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少帅四处花钱亏空了6000万,老蒋为了让东北军参战掏了1700万定金

  #历史冷故事# #民国那些事# #抗日战争#
  中原大战中的蒋张结盟(六)
  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张学良虽然有意偏帮蒋介石,但是东北军内部有很多元老,特别是副帅张作相是坚决反对的。少帅也不好驳这些元老的面子,所以在整个大战的前期,东北军都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所以在关内各军阀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关外的东北军却在忙着搞建设,一方面少帅在给自己修筑新的少帅府,另一方面则在开工建设葫芦岛港,以取得自己控制下的出海港口。
  一、少帅亲自参加葫芦岛港开工仪式
  当时的葫芦岛港建设工程,是用640万美元的巨资(约投入2200万现大洋)承包给了荷兰公司。荷兰人对此非常重视,在1930年1月24日签约之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准备工作。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到了六月份筑港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张少帅是个非常喜欢显摆的人,有了业绩就想着炫耀给别人看,他决定在军阀混战的当口,在葫芦岛港举行盛大开工典礼,以显示他爱好和平、一心建设国家的意愿。
  于是在1930年7月2日,葫芦岛筑港开工典礼正式举行。当时承办典礼的是北宁铁路局的局长高纪毅,他深深体会到了少帅的良苦用心,把典礼办得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当时为了保证各界代表准时到达葫芦岛参加开工典礼,铁路局专门编了两列专车接送贵宾。当时的连山火车站上,高搭牌楼,牌楼上方镶着"欢迎"两个大大的金字,牌楼的顶部插有国旗迎风飘扬,并有军乐队奏乐欢迎各界来宾。
  至于张学良本人,则在7月1日由奉天乘新式专机"茂司号"飞到锦州,然后换乘火车到达连山,就在他自己的别墅小楼下榻。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老蒋这边的中委吴铁成和特派员上海市长张群等人。而那时候阎锡山方面的代表,已经被弃之不顾了,从这方面来看,少帅的倾向其实已经十分明显了。
  当时的开工典礼会场,设在面海背山的海军航警学校一号楼的左侧,礼堂上首设主席台,台上中间悬挂孙中山总理遗像,各界来宾共计700余人,除了各军政要员之外,还有华北、东北企业界金融界的董事长、总经理,《盛京时报》、《大公报》等报的记者等,可以说是给足了少帅面子。在典礼上,国民政府铁道部代表吴铁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以及东北政务委员会代表刘尚清都发表了讲话。
  张学良当时的讲话内容是:葫芦岛港的建设就全国以观,洵属一大建设事业,此次必须完成,葫芦岛港不仅利于中国,利于东北,实可有贡献于世界。本人是政府任命,受人民之重托,以全力督促筑港成功,授高局长全权,要求矢勤矢慎,廉洁自好,若有不正行为,严法绳之!"。
  室内典礼程序结束后,张学良还与各方代表共同来到一号楼外,进行纪念碑揭幕和炸山开工仪式。纪念碑是用大理石琢成,碑身通高1.8米,正面刻着"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九个大字,碑的背面则有张学良亲自撰写的219字碑文。
  纪念碑揭幕后,由高纪毅合拢了轰山的电闸,轰然一声巨响,500磅炸药将高粱垛的峰顶炸去一半,葫芦岛港宣告正式开工建设,少帅本人也进入了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
  二、东北财政在巨大的开支下入不敷出
  而在葫芦岛港开工之后,少帅本人于8.11去了北戴河,闲住在顾维钧先生的别墅里面。一方面避暑度假,另一方面也在观望国内各军阀混战的形势。而从这个居住地,我们也不难看出当时顾维钧在少帅心中的地位,和二人的私人交情之好。阎锡山为了区区一个空头的外交部长,就得罪一位如此得力的人物,真的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了。
  而少帅放着东北老家帅府不回,一直滞留在北戴河,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个因素其实是躲债——您看的没错,当时的少帅虽然是大家都要争取的香饽饽,但是其实早已经入不敷出、债台高筑了。那时候各方面的请款单据普通雪片般飞来,让花钱如流水的少帅也有些应对不来了。
  我们这位少帅那是个不知金钱为何物的公子哥儿,对很多事情都是从宽里花钱,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没个重点,这一来二去的就花得有点多。就从目前看到的大数来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就花了抚恤金1000万元、军火5000万元、铁路4亿7430万元、港口2200万元,这就是5亿4630万大洋,这还不算陶瓷厂12万元、民生汽车厂73万元、营建少帅府红楼群的几十万元。
  而哪怕是只计算年投入,那也是需要抚恤金1000万银元、军火生产2500万银元、铁路年投入2371万元、葫芦岛港年投入440万银元,合计这就是8311万银元。而这里面,还没算36万东北军的年度经费约7000万元,和少帅本人的特支费1000万元呢。林林总总加起来,这少帅如果是掏不出1.6个亿大洋,那是根本过不了年的。
  要知道在张学良接掌大权之前,奉军其实是年年亏损的。比如在1926年,奉军的财政收入是2300万元。而当年的东三省兵工厂的经费年额就是2300万元,奉军军费年额为1800万元,张作霖还有个人特支经费1000万元,总计需要高达5100万元之多,这一年就亏了2800万元。
  少帅虽然励精图治广开财源,在他接手后的1929年罕见实现了财政盈余,当年结余1415.48万元,并且年收入突破8000万元,但是也经不住他能挣钱更能花钱,这一下子要掏1.6个亿,这年亏空至少要在6000万元以上啊。
  三、军费与作战费用
  在当时其实最费钱的,其实是养活部队。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军队历来是个最费钱的东西。如果计算一下的话,当时装备并且养活一个步兵师,那花的钱真是海里去了。
  首先我们讲一下装备。根据清廷在1904.1年,给陆军第一镇购买武器的总表可以看出,当时购买步枪12000支,火炮54门,手枪650杆,合计约120万两银子。当时的一个镇是官长及司书等748名,弁目兵丁10436名,夫役1328名,共计全镇人员为12513名。光武器成本,就是120万两银子。除此之外,还要有军服、军械、军马、大车、各种食品、营房等物资。杂七杂八加起来,组建一个师的新军,投入费用保守应该在200万两左右。
  而这还只是组建费用,在实际使用中耗费更大。比如在1905年,练兵处收到各省实际交付练兵费白银九百一十一万两,而其中的六百多万两都用在了编练北洋军镇上。陆军第四师编制是两旅加一个补充团,月军饷就是158000元,全年光一个人头费是190多万元,然后还有100万的训练弹药等人吃马喂的费用。
  而这还是平常军费,要是打仗的话,还要加上战务费和补贴,差不多是月军饷翻翻。也就是2旅小编制师日常差不多15万,开战的话要20万,损耗大的话可要30万一个月。合计大概一个师一年花上400万两银子,也就差不多了。
  而到了老蒋小张那个年代,因为武器涨价,加上大家喜欢进口货还要拿回扣,这武器价格就飞涨了。当时组建一个万人规模的满编师,组建费就是大约600万,老蒋嫡系一个月运行费用24万元,也就是说一个师从组建到养活一年,那需要900万大洋。
  而老蒋对八路三个师,是按4.5万人计算的每月发给军饷法币63万元,其中生活费30万元,战务费20万元,补助5万元,医疗补助费1万元,米津贴补助及兵站补助费7万元,平均下来每个师一年要花252万元,低于老蒋主力嫡系的288万元,这还是只发七成工资的情况。
  连财大气粗的老蒋,从31年下半年其实就发不起满工资了。
  四、东北军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东北军这边,大家知道小张这个人是非常慷慨的,他把东北军的士兵工资,从他爹时候的两块钱,提到了每个月7.2元,虽然不及老蒋那个每月10元,也比阎锡山的6.7元要高。当年给张家打工的话,那可是国内排行第二的高收入了。
  可是涨工资以后,这少帅要养活一万人,每年花费的就和老蒋的七成国难薪时代相仿,需要每年288万元左右。他当时手下有36万人,其中还有更费钱的海军和空军,计算下来的话,每年需要的军费当在1亿元以上。
  不过当年东北是自己印钞票的,考虑到货币超发因素,这里我们按照一万人一年200万计算,那么当年东北军的年度经费至少也在7000万元以上。这亏空了6000多万,可从哪里来呢?要知道少帅只会开源不会节流,要想像史上阎锡山那样省钱,他是真不行啊。要知道人家阎老西可是用1524万元,其中军费垫款861.9万元,就养活了晋绥军全军的牛人,这种算盘底下出大洋的本事,他是没有的。
  而当时要出兵关内的话,这入关十几万大军,一年的军费加上开拔费就是至少3000万!这本来就欠了6000多万,在加上这3000万就要亏空上亿大洋,在那个时代实在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了。少帅没有能凭空变钱的神灯,实在是没办法帮老蒋啊。
  于是在1930年8月,老蒋再次派李石北上,与张学良商谈东北军出兵事宜时,少帅就毫不犹豫再次伸手要钱了。他以"金融吃紧、兑现纷来"的理由,要求南京中央即付500万元作为军用,另外再借给公债1000万元以为稳固金融之用。
  这催款账单虽然要得狠了些,但是战局不利的老蒋也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当时蒋介石立刻一口答应,并电请宋子文速汇出兵费用500万元,而且另筹公债1000万元,满足了少帅的所有条件。这样一来,加上前期的6月12号就收到的预付定金200万元,老蒋已经踏踏实实掏出了1700万大洋!
  在巨款到账之后,少帅终于不好意思了。他在收到款后立刻口头表示:如蒋军能将济南攻下,东北即可出兵。影响中原大战胜负的最关键一方,在巨额银弹的攻击下终于低头,开始把筹码落到了老蒋这边。
  参考资料:
  《中原大战:民国军阀的终极逐鹿》
  《论1929年中东路事件的发动》
  《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
  《张学良与东北新建设及其启示》
  《张学良与东北军》
  《1929年中东路事件内幕》,
  《东北王张作霖》
  《张学良传》
  《张学良年谱》
  《二战步兵战术》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九一八后国难痛史》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烈?皇帝被杀,9名皇子被勒死,尸体被抛入黄河前言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无法逃脱的命运。朝代更替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寻常的现象,即使是被我们誉为强汉盛唐的时代,最终也在滚滚齿轮之中为历史留约瑟的故事从他兄弟那里买来约瑟的人被称为以实玛利人,因为他们属于以实玛利家族。你应该还记得,以实玛利是撒拉的仆人夏甲的儿子。这些人带着约瑟向南越过迦南西部大海旁的平原。许多天后,他们把约瑟带1990年山西挖出古墓,里面有一壁画墓中的壁画一般是墓主生平追求及生活水平的体现,是历史学及考古学家重要的参考资料,然而山西一座八角墓中出土的壁画却让人细思极恐。藏在护理学校下的墓群1990年5月,山西汾阳高级护理学连载千年巨洪长江作为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和水量最充沛的河流,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滋养了两岸的亿兆斯民。但长江历来也是我国水患灾害不断,杀戮无数的一条暴虐泛滥之河可以说,文字记载中长江二战时,日本从中国抢走多少金银珠宝?这些珠宝最后都去哪儿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历史上,日本始终都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形象。为了抢夺新的领土,他们将中国当做了自己的目标,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日本的野心绝不止于此。在二战时期,日本对于财富2012年李敏祭祖时想起毛主席去世时一件事,当场恸哭谁也劝不住2012年4月30日,李敏回到湖南韶山冲祭祖。在毛泽东铜像前,75岁的李敏久久凝视着父亲,心中一阵温暖,一阵哀伤,仿佛她又重回童年,与父亲幸福地一起散步,听父亲教她背唐诗这一刻,毛1964年,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邓稼先突闻噩耗,伤心欲绝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街头采访,随机采访了一位学生。采访者问你有听过钱学森么?学生紧皱眉头钱什么?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课本里学过,但不知道他是干嘛的了。采访者又问那你认识邓稼先沉没百年的巨船,泰坦尼克号为何无人打捞?6名中国幸存者去哪了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船上竟然还有中国人!估计大家对这艘沉没百年的巨船的印象应该都来自于电影泰坦尼克号吧。在电影中我们确实看到游轮纸醉金迷的景象,感受到生离死别的痛苦,同时也辽国皇后述律平,亲自上阵,带领儿子的军队攻打亲孙子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大宋王朝,最惧怕的就是如虎狼般的辽国,骁勇善战的异族,一直对如文人般孱弱的宋朝虎视眈眈。辽国如此强盛,除了他们血液中与生俱来的勇猛血统外,也离不开他们有着英明乾隆让刘墉跳河自尽,刘墉接旨却只回家洗了个澡,结果如何?清朝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在其统治的期间,曾出现过百姓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不仅如此,这个朝代还出现了一位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便是乾隆。乾隆可以说算是一位明君,而明君的背后必然新中国开国大典毛主席亲自邀请他来参加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他的小弟,孙中山与他义结金兰兄弟相称,他还指着杜月笙的鼻子大骂,蒋介石和宋美龄把他视为上宾,对他尊重有加,毛主席还亲自邀请他登上天安门城楼一同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逝
<<<<<<>>>>>>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美国,是否就会没有战争?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很明了,只要稍微有些逻辑的人都能判断出来,如果没有美国,这个世界将会战争更多。曾经有一档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提了一个问题如何实现世界和平?然后,一言不发的从世界地河西走廊随想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西汉疆域中的河西四郡河西四郡指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四郡,行政范围大致包括今甘肃省西部的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以及内蒙古自清朝首辅马齐,历任两朝辅政大臣的为官之道康熙后期的三大首辅大臣中,张廷玉,佟国为都是人精,只有一个马齐最实诚。而且老马一心只想当好自己的差,从不结党营私。遇到事也是从不出头,唯一一次出风头就是推举太子人选的时候。这老马也除了三省六部制,杨坚的法律改革也值得一提随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杨坚在隋朝建立之初,完成了对北周官制的改革,接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制定适应新王朝运转的律令法规。在这个问题上,杨坚相比于改革官制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因为很多年前他我问,吴三桂想怎么对付李自成?我问,吴三桂想怎么对付李自成?他说,吴三桂带兵回山海关后,开始扒拉历史书,看看历史上是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发现唐朝有两个成功案例,一是唐中借兵回纥平定安史之乱,二是唐末借兵李克用平南北朝之南朝的萧齐前文说过,大胖子萧道成差点被刘宋的皇帝刘昱当箭靶子给射了,索性先下手为强,这不刘宋就变成了萧齐。萧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国祚23年,皇帝七位。为了延续南北朝的皇帝特色,奇葩中书省地位的变迁从凤凰池到宰相,最后成为辖区辽阔的行省事实上,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曾经设中书省于皇宫禁苑,因其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它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后来,中书省发展成为与尚书省门下省鼎足而立的三大清王朝覆灭后,宫中的太监去往了哪里?他们也有自己的归宿地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没错,上面的这句诗词正是描写宦官的。宦官,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必不可少的一笔,自从封建王朝起始,就开始登上了时代的大舞台,宦官是旧时代的代表,也是极为特殊天才科学家,知名文学家,全能的理工男数卷奇文物志无心匀翠墨,一钩初月南航北驾为苍生,这是后人对北宋科学巨匠沈括的评价。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11月9日发现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星,这是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科学家。冰心早年写文讽刺林徽因,晚年为何改口说自己所讽刺的是陆小曼?老覃前天写了林徽因为何触动了众怒?先后被冰心鲁迅钱钟书等人写文痛骂一文,文中提到,冰心曾在1933年9月写下了一篇著名文章太太的客厅来讽刺林徽因。冰心当时正值创作的高峰期,这篇作品他曾官至正国级,39岁授少将,57岁任中央政治局常委,72岁晋上将在历史的长河中,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是一段铭刻在我们每个国人心中的峥嵘岁月。这段岁月中涌现出无数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前辈,在民族存亡的关头,不畏强权不怕牺牲,以坚如磐石的信念,以不可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