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辽沈战役中援锦国民党军攻不下塔山,为什么没有绕开走?

  文|春风笑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乃至于整个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意义非同小可。
  四纵在塔山长达五天(10.11-10.15)的顽强阻击,不但让国民党方面多达四个军的优势主力无法为锦州解围,还影响到了国民党方面在华北和华东的决战布局。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塔山的得失如此重要,国民党军为了进攻他也并非心不在焉,为什么在久攻不下塔山之时,没有绕开四纵的阻击阵地,迂回包抄或者径直去增援锦州呢?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当时负责突破塔山驰援锦州的国民军东进兵团,在遭遇进攻塔山的挫折前后,曾经不止一次考虑过绕道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第一次围绕进攻塔山方案的争论
  塔山位于锦西和锦州之间,地形上东西两头高,中间低洼平坦,北宁铁路由此经过,塔山村处在这样一个山谷地带,西北方向是海拔两百多米的白台山以及连绵的丘陵,东南则是打鱼山,濒临渤海。
  因此,对于国民党军来说,如果能攻占塔山,他们就可以利用铁路或者公路快速运兵至锦州。
  锦州和塔山之间相距二三十公里,不到半日国民党军就会开到林彪的眼前。因此,塔山似乎成为了国民党军援锦的必经之路。
  (影视剧中的林彪与罗荣桓)
  但是,对于国民党军来说,塔山是必经之路,他们的主攻方向就一定要放在塔山吗?
  在塔山阻击战正式开始的前一天(10月10日)拂晓前,国民党军就以一个师从塔山东南的打鱼山一带悄悄渗透进来,差点突破了四纵在塔山的防御阵地。而其失手则是因为后续增援部队没有跟上,以致于无功而返。
  当国民党军部分主力部队乘船到达葫芦岛后,蒋介石的"钦差大臣"、担任华北战地督察组长的罗奇和第54军军长阙汉骞等人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进军抢夺塔山。
  在会议上,第17兵团参谋长张伯权坚持用主力进攻四纵在塔山正面的防御阵地,试图由此突破,这样就可以利用铁路或公路长驱直入锦州。
  (塔山阵地上的四纵主力)
  但是,因参战较早而具备了一定经验的第54军参谋长则不建议采用这样一种看似取巧的办法,而是主张把进攻重点放在塔山和它西北方向白台山之间,利用解放军在这里相对稀疏的防御工事以及此处的开阔地形,实施突破,然后再由此迂回到塔山守军的后方,将对方一举歼灭。
  从军事角度来看,第54军参谋长的这一建议未尝没有道理,因为当时四纵司令员吴克华的防御重点在塔山村一带,对于塔山和白台山之间的确布置略显不足。
  因此,倘若第54军参谋长建议被付诸实际。塔山守军即使能巩固住阵地,也可能付出更大的伤亡。
  可是,在会议上,大部分国民党将领因来自华北,对东北的解放军实力和地形特点缺乏了解,又自高自大,所以断然拒绝了第54军参谋长的提议,并且普遍拥护张伯权的正面突破方案。因此,在塔山阻击战打响后两天时间里,国民党军在争夺塔山正面上损兵折将,毫无进展。
  二、罗奇的上纲上线
  看到正面进攻没效果,身为蒋介石钦差大臣的罗奇有些沉不住气了,在会议上,他和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又商议是否有必要改变进攻方式的问题。
  这一次,第54军军长阙汉骞直接站出来,提出以自己的54军佯攻塔山正面,然后调林伟俦的第62军从左翼迂回,穿过塔山西北的丘陵地带,然后一举占领塔山背后的虹螺岘山。
  这样,塔山守军眼看后院失火,必然要分兵救援,而国民党军佯攻的部队此时便可全力出击,与负责迂回突袭的第62军配合行动。这样,塔山便可轻易攻克。
  客观地讲,阙汉骞的这一提议虽然有些冒险,但比起原先的单纯正面进攻方案,的确要好很多。可是,阙汉骞恰恰忘了,罗奇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一方面,罗奇从心里面仍坚持从塔山正面突破,另一方面,负责冒险的第62军军长林伟俦和罗奇本人关系不错,又是老同学,阙汉骞这样安排,明显对林伟俦和他的手下不利,所以罗奇左思右想后,拒绝了阙汉骞的建议,还趁机质疑他违背蒋介石的命令。
  (阙汉骞)
  这下,阙汉骞连话都不敢说了,只能惶恐地附和罗奇的任何安排,以洗清自己的莫须有的罪名。可是他哪里知道,后来锦州解放,罗奇为了给自己开脱,干脆把责任都推在了阙汉骞一人身上,蒋介石闻听大为恼火,差点把阙汉骞枪毙了。
  由此可见,国民党军在进攻塔山的过程中,并非没有考虑过迂回进攻绕开塔山正面的点子,只是其内部派系林立,相互之间勾心斗角,让聪明人也发挥不了才干,只好给蠢材让路。
  三、迂回攻势终于实施,为何仍无进展?
  塔山方面的拉锯战,又持续了两天多,到了10月15日凌晨,一个从锦州方向跑出来的国民党军副团长,向罗奇等人告知了锦州被攻破的消息。现在,迅速夺取塔山对于国民党军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
  (解放军攻入锦州)
  又过了一段时间,杜聿明被从徐州派来指挥战事,并于10月23日组织发动进攻,继续攻击塔山,试图由此突破,夺回锦州。
  这一次,国民党军倒是没有再坚持主攻塔山正面,而是把进攻重心转移到了塔山侧翼的白台山一带,国民党军和人民解放军围绕这片丘陵地带反复拉锯,结果仗打了一天多,国民党军第54 军和第62军蒙受巨大伤亡,不得不休整一天,而前线局势依然毫无进展。因为这个时候的塔山守军已经加固了塔山侧翼的防御,而且解放军方面还有机动兵团赶来增援,阵地坚如磐石。
  相比之下,东进兵团的国民党高层因锦州已经丢失,廖耀湘的主力兵团下落不明,对于己方能否占领塔山,他们均未抱希望,国民党军的中下级官兵内部也是士气低落,敷衍了事。此时,即便迂回包抄的战术在杜聿明干预下得到实施,也无济于事了。
  到了10月27日,国民党军刚想继续进攻塔山,却发现塔山和白台山一带的解放军早已不知去向,他们想找个老百姓也找不到,当他们还在迷茫时,塔山的解放军守军部队,早已又投入到了辽西走廊追歼廖耀湘集团的战斗当中。
  (影视剧中的廖耀湘,左二戴军帽者)
  顺带一说,侯镜如指挥东进兵团攻击塔山的时候,连正面突破都不愿意出大力气,因为他还想着西进兵团廖耀湘方面可以先自己一步截断林彪的归路,给锦州解围。
  可是,当侯镜如得知廖耀湘集团在彰武和新立屯一带进展缓慢,距离锦州还有数百里时,侯镜如也有些不满,觉得自己即便冲到了锦州外围,也是孤军鏖战,给对方白白送人头,自己的进攻速度不觉减缓。因此,声势浩大的国民党东进兵团连正面进攻都如此不上心,更遑论什么迂回绕过塔山去救援锦州了。
  参考文献: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杜聿明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
  《程子华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辽沈战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中国文史出版社
  刘统《决战:东北解放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根本社会条件是什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根本社会条件是什么朝鲜战争的最后1小时,美军搞偷袭却造成自己伤亡惨重,咋回事?1953年7月27日,中国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这是美国建国以来第一次签署战败协议,也宣布了中国自建国之后第一场立国之战的胜利。但这场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为什么说关家垴之战是一场败仗?一看过电视剧亮剑的朋友都知道,李云龙的独立团成名之战,就是用抵近土工作业逼近李家坡坡顶的山崎大队阵地后,扔出3600颗手榴弹,再加上20名机枪手冲锋,全团上刺刀压上去全歼了山崎大队朴槿惠女承父业太勉强,被特赦出狱生活无着落,连退休金也没有说实话,看到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被特赦出狱的消息,游说官也不知为啥,还挺高兴,尽管明知跟咱关系不大。毕竟,朴大妈也是七十岁的人了,无儿无女还一身病,入狱近5年健康状况大幅恶化,据说前段今天,我们都在想念毛主席晚年的毛主席是非常孤独的。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听闻消息,毛主席看着窗外怔怔发呆,良久才回过神来长叹道我也走不动了!1976年7月6日,朱德总司令去世,毛主席想起了当毛主席说佛教谈佛经虔诚信佛的石三伢子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学习毛主席的报告,报告中说毛主席常说,他是从农村中生长出来的孩子,开始也是迷信的,甚至某些思想是落后的谢飞参加过万里长征,22岁嫁刘少奇,4年后离婚,一生再未嫁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赵一曼滨江述怀华夏大地上的民众是如此坚韧伟大,一代代的历史有一代代的英雄。他们中有的能够人生圆满,而有的却在辉煌之后留下一声叹息。英雄的落幕令人叹息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朱允熥,也就没朱棣啥事了一本不该发生的靖难之役靖难之役能避免吗?当然能!自从朱元璋决定传位给朱允炆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相关准备,玩命替朱允炆扫雷。比如都说朱棣打仗厉害,又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手握雄兵坐镇北京傅作义究竟什么来头,被部下排挤时,伟人竟替他打抱不平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上下百废待兴。各个部门都紧缺领导人才进行整理改革。虽然我军内部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将领。他们在战争年代表现得都特别出色,可以稍加培养后转型到经济建设中去。但也并不是天国之梦(续)1863年底,李世贤与李秀成分道扬镳。尽管李世贤不想去天京陪洪秀全殉葬,但还是愿意听兄长的命令。他奉李秀成的命令进入江西筹措粮草,准备在秋收之后,北上皖南然后驰援天京。此时,由于曾两宋风云第二十七讲奸相秦桧公元1138年初,宋金两国正在商谈第一次议和之际,秦桧从金国回到南宋首都杭州,马上得到了宋高宗的重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升任宰相之职,但是不久却被罢免。事隔六年,秦桧再一次登上相位,
太平天国林凤祥被俘后,咸丰看了他一眼,为何半天没说话?1853年3月19日,对太平军来说,是一个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经过六天激战的太平军终于攻克了清统治南方诸省的中枢重镇南京城。紧接着,太平军又取得了两场胜利攻克镇江扬州。前毛主席长期深居中南海,如何听到工人和农民的声音?答案警卫员风起于青萍之末事情得从1955年元旦人民日报的社论迎接一九五五年的任务说起。当时的新中国人人赶超,积极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有所恢复,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又确立了古代科举考中进士有多难?科举制度延续上千年,期间多有变化,不变的是难考我列举一下作为开端的唐朝和结尾的清朝。科举考试唐朝的科举尤其是进士科以难度高闻名,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一辈子没能考上乾隆真的从明十三陵中盗取金丝楠木了吗清朝以来流传着一个传说乾隆大帝怀着一颗不公平的心,拆毁了大明陵,改了小明陵。乾隆在修缮十三陵时,确实采取了拆大换小的做法。他从十三陵运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计划运回首都供所有工人使用考中进士到实授官职要多久?如果在康雍乾三朝,起步就得5年考中进士多久能授官?如果授官一般又是什么职务?这是读者给御史留下的两个问题,希望能写一篇详细的文章加以介绍。关于进士的话题,之前已经写了不少,既然重新动笔,那么就要聊点新鲜的。先说张三甲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究竟有多厉害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历经一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历史的影响巨大。科举制度扩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打破了原本的阶级固化清朝末期武状元到底有多强?大败霍元甲在清朝时期,除了达官贵人和满族皇室贵族以外,选拔人才的方式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高考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渠道,也让民间的人发奋读书,争取做官改变命运!当然科举考试除了有40岁进士拒绝娶公主,唐朝公主成为烫手山芋宋代陈世美在当上状元后,为了当驸马把家里的妻子抛弃了。为了当这个驸马陈世美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很多人看来,驸马可是一个香饽饽的称谓,那是皇帝的女婿,等同于皇帝的半个儿子。只要娶洋进士晚清取消科举后的应急之策背景留学生越来越多从1872年,大清开始官派留学生,到1905年,已有大量的留学生。可是留学生很少能入仕,毕竟正途出身的士子也很难有工作,更不要说这些当时看起来歪门邪道的。随着中外如果鸦片战争发生在康熙时期,大清能打败英国吗?毫无疑问,以康熙爷的暴脾气,绝对不会忍耐一个欧洲国家入侵大清王朝的领土。打,一定是会狠狠地还击的。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鸦片战争中英国出动的兵力和武器装备。英国在鸦片战争中共投入了6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相信每一个看过还珠格格的人,都会记得剧中的香妃,他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妃子,天生自带异香,连蜜蜂蝴蝶都会围绕在她身边。电视剧中的香妃是虚构的,但在历史上真的有其人物原型,也就是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