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拒不改造的国军中将黄维,为何能给毛主席守灵,去世后葬入八宝山

  在北京石景山区的东南角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虽然无人居住,但却24小时有武警把守;这里虽地处闹市,但却始终鸦雀无声;这里虽墓碑无数,但却是让国人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一提到它的名字,每一个华人无不肃然起敬,这个特殊的地方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八宝山革命公墓 。
  八宝山革命公墓
  作为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的园林式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最神圣的地方。这里也埋葬着无数为新中国成立做出巨大贡献的先烈,比如说朱德总司令、彭老总等等。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如此神圣的地方,竟然还埋葬着12位国民党高级将领,比如说卫立煌、傅作义、和平将军张治中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声名显赫的将军,并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解放以及革命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去世后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在这12位国军将领中,却有一人极具争议,甚至至今还有人认为他没有资格被葬入八宝山,他就是黄维。 黄维一不投诚,二不起义,被俘后还拒绝改造,甚至在临终前仍抱着效忠蒋介石的念头。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肯悔改的国军将领,不仅获得给毛主席守灵的资格,就连去世也被批准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黄维
  那么黄维为何能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呢?他和毛主席之间有什么渊源呢?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怎样的贡献?这一切都要从1937年8月的罗店争夺战说起。罗店争夺战,获得葬入八宝山资格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一触即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国华北地区接连沦陷,猖狂的日军更是喊出"三个月铲平中国"的口号。
  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战略,1937年8月,日军将枪口瞄准了当时我国最富饶的上海,淞沪会战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淞沪会战被称为是我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中日双方共参战上百万人,持续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也正是因为这场惨烈的战斗,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而黄维 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黄维1904年出生在江西贵溪一户清寒的农家中,父亲早逝,全靠母亲耕作维持生计。黄维小的时候读过几年私塾,13岁便考入江西第四师范,学习异常刻苦,成绩常常名列前茅。
  黄维19岁从第四师范毕业,回到家乡担任小学老师。然而此时我国正值军阀混乱,百姓民不聊生的时期,黄维痛心疾首,决定舍身报国,拯救危亡。
  巧合的是黄埔军校正在各地秘密招生,黄维得到同乡、共产党人方志敏的热情帮助,于1924年来到上海报考,后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黄维从黄埔一期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而被留校,担任三期入伍生总队区队长,曾两次跟随蒋介石东征。
  北伐开始后,黄维先是在严重率领的21师担任先任营长,然后在福建永安和浙江桐庐的作战中战功卓著,受到严重的器重,升任61团的团长。
  1936年,黄维被选派前往德国陆军大学进修,后来因为抗战爆发,于1937年8月28日回到南京。黄维向军委报到的日子,刚好是第67师师长李树森在进攻罗店的战斗中受伤离开的时候。
  陈诚
  18军军长罗卓英和三战区前敌司令陈诚知道这件事后,连忙给蒋介石发去电报,请求任命黄维担任67师师长。 蒋介石当即批准,并于9月2日上午召见黄维,询问他在德国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当前中国抗战形势的看法。
  黄维先是向蒋介石汇报自己在德国的所见所闻,然后说:"日军虽然很强,但毕竟是小邦,资源匮乏,无法长时间作战,因此我们应该速战速决。校长采取全民总动员长期抗战、逐步消耗日军能力的方针,必定能消灭敌人。"
  蒋介石听后连连说:"好,好,我已经决定让你接替李树森担任67师的师长,一会你和我一起去上海。"紧接着蒋介石留黄维中午和自己一起吃饭,并向黄维颁赠他的照片和几本书。
  在这张照片的右上侧还写有"培我同志"四个字,落款则为"蒋中正"。黄维见状十分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是蒋介石有意培养自己,这也让黄维受宠若惊。
  9月3日,黄维跟随蒋介石来到昆山,在这里他见到了顾祝同、陈诚、张治中等人。当天晚上。罗卓英带着黄维来到67师师部,向大家传达了蒋介石的指示,并宣布黄维接任67师的师长。
  会议结束后,黄维便由熟悉情况的参谋陪他连夜到前线巡视部队,直到次日中午才返回师部。黄维吃完午饭后,稍微休息一会又跟着参谋长去师直属部队巡视。黄维经过一天一夜的巡视,对全师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黄维在巡视中和官兵交谈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重点要求抓射击、手榴弹投掷等。黄维向来注重实际和实效,不讲究形势,他不仅关心官兵疾苦,还勤于接触基层,素有"平民将军"的雅称。
  9月6日午夜刚过,397团的重机枪、迫击炮就从侧方向日军的阵地猛射,随后各个突击队趁机过河冲入敌军的阵地。血战到天明前,黄维部完全占领了罗店镇内河南大片的地域,日军退到河北岸,但他们不肯撤退,仍在负隅顽抗。
  黄维和叶佩高等人正计划整顿态势,继续向河北的日军发起进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敌军的10多架飞机突然开始轮番扫射,因此黄维部伤亡十分惨重。
  紧接着日援军三股各千余人在战车和装甲车的前导下,分别直扑罗店,猛烈进攻397团和33旅,战斗异常惨烈,形势对黄维部是十分不利的。
  尽管如此,黄维和叶佩高等人仍在火线指挥士兵们进行反击,一次次打退了日军。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次战役持续到中午,战局仍没有得到改善,因此罗卓英决定放弃罗店。
  9月7日,罗卓英下令停止进攻,各部回守原阵地。黄维则亲自指挥199旅在顾家角和日军血战到9月15日,不仅击退日军多次猛烈的进攻,还歼灭日军600余人,成功掩护14师、98师向后方转移。
  然而战争打到最后,黄维所率领的部队伤亡惨重,几乎到了无兵可派的地步,但黄维仍不放弃,他将部队中的文书、伙夫等人全都派到了战场上。
  战斗结束后,黄维所率领的1万兵力最终只剩下不到1000人。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是一架绞肉机的话,那么罗店争夺战就是一座彻头彻尾的血肉磨坊。
  虽然淞沪会战以失败告终,但黄维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仍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仰。淞沪会战后,黄维还得到了陈诚和蒋介石的一致称赞,之后更是将他升任为军长。
  而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黄维曾多次率领部队给日军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正是因为这一原因,黄维才能在去世后被批准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淮海战役,被我军俘虏
  如果说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最惨的一场战役,那么淮海战役应该是解放时期最激烈的一场战役。
  1948年11月6月,淮海战役打响后,黄维兵团奉命从河南出发,日夜兼程驰援徐州战场。黄维的第12兵团是1948年9月成立的作战兵团,下辖第10、第14、第18和第85军,另有一个机械化的快速纵队,被蒋介石当作中原战场的主力。
  东进以来,第12兵团凭借着机械化的快速优势,前锋很快就抵达安徽蒙城。黄维本来准备通过蚌埠方向补给粮食和弹药,然后再向前伸展兵峰,毕竟大兵团作战不能没有后勤支持。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黄伯韬兵团被我军围困,蒋介石连忙命令黄维兵团火速前进,以解黄伯韬兵团的困境。黄维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只好继续前进。
  黄维兵团渡过浍河不久,就发现前方有解放军的强大阻击阵地,他知道情况有些不妙,但此刻是想退也退不了的,因为蒙城已经被追踪而来的解放军给占领了。
  前有重兵,后无退路,黄维只好向固镇前进,固镇位于铁路线上,既方便补给,又方便增援。然而黄维兵团刚动,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的大军就四面云集,并于11月25日将其包围在双堆集地区。
  黄维兵困双堆集后,蒋介石一边命令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驰援黄维,一边向第12兵团所在地空投粮食和弹药,并将该兵团的副司令胡琏空运到双堆集。
  骁勇善战的胡琏从天而降,给黄维兵团打了一针强心剂。黄维自知军事经验不如胡琏,便索性放手让他指挥第12兵团。
  12月6日,解放军在对黄维劝降无效后,正式开始了总攻。我军攻击的重点则放在第10、第14和第85军的方向,准备先歼灭这三个军,然后和黄维的王牌军第18军决战。
  这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中原野战军在坚持大别山作战的时候损失惨重,但面对蒋介石王牌兵团的时候,他们没有退缩。中原野战军政委邓小平说:"我们一定要干掉黄维兵团,即使这一仗将中野都拼光了,其他各路的野战军也要继续下去,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短短一个月内,第12兵团进行了数次突围,但全都被我军给打了回去。在弹尽粮绝之际,不少国军士兵选择起义,一时间黄维的12兵团乱成了一锅粥。有些国军将领甚至趁乱逃跑,但都被我军抓了回来,令人意外的是,我军始终没有发现黄维的身影。
  直到12月15日晚上,一个奇怪的身影引起了值班战士薛振英的注意。当时薛振英等人奉命驻扎在一个刚刚被占领的村庄里,晚上12点左右,薛振英和营教导员带领一些人在村口巡视,忽然听见离他们不远的村外田地中有些嘈杂。
  薛振英连忙带着两个人过去查看,快走到跟前的时候,对方发现了他们,于是薛振英停下来大喊道:"口令!"对面的人答不上来,只说是"自己人"。由于天黑看不清,再加上对方没有对上口令,因此薛振英便怀疑对方是敌人。
  薛振英刚打算抓住对方,没想到对方撒腿就跑,薛振英等人连忙追了上去。当薛振英跑到刚才那些人站的地方的时候,突然发现脚下的地沟里还趴着一个人。
  薛振英没有继续再追,而是径直走到趴在地沟里的那个人身边,用枪指着他说:"给我起来!"对方没有反应,薛振英便踢了他一下,对方还是没有动。
  薛振英知道对方在装死,便厉声说道:"赶紧给我起来,再不起来我就毙了你!"对方知道自己的计谋被识破,只好慢慢地站起来。薛振英上下打量了一下,只见对方40多岁、个子不高,但行为举止看上去和普通的士兵不一样。
  薛振英先搜了一下对方的身,没有发现武器后问他:"你是谁,叫什么名字?"对方只是说了句"我是30军的书记员" ,然后再也不肯开口说话了。
  薛振英无奈,只好押着他朝驻地走去。回到驻地后,营长杨镇海和教导员范天枢见他身份不简单,便开始审问他,但对方一直说自己是30军的书记员,除了这句话再也不肯开口。
  由于外面还在战斗,解放军战士顾不上仔细审问他,就将他关在营部的一间房子里,派两个人看着他。第二天杨镇海率部转移,这名俘虏也跟着他们,还替他们扛了一个小钢炮的炮架。
  毛主席
  直到第三天,营里才将他和其他俘虏一起送到团里,在团里关了3天,他的身份仍是一个谜。后来团里又将他送到师里,到了师里,他知道自己身份藏不住了,便说:"我是黄维,我要见刘伯承!" 毛主席:不予黄维处死惩罚
  刘伯承知道自己的手下抓住国民党中将黄维后,十分开心,随即给中央军委写信,希望能够将黄维就地处决 。然而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毛主席没有同意就地处决黄维,而是说:"黄维只是听命行事,不予处死惩罚。" 就这样,黄维侥幸活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将北京功德林监狱、上海提篮桥监狱和辽宁抚顺监狱设为战犯监狱,用于对日伪战犯和国民党战犯进行关押和改造。黄维被俘后,先后在北京功德林监狱和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尽管黄维成为阶下囚,但他仍不服气,甚至多次公然对抗。当中原野战军联络部长让黄维在写给杜聿明、邱清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劝降信上签名的时候,他恼羞成怒,说:"自古以来只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活的将军!"
  带着这种"顽固思想",黄维先后走进北京功德林、秦城和抚顺战犯管理所。在此期间,黄维在功德林和秦城曾"蓄须明志",声称:"在国民党时期留下的胡子,坚决不能在共产党的监狱里剃掉!"
  除此之外黄维和秦城还整天在口袋里揣了本文天祥的《正气歌》,宣称:"我要坚持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坚决不向自己的敌人投降!"
  当时,所有国民党战犯都在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随后会书写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罪行当众作思想报告。黄维不仅不写笔记,连别人在作报告的时候他都是一言不发的。
  某次,黄维的妻子来探监,并给他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黄维用餐的时候,妻子劝他和中共合作,争取早日被特赦。结果黄维听了妻子的话,直接将筷子一摔,大声斥责道:"从现在开始,我不再吃你做的饭,你以后也别来看我了!"
  尽管黄维并不配合,但共产党和毛主席还是以最大的宽容对待他。黄维刚到功德林监狱的时候身患五种结核,比如说肺结核、淋巴结核、精囊结核等等。
  周恩来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指示公安部用黄金到香港购买链霉素等药物,这才将黄维的病给治好。 但结核病治好了,黄维还有一些老病没有得到治愈。
  对于黄维的病情,原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医生张维周大夫是十分清楚的:"黄维不但心脏不好,还有严重的痔瘘。"原来黄维早就患有痔瘘,虽然经过各大医院的诊治,但始终没有得到根治。
  1972年,黄维旧病复发,每天流血不止,甚至引发了贫血性心脏病,随时都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这也令黄维倍感痛苦和折磨。为此,张维周专门前往沈阳痔瘘医院,找到著名的专家李润庭:"黄维的痔瘘已经非常严重的,这也成为他心脏不好的根源。你如果将他的病给治好了,你就在改造黄维的问题上帮了我们大忙……"
  李润庭听了张维周的话,感到责任重大,但他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决定接下这个棘手的任务。随后李润庭带上各种手术器具,和医院党总支书记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为黄维进行手术。
  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心治疗,手术圆满完成。术后观察,手术完成的非常成功,这也令困扰黄维几十年的痔瘘终于得到根治,这一结果也令黄维喜出望外。这次手术后,黄维的抵触情绪明显得到改善。
  为毛主席守灵,去世后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如果有了解的小伙伴就会知道,从1959年开始,我国便开始对战犯进行分批特赦。不过我国对被特赦的战犯也是有要求的:认错态度良好;矫正反动思想;积极接受劳动改造。
  黄维便是因为没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所以迟迟没有得到特赦。直到1975年,此时的毛主席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仍记挂着狱中的战犯。
  某天,毛主席突然对工作人员说:"那些战犯都放了吧,我们强迫人家进行改造是不好的。我们之前杀恶霸和地主是为了让人民安心,但这些战犯是不会对老百姓造成威胁的,都将他们放了吧。"
  黄维接过特赦令
  3月19日,特赦全部战犯的决定被公布,而释放战犯名单第一个就是"国民党第12兵团中将司令黄维"。 这天,黄维等战犯乘坐快车进京,23日下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饭店为战犯们举行了一次宴会。黄维第一个代表被释放战犯发言,他感谢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战犯的改造和特赦。
  除了被毛主席下令特赦外,黄维后来还获得了为毛主席守灵的殊荣,这令黄维本人也十分疑惑。
  黄维被特赦后,本想带着妻儿回江西贵溪老家安度晚年,但中央却让他留在北京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不仅能享受政协委员的待遇,每个月还有200元的工资。
  晚年的黄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国军"抗战能够给承认。黄维说:"抗战是不分国共的,同时也不能否认国民党在抗战期间作出的贡献。"
  黄维一家
  同样,黄维的朋友也是"不分国共"的,他从不回避和共产党早起革命者方志敏的友谊。1977年10月,黄维在参加完国庆28周年观礼活动后,女儿黄惠南就陪着他南下参观考察。
  在参观南昌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时候,有个烈士的名册被锁在玻璃柜里,黄维看第一页的时候发现上面有自己的同学,于是要求管理员将名册拿出来看看。黄维翻了几页,发现上面好几个都是自己的同学,其中就有方志敏。
  一时间黄维感慨万千,对女儿说:"我要去参拜方志敏烈士的墓。"那天,在方志敏的墓前黄维伫立许久。
  即使经过27年的改造,黄维也没有对蒋介石进行过大批评,他曾在一次谈话中说:
  "国民党内部的坏人是不少的,但有两个人我是不会骂的,第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是陈诚。为什么呢?蒋介石是我的校长,最高的长官;陈诚则对我恩重如山,没有他的重用,我提升的也没这么快。"
  1989年3月20日,黄维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黄维去世后,党中央批准他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我们的国家不会忘记任何一位,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做出贡献的英雄,尽管黄维在改造期间多次不服从,但我们不可否认他在抗战期间做出的贡献,这也是他能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重要原因。

抗美援朝中国欠下苏联多少军火债?何时还完的?并非无偿援助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苏联向中国志愿军援助了,当时战争所需要的军火必要后勤物资。而这一切都并不是无偿援助。当时的苏联向中国究竟援助了多少的物资,战后的中国又是怎样偿还清的呢?感1982年,一工人被政府找到,才知父亲功劳堪比元帅1942年,陈毅在延安时,对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职务的徐向前说我在新四军时,有次和国民党谈判,有个特务说,我们略施小计,就杀了你们的许继慎。1945年中共七大为烈士平反,许继慎的名字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107)宇文泰宇文泰(公元507年公元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汉化鲜卑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杜月笙虽是青帮老大,却有一个闻名全国的儿子,一生为祖国奋斗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地解放。鲁迅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并不简单的命题,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尽力,而真正好的一生,是会影响人的一生,指引孩子找到正确的1957年毛主席去看望儿子,闲聊间毛岸青想到一事爸爸你说怪不怪前言图毛岸青夫妇和毛主席1947年,学成回国的毛岸青暂时住在了李富春,蔡畅家中,并在他们夫妻二人的介绍下顺利入党,在这之后,毛岸青积极投身于黑龙江克山县的土改试点工作中,深入群众,1948年,叛徒密谋刺杀华野高级将领,竟被四个小姑娘识破阴谋1948年,一名身份隐秘的男子,乘坐着一艘木船沿长江逆流而上,来到了江都县,他就是我党苏中第十地委书记金柯。此次前来正是要向粟裕大将汇报工作的,与他同行的还有几个面色冷峻的男子。然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新中国女性风采1957年航校毕业后,我被分到北京西郊机场工作,从那时起,我就与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老大姐生活战斗在一起,与她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她们在空地之间演绎出的传奇故事,我是见证者,我文明的曙光,旧石器时代以前我们只能从古文的只言片语中,知道有有巢氏燧人氏,这些伟大的文明先驱,教导远古的祖先怎样生活,怎样用火,使人类文明的火光开始在东方的土地上生根。远古的人类过着群居的生活今天在考古2007年,王开地下档案室惊现上世纪照片,泳装运动员究竟是谁?图杨秀琼照片引言2007年1月16日,新民晚报头版头条以及整版篇幅报道了一则重大新闻王开地下档案室惊现上世纪老照片,同时还有很多明星的彩色照片。王开摄影公司创办于1918年的上海滩地下女特工爱上国民党高富帅,周总理指示,你们结婚吧1949年5月19日,虽是初夏,但上海宋公园却是一片萧瑟。16位我党地下工作人员被反动派粗暴地推搡着押送上刑场。面前就是死亡,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害怕退缩,依旧斗志昂扬。其中有一对夫妇刘思齐去世她的父母皆是我党地下工作者,丈夫毛岸英牺牲3年后方知真相上周(2022年1月7日),刘思齐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刘思齐,又名刘松林。她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毛岸英烈士的妻子,毛泽东的儿媳。其实,刘思齐的家庭同样具有传奇色彩。她的父亲
<<<<<<>>>>>>
傅作义之女傅冬菊,49年和平解放北平立大功,为何后来没成为高官?北京,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其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古迹,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无穷无尽。在现在更是作为我们的首都。可在抗战时期又名北平的北京,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险,很可曹操一生品评人才无数,为何唯独没有评价过诸葛亮,原因你知道吗?诸葛亮什么都不是他能要吗。你们看过三国没有?诸葛亮一生没有打过一场胜丈,七擒孟获,孟获是干什么的一个部落,说白了当土匪都说不上拿国家的粮食和士兵去打土匪。拉帮结派,治军不严,坏刘备项羽真的这么强吗?看太史公的史记可以知道,他对项羽推崇备至。在史记中,项羽的故事是写在本纪里的。而本纪,是帝王才有资格记录其中。不是皇帝却记录其中的,只有项羽和吕雉。在史记中,曾记录项羽读书写字没有时隔20年,被删掉的人民英雄重回课本,有哪些英雄回来了?时代总是在变化,但我知道,历史不能被忘记,英雄不应被埋没。让英雄永垂不朽的方式,便是让他们一直活在人民的记忆里,英雄的精神便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而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商朝君王系列之子至子至为何能够继承王位?又为何被逐三年?商太宗子至,子丁的长子,商汤的长孙,商朝第五任(实为第四任)君王。由于子丁早逝,商汤临终前本想让子至继承王位,却遭到重臣伊尹的反对,只好依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把王位传给了子胜,子胜他是海南省首位省委书记,曾获十佳公仆称号,去世20年人民仍怀念祖国能够从饱受侵略的局面中解脱出来,走向胜利和平与繁荣,离不开伟大革命领袖的英明引领,将士们的浴血奋战,爱国人才全力的奔走,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而中国共产党,也正是由人民群众巨鹿之战,项羽是如何靠五万杂牌军就打败了四十万大秦虎士的?公元前208年,自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以后天下诸侯也分分配合起义。此时秦军正是打败了南方项梁之后开始进攻赵国,赵王的军队被困于巨鹿遂向楚国求援。齐国使者向楚王推荐了宋义,同时楚王也想摆中国传说中四个死后当上阎王的将臣,都有哪些人?第一位韩擒虎韩擒虎是隋朝的开国大将,他本来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韩擒豹。然而由于他天生神力,在他年少的时候就曾经生擒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就改名为韩擒虎。长大之后就随着隋文帝南征北战,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张作霖为什么十分生气?宣统皇帝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后,张作霖确实非常生气。不过张作霖并不是因为溥仪受欺负了而生气。要搞清楚张作霖为何要为冯玉祥驱逐溥仪而勃然大怒,就要先搞清楚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民国十三年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说的是谁?孙敬,小的时候,在地上练习写字,非常勤奋好学,闭门读书,足不出户,读书至深夜,困乏难忍,睡意渐浓,于是用绳子拴住头发,系在房梁上,焚膏继晷,日复一日的刻苦读书。人们称呼他为闭户先生三国时年轻的黄忠没什么突出表现,是怀才不遇吗?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黄忠没有突出表现,主要是刘表的原因。黄忠在刘表麾下服役了超过16年,也就是青壮年都是刘表的部将。黄忠也是刘表心腹,在192年,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时,黄忠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