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唯一开国女将军与他的两任丈夫,一位是黑龙江省委书记,一位是开国上将

  文/梅兴无
  作为新中国唯一一位开国女将军, 李贞的威名蜚声中外。她的两任丈夫同样声名赫赫:一位是张启龙, 黑龙江首任省委书记,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另一位是甘泗淇, 开国上将, 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斗争中的革命伴侣
  1908年, 李贞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6岁时就被送人当童养媳。1926年, 18岁的李贞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 到永和镇参加了妇女解放协会, 不久担任乡妇女协会委员长。
  李贞从参加革命那天起, 就得到中共永和区委书记张启龙的指引和关心。张启龙生于1900年, 浏阳永和人, 毕业于浏阳乙种师范学校, 1925年入团, 1926年由团转党, 是浏阳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在妇女协会举办的女子培训班上, 张启龙向人们讲解劳苦大众受剥削压迫的原因及道理, 还在黑板上写了个"人"字, 这是李贞认识的第一个字。李贞的母亲病重无钱医治, 张启龙便拿出自己的生活补贴, 请妇女协会转交给李家, 使李母得到及时救治。李贞深切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也十分感激和敬重这个年轻有为的领导。
  1927年3月, 经张启龙等介绍, 李贞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 张启龙与李贞等组建浏东游击队, 张启龙任县委宣传部长兼游击队政委, 李贞任士兵委员会委员长。他们一起打游击, 发动群众, 开展武装斗争。
  1928年5月, 张启龙为游击队筹集枪支时, 在观音堂附近被团防局抓走。同去的游击队员跑回来报告了情况, 省委特派员王首道立即召集游击队商量营救张启龙的对策。他分析, 张启龙是敌人通缉的"要犯", 团防局不敢随意处决, 一定会押送县城邀功求赏, 因此提出拦路解救的办法。
  李贞同意这个方案, 补充说要防备敌人"掉包", 建议一边设伏, 一边侦察。她主动请缨, 化装成小贩潜入观音堂, 不出所料, 敌人果然在押送中"掉包", 将张启龙转移到别处关押。当晚, 在群众的帮助下, 李贞找到了张启龙被关押的具体地点, 游击队迅速攻入, 但不见张启龙的踪影。李贞情急之下, 把马刀架在团防局小队长林虎的脖子上, 厉声喝道:"张启龙在哪?不说砍你脑壳!"林虎只得供出张启龙关在林家祠堂。原来"掉包"押送被游击队识破后, 团防局怕游击队劫狱, 迅速转移了张启龙。游击队直扑林家祠堂, 救出了张启龙。事后, 王首道称赞李贞立了头功, 张启龙紧紧握住她的手, 眼里饱含感激。
  张启龙
  反动派的"清乡会""挨户团", 对张启龙的亲属也不放过, 在杀害了其父张德钊和叔父、堂弟后, 1930年又将其结发妻子黄光菊和女儿迫害致死。为安抚张启龙, 李贞从生活上给予他诸多关心和照顾, 为他送去热饭热菜, 帮他洗衣服, 还特意做了布鞋放在他的枕头下。渐渐地, 双方由战友情升华为爱慕之情。1932年经组织批准, 张启龙和李贞结为革命伴侣。  "肃反"中被迫离婚
  1933年夏, "肃反"风潮刮到湘赣苏区。主持肃反工作的省总工会委员长刘士杰 (后叛变被处决) 大搞肃反扩大化, 把一批苏区干部打成了"AB团"分子。对此, 中共湘赣省委书记王首道、省委常委兼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张启龙等坚决反对, 在省委会议上, 张启龙对刘士杰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博古等人听信刘士杰的一面之词, 指责湘赣省委对"反革命"容忍, 是右倾机会主义动摇, 即宣布改组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王首道被调走, 张启龙被解职, 刘士杰任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继续搞肃反扩大化。
  同年秋, 刘士杰在报上点名称张启龙等是"反革命", 接着命保卫局将其关押起来。李贞对此难以相信, 她前去牢房探望, 当面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张启龙只说了一句:"情况可能会更坏, 你要有思想准备。"
  1935年, 甘泗淇、李贞结为革命伴侣
  果然, 刘士杰等诬陷张启龙是"认识错误最差的一个", 将其开除党籍, 并准备以"反革命"罪执行枪决。后在任弼时、王震等干预下, 张启龙才得以保全性命, 但还是被保卫局判处1年零2个月徒刑。
  其间, 刘士杰找李贞谈话, 要求她"在政治上划清界限, 在生活上也不能含糊", 要么与张启龙脱离夫妻关系, 要么取消党籍, 离开革命队伍。李贞拒绝与张启龙离婚, 说:"张启龙犯了‘严重右倾错误’, 还可以改正呀, 我不能背叛我的入党介绍人!"
  张启龙也拒绝离婚, 但刘士杰威逼说:"你是个反革命, 难道你还想李贞当‘反属’么?"这话深深刺痛了张启龙的心, 为了不连累李贞, 他违心写了离婚申明书, 并附给李贞一封信, 求她尽快在离婚书上签字。信中表示:"各人做事各人担, 别为囚犯受牵连。生死攸关无所谓, 一刀两断保平安。"李贞忍不住放声大哭, 被迫在离婚书上签字, 一对革命伴侣就这样被拆散。  剪不断的情缘
  张启龙和李贞虽被迫解除婚姻关系, 但战友与亲人情谊却保持数十载。
  张启龙尽管在"肃反"中受到不公正处理, 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仰。"刑期"在身的他随红六军团西征, 被罚去当挑夫。胃病发作, 疼得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 他咬牙默默忍受;双脚磨破了, 他就赤着脚拄着棍子行走。在艰难的征途上, 李贞给予张启龙力所能及的照顾和帮助, 使他平安到达黔东地区。
  根据张启龙的表现, 湘鄂川黔边区恢复了他的工作, 任命为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总务处处长、革命委员会秘书长。1935年10月, 他担任红六军团供给部部长, 但党籍没有恢复。
  到达延安不久, 红二方面军党委经报请中央同意, 恢复了张启龙的党籍。1937年洛川会议后, 毛泽东批准把他调到延安工作。1938年农历除夕, 张启龙、王首道等受毛泽东邀请前去做客。毛泽东亲切地问起张启龙的情况, 恳切地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 忘了把张启龙等同志的问题讲一下。湘赣省委对你们的处分是错误的, 我替你们平反了!"后来,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特别称赞他是"受打击仍走完了长征"的人。
  李贞和甘泗淇结婚后, 张启龙和李贞曾偶遇, 他不但没有抱怨李贞, 反而拱手真诚地向她表示祝贺。
  后来在北京居住期间, 张启龙与李贞不仅像老战友, 更像亲人一样来往。张启龙觉得她家过于"寒酸", 指着客厅的沙发、藤椅、书柜和办公桌风趣地说:"这些四条腿的东西, 像战场上的伤兵一样, 都已经‘缺胳膊少腿’了, 还缠着‘绷带’呢!我们去反映, 请组织上派人给你更换新的。"李贞笑道:"这些你就别操心了, 能将就就行。"张启龙知道李贞在生活方面很"小气", 说服她不容易, 只好作罢。
  1987年6月3日, 张启龙逝世。李贞佩带黑纱, 参加追悼会, 向她敬仰的战友、亲人表达沉痛哀悼。  转战中结为红军夫妻
  1934年10月, 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师后, 转战至湘西, 成立了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时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贞被调任省军区组织部长。
  一天, 李贞从乡村发动群众回来, 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叫住了她, 几句寒暄后, 陈琮英试探着问:"你想不想再找一个人?"李贞心直口快:"我不想因结婚耽误了工作, 再说我跟张启龙离婚不久。"
  陈琮英明白她的心情, 劝她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 眼下环境比较安定, 再找个人, 相互也有照应。见李贞低头不语, 陈琮英干脆挑明:"弼时很关心你的事, 他提了一个人, 你认识的, 甘泗淇。"
  甘泗淇是湖南宁乡人, 1904年出生, 原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 时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他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后, 1931年到湘赣苏区, 担任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长。对甘泗淇, 李贞很是熟悉, 认为他是一位心胸开阔、平易近人、博学多才的战将。至于和他结婚, 李贞却摇摇头说:"人家是到苏联留过学的, 我却是个童养媳出身的人, 没文化, 不般配。"
  陈琮英说:"怎么不般配?他文化高, 你文化低, 正好可以帮助你学习嘛!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实话告诉你吧, 甘主任对你的印象相当好啊!说你泼辣能干, 作风扎实, 是个了不起的女同志。"听到甘泗淇如此评价自己, 李贞的脸不由自主地泛红起来, 羞涩地低下了头。
  1935年元旦, 由任弼时主婚, 李贞和甘泗淇在湖南省永顺县塔卧村一间民居里, 举行了简朴的婚礼。贺龙到场祝贺, 风趣地说:"今天, 甘泗淇和李贞结婚, 完全是新式的, 没有封建色彩。一不拜天地, 二不拜祖宗, 就是一心一意干革命, 他们是很好的一对革命夫妇。"  长征中的"两个模范干部"
  1935年11月19日, 红二、红六军团从湘西桑植出发, 开始长征。李贞复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长征路上, 李贞怀孕了。她既要和部队一起行军打仗, 又要做党团和干部工作, 收容伤病员, 每天都要统计伤亡数字, 晚上宿营, 还要给小红军缝补衣服。加之长途跋涉, 战斗频繁, 李贞的肚子越来越大, 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在翻越玉龙雪山前, 红6师政委廖汉生送给李贞一件皮筒子御寒。李贞把皮筒子改成两件坎肩, 一件自己用, 一件给丈夫。而甘泗淇却把坎肩送给一个体弱有病的战士。李贞用坎肩护着前胸后背, 在甘泗淇的照应下, 拽着重伤员骑的马匹尾巴, 一步一喘地爬过玉龙雪山。
  彭德怀 (右三) 、甘泗淇 (左三) 、李贞 (左二) 等在朝鲜合影
  1936年7月2日, 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7月5日, 中革军委电令, 红二、红六军团和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 贺龙任总指挥, 任弼时任政委, 萧克任副总指挥, 关向应任副政委, 甘泗淇任政治部副主任 (后任主任) , 李贞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7月中旬, 红二方面军进入茫茫草地。甘泗淇除了参与方面军的决策, 还要指挥作战, 做部队的政治工作, 根本无暇顾及李贞。李贞随部队终日在泥潭沼泽中跋涉, 过度劳累, 加之营养不良, 怀孕7个月就早产了。李贞带着初生婴儿和大家一样以树皮、草根甚至皮带充饥。母亲没有营养, 孩子自然无法获得奶水, 还没走出草地便夭折了, 李贞也因此导致终生不育。
  孩子夭折, 产后虚脱, 疾患侵袭, 重重打击之下, 李贞病倒了。她浑身忽冷忽热, 疲弱无力, 连马也不能骑了, 战友们就临时做了副担架抬着她。甘泗淇很感动, 坚持自己抬一头, 尽量减少别人的负担。李贞只要病情稍稍缓解, 说什么也不肯坐担架, 甘泗淇就扶着她或背着她走。就这样, 夫妻二人患难与共, 终于抵达陕北。
  贺龙在一次总结会上, 称赞甘泗淇、李贞夫妇是"两个模范干部, 一对革命夫妻"。
  1955年, 毛泽东为李贞授勋  一对"夫妻将军"
  全面抗战爆发后, 甘泗淇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李贞任120师直属政治处主任兼教导团组织科科长。夫妇俩并肩东渡黄河, 随贺龙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甘泗淇在师部开办教导团, 各旅、团及支队开办教学营,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骨干, 使不少新参军的工农战士和青年学生迅速成长起来, 为部队和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保证。八路军妇女干部学校在延安创办后, 李贞服从组织安排, 从前线回到后方, 担任妇女学校校长, 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 甘泗淇、李贞夫妇一起转战华北、西北各地, 参加了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 建立了卓著功勋。
  1947年3月, 国民党胡宗南集团向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 甘泗淇协助彭德怀指挥部队征战大西北。11月, 第二次攻打榆林不克, 部队进行整训。时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的甘泗淇, 在前委及彭德怀的支持下, 迅速在全军各纵队推广"诉苦" (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 和"三查" (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 经验, 掀起群众性的政治整军热潮, 有效提高了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1948年春, 西北野战军在瓦子街战役中, 一举歼灭胡宗南部队近3万人。3月, 毛泽东发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 将"诉苦""三查"命名为"新式整军运动", 并要求在全军推广。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 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点名甘泗淇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李贞任政治部秘书长。甘泗淇、李贞又一同奔赴前线, 协助彭德怀指挥志愿军作战。
  在血火交融的战场上, 李贞出色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1950年11月, 李贞与鲁迅夫人许广平率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报告会上, 她以在朝鲜前线的亲身经历, 向苏联妇女介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女战士的英勇事迹。从朝鲜回国后, 甘泗淇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李贞先后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
  1955年9月27日下午, 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甘泗淇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 这是千余名开国将帅中唯一一对"夫妻将军"。毛泽东亲自给李贞授勋, 与她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周恩来给李贞授衔时说:"祝贺你, 李贞同志, 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李贞最大的憾事是没有孩子, 她曾坦诚地对甘泗淇说:"老甘, 趁现在还来得及, 你再娶个妻子吧, 好给你生个孩子呀!"甘泗淇爽快地回答:"我要的是爱人, 不是孩子!"
  他们虽然没有亲生子女, 但先后抚养了20多名烈士遗孤和有困难的干部子女, 并视如己出。甘泗淇常对人说:"我们革命者, 不是为了传宗接代, 而是为了革命后继有人。"
  1964年2月5日, 甘泗淇因积劳成疾, 心脏病猝发, 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终年60岁。
  1990年3月11日, 李贞也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人们在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 这位开国女将军, 除了4枚勋章外, 其他遗物堪称"寒酸":4把用了15年的旧藤椅, 一个用了40年的行军箱, 一台用了14年的"雪花"牌单门冰箱, 还留下11000元存款、2500元国库券和两根金条。
  李贞这样安排她的遗物:两根金条, 一根捐给自己的家乡浏阳县, 一根捐给甘泗淇的家乡宁乡县, 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存款一分为二, 一部分捐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 一部分上交党费。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秦始皇伟大工程世界闻名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封建皇帝的皇帝,他的许多伟大成就是前所未有的人和后代人。同时,它还花费39年的时间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陵墓,成为极少数未发掘的帝王陵寝之一。如果要发掘如此庞大的公墓,将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用小孙女的名字纪念爱妻戴传蕙个人事业的成就,并不是孤立和偶然的现象,而是多方面因素的积累。确定了目的地,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需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独自前行,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一生女特务潜伏西北三十年,为隐藏身份嫁给一农民,生儿育女生活30年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错误志向的阻碍而不自知,直到摆脱了那些阻碍时才能明白过来。歌德人生从未有回头路可言,只有对曾经的错误决定,付出过惨重代价的人们才知道,每一次人生选择都红墙摄影师眼中的毛泽东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文王耀忠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和与他老人家接触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但在不同人的眼里也有不同的毛泽东。作为在主席身边时间最长的摄影师,10多年的拍摄生涯中,吕厚梁漱溟当面赞颂毛主席伟大,主席我们是老朋友了,何必如此?前言梁漱溟曾与毛主席无所顾忌地相处,两人有时谈的兴高采烈,有时不欢而散,是一种不分上下级的朋友。虽然在很多事情上,两人看法不同,时常争论,但毛主席很大度,几乎都不介意。因此,两人一古代没有洗衣粉,那古人的衣服会不会发油得锃亮?佩服古人智慧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变得越来越好,在这个现代社会中,跟衣食住行有关的产品有很多。其中洗衣粉就是最常用到的一种。它能让充满污渍的衣服变得干净整洁,很多时候,人们除了贴身衣物以外,其李世民为何宁愿让世人唾骂,也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不是因为美色现在的人说到李世民都会说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在李世民麾下的大唐人民都是非常幸福的,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但是李世民却不是一个好的兄弟。李世民为了皇位,他杀了自己的兄弟林月琴嫁罗荣桓后,战死的前夫回来了,主席如何解决三人尴尬一位妻子两位丈夫,这样戏剧化的故事其实真的发生过,这样的尴尬局面又该如何解决处理呢?在上世纪的战争年代,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与妻子林月琴就遇上了这档尴尬事,两人新婚不久就得知林1949年,杨开慧哥哥杨开智给毛泽东写信求官职,主席如何回信?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寄信人是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自从杨开慧去世,毛主席一直忙于革命事业,很少有机会与杨家人联系,这次收到杨开智的来信,毛主鲁迅去世前,曾两次托人给毛主席送火腿,主席说我们心意相通前言鲁迅先生比毛主席大12岁。1920年,毛主席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里做助理员时,鲁迅正在这所学校讲授中国小说史。在此之前,鲁迅已经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和杂文,而毛主席是这个杂鲁迅搬家记穷人是真的穷,富人的穷,扫扫地缝子还能吃三年贫富差距从很早之前便存在,大部分人都在过着富人眼中穷人的日子。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贫富差距,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情况,大多时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阶层和环境不同,对贫穷的理解也不一样。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换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显然不能。这个问题真的很有意思,假设清朝罪牛逼的皇帝穿越到末代能不能挽救他心爱大清王朝?为什么说不能,我觉得无论是客观的时代背景,还是国力情况以及民众思想都不可能挽救,所谓内忧外患九兵团的传奇不止长津湖,他们编造的假情报,美国当机密藏了41年国庆假期这几天,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长津湖。这部电影的热映,不仅使无数人重温了那段慷慨悲壮的历史,也将九兵团的威名,深深烙印在了每个观众的心里。电影长津湖海报然而,作为抗美援太监大小的各种称谓无非,大大小小的太监,在炎天都市穿葛布箭衣,系上白玉钩黑带。太监头子,都市收大大小小的门徒。放工后,端茶送水洗衣打扇,都是门徒理当做的事。内侍阉工钱五品,执事太监六品,内廷待诏太监为何美国那么害怕苏莱曼尼,非要将他斩首?纪录片揭开真相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是美国在中东地区遇到的,最强劲最痛恨的对手,他在中东数场军事冲突中出谋划策,凭借个人魅力团结中东诸国重创美国军队,甚至一度让美国放弃了中东利益,他被西方媒体称为1998年,杨振宁回国后年薪有多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常常觉得艾青写的这句诗特别适合用在杨振宁那一代归国的科学家们身上,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是如此珍重。可惜现在一提到杨振宁,我们迅速联想部分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简介冀南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南大街103号。冀南根据地是华北敌后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共有51个县市,所辖包括衡水邢台邯郸地区,以及山东聊城德州两地和河南北部的部分县中国历代王朝之汉朝简史(东汉篇)东汉疆域图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位皇帝,享国195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始于光武皇帝刘秀建立,亡于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光1950年国民党一县长落难,求陈毅找工作,陈老总不会忘记朋友1950年年初,解放才半年多的上海百废待兴,上海市市长陈毅整日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有一天,市政厅外来了一位年近半百面容清瘦的落魄中年男子,提出要见陈毅。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从历史上看,韩德勤一生追随蒋介石,指挥作战能力一般,先败于红军,又败于新四军,两次都当了俘虏,但在抗战中,坚持苏北抗战,还是有一定功劳。洋河镇,因洋河酒而著名。韩德勤1892年10抗美援朝精神永存不朽长津湖电影很难再现抗美援朝的残酷真实。个人观点,长津湖电影已经是中国电影各方面进步的一个事实,尽管有各种遗憾和纰漏,都不能抹除国产大片的进步,这里不做细谈。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抗美援朝江苏省徐州宿迁淮安3地级市最新县级政区简介苏西北3市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徐州市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自此称彭城。秦置彭城县,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魏晋南北朝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