丁文本《别尔京编年史》839年条目下的记载,出使君士坦丁堡的罗斯使节姓名都是瑞典人名;罗斯最初的一些瓦良格王公及其扈从的姓名几乎都出自斯堪的纳维亚语,如留里克、特鲁沃尔、奥列格、奥丽加等;"瓦良格"一词是斯堪的纳维亚语vaering一词斯拉夫俄语音译,11世纪的拜占廷人把在拜占廷皇帝身旁充任保镖的诺曼人称作瓦良格人。
  米勒尔的讲演稿《论俄罗斯族及其名称起源》则是对巴耶尔观点的进一步说明。米勒尔认为罗斯人与瓦良格人是一回事,而瓦良格人就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是斯堪的纳维亚人给罗斯国家提供了王公。
  罗蒙诺索夫
  对于古罗斯国家形成的诺曼说,俄国著名科学家M.B.罗蒙诺索夫坚决反对,自此形成了反诺曼派的史学观。不过他列举的论据并没有多少说服力。罗蒙诺索夫在《古罗斯史》第一卷中坚持认为,《往年纪事》关于"邀请瓦良格人为王"的记述是虚构的,因为瑞典史料中根本没有提及留里克这个人以及他来到罗斯的史实。后来一些俄国学者和苏联学者出于维护民族自尊心需要,也支持罗蒙诺索夫的反诺曼说。
  到19世纪,诺曼说在西方和俄国都成为主流认识。进入20世纪40~5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爆发,关于古罗斯国家形成的问题就成了意识形态问题。苏联所有书刊统统把诺曼说作为资产阶级伪科学的反动理论加以讨伐。1953年苏联科学院历史所集体编写的多卷本《苏联史纲》、1956年经济史专家梁士琴柯的《苏联国民经济史》、1972年诺索夫主编的《苏联简史》第一卷,都认为所谓"邀请瓦良格人留里克为王"的说法,是编年史家企图回答当时人们关注的基辅大公起源问题时故意捏造出来的,诺曼人对古罗斯国家的形成并没有起过多么重要的作用。苏联学者发表了大量文章,认为"罗斯"(pycь)这个名称不是源于斯堪的纳维亚,而是居住在基辅城区的、以"洛斯河"(pocь)命名的一个斯拉夫部落的名称,从而再次提出"罗斯"南俄起源说。
  苏联史学家认为, "实际上斯拉夫人的国家形式早在9世纪之前,即在瓦良格人或诺曼人入侵东欧之前,就已经成形了。"尽管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最终形成于瓦良格时期,但在瓦良格人出现在东斯拉夫土地上时,这里已充分形成了建立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前提。少数的瓦良格人不可能以武力征服广大的东斯拉夫部落,留里克为王并不意味着瓦良格人是罗斯国家的建立者。
  2000年,俄国历史学副博士Г.И.阿诺辛在俄罗斯科学院《历史问题》杂志上发表论文,对"罗斯"名称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既不同于诺曼说也不同于反诺曼说的假说。他认为,罗斯人(瓦良格人)既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也不来自南俄,而是来自诺夫哥罗德以南的伊尔门湖南岸,其本身就是北方的东斯拉夫人。阿诺辛认为瓦良格人是伊尔门湖南岸的煮盐、贩盐的东斯拉夫人。
  具有瓦良格血统的基辅罗斯大公伊戈尔的夫人奥丽加,以后会介绍到
  阿诺辛认为,盐是中世纪早期的黄金,瓦良格人在垄断了盐的生产和贸易后变得富有起来,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被当地人称为pyc或pycь,也就是罗斯人,意思是气粗、粗壮、富有,甚至显贵,而东斯拉夫人在社会上意味着普通人。《往年纪事》中记载的楚德人、斯洛维涅人和克里维奇人到所谓海对岸去邀请的瓦良格人——罗斯人,就是这些住在伊尔门湖南岸的显贵,因为在古罗斯文献中伊尔门湖就有 "海的,甚至是罗斯海"的名称。
  比较折中的看法是,历史上,少量的半海盗半商人的瓦良格人(维京人)从北欧进入东欧,沿第聂伯河南下,企图通过军事控制通往君士坦丁堡的商贸之路。这期间,由斯拉夫人与芬兰人组建的部落联盟不能抵御瓦良格人的入侵,转而邀请强大的留里克雇佣兵作为超部落组织的存在,维持各部落之间正常的秩序,进而自然而然演进为最早的罗斯国家。
  据《往年纪事》载,882年留里克的亲属奥列格率大军南下远征基辅,这支军队"由瓦良格人、斯洛维涅人、默里亚人、维希人和克里维奇人组成",侧面证明古罗斯国家的建立是东斯拉夫人和从斯堪的纳维亚来的瓦良格人共同参与的结果。古罗斯国是东斯拉夫人与外部敌人——瓦良格人、哈扎尔人斗争的产物,也是包括留里克亲兵队(瓦良格人)在内的各部落力量相联合的产物。
  当然这种说法也不是定论。三、俄罗斯历史学家笔下的罗斯建国史。
  从上一章节,我们就提到《往年纪事》关于"邀请瓦良格人留里克为王"的重要的罗斯国建国的记述,下面我们详细看一下相关资料。
  俄国著名编年史学家、科学院院士A.A.沙赫马托夫认为,基辅—别彻尔修道院从11世纪40年代起着手编纂编年史,《往年纪事》以11世纪90年代的一部《始初编年史》为基础编写的,编写始于1093~1095年,完成于1113年。
  《往年纪事》这样记述了古罗斯国家建立的最初历史:"6367年(859年)。来自海外的瓦良格人,向楚德人、斯洛维涅人、默里亚人和所有的克里维奇人征收贡赋。哈扎尔人向波里安人、塞维里安人和维亚吉奇人征收(贡赋)——每灶缴纳一块银币和一张灰鼠皮。
  6368年(860年),6369年(861年),6370年(86,2年)。(人们)把瓦良格人驱逐到海外,不再向他们缴纳贡赋,同时开始了自己对自己的管辖。他们彼此之间再无正义可言,各个氏族相互争雄,内讧不休,战乱频仍。他们相互商议:‘我们为自己寻求个王公吧,由他来治理我们根据法律裁决(我们的纠纷)。’他们到海外瓦良格人,即罗斯人那里去了。这是因为瓦良格人自称是罗斯人的缘故,正如有的人称诺曼人、盎格鲁人,有的人称哥特人一样,这些人也称做罗斯人,他们就是这样命名的。楚德人、斯洛维涅人和克里维奇人对罗斯人说:‘我们那里的土地辽阔,物产丰盈,却漫无秩序。请到我们那里去称王,去治理我们吧。’于是,罗斯人从自己的氏族里推举出三兄弟,率领他们所有的人前来。长兄留里克坐镇诺夫哥罗德、二弟西纽斯坐镇白湖,三弟特鲁沃尔坐镇伊兹博尔斯克。正是由于他们的缘故,才出现了罗斯国家这个名称。诺夫哥罗德人指的是出身于瓦良格氏族的人,而以前指的是斯洛维涅人。
  两年后,西纽斯死了,他的弟弟特鲁沃尔也死了,留里克就独掌一切权力。他把自己的僚属分派到属下的几座城市,或去波洛茨克,或赴罗斯托夫,或到白湖。于是瓦良格人就开始住在这些城市。诺夫哥罗德的土著居民是斯洛维涅人,波洛茨克是克里维奇人,罗斯托夫是默里亚人,白湖是维希人,穆罗姆是穆罗马人。他们全都受留里克的统治……"
  对于这一记载的承认与否,是诺曼说与反诺曼说的重要论战焦点。
  本章节涉及到的重要地名和民族,非本时期历史地图
  下面我引述沙俄时期的历史学家瓦·奥·克柳切夫斯基在《俄国史教程》第一卷里关于罗斯国建立的论述。这本书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唯一的一部从古写至19世纪中叶的多卷本俄国史书。
  公元7世纪和8世纪的整个过程中,当阿瓦尔人统治喀尔巴阡山脉的东西两面的时候,居住在这个山脉东北坡上的斯拉夫人东支,逐渐向东和东北退走,进入东欧平原。东斯拉夫部落组成军事联盟,杜列伯族是军事首领。随着阿瓦尔人入侵,这个军事联盟解体了。
  《往年纪事》列举了东斯拉夫人的部落,如波利安人、德列夫利安人、沃林人、塞维里亚人、拉吉米奇人、维亚季奇人、克里维奇人、波洛茨人、德列哥维奇人以及诺夫哥罗德等东斯拉夫人的部落分布情况。他们生活在奥卡河流域。后来,沃林人领导的部落联盟解体,各个部落选出了自己的君主。
  传说古代基辅建立在大森林的南端,基辅的第一任统治者基伊和他的弟弟死后,他们的氏族开始控制波利安人的公国,德雷夫利安人有自己的公国,德列哥维奇人也有自己的公国。
  当东斯拉夫人迁徙到平原上时,突厥游牧部落哈扎尔人统治着黑海北岸和顿河以及第聂伯河之间的草原。传说,哈札尔人发现波利安人住在森林中的那些山上(在第聂伯河高陡的右岸),哈札尔人就说:向我们纳贡。波利安人考虑了一下,"每户"缴纳一把剑。于是哈札尔人带了这些贡税去见自己的王公和族长,对他们说:"看我们找到了新的贡税"。他们问道:"在哪里?" "在第聂伯河沿岸森林里的山上。" "他们给了你们什么?"那些人把剑拿出来给他们看。于是哈札尔的族长们说:"王公啊,这种贡税是不吉利的,我们过去只知道贡税是单刃的武器,也就是马刀,而这些人的是双刃的武器,也就是剑,他们将来会向我们和其他国家索贡的。"结果后世的俄罗斯人统治了哈札尔人。
  到公元8世纪,由于开通了从北欧到拜占庭的商路,参与贸易的罗斯人陆续建立了许多商业城市,如基辅、佩列雅斯拉夫利、契尔尼戈夫、斯摩棱斯克、柳别契、诺夫哥罗德、罗斯托夫和波洛茨克等。大多数城市沿着"从瓦利亚吉人(瓦良格人)到希腊人"的主要水路,沿着第聂伯河—沃尔霍夫河形成一串长的锁链,只有几个城市在其他河流线上——特鲁别日河上的佩列雅斯拉夫利、杰斯纳河上的契尔尼戈夫和伏尔加河上游地区的罗斯托夫,这反映了罗斯通商的活动范围向东延伸,到达亚速海和里海。
  以上讲到的罗斯人,早期是指外来的生活在斯拉夫人中的异族统治者,直到后来罗斯人才被认为是东斯拉夫人,或者说东斯拉夫人被罗斯人大量同化。
  到九世纪东方的"野蛮人"佩切涅格人和乌兹突厥打败了哈扎尔人,来到顿河西岸居住,甚至到达基辅附近,他们阻断了商路。顿河和黑河之间还有另一个敌人——流浪的黑保加尔人,也威胁着商路安全。
  罗斯各主要商业城市开始武装起来,四周围以城墙,加以军事设施,驻扎士兵。这样,工业的中心和货物的仓库就变成了设防的、武装的掩蔽所。
  从九世纪初叶起,从查理大帝统治的末期起,斯堪的纳维亚的武装海盗开始在西欧沿海骚扰,由于这些海盗主要来自丹麦,他们在西欧被称做丹人。大约同一时期,在欧俄平原的河道上也开始出现了从波罗的海来的外族人,他们在这里被称做瓦利亚格人(瓦良格人)。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这些瓦利亚格人经常到罗斯来,有的来经商,有的是应罗斯国王公的邀请,被招募为亲兵。
  根据基辅传说,瓦利亚格人是罗斯商业城市中的普通居民,在这些城市中其人数超过当地的土著东斯拉夫人。按照《往年纪事》的说法,诺夫哥罗德人最初是东斯拉夫人,后来成了瓦利亚格人,好像是当地的东斯拉夫人瓦利亚格化了。按编年史中的传说,基辅也是瓦利亚格人开始建造的。
  奥列格
  叙述罗斯国土起源的《纪事》在讲最初的几个王公时,讲了一个有趣的事:大城市周围的地方、整个部落或部分部落,都是跟着大城市走的。传说被东斯拉夫人和芬兰部落邀请来当王的瓦利亚格人留里克死后,留里克的托孤之人奥列格从诺夫哥罗德到了南方,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在城里设置了自己的总督,没有进行战斗斯摩棱斯克的克里维奇人就都承认了奥列格的政权。奥列格占领了基辅,此后基辅的波利安人也就承认了他的政权。
  到公元9世纪下半叶,欧俄平原北方已经出现一些公国:诺夫哥罗德的留里克公国,白湖的西纽斯公国,伊兹波尔斯克的特鲁沃尔公国,基辅的阿斯科里德公国。十世纪又出现了波洛茨克的罗格沃洛德公国,晋里皮亚特河上图罗夫的图罗夫公国。这些公国都是瓦利亚格人建立的公国。
  关于邀请留里克当王的另一个传说是,最初留里克仅仅是被当作雇佣军请来的。有一段保存下来的记载说,留里克并非直接在诺夫哥罗德居住下来,起先他宁愿离诺夫哥罗德很远,在这个国家的入境处,即在拉多加城里,仿佛考虑要和自己的祖国接近些,以便在必要时就能逃回祖国。他在拉多加赶紧"筑城"建造了要塞。
  留里克在诺夫哥罗德居住下来以后,过了两年,诺夫哥罗德人感到了委屈,他们说:"我们成了奴隶,从留里克和他的族人那里受了许多苦痛"。他们甚至组织了一次密谋,结果留里克杀死了密谋暴动的领袖,"勇敢的瓦季姆",并且屠杀了和他同谋的大批诺夫哥罗德人。
  过了几年,又有许多诺夫哥罗德的农夫从留里克那里逃往基辅的阿斯科里德。这些细节说明,当地居民并非心悦诚服地邀请异国人来统治没有武装的自己人,而是雇佣他们来打仗以保护自己国家抵抗外敌入侵的。显然,海外王公及其亲兵队是由诺夫哥罗德人及其同盟部落请来,并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报酬。但是雇佣兵最后变成了统治者,而雇佣他们的工资也增加了,变成了被统治的东斯拉夫人的义务贡税。这大概是罗斯国家建立的真实过程,引狼入室,鸠占鹊巢。
  说实话,如果不事先看其他介绍俄国历史的书籍,这位俄国历史学家的记述顺序会把人绕晕的。
  下一章节我们开始谈论基辅大公国的建立。
  未完待续。

为何如今没人敢惹中国?13年前的特殊战斗,意外证明中国实力一个国家要和另一个国家交流必须以实力作为后盾,从欧洲国家在殖民时代对其它国家的掠夺就能看出世界的本质。如今之所以没人敢惹中国,只是因为13年前的一件事意外地证明了中国的实力。这件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系列武昌首义史话之三一枪突发编者按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孙中山先生和他所领导辛亥革命,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在海峡两岸东汉开国功臣名将东汉开国功臣是指在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人。编号姓名爵位官职对应星宿功劳去世,时间1hr邓禹高密侯太傅角木蛟镇压铜马起义军,又跟着毛主席学管理授权与集权如果把毛泽东和蒋介石作为一正一反的两个管理者。在国共相争的较量中,明显可以看出来两种领导风格一种是授权与集权的艺术一种是事无巨细的控制。如同我们日常在职场中,遇到的不同的领导01授晋朝承认刘备是皇帝吗?有何史实依据?刘备去世之后庙号烈祖,谥昭烈皇帝,这一套程序下来,俨然就是皇帝一般的存在了。因为蜀汉政权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刘备的庙号没有像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一样使用太祖或高祖,而且选择了烈祖,似嫉恶如仇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从来没批判过慈禧一句?鲁迅批判的是国民性,僵尸般的文化和山头政治。并不具体批评那个人,而每个人又都深受其影响,深受其害。从某种意义上说,慈禧也是其受封建文化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狂人日记和药等都是对旧文化揭秘东拉科村的金佛爷图片来自网络(一)东拉科村,旧时称啦课暗门,亦称庄子暗门,是青海河湟地区的古村落之一,位于湟水重要支流西纳川河畔,历史上曾因与拉科活佛羊巴山明长城堑壕和暗门古城有血肉连带关系而闻名走近沙海老兵为了人民少受苦,他们奋不顾身一场独特的沙海党史课易正源刘春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绿洲,胡杨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同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一个像胡杨一样的英雄群体沙海老兵。在进军和田72周年即将到来之周朝君王系列第篇之姬瑕周昭王王道微缺,征荆楚南巡不返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周昭王继位后,继续扩大疆域。先东征攻打东夷部落,多次以谁搞死了费祎刘禅和姜维都是受益者蜀汉延熙十六年正月初一,大将军费祎在汉寿(今四川广元)召开军队新春团拜会,席间大家推杯换盏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畅谈理想人生,席间大家纷纷敬酒祝贺新春,费大将军肯定是主角,很快就不胜酒力党史上的今天12月16日重要论述1943年12月16日毛泽东和彭德怀致电邓小平。电报分析目前国际形势及对中国时局的影响,指出太平洋战争两年,中日战争六年余,日本实力仍相当强大,且据太平洋之险,英美反攻非易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吃了一道菜赞不绝口,后来被撤了国宴,为何?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幅员辽阔,中国每个地区的气候地理历史食材和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因此中国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中国的菜肴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本地化,吸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爱情交给了徐志摩,婚姻交给了梁思成林徽因何许人也?林徽因是民国的一代女神,福建闽侯人,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她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清华大学教授诗人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她是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是中国现孔明死后,如果司马懿进攻蜀汉,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司马家族完了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不幸病重,身死于军营之中。然而在诸葛亮死后,他的大敌司马懿却终身不再踏足汉中,进入川蜀之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事情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公元223年俄罗斯有可能恢复前苏联吗?俄罗斯可能恢复到前苏联?确切的的说几乎不可能了,具体原因如下前苏联可是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国土面积高达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2。8亿,特别是军事工业规模世界第一,军队更是威慑欧俄罗斯的第一个女皇叶卡捷林娜一世叶卡捷林娜对彼得大帝后半生的的影响是巨大的。两人在1703年相识,1712年举行大婚,直至1725年彼得去世,在一起共生活了二十余年,叶卡捷林娜对彼得的脾气和秉性可以说了如指掌。尤少帅病重万福麟南下辅佐,刚镇压石部叛乱阎锡山又回到了山西抗日战争民国那些事儿历史冷故事九一八东北沦陷始末(二)在九一八事变以前,因为帮助老蒋赢得中原大战,和镇压石友三的叛乱,张学良已经把自己的绝大多数的嫡系都调入关内,在逐鹿中原的战场上华夏文明之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1古代中国,为何对库页岛无感?清朝是它脱离版图的罪魁祸首吗?总面积约7。64万平方公里的库页岛,又称苦兀岛苦叶岛,是外东北的一部分,昔日的中华第一大岛。库页岛是中国人念念不忘的故土,但库页岛之所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终没有成为现如今中国版图这位红军大人物在西北小镇隐姓埋名20多年,徐向前在其死后才知道战友遭遇1936年11月,在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陕北后,基于战略需要,开始组建西路军,这支21000余人的队伍,进军行程却充满坎坷,在没有群众基础的条件下,他们孤军深入,很快就陷入马家军重赵清阁与中年老舍相遇,誓要永不相见,她也终身未嫁老舍与赵清阁的情缘始于抗战时期,后来他们分开,赵清阁终身未嫁,但是老舍还是时常写信给她。赵清阁一副闺秀作派,老舍人到中年,而且是辛苦从低层打拼上来,为人非常严谨,连开玩笑都十分有分德国军事实力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在历史上就是欧洲传统强国。国土面积35。75万平方公里,人口8300万,2020年德国经济总量3。8万亿美元,排名全世界第四。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在人口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