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唐代节度使入朝在京的礼仪活动

  唐初实行朝集制度,地方州郡长官及上佐轮流担任朝集使,每年入京朝觐述职。朝集使在京参加元日大朝会等礼仪活动,在维系唐朝中央与地方政治秩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史之乱后,天下尽裂于藩镇,朝集制因无法适应全新的藩镇体制而退出历史舞台。藩镇长官节度使取代州郡长官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代表,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再汲汲于入朝活动,甚至终身不入朝觐,而是通过设置驻京机构——进奏院,与中央进行日常事务的沟通。朝集制的消亡使得地方长官的朝觐活动不再具有制度约束,京城常驻机构的设置则让地方长官亲诣朝阙的必要大大降低。在此背景之下,节度使的入朝成为观察唐代中央政府与藩镇关系的重要视角之一。目前,学界对节度使入朝虽有关注,但大多孤立地将入朝活动本身视为藩镇归顺的政治信号。其实,唐代节度使入朝后,还要参加各种礼仪活动。这些礼仪活动的举行,让节度使的入朝成为唐代中央政府重构统治秩序的重要契机。
    廊参、正衙见谢之礼。 唐制明确规定,节度使"入朝未见,不入私第"。(《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据《唐会要》卷25《杂录》记载,节度使入朝后,须于"初朝谢日,先就廊下参见台官,然后赴正衙辞谢。或有于除官之日,及朝觐到城,忽遇连假三日以上者,近例便许于宣政门外见谢讫。至假开,亦须特到廊下参台官者"。可见节度使面圣之前,须在廊下参拜御史台官员,是为"廊参"。若遇朝廷连续假日,则须先至宣政门外见谢,并须在假期结束后再行"廊参"之礼。御史台是唐代监察机关,节度使参拜御史台官员,"应看作是尊奉朝廷接受监督和遵守法纪的一种表示"。(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廊参"之后,节度使赴正衙行见谢之礼,并行拜舞之仪。元和十四年(819),宣武节度使韩弘入朝之时,于"拜舞之际,以其足疾,命中使掖之"。(《旧唐书》卷156《韩弘传》)
  廊参以及正衙见谢之礼举行于宫城正衙。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帝王主要听政于大明宫。大明宫正衙为宣政殿,但入朝节度使很少于宣政殿行见谢之礼。长庆二年(822),河东节度使裴度入朝,对谢于麟德殿。咸通四年(863),义武节度使康承训入朝,则是对谢于便殿。大明宫中的"便殿"有可能是紫宸殿或者延英殿。大明宫内以含元殿为外朝、宣政殿为中朝、紫宸殿为内朝。延英殿位于宣政殿以西、紫宸殿西南50米处。麟德殿则位于太液池正西。这些宫殿均比宣政殿更靠近内廷。
  唐代帝王还会把节度使入京之初的朝见之仪,从宫殿之内搬演至门楼等处。唐代宗广德二年(764),郭子仪入朝,于安福门楼行朝见之礼。唐代宗将宫殿之中举行的朝见礼仪,搬演至门楼之上,一方面是为褒扬郭子仪之功,另一方面是在利用安福门楼空间的高敞开放,借助郭子仪来朝重塑朝廷权威。乾宁二年(895),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镇国节度使韩建"各率精甲数千人入觐,京师大恐……昭宗御安福门以俟之,三帅既至,拜舞楼下"。(《旧唐书》卷20上《昭宗纪》)唐昭宗此时将朝见之礼搬演至安福门,当是利用门楼的上下高度差及其空间的开放性,一方面向三帅展示皇权威严,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向京城士庶展示君臣秩序,确保京城社会稳定。
   朝会之礼。 节度使在京之日,须参与朝廷举行的各种朝会。大中三年(849),河东节度使王宰入朝,便于元正大朝会之时,"朝贺在廷"。贞元年间,唐德宗曾规定每年五月一日御宣政殿朝群臣,要求入京的地方官员参加。《通典·宾礼二》记载了唐德宗时规定的文武百官朝谒班序:"中书门下,供奉官,若入閤,即各随左右省主。其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通事舍人,若横行参贺辞见,御史台、留守、副元帅、都统、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都防御使,并大都督大都护持节兼者,即入班,在正官之次。"可见,入朝的节度使不仅需要参与朝会,且其班次与其他朝中要员一致,不按官品排列,显示出其特殊性与重要性。唐代的朝会之仪紧张严肃,规范有序。节度使参与其中,从仪式角度体现出地方藩镇服从中央权威。
  节度使参加的朝会之礼,根据朝会性质不同,举行于不同的宫殿。元正大朝会在含元殿,朔望朝参则在宣政殿。此外,由于安史之乱后,延英殿逐渐成为唐代帝王理政的主要宫殿之一,入朝的节度使还会参与延英召对。如大历九年(774),河中、邠宁节度使郭子仪入朝,代宗"召对延英";(《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大中七年,凤翔节度使郑光入朝,宣宗召对延英殿。(《新唐书》卷206《郑光传》)唐代皇帝还会打破"单日视朝,双日休息"的视朝制度,特意于双日开延英殿,召对入朝的节度使。贞元十三年(797),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入朝,德宗"特以双日开延英召对";(《旧唐书》卷140《张建封传》)元和五年,义武节度使张茂昭举族归朝,"故事双日不坐",但宪宗"是日特开延英殿对茂昭"。(《旧唐书》卷141《张茂昭传》)双日御殿听政,接见群臣,是皇帝的特殊恩典。
   宴赏之礼。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诸帝一般会在节度使入朝之后举行宴会,并广为赏赐。入朝节度使赐宴,是安史之乱后唐代皇帝赐宴渐趋制度化的表现之一。节度使参加的宴赏之礼,起初举行于延英殿、麟德殿等处。如大历九年,卢龙节度使朱泚入朝,唐代宗"宴泚及将士于延英殿"。(《资治通鉴》卷225)泾源兵变以后,唐德宗"每间日宴勋臣于麟德殿……其所领赐,李晟首之,浑瑊次之,诸宰臣及节将又次之,所以褒元功、崇秩序也"。(《册府元龟》卷110《帝王部·宴赏二》)此后,节度使的宴赏之礼便集中在麟德殿举行。如德宗贞元二十年,义武节度使张茂昭入朝,"锡宴于麟德殿"。(《旧唐书》卷141《张茂昭传》)宪宗元和十四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入朝,"宴田弘正与大将判官二百人于麟德殿"。(《旧唐书》卷15《宪宗纪下》)穆宗时邠宁节度使李光颜、武宁军节度使李愬入朝,也是宴之于麟德殿(《旧唐书》卷16《穆宗纪》)。
  如若节度使功勋卓著,朝廷还会特准于私第置宴。大历二年,郭子仪入朝,"宰相元载、王缙、仆射裴冕、京兆尹黎干、内侍鱼朝恩共出钱三十万,置宴于子仪第,恩出罗锦二百匹,为子仪缠头之费,极欢而罢"。(《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贞元十七年,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入朝,唐德宗"令中使就第赐宴,锡赉颇厚"。(《旧唐书》卷162《韩全义传》)元和十三年,忠武节度使李光颜入朝,唐宪宗"命中官宴光颜于居第,赐刍米二十余车"。(《旧唐书》卷161《李光颜传》)这些于私第赐宴的节度使,多为在戡平叛乱、稳定社稷中立有大功者。将原本在大明宫内举行的宴赏之礼转移至外郭城节度使私第举行,既是彰显其功绩的重要方式,也是朝廷对其进行安抚笼络的途径之一。皇帝使臣携带宴赐物资,从宫城出发,经过外郭城内街道,到达节度使宅第赐宴。宫禁之内的礼仪溢出宫墙的阻隔,深入京城社会,也让赐宴之礼凝聚的统治仪序得到最大化的展示。
  除去以上主要礼仪活动之外,入朝节度使还需参加朝廷的其他礼仪。贞元元年,唐德宗举行南郊亲祭大礼。此时入朝的河中节度使浑瑊、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山南节度使严震、同华节度使骆元光、邠宁节度使韩游瓌、鄜坊节度使唐朝臣、奉诚军节度使康日知,一并在南郊侍祠,全程参与此次大礼。
  综上所述,朝觐属于君臣之仪,帝王主要起居于宫城之内,所以唐代节度使入朝后的礼仪活动主要位于大明宫的宫殿之内,且以内廷宫殿为主。这与安史之乱后唐代帝王在大明宫内的理政空间渐趋"内廷化"的趋势一致。在特殊情况下,节度使的礼仪活动会突破内廷空间限制,由深邃封闭的宫禁扩展至高敞开放的门楼以及外郭城京城社会。礼仪空间限制上的调整突破,大大扩展了礼仪活动的参与对象,提高了礼仪活动的展示效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礼仪活动在构建君臣关系与统治秩序中所起到的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出文献与唐五代宋初入京地方官员研究"(17CZS012)阶段性成果)

八国联军侵华照片曝光,从下水道爬进京城,疯狂程度令人发指1900年,中华大地爆发了声势浩大,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运动。八国借口保护本国使馆为名,阴谋组织联军攻陷天津,炮轰北京城门,慈禧挟光绪丢下大清子民慌忙西逃,北京沦陷,八国疯狂洗百年前晚清老照片重病男子墓地等死,小脚女脚臭熏跑外国摄影师清末社会发黄的老照片,虽然品相不佳,但留住了诸多历史细节,也为我们呈现了百年前珍贵的历史真相,通过后期上色后期处理,这些老照片让那些早已失去了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本次分享11张底层珍贵老照片满脸唇印的男人篮球队时期的奥巴马半米长的蜈蚣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让男人羡慕的工作了吧。图为早期的口红评测员,他们的工作就是找来一堆美女涂上各种各样的口红,然后让美女们亲吻在自己的脸上,从口红印记来判断口红的好坏,这样的工作给你多古代中国为什么要控制沙漠遍布的新疆,而不征服富饶的东南亚?古代中国,能对中国产生威胁的是北方地域的政权。不控制新疆,有很大的风险。解除北方危险后,必然会开拓东南亚。这是古中国的生存发展繁荣之路,今日中国依然如此。纵览古中国的威胁,无论秦汉资治通鉴(唐纪卷十八段译)司马光(北宋)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下咸亨二年(辛未671)唐纪十八唐高宗咸亨二年(辛未,公元671年)1春,正月,甲子,上幸东都。1春季,正月,甲子(二十六日),唐高宗来到东都洛阳。2夏,资治通鉴(唐纪卷十七段译)司马光(北宋)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龙朔二年(壬戌662)唐纪十七唐高宗龙朔二年(壬戌,公元662年)1八月,壬寅,以许敬宗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知西台事。1八月,壬寅(十六日),唐朝任命张作霖深夜回府,被站岗小兵呵斥辱骂,了解真相后赏小兵一位娇妻民国乱世,群魔乱舞,各路军阀如同梨园中唱大戏的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曲目。北洋元老段祺瑞秀才将军吴佩孚东北大王张作霖北洋枭将孙传芳辫子大帅张勋狗肉将军张宗昌陈独秀是我党创始人,后来申请回党工作,为什么没能如愿在我党的历史上,陈独秀是一位不能忽视的重要人物。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践行者,陈独秀为中共早期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越,但是随着中国革命的快速发展,陈独秀却停留在自己的思想世界唯一被刺的开国少将,在下部队检查工作时,遭身后警卫员偷袭身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军衔制,自军衔制度确立开始国家评选出了数千位为人民立下过无数功勋的将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却有一位开国少将在多人的瞩目之下遭到了他人的刺钱钟书女儿钱媛的一生不知道是手更痒还是心更痒,就是还想写钱媛。我想,我的话还没说完钱媛,除了是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她还应该是她自己,是妻子,是母亲,是教师,是个普通而又非凡的女人。说她普通是因为,确乎深度解密!纪晓岚原来是口吃,相貌丑陋不得乾隆重用,不敢碰和珅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纪晓岚口齿伶俐,把和珅耍得团团转民间传说里的纪晓岚,更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实际上纪晓岚的形象与你我所了解的有很大差异,今天就让我们回到清朝,看看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对越自卫反击战,许世友并非第一人选,上级原本想用这位四野名将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军与越南在军事上的一次交锋,发生在1979年2月。此前越南屡次挑衅我国,在我国边境挑起武装冲突,打伤打死我国边民,蚕食边境,制造多起流血事件。鉴于越南方面的种种假如张作霖如果没死,对东北人来说是福还是祸?张作霖是东北王,也是北洋军阀的奉系首领,长期盘踞东北,还曾入关担任了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但是在1928年,面对北伐军对东北军的进攻为何东北王张作霖能镇住杨宇霆,而张学良就不行反而杀掉?将才和帅才之间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张作霖是帅才,而杨宇霆只能算将才,就连韩信这样千年难得一遇的顶级将才都无法逃脱被处死的命运,张作霖能镇住杨宇霆也在情理之中。张作霖杨宇霆这个名川军学曹操巧设冰墙,徐向前无计可施,一老农献计川军怕打屁股在三国里,曹操通过筑造冰墙建立起了防御工事,阻拦了来自马超的进攻,也因此捡回了一命。不谈这样的事情在当时是否真的能够实现,但这样一个方法却被川军用在了红军长征时期,阻拦了徐向前部队诸葛亮连环三招说服孙权一起抗曹展现过人的才智和辩才曹操大兵压境,刘备一路从新野败退到夏口,危在旦夕。隆中对给刘备定下联孙抗曹策略的诸葛亮,只能亲自下场出使东吴,去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当时的孙权在表面上归顺曹操代表的朝廷,实际上是犹豫试图推测一下蒙哥真正的死因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拖雷家的老大,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同胞哥哥,享年50岁。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只能确认的是他死得很突然。笔者在他一生未娶妻,教出79位院士,年近七旬却被赶出清华,以乞讨为生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新中国百废待兴,许多游学在外的爱国学子纷纷启程回国,他们不畏艰难,义无反顾地冲在建设最前线,尽自己所能为国家未来做出贡献。钱学森等一批爱国科学家声名远扬,但是很觉醒年代(第一集)分解觉醒年代他再度回国,想找新的救国之路,他能否达成所愿?觉醒年代这个男人不简单,流亡在国外,只为寻求救国之路觉醒年代勇于抵抗腐制,另引历史洪流,结果怎么样?一九一五年日本强权对中国疯史说三国一五八稳定关中五月初三,汉献帝追封曹丕的祖父太尉曹嵩为魏太王,曹嵩的夫人丁氏为魏太王后,封曹丕的儿子曹叡为武德侯。这个月,冯翊地区的山贼郑甘王照率领部下投降,都被册封为列侯。曹丕又提升安定太守邹清东陵定陵妃园寝传说中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丽妃就埋在这里清东陵中的定陵妃园寝是安葬咸丰帝众妃的陵寝,位于定陵东的顺水峪,于同治四年(1865年)建成。仿照景陵妃园寝修建,宫门顶上仅存部分筒瓦,斗拱彩画基本无存。燎炉残破严重,享殿筒瓦大部原子弹那么恐怖,为何朝鲜战争中,美国宁可惨败,也不敢用?导语原子弹那么恐怖,为何朝鲜战争中,美国宁可惨败,也不敢用?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二战后,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受了美国的原子弹袭击。结果瞬间变废墟。从而也加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