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88年,一张喜报揭开60岁蚕桑老人的身份,他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

  在国内,有不少追韩国明星的年轻人,相信他们对韩国男子演唱组合防弹少年团并不陌生,这个组合因促进韩美关系于2020年获得过"范佛里特奖",当时国内许多防弹少年团的粉丝为其欢呼,不得不说这些人真的很无知,他们可能不知道"范佛里特奖"的意义是什么。
  "范佛里特奖"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美军将领范佛里特,而这个将领在作战时的特点是喜欢用多于一般战争的弹量轰炸人民志愿军,由此还衍生出一个词,叫"范佛里特弹量" ,我们设想一下,当美军把这么大量度的弹药用于战场上,几乎不可能再有什么生物存在了。
  当年,范佛里特在朝鲜战场上与志愿军作战时,用起弹药来简直丧心病狂,他在43天中,向志愿军占领的高地投放了将近200万枚弹药,高地被弹药炸得尘土飞扬,无数坚守在高地的志愿军为此付出了生命,当你得知了这个奖项后面的故事,你还会为此欢呼吗?
  图|被美军轰炸后的上甘岭
  美军惨无人道,对高地进行疯狂轰炸,我军的伤亡惨重,也有极少数战士顽强地存活下来了,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位英雄就是范佛里特狂轰滥炸下的幸存者,他的名字叫蒋诚 。
  蒋诚于1928年出生在重庆合川县隆兴镇的一个小山村,生于战争年代的蒋诚从小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看着支离破碎的祖国,小小年纪的他立志要保家卫国。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挺进西南地区,人民终于盼来了解放军,距离解放的日子就不远了,很快,解放军一举歼灭了胡宗南的国民党军,成都解放了。
  此时,21岁的蒋诚跟所有成都人民一样,沉浸在解放氛围中。同年,蒋诚终于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解放军,后来,他凭借自己高超的射击水平,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1师92团1营机炮连的一名普通战士,跟随所在的部队参加解放大西南的其他战役,在一次次真刀真枪的历练中,他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机枪手。
  图|志愿军赴朝作战
  虽然说蒋诚的入伍的时间很短,相比于连队的"老兵"而言,他就是个初出茅庐的新兵,但他却参加过不少战争,包括解放大西北的所有战斗,在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后,蒋诚又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与美军作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踏入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志愿军分为不同批次派往朝鲜战场,蒋诚被编入志愿军第12军,并于1951年3月正式入朝作战。在历经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后,蒋诚从一个新兵蛋子转变成了作战经验丰富的机枪战士,并且被任命为机炮连副班长。
  这一次,蒋诚要面对的是强大的美军,他们在武器设备方面完全碾压志愿军,不仅有坦克大炮,还有大量的枪支弹药,而我军连一架战斗机都没有,但那又怎样呢?大敌当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来都不会退缩。
  自从踏上朝鲜战场后,蒋诚英勇作战,立下不少战功,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上甘岭战役 ,这堪称是入朝以来最艰难卓绝的一次战斗,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惨遭范佛里特狂轰滥炸。蒋诚在上甘岭战役中冲锋陷阵,创下了一人歼灭400多名敌人的记录,同时他也经历过一次令他终生难忘的生死考验。
  图|抗美援朝战场
  1952年10月14日,美军举兵发起"金化攻势",他们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设备压制我军,并击破了我军防线,在中央撕开一个口子。中美两军都深知作战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为了争夺537.7高地,两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在两军正式交战前,志愿军在537.7高地持续作战了将近半个月,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而此时,不得不硬着头皮抵抗美军、韩军的进攻。
  敌军来势汹汹,疯狂向我军防御阵地投放炮弹,短短几个小时,他们倾泻了190余万发炮弹,5000多枚航弹,这就是上文提到的"范佛里特弹量",可想而知,我军的地表工事全部毁于炮弹之下,高地的山顶被削低了2米。
  面对敌军的疯狂轰炸,坚守在高地的志愿军们没有退缩,奈何弹尽粮绝,眼看就要失守了。就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蒋诚所在的92团抵达了上甘岭,随即便投入这场硝烟弥漫的战斗中,战士们按照前期的战略部署与敌军交战。
  图|上甘岭战役中的机枪阵地
  蒋诚所在的连队被安排为正面防御,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很大的压力,连里只有一架重机枪,正是由蒋诚操控着,它必须置于阵地的最前沿、最有效的位置,这样才能有效地扫射敌人。
  蒋诚在收到连长的命令后,与其他战士们默契配合,他凭借冷静的头脑和娴熟的技术,朝敌人开枪,并在弹药有限的情况下歼灭400多名敌人,而且还摧毁了敌人一架重机枪,就这样,他一个人拿着一架枪打出了赫赫战绩,打出了这场战役的优势。
  与此同时,美军也在不停地从上空扔炸弹轰炸我军阵地,只见一架架飞机俯冲而下,炸弹密集地散落下来,志愿军连躲都来不及躲。蒋诚见状,便将重机枪的位置调整好,直指敌机,他立即扣动扳机,朝敌机猛射,他竟然把敌人的飞机打得冒烟,这也堪称这场战役的奇迹。
  忽然,敌人从飞机上投下一颗炸弹,不偏不倚地落在蒋诚的身旁,这颗炸弹轰的一声爆炸了,弹片朝蒋诚飞来,他没来得及躲闪,只见这块弹片在他的肚子上划了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正在射击敌军的蒋诚感到一阵疼痛,便低头看了一眼伤口,鲜血直流,连肠子都流出来了。
  图|在战壕里作战的志愿军
  但此时的他已经顾不上自己的伤口,也忘记了自己即将面临生命危险,他用鲜血染红的双手紧紧握住机枪,继续扫射敌人,直到击退敌人,他才肯放下机枪,随后他被送去抢救,这才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命。
  在上甘岭战役中,蒋诚凭借着"一人一枪"歼灭敌人400多名,摧毁一架重机枪,被志愿军司令部记一等功,这对于志愿军战士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当时,只要在抗美援朝前线立下大功的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司令部都会给他们的家人寄去一封立功喜报,有关部门燃放鞭炮,隆重将喜报送到将士家中,目的是让父老乡亲广为周知,起到表彰战功、激励将士的作用。
  1953年,志愿军政治部、司令部给蒋诚远在重庆合川的父母寄去了一封立功喜报,喜报的内容如下: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于上甘岭战役中,配合反击坚守五三七点七高地战斗里,该同志发挥了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班里在严密敌炮封锁下,熟练地掌握了技术,以重机枪歼敌四百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有力地压制了敌火力点,封锁了敌运输道路,击落敌机一架,身负重伤还不愿下火线,配合步兵完成了任务,对战斗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图|蒋诚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
  只是这封立功喜报迟迟没有送到蒋诚家人的手中,这是为什么呢?
  1954年,蒋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退下来,踏上了回国的道路,他先随部队入驻于浙江江山兴建部队营房,在这里,蒋诚也曾以优异的表现记下了一等功。
  一年后,蒋诚复员返乡,按道理来说蒋诚在抗美援朝中荣立一等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迎接他返乡的不应该是人民的欢呼吗?可当他回到家乡后,发现一切还是老样子,不论是家人还是乡亲们,都不知道他的英雄事迹,只把他当作一位复员士兵。
  由于当地政府对蒋诚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一等功这件事不知情,他们没有为他安排工作,也没有任何待遇和补贴。那时,蒋诚对自己的立功喜报没送到家人手里这件事毫不知情,他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他没有因此找过组织或上级。
  就这样,蒋诚选择将这段英雄事迹和自己立下的战功埋藏在心中,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蒋诚的老家隆兴镇盛产蚕丝,专门为合川国家茧丝绸生产基地提供蚕丝,蒋诚懂得如何科学地养蚕,因此被隆兴镇蚕桑站聘请过去当技术员。
  图|蚕茧
  当时,蒋诚只是个临时工,因为没有编制,工资自然比有编制的员工低,并且退休后没有任何津贴或补助,但蒋诚从来没有怨言,他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虽说是技术员,但他的工作并不轻松,每天5点起床,然后拿着大喇叭给各个村的蚕桑养殖户讲养蚕技巧,想要大规模养蚕就必须了解这些专业的知识,包括桑树嫁接、蚕的繁育到蚕茧的处理,他都耐心地讲解给农户听。
  这还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除了用喇叭讲之外,他还要为蚕桑养殖户们答疑解惑,还要一家一家上门指导,手把手教授,回到家后已经是十一二点了。
  碰到桑蚕养殖最繁忙的时候,蒋诚每天都早出晚归,孩子们都看不到他的身影。即使他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还是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家中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一家人连温饱都成问题,几个孩子一年到头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大人就更不用说了。
  据蒋诚的儿子蒋明辉回忆,当时家里没钱,买不起大米,只能吃红薯充饥,就连粗糙的红薯渣都舍不得扔(在农村,红薯粥经常用来喂猪),拿回家煮粥,家里的孩子们都吃不下,唯有蒋诚一口一口地往下咽。
  图|蒋诚
  尽管如此,蒋诚从来都没有向政府寻求过帮助,也没有提起过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一等功这件事,只有蒋诚的弟弟略知一二,他的弟弟实在看不下去他一家人穷苦的生活,曾多次劝他跟政府说明情况,让政府安排个正式的工作,但都被蒋诚一口回绝了。
  蒋诚缓缓地说道:"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他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宁愿自己过得拮据,也不愿意麻烦组织。
  自从回到老家后,蒋诚便把自己在战场上获得的所有纪念章和功勋章都存放在一个铁盒子里,他早已经封锁了那段血和火的岁月,忘却了头上的光环,对于他来说,能健康地活在这平和安详、没有战争的社会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他不奢求别的了。
  蒋诚除了勤勤恳恳地工作外,他还为家乡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1983年,蒋诚所在的隆兴镇要修建一条公路,这对于附近的百姓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当时乡里没有足够的经费,也没有任何修路的机器,这意味着所有工作全部都得由人来完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图|抗美援朝一等功臣蒋诚
  当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大家都不愿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蒋诚站了出来,他将这份工作揽在自己身上,召集了一些百姓,大家拿上锄头,挑起箩筐,便行动起来了,在蒋诚的带领下,修路的进度很快,只是后来乡里实在拿不出钱来支付工人们的工资。
  就在工人们打算散伙的时候,蒋诚作出了一个决定,他以个人的名义到银行贷款,以此来支付工人的工作,最后路修好了,蒋诚不但没有赚到一分钱,还欠下了一大笔债。
  这大概就是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吧,他们将为人民服务牢牢刻在自己的骨子里,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只要祖国和人民有需要,他们就可以挺身而出。
  历史不会忘记任何一个英雄,1988年,一张喜报揭开蚕桑老人的身份,此时他已经60岁了,他所在的合川县组织修订县志,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翻出了很多被尘封多年的档案,其中就包括蒋诚的这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 ,从泛黄的喜报上,可以看到几行字:
  "贵府蒋诚同志在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恭贺蒋诚同志为人民立功,全家光荣。"
  图|合川县政府关于吸收蒋诚为工人的通知
  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为何这封喜报会出现在档案里,而没有被送至蒋诚的家呢?工作人员再次仔细翻看了这张喜报,发现背后还有一行字写道:"由8区退回,查无此人。"
  原来当年邮政的工作人员在投送这封喜报时,发现信封上所写的地址附近没有叫蒋诚的人,于是,这封喜报就被退回邮政局,几十年后才被翻出来。
  工作人员看着上面的地址,推测是不是地址写错了,上面的地址是"四川省合川县四区兴隆乡南亚村"(当时重庆还在四川管辖范围内),合川除了有兴隆乡,还有个隆兴镇。
  工作人员苦苦思索了几天,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在隆兴镇的一个学生叫蒋启鹏,恰好就是蒋诚的弟弟,他与蒋启鹏联系上了,经询问蒋诚确实就是这封尘封多年的喜报的主人。
  在这一消息得到证实后,他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上级反映,并很快就联系上了在合川县隆兴镇蚕桑站当技术员的蒋诚。这一消息很快就在蒋诚所在的村,以及乡里、县里传开了,《合川日报》 在最醒目的位置刊登了这则被尘封几十年的立功喜报,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技术员竟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
  图|蒋诚
  当时,蒋诚已经60岁了,几十年的辛勤操劳使他看起来更加沧桑,他从隆兴镇蚕桑技术员的岗位上退下来了,但由于没有编制,没有退休金和任何津贴。
  他的身份揭开后,合川县人民政府立即对此作出了回应,发出《关于将蒋诚同志收回县蚕桑站为工人享受全面职工待遇的通知》 ,给予蒋诚正式工人的身份,并且享有退休工资和相应的津贴和福利。
  就在所有人以为蒋诚会为他的儿女们向国家争取更多福利时,毕竟他们一家人这么多年过得苦不堪言,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蒋诚并没有这样做,他没有让国家帮忙解决孩子的工作和户口问题。
  孩子们有时候会问蒋诚,他给出的回答是:"国家还穷,我们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 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一名老党员的品质,在他心里,国家永远排在第一位。渐渐地,家中的几个孩子受到他的影响,变得理解父亲的想法,他们在父亲的教导下脚踏实地地为人处世,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让蒋诚感到十分欣慰。
  图|合川人民武装部士兵和蒋诚夫妇的合影
  在得知父亲的英雄事迹后,几个孩子愈发敬佩爱戴自己的父亲,并且蒋诚的大儿子也走上了父亲的那条道路,去部队当兵了,作为一个老兵以及父亲,他在儿子临走时教导儿子:当兵就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再来就是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蒋诚的第三个儿子像父亲一样,在从事蚕桑方面的工作,后来去当保安了,他时刻谨记父亲的教导,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踏踏实实地做事。
  这就是良好家风的传承吧,比起言传,身教更加有效,蒋诚用自己的故事教导自己的儿子如何为人处世,相信他的儿子也会将他的这种教诲传给下一代。
  自从蒋诚的一等功身份公布于众后,村里的人都对他敬仰不已,他还多了个称号,叫"蒋英雄",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相反,他更想踏踏实实为百姓办实事。
  有一年,蒋诚所在的广福村引进油橄榄种植扶贫产业,为此,村委会动员村民们土地流转,大家都知道中国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重本"思想,很多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他们认为农民就是靠种田耕地吃饭的,要是连土地都没了,靠什么吃饭?
  图|抗美援朝英雄蒋诚
  为此,村委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他们为了把这个项目实施下去,为了带领更多农民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必须做好村民的动员工作。
  就在所有的村委会干部在为此事焦灼时,蒋诚又是第一个站出来,他主动将自家的几亩土地流转出去,还积极配合村委会的工作,跟村里的人讲流转土地的好处。
  村里的人看到蒋诚率先垂范,也就放下心来,答应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广福村的土地顺利流转后,油橄榄种植基地建立起来了,村民们在村委会的扶持下,收入比以前高多了,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蒋诚看到村里的百姓富起来了,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随着蒋诚的英雄事迹在周边传开了,经常会有学校或单位邀请他去作报告,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蒋诚便会去给新一代少年、青年讲述革命战争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他教导学生们要牢记党和国家的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图|蒋诚在老伴的搀扶下散步遛(liù)弯
  如今,90多岁的蒋诚和他的老伴住在隆兴镇广福村的一栋两层砖石构成的楼房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党员、退休老兵的晚年生活过得也十分朴素,但他内心感到很富足,他现在子孙满堂,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再加上他看着自己心爱的祖国变得越来越繁荣昌盛,他由衷地开心。
  走进蒋诚的家中,可以看到一幅用玻璃相框框着的照片挂在墙上,那便是蒋诚年轻俊秀的模样,他的曾孙女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要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蒋诚说:"祖祖 (重庆方言,是曾祖父的意思),你年轻的时候真帅啊!"
  蒋诚笑着看着曾孙女,用手轻轻抚摸她的额头。
  看着这位年迈的英雄现在生活得如此幸福安逸,我们也感到欣慰。希望时光善待这些英雄,让他们多看看他们用生命捍卫的祖国正在变得强盛,变得美好。

一代名将王翦敢和嬴政做交易的人,注定不简单王翦,战国末期秦国大将。他的一生,见证了秦统一六国,荡平天下的过程。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四人之中,王翦是唯一得以善终的将领。这得益于他除了会打仗,还有一项更厉害的本事开国中将码头视察,见一贫苦老妇人,哭到这是我失散22年的母亲1949年,解放军跨过长江,越过山川平原,一路追击国民党溃逃的队伍,简直是势如破竹。国民党为了阻止解放军追击的步伐,沿途将桥索铁路等统统破坏,这也给我军的物资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参军18年后,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你找谁?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接壤的大别山南麓,有一块神奇的土地红安。这里是黄麻起义的发祥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它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仅次于井冈山和延安,也是国内外著名的将军县。徐向前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在位28天,和母亲书写了一段无双传奇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河北怀安县左卫镇,一个普通军官家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哭泣王姑娘来到了这个世界。13年后,这位姑娘将谱写一段不朽的传奇。左卫镇旧城墙1568年,王1964年,毛泽东与章含之散步,突然想起我欠你父亲的钱50年没还前言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0寿辰,他决定办一个小型的家宴,邀请他的四位同乡及好友程潜王季范叶恭绰和章士钊来家中做客,几个人谈笑风生,在知道章士钊的养女章含之在北京外国上海三大亨后人今何在?一人绝后,一人败光家产,一人子孙皆成才上海滩三大亨1918年,在上海一家茶馆内,三名身穿长衫,手拿折扇的中年男子坐在一起,合作成立一家名为三鑫的公司。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正式合作,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在未来的几年内,这家三汤武修德而王,桀纣极暴而亡一位帝王不为人知的一面说起刘禅。或许有人会问这是谁?我甚至于碰到过把禅读出(chan)的。但要是说起刘阿斗,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等说的都是刘禅。中国历史上,雄才伟略的帝王,汉舟山英国当初为何这么想要舟山,宁可不要香港也要拿下舟山?许多人读近代史时都很少能注意到一个历史隐藏细节,即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就向清政府索要过舟山,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再次想让清政府割让舟山被清拒,最后清政府无奈用香港换取的舟山,那么舟山究竟1991年,张学良和吕正操在美国重聚,张学良说两岸将来必然统一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有两位将领可谓功勋卓著,为世人所称颂,一位是国民党上将张学良,另一位是后来成为共产党上将的吕正操。吕正操曾是张学良的老乡同学部属和知己,两人曾共事长达10余年毛岸英牺牲后,主席偷偷保存儿子的遗物长达26年,让人泪目毛主席自参加革命以来就和家人聚离多,他的第一任妻子杨开慧就是为革命而献身的,这成为了毛主席心里永远的痛。而他与杨开慧的儿子毛岸英在母亲死后就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一代毒枭建国称帝,手握6个师称霸金三角,他的结局如何?他是世界各地贩毒人口中的死亡王子,前美国驻泰国大使称他是全世界最可怕的敌人,接触过他的人觉得他长相斯文,人也很随和,甚至是禁毒的提倡者,但没有接触过他的人只知道他曾是全球12大毒枭
普鲁士立国德国崛起的开始德国处于欧洲中部,被称作欧洲心脏,在一战和二战几乎单挑了所有大国,二战后虽然遭到了肢解,但德国依然在二战后发展为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欧洲第一大经济体,那么德国是在欧洲是何时崛起远征乌桓,曹操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他到底是图什么?曹操戎马四十余年,一生打过许多仗,有一生最得意的官渡,也有损失惨重的赤壁,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事中,曹操得到过领地美人,也失去过儿子得力干将,其本人更是几度游走在生死边缘,可有这么一李连庆守卫毛主席15年,76岁放弃副军级生活,贷款100万回乡养牛图丨李连庆老人前言放着北京的大房子不住,来这里受罪,您这是何苦?李连庆的女儿回乡看望老父亲时,泪流满面地问道。李连庆25岁开始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后来又担任叶剑英的卫士长。191963年,赵朴初写了首诗被人送到毛主席手里,主席看后拍手叫好赵朴初前言赵朴初的身上有很多称号著名社会活动家佛教领袖书法家,以及诗词大家。这些称号下,是他奉献的一生。周恩来对他大加赞扬,称他是国宝。毛主席对他的作品,拍手叫好。周恩来评价赵朴初西汉王朝的两代军功集团1背景我们首先从秦末乱世楚汉争雄开始说起。秦国之所以能以关中之地为基本盘席卷海内,靠的是什么?核心是跟商鞅变法有莫大的关系。其实这场变法的精髓是,通过军功封爵,来打通社会上升渠道。他从未上过前线,却被封为开国将军,真实姓名鲜为人知,化名响亮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有一位从未上过前线的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就是一直隐姓埋名从事地下工作,成功将反方38军整体赤化的郝克勇。少小立志,勤奋学习郝克勇1914年出生在陕西,父亲金国无敌大阵阻住了岳飞的几十万大军,却被三员传奇虎将意外攻破被称为金国智囊的哈迷蚩,是岳家军的一位暗中较量的对手,金兀术屡建奇功和化险为夷,都离不开哈迷蚩的多次相助。当金军在小商桥多次战败之后,哈迷蚩又开始了新的方式,集结了几十万大军与几百讲好一餐一饭里的红色故事青少年期刊讲党史光明日报记者任鹏颜维琦没多久,周边的榆树叶几乎都被吃光了,哪怕饿到全身浮肿,工程兵战士们也没有停下施工的脚步。为了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确保试验基地如期完工,战士们时古代奇案公主嫁妆被盗,苏无名从胡人出葬中发现破绽,抓获盗贼唐朝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曾经赏赐给他女儿太平公主一盒珍宝,价值黄金千万。太平公主把珍宝收藏在仓库里。过了一年多,公主取珍宝的时候,发现珍宝全被盗贼偷走。公主告诉武则天,武则天大为愤怒西方文明的摇篮为何变为婴儿?现代希腊因何而沦落?希腊之殇1453年,在奥斯曼帝国大军的重重围困之下,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君士坦丁堡被攻破,历经千年沧桑的东罗马帝国正式宣告灭亡,同它的历史一起消失在尘埃中。就这样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在奥斯曼中国家门口怕过谁?中国体制优势往往被忽略,解放军强有力的后盾在近百年历史中,只有一个国家曾经在战场上打败过美军两次。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中,中国军队英勇奋战,最终帮助朝鲜和越南赶走了强大的美国侵略者军,并保持了对美作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