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纸糊的东晋帝国皇权只是摆设,天下属于贵族

  什么是贵族政治?
  贵族不希望皇权过于强势,因为皇权强势就意味着中央集权被加强,自然也意味着贵族们的权力可能将被削弱。
  贵族也不希望某个家族过于强势,因为某个家族强势就意味着贵族之间的力量平衡被打破,自然也意味着整个政治格局可能将被重置。
  贵族政治就是跷跷板:一头是皇帝,另一头是权臣,众多贵族被夹在中间。在绝大多数时刻,跷跷板的偏向并不由皇帝或权臣决定,而由夹在中间的众多贵族决定。
  谁的权力大,贵族们就会支持另外一头。整个西晋,整个东晋,甚至整个南北朝之所以会如此混乱,就是因为这个跷跷板上的玩家力量不断地失衡,以至于跷跷板不停地断裂。
  不管是皇帝还是权臣,都对这股力量恨得牙痒。但没有办法,两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根本没人能够完全消除贵族政治的影响。
  早在西晋建国之时,这个跷跷板游戏就开始运营了。
  司马家族经过两代三人的积累(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将自身势力提升到了顶点。但由于司马家族篡夺了曹魏的江山,使得西晋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是派系林立。
  司马炎是一位有想法的皇帝,但由于皇权过于强大,于是贵族们集体投票,迫使司马炎选择了智力有问题的司马衷为太子,希望以此来削弱皇权的力量。
  司马衷在位十六年,强势的外戚一个接一个,霸道的诸侯王更是络绎不绝。太子司马遹得到了大多数贵族的支持,杨骏、卫氏、贾氏和八王轮番登场,却都在火并中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一切地一切,全都是在众多贵族的博弈中完成,也全都离不开"平衡"二字。
  东晋建国之后,王氏的力量可与皇权并驾齐驱,甚至隐然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架势。如果王氏继续膨胀,东晋的政治格局就随时都有被重置的可能。
  于是众多贵族开始支持晋元帝司马睿,在他们的支持下,司马睿屡屡出手,将王氏打得节节败退。
  如果司马睿适可而止,王氏或许还有机会重新认清形势,继而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再做一家独大的事。这样一来,王与马又可以继续共天下,众多贵族继续坐在中间调整平衡。
  但司马睿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他希望借助这股势头消灭王氏,借机加强皇权。
  史书记载了司马睿的一个喜好:帝好刑名家,以韩非书赐太子。
  根据这个内容,我们可以做出一种推测:晋元帝司马睿希望成为一个独断朝纲的强势皇帝,不受贵族政治制约,但这种追求显然与众多贵族的利益背道而驰。
  司马睿称帝后,派人考核官员的政绩,用政绩来决定他们的升迁。
  从后世读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没什么问题。可在贵族政治的背景下,司马睿的这种做法简直是混账到了极点。
  顾和(顾荣的侄子)说出了贵族们的心里话:贵族生来就拥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为什么现在要用所谓的法律来约束贵族呢?这还有天理吗?
  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五十三
  司马睿不但要考核官员,还要做人口普查,为老百姓办户口。对于拥有大量黑户的贵族而言,这是皇帝公然从贵族家里抢人口,真是无法无天!
  司马睿还任用出身普通的官员(刘隗和刁协),却放着一种出身良好(贵族出身)的人不用。在贵族看来,这是皇帝忘本!
  太兴初,长兼侍中,赐爵都乡侯,寻代薛兼为丹杨尹,与尚书令刁协并为元帝所宠,欲排抑豪强。诸刻碎之政,皆云隗、协所建。——《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如果皇帝想用谁就用谁,如果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天下岂不成为了皇帝的私产?贵族们怎么可能答应呢?
  司马睿接连出招,众贵族被惹怒,于是转而支持王氏,开始和司马睿打擂台。
  双方交战的关键点就在于两个平民官员(刘隗和刁协),在贵族眼中,这就是两个奸臣。他们希望王氏想办法杀掉这两个人,给皇帝一点颜色看看。
  这就是王敦发动第一次叛乱的原因,这次叛乱有众多贵族支持,所以非常轻松也非常成功。
  王敦发动第一次叛乱的结果是刁协被杀,刘隗逃往后赵,投奔石勒去了。
  协年老,不堪骑乘,素无恩纪,募从者,皆委之行。至江乘,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敦听刁氏,收葬之。帝痛协不免,密捕送协首者而诛之。——《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隗至淮阴,为刘遐所袭,携妻子及亲信二百馀人奔于石勒,勒以为从事中郎、太子太傅。卒年六十一。——《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司马睿在这场叛乱中被打得灰头土脸,不得不遣使向王敦求和。他宣告王敦等无罪,还命令众贵族到石头城拜见王敦,封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武昌郡公,食邑万户。
  应该说,王敦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王敦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松地获胜,完全是因为众贵族站在了自己一边。如果自己胆敢侵犯众贵族的共同利益,就随时会由胜转败。
  对于王敦的第一次叛乱,温峤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王敦的行为是有所针对的,他只想打击刘傀和刁协,肯定不会乱来。"
  虽然这种观点受到了周顗的反驳,但我们从温峤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一种观点:王敦叛乱第一次叛乱只是为了教训皇帝,而不是想着抢皇位。
  只要不抢皇位,就不会重置政治格局,其程度在众贵族的控制范围内。如果王敦只是把事情做到这种程度,众贵族绝不会在背后非议他。
  比如说周札,王敦第一次叛乱的时候,周札打开了帝国都城的大门,直接把王敦大军放进城。如果把王敦定义为叛逆,那么周札的这种行为就是不折不扣的附逆。
  尚书卞壸说:"周札在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竟然主动打开帝国都城大门,把王敦叛军给放进来,这种人没有资格受到政府表彰。"
  但卞壶的观点受到了驳斥,因为在众贵族看来,周札做了最正确的事。
  王导在为周札辩护时说:"王敦第一次叛乱之时,我和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王敦不是造反作乱,因为我们都认为王敦的目的是清理奸臣(刘隗和刁协)。对于王敦清理奸臣的这种义举,周札打开城门放他进城,又有什么错呢?当王敦真正开始造反之时,周札就与王敦斗争并被王敦杀死,所以我认为周札应该成为大家以后学习的榜样!"
  因为我军有错,所以叛徒为敌军效劳也该表扬,这种逻辑大家能接受吗?但这就是贵族政治,周札最终还是成为了东晋帝国的忠君典范。
  札与谯王、周、戴,虽所见有异同,皆人臣之节也。——《资治通鉴》·晋纪十五
  这种认知的冲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天下到底是贵族共有的天下,还是皇帝一人的天下?皇帝做事不公,臣子是否能起兵攻打他?
  为什么王敦第一次叛乱会如此轻易地获得胜利?透过温峤和王导的话,大家应该咂摸出味道来了。
  王敦曾经问过戴渊:大家会如何看待我的所作所为呢?(第一次叛乱)戴渊说:"从表面上看,您这是不臣的行为,但如果细想您的深意,这应该是忠义之举。"这绝不是戴渊的讨好之语,因为这句话与温峤和王导的观点都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感觉。
  又曰"吾此举动,天下以为如何?"若思曰"见形者谓之逆,体诚者谓之忠。"——《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从晋元帝司马睿的视角来看:王敦率军攻打帝国都城,一心要杀掉皇帝的亲信(刘隗和刁协),这当然是大逆不道的罪行。
  但从众贵族的视角来看:王敦为了贵族的共同利益,毅然举起义旗,用武力"清君侧"的方式除掉在皇帝身边作恶的奸臣,这当然是忠义之举。
  在王敦第一次叛乱时,甘卓在王敦背后出尔反尔:一会说愿意与王敦合作,一会又说要抄王敦的后路。这种做派使得王敦一直不敢放手用兵,所以王敦第一次叛乱的出兵速度其实很慢,大概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打到帝国都城。
  在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晋元帝司马睿一定会四处调兵平叛,可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军政长官前来勤王,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军政长官在半路拦截王敦。
  千万不要说两个月时间太短,给我两个月的时间,我可以从上海骑行到西藏,东晋的地方政府就算再差,也不至于两个月都赶不到战场。
  纵观王敦的第一次叛乱,除了谯王司马氶之外,根本就没人愿意替晋元帝司马睿分忧。他们只是不停地在旁边大呼小叫,却没有对王敦构成任何威胁。
  王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轻松地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叛乱。
  在这场叛乱中,最受伤的要属晋元帝司马睿。他不但被打得灰头土脸,最后还要拉下面子向乱臣贼子(司马睿视角)求和,以至于彻底被架空。
  同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忧愤中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太子司马绍继位,史称晋明帝。

陈乔年牺牲后,胞姐伤心而亡,18岁弟弟忙后事,独女1994年才找到鲁迅曾说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革命先烈就像一盏烛灯,点燃自己,只为发出照亮前路的光芒。近日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自热播以来深受喜爱,该剧展现出了革命前辈们的艰苦奋斗史,引赵一曼被捕后遭受酷刑,日军大野泰治回忆她的惨叫声我毕生难忘前言二十世纪初,列强的铁蹄践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中华儿女多奇志,越是在国家陷入危亡的时刻,越是会激发有志之士的爱国热情,越是会涌现出悍不畏死斗争到底的民为什么卫青死后,汉武帝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卫青是在元封五年(前106年)病逝的,他的死和任何人没有关系,但是他的家人就非常的悲惨了,被灭九族,而且可以说是被冤枉的。卫青死后,汉武帝到了晚年,卫家在外势的权力慢慢没落了,晚年她大着肚子救下300名战士,为何又消失不见,让司令苦寻44年1943年1月21日,正值北风冷冽的时候,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正在五指山大峪村部署抗战工作。此时一名侦查员跑进来,急匆匆地对他说了一个坏消息在村外有很多的日本士兵得知您的下落,74岁高龄的粟裕,向组织提出请求,组织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他1981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之首的粟裕躺在医院里。由于早年征战留下的后遗症,74岁高龄的粟裕被迫住院疗养,在这个时候粟裕的思乡之情越来越浓烈。已经离家几十载的粟裕无法抑制住不起眼的伙夫,却让毛主席与死神擦肩而过,半年后才将该内奸查除1948年5月18日,河北阜平城南庄,这天的清晨和往常一样,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北方农村里朴实的庄稼汉们,在太阳升起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下地干活了,当阳光照射在西面山坡上的时候,房舍烟囱盘点隐秘战线上的巾帼英雄,这些红色女特工,我们不能忘在固有的印象里,男人就应该出入战场,保家卫国,而女人则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照顾好家庭和孩子,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这是男耕女织思想的延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杰出女1949年10月1日,蒋介石坐在藤椅上,收听北京开国大典的转播实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举国欢腾。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和下面欢腾的中国人民。他很激动。和全国上下的的庆不同,这一天注定是蒋介石难以忘怀的日子。无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突然失踪,背后的原因令人感动不已1949年9月,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由于此时北平城刚刚解放不久,北平城内仍有不少特务土匪无业游民,所以中央对安保问题极为重视,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以免开国大典受到破坏为何有4位元帅缺席开国大典?1955年,又有3位元帅缺席授衔典礼?对新中国来说,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绝对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1955年9月27日,这也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开国大典结束后,毛主席毫无睡意,说了几句话后,涌出了泪花1949年10月1日,当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对着全国儿女庄严地喊出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那一刻起,属于中国历史的崭新一幕就此开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儿女来说,那是
大汉奸梁鸿志出身名门,却一心卖国求荣,怪不得蒋介石看不起他梁鸿志所交者,大都为贪枉无行之辈。大汉奸黄溶王揖唐,俱是他得知已好友。梁鸿志与黄溶的交情最笃,皆为福建人,都出生于官宦之家。从明朝以来,梁家连续十六七代,代代有名人。他的祖父梁章钜从衰落到崛起林则徐之五(十三行)广州十三行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广东十三行,今天几乎不为人知。但就是这个被忽视的商人群体,曾经经营了大清王朝全盛时期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一度活跃在中西贸易的舞台上。当时,这些中国商人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亢金龙大司马吴汉,东汉军队的最高统帅今天接着讲云台二十八将系列,今天要讲的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亢金龙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东汉军队的最高统帅,可以说是东汉版的韩信。归顺刘秀吴汉,南阳宛县人。他早年仅仅是在县里做个小小的清政府收复海参崴的计划北京条约使中华民族痛失了海参崴,满清统治者追悔莫及。鲜为人知的是,19世纪80年代清庭曾经精心策划过武力收复海参崴的计划,并希望以此为立足点恢复整个外东北的主权(龙兴之地)。随着1论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唯一个拥有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大国,中国发展到今天饱经沧桑,经历无数战乱,大起大落。直至今日,中国才达到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步。这一切都是无数中国前辈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每个封建朝代均超不过300年?五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诞生众多朝代,其长短不一,但均超不过300年。就拿3个最长的朝代来说,它们存续时期如下1。唐朝,618年907年,共289年2。明朝,1368年1644年,76年皮定均因空难牺牲,被安葬于八宝山,15年后中央为何下令迁出皮定均将军戎马一生,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样一位革命英雄本该安度晚年,却在1976年不幸遭遇空难,他的遗骸被安葬在八宝山。但怪就怪在,中央在皮定均逝世1库页岛的前世今生说到中国最大的岛,大家会不假思索想到宝岛台湾。令人心酸的是,一个离开祖国100多年的游子才是我国曾经最大岛屿,它就是面积达76400平方公里的库页岛。千年归属中国人最早发现库页岛。西历(公元纪年)之一古罗马历法格里历前的西历并不等于公历,而是阴历阳历阴阳历共存。罗马第一任皇帝罗慕洛施行的是阴历,一年仅10个月共304天,余下几十天统称冬日!(也有说法是全民休息日!爽不爽!!!!!!!!)韩信为大汉打下半个江山,被承诺五不死,最后为什么被杀掉?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韩信是个军事天才,取得刘邦的绝对信任之后,刘邦将天下可以用的作战资源,不保留的提供韩信支配,刘邦的作法也符合用人不疑的常理,所以刘邦做的没有毛中国最后一个国葬的皇帝,128人抬棺,百姓自愿为其下跪光绪皇帝是晚清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国葬出殡的皇帝。他生前受尽屈辱,死后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