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国运泰否话黄河中国古代与黄河洪水抗争史话

  精彩导读
  临黄河而知中国。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几乎也伴随着一部生动的治河史。与中华民族悠久、辉煌、智慧、生动的历史同步,黄河治理形成的治水文化,是中华文明丰富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应观御碑亭
  在河南省武陟县城东南、黄河下游北岸不远处,有一个占地140余亩、红墙蓝瓦的古建筑群。它是清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特下诏书建造的集宫、庙、衙为一体的庙观,其正式名称叫作"嘉应观"。最令人瞩目的是进门后迎面的御碑亭,亭子正面迎门的柱子上,黑底金字书写有一副楹联,道:"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
  这副20字楹联,可谓一语中的,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治理黄河保安澜的认识,也代表了自古及今历代对黄河治理的重视。
  一、文明曙光光耀于大河之畔
  据历史考证,在距今约18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黄河两岸繁衍生息。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存,成为中国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分水岭。黄河及其广大的流域地区,诞生了黄河文明,哺育了华夏民族。这一民族瓜瓞绵延、文明永续、文化丰厚,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禹治水安三代,开始了夏商周及之后中华文明的各个朝代的辉煌篇章。
  中华民族在黄河之边的繁衍以及与洪水的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史书上最早记载与洪水斗争的是一位叫作共工的人物。相传,共工是炎帝的后裔,其氏族封地有一部分临黄河,一到雨季洪水就泛滥不已。传说共工治水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bì]"(《国语·周语下》)的策略,就是水来土掩的方式。共工治水颇有成效,深得当时众部落的拥戴。
  稍后于共工的,是鲧[gǔn]。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鲧是颛顼帝的后裔,生活于帝尧时代。史书记载中,这是一个"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的时期,于是帝尧询问"群臣四岳"。这些人一致推举鲧,尧帝则认为"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但在群臣的坚持下,最后尧还是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任命鲧来治水。结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帝尧盛怒,"乃殛[jí]鲧于羽山以死"。史书认为,鲧的失败是因循守旧造成的。他仍采用了共工的老办法,所谓"鲧障洪水""鲧作三仞之城",大概类似于我们今天南方的江圩,用堤坝把居住区和田地围起来,以抵御洪水。一旦有较大洪水来袭,势必造成决口泛溢之虞。
  这时,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大禹出现了。
  《史记·夏本纪》中描述:"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wěi]亹穆穆,为纲为纪",是一个德高望重、言行举止成为当时社会规范的人物。大禹在总结鲧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变堵洪水为疏导河流,使水利于灌溉,变害为利。他"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铸九鼎""开九州",所以,我们中国又称为"九州";他为了治水,"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劳作时会把自己变成一只熊,妻子喊他吃饭,他一出现把妻子吓得变成了石头,他的儿子就是在石头中诞生的,所以起名为"启"。
  正是因为大禹治水时间长,成效显著,又建立制度规范,设立九州,威望达到空前,所以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中国远古延续千年的禅让制走到了尽头,家族相承的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大禹不畏艰辛、不辞劳苦、以德而立、勇于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国英雄故事、神话传说大多都与大自然相斗争有关,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无一不是在面对强大自然灾害时执着顽强,虽然很多带有悲剧色彩,却也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始终鼓舞着我们华夏民族不畏天命、英勇斗争,直到今天。
  二、天府之富 得益于大河之利
  众所周知,"天府之国"是今天四川之谓。事实上,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还有渭河之滨的关中平原。
  在评说黄河功过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法,称黄河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而另一种说法,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与心腹之患,哪个说法正确哪个说法谬误呢?或者说,利与害之比,该如何界定?
  首先,黄河洪水泥沙造就了广大平原,为华夏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黄河从中上游峡谷冲出太行山后,左有太行、燕山山脉,右有大别山脉,中间部分有以泰山为顶点的鲁中丘陵,在这三个高点之间,是广大的低洼地带。据地质学考证,整个华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基本是黄河洪水泥沙泛滥淤积而成的。这个泛滥范围,造就了大约25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区,使中华民族活动范围从狭窄山区扩大到平原。这一区域,加之水文概念中黄河流域的79.5万平方公里,一共有大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一地带的土壤气候等各种适宜条件,对于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发展功莫大焉,是其他地域难以比拟的。
  源远流长,可得水之利。尤其在黄河众多的支流河畔,洮河、湟水、渭河、汾河、泾河、北洛河、伊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河谷地带,相对来说,人们取水方便、灌溉便利、交通通畅,军事方面易守难攻,由此形成浩若星辰的繁荣地带,留存了无数的远古文明足迹。
  幅员辽阔,可得土之利。广阔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十分适宜人类早期的生活居住,如史念海先生《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经考证认为,当时的黄土高原比现在侵蚀面小,相对平坦,多地拥有原始森林和广袤草原,周、秦、汉时期,是十分适宜人类生存的较好地域。比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易于挖造、冬暖夏凉,在建造材料缺少、技术水平不高的古代,相较于其他地区,黄河流域生活的安全度、舒适度更高。
  气候适宜,可得天时之利。黄河流域大多处于我国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巨大洪涝灾害相对较少。据气象学、地质学考证,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气候较之今天更加温暖,雨量更大,无论是农耕还是游牧,都十分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
  这就不难明白,为何我国公认的八大古都中,郑州、安阳、洛阳、长安和开封五座都城都坐落于黄河流域了。这些都会,代表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中三千年的辉煌。虽然黄河及其众多支流经常发生洪水,甚至一次次冲决堤防、湮没都市村镇,但是,顽强的人们还是一次次在洪水泥沙上开疆拓土,建造都市,创造文明,延续血脉。
  其次,黄河流域水利是悠久的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础,流域各方治水兴利、富国强兵,为大一统的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战国时期的"疲秦之计"是一个经典史实。在战国纷乱争雄的进程中,秦国经几代努力,国力逐步强大,从关中西部、陇东一个荒蛮小国发展为国富兵强的春秋五霸之一,再到战国七雄,最后一统天下,这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是经济实力是其强大的后盾力量,而水利则为其经济实力发展发挥了不可代替的基础作用。
  到了秦王嬴政时期,"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扫清六合、一统天下势不可挡。在这一进程中,保证物资对战争的供给成为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是其重要战略之一。
  此时,在秦国之东的韩国,对秦国的野心和自家所处首当其冲的位置十分清楚,知道自己无法与强大的秦国抗衡。为了保护自己,韩国国君采纳"疲秦之计",即投秦国兴修水利之好,希望秦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入水利工程兴建,用以消耗秦国国力从而保全韩国。于是,韩国派遣了水工郑国到秦国游说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此策正合秦王之意,便委任郑国负责此项工程。但是在工程开工不久,这个计谋被别人识破并告知秦王。于是秦王大怒,要杀死郑国。面对死神突然降临,郑国却显得从容不迫,道:"臣始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郑国的这番辩解,特别是其中的深谋远虑,打动了嬴政,"秦以为然,卒使就渠",继续这一水利工程建设。《史记·河渠志》记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这一"疲秦之计"反倒成为兴秦之策,加之都江堰以及此后沟通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灵渠的建设,这三大水利工程是秦王朝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最伟大贡献之一。
  到了汉武帝时,延续了关中平原水利工程的开发事业。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在郑国渠之南,又开凿了白渠,工程建成后效益巨大。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苗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这首歌谣,对泾河多泥沙的特点和优势以及白渠建成后京都繁荣的面貌,都做了较为形象的表述。
  此外,历史上,黄河水利在交通航运方面也是成就斐然,以黄河为中轴线兴建的水路交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隋朝开凿的通济渠和永济渠,史书曾多予评述。通济渠是联系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纽带。这一工程首先"自西苑(洛阳)引谷、洛水达于河",然后"自板渚(今荥阳汜水镇东北35里)引河通于淮",再从淮水之南"自山阳至扬子江"。工程长度总计约2200余里,形成自东都洛阳至江南的交通要道。
  而永济渠则是通向北方的重要水路,隋朝称之为"御河"。《隋书·炀帝纪》记载:"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渠长2000余里,从黄河和沁水大致经汲、黎阳(今浚县)、内黄、馆陶、长河(今德州)等地至天津附近,再西北行,达蓟城。隋炀帝进攻高丽时,不仅亲自乘坐龙舟北上,还曾征发江淮民夫、船只以及洛口等地仓米至涿郡。永济渠通航能力相当可观,特别是其在沟通中国西北与中原再达南北,交通运输效益十分显著。
  从神话英雄传说,到文明来临的夏商周,再到秦汉唐宋,在华夏文明的漫长时代中,其主要内容和辉煌篇章,几乎都发生在黄河流域。以这些为主线展开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应该说,就是黄河文化的根和魂。黄河文明,是始终发展、从未间断、延续至今的文明。
  那么,为什么又称黄河是中国之忧患呢?
  三、洪旱之灾 忧患于大河之下
  前人称黄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黄河下游河道特点的真实写照。阅览前世,黄河洪水泛滥和大旱的灾情不绝于史书。
  据史料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602年有史料记载黄河决口改道至1949年间,黄河下游决溢有一千五百多次,大的改道有百余次。在以郑州为顶点的扇形平原上,北至天津、南抵江淮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到处都有黄河决口改道的痕迹。西汉时,黄河下游普遍修筑堤防,开始形成"地上河",决溢次数逐步增多。东汉王景治河后,河患相对减少,人称"王景治河、千年无患"。北宋以降,历金、元、明、清包括抗日战争阶段,决溢频繁,洪水泥沙俱下,冲淤之处良田尽毁、城乡湮没,饿殍满地、哀鸿遍野。
  "道光二十三,洪水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这首民谣说的是1843年发生于黄河中下游的一场特大洪水。据当时官方上报的万锦滩水情记载:"黄河于七月十三日巳时报长水七尺五寸,至十五日寅刻,复长水一丈三尺三寸,前水尚未见消,后水踵至,计一日之间,长水二丈八寸之多,浪若排山。历考成案,未有长水如此猛骤者。"这场洪水导致豫皖苏3省一带一片汪洋,约30余州县受灾,仅河南省内被淹村庄就多达12120个。
  除了"天灾",敌战双方"以水代兵"、利用黄河攻击敌人的事例更为黄河蒙上层层阴影。公元前225年,秦军大将王贲决堤淹大梁,魏国百年大梁城毁于一旦,魏国灭亡;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决堤大河,黄河改道由泗入淮;1642年,明王朝为阻止李自成军,决开黄河,洪水直冲开封城北门,城中居民无处躲藏,水深数丈,开封几十万人陷于灭顶之灾,只有三万余民众幸免于难。
  自然的因素,人为的原因,加之黄河本身洪水泥沙的复杂特性,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人们面对黄河决口无可奈何,谈河色变。治理黄河水害,也成为当政者和布衣百姓的夙愿。
  四、江山永固必治河于上下
  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探索治理黄河的思考与脚步。
  我们远古先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洪水抗争,只能"择丘陵而处之"。后来有了农耕生产,选择定居,建筑村落,于是有了共工、鲧的采用"堵""障洪水"的方法来暂时保障一方安全。从"跑"到"堵",这是人们抗争洪水方面迈上的第一个台阶。从失败的教训中,大禹总结出"疏"的方式,利用"水流就下"的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在治河思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但是,仅靠"疏"不能约束水势、控制河路,在大禹时期,下游地广人稀,可以任洪水四流,不与水争地。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都国成型,人们已然不能任由洪水、河流四处游荡,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实现堤防,秦汉以降,黄河堤防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了防洪的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黄河的流路。
  堤防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洪水,但是,黄河含沙量高,水量不足携沙入海,日积月累,造成下游河道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悬河"。黄河又是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每遇洪水,河道不能满装来势凶猛之水,溢、冲、决成为必然之势。决溢愈多,为害愈烈。
  所以,自汉之后,又有了"分流"的主张。认为黄河决口为害的主要原因是下游河道在汛期泄洪能力不足,应当通过分流,即多开支流来分减水势。这一观点到了宋元时期占了主导地位,并付诸实施。
  分流方略不能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实际上,也没有较好解决防洪和黄河治理问题。到了明代中叶,潘季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堤束水""束水攻沙""以清释浑"等一系列主张,束水攻沙,以较大规模水势携带泥沙入海,"以河治河"的思想显现出来。
  民国时期,西方现代水利理论和实践引入我国,以李仪祉先生为代表的现代水利学派对黄河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系统,设立了现代水文测报,出现了众多科学家深入黄土高原研究多沙粗沙特性,还有科学家远在德国进行室内模型实验等。在这些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出上中下游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治水与治沙结合、除害与兴利结合等雏形的综合治理方针。
  从跑、障、疏、堤、分、束到综合治理,饱含了中华民族对这条大河的愿景和不懈探索,看似山路弯弯,但是一步一个脚印,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要求而逐步深化和提升。
  在治理黄河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出现了众多奋不顾身、埋头苦干、孜孜不倦、毕生探索的人物,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于曲折的治河史册之上,光耀于中华文明灿烂的银河之中。
  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
  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可以说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人物。他不循旧规、不惧谗言,穷毕生精力探索黄河规律,亲访当地农民和老河工,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治河主张,形成完整的"束水攻沙"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最后一次担当河事时,已是古稀老人,却仍"日与役夫杂处畚[běn]锸苇萧间,沐风雨,裹霜露"。有一次船翻人落,潘季驯被河边树梢挂住才幸免于难。经过潘季驯的努力,黄河河道基本稳定,一直延续到清代后期。
  历史上,黄河的治废与否,与国运昌衰、政权稳乱之间,有时有着密切的联系。河宁天下宁,世治则河治。历代王朝对于抗洪治河十分重视,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很多时候帝王还亲自下诏,甚至亲临抗洪前线指挥。
  汉武帝不仅亲自参加了黄河下游瓠[hù] 子堵口,还赋诗《瓠子歌》一首,诗中唱道:"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平,功无已时兮吾山平"。诗的最后,"宣防塞兮万福来",表达了山河无恙的美好愿望。
  雍正帝胤禛在康熙朝后期抗击大洪水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考验,几乎是从抗洪一线步入皇宫大殿、加冕皇冠的。据载,康熙六十年到雍正元年,即从1721年到1723年,短短三年间武陟黄河先后5次决口,康熙指派胤禛亲临堵口。不久,康熙帝崩,胤禛即位,年号雍正。雍正继位后的元年,便命兵部侍郎、河道副总督嵇曾筠加固堤坝,并为他在亲王位时曾经在此奔波抗洪的一段堤坝题名为"御坝"。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黄河治理始终是国家战略要事。但是,因为自然因素、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等条件约束,黄河宁天下平的美好愿景,却始终只是一个宏大的梦想,在中华民族胸怀中萦绕。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便着手黄河治理开发大业。1950年,嘉应观作为治理黄河指挥部,开始了人民胜利渠工程建设,并迅速完成。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在刚刚建成不久的人民胜利渠水闸上,亲手摇动摇把开启闸门,并感慨道:这样的渠道,一个县有一个就好啦!巡视离别时,他还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从此,黄河治理开发保护开始谱写新的伟大篇章,黄河一步步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来源:《团结报》2021年11月25日第8版、2021年12月2日第8版;作者:陈维达,作者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图片:原文配图)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朱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参加革命70余年,尝遍革命的磨难与艰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的光荣。脱下那身威严的军装,朱德又是一宋时轮兵败梁山,主动向全军做检讨,陈老总却说你们是好样的1946年,以宋时轮和萧锋为代表的一批老红军,他们奉命来到了山东省。随即,他们以渤海军区的六个团为核心,组建了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这支部队,也就是第三野战军第28军的前身。建军以后唐朝最清廉的宰相,穷到连皇帝也看不下去爱卿,你多少贪一点吧古代历史上以清廉著称的大臣有许多,例如包拯海瑞等人,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因此都是家喻户晓的古代清官。除了那些众人皆知的清官之外,还有一些为官清廉的古代清官却不为人所知。因为他谁为大唐续命百年?十大中唐名将四大中兴之君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此刻的大唐不但人口锐减(由之前的890万户锐减到190万户),而且藩镇割据严重,中央威权不再,大唐眼看就要日薄西山飘摇欲坠,然而它却并未像评戊戌变法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战争之初,中国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但谁也没有想到,日本这个中国原来的藩属国和手下败将,竟让中国一败涂地。正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四千年大梦初醒。北洋水师汉献帝最恨的人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而是一位汉贼,他是谁?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开明的皇帝是有威严和雄才大略的,也有一部分荒淫无道残暴的昏君。但除了这些,在中国历史上,还存在一种类型的皇帝傀儡皇帝。他们被扶持上位,但他们并不能掌握整个国家的命世袭180年的沙皇称号,为何彼得一世不屑一顾,非要称号西欧化对于任何国家来说,一个国家都只有一个君主,而君主称号也是唯一的。相信同时期的任何一方诸侯或者争权夺利的一方,君主称号都是梦寐以求,因为称号不仅代表着君主地位,也代表着自己获得了贵族基辅罗斯简史大家好!我是龙哥。一个想和大家每天进步一点的家伙。上篇基辅罗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共同起源。今天接着读俄罗斯史,聊聊基辅罗斯建国后的发展情况。基辅罗斯起于奥列格半传奇式地占领第聂伯河中亚雄主帖木儿简述帖木儿东征途中病逝,没有被明军活捉,这是一种幸运。果真到了明朝,帖木儿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朱棣功劳簿上再添加一笔。从各方面看,帖木儿不是明成祖朱棣的对手,他获胜的概率非常低。帖木儿,东周列国传略读(第105回)第一百五回茅焦解衣谏秦王李牧坚壁却桓齮秦王政囚禁了赵太后,禁止大臣就此事进谏,并因此杀死了二十七位进谏的大臣,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这时,在秦国做客卿的齐国人茅焦挺身而出,求张昭为何劝孙权归降曹操?张昭为何要劝孙权归降曹操?张昭为何要劝孙权归降曹操?我只能回答张昭为何不劝孙权归降曹操?这样回答有什么理由,这样回答不需要理由,只要看看以下十位名士的所作所为就明白了了!这十位名士
把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换成康熙大帝,能不能挽救清朝?显然不能。这个问题真的很有意思,假设清朝罪牛逼的皇帝穿越到末代能不能挽救他心爱大清王朝?为什么说不能,我觉得无论是客观的时代背景,还是国力情况以及民众思想都不可能挽救,所谓内忧外患九兵团的传奇不止长津湖,他们编造的假情报,美国当机密藏了41年国庆假期这几天,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长津湖。这部电影的热映,不仅使无数人重温了那段慷慨悲壮的历史,也将九兵团的威名,深深烙印在了每个观众的心里。电影长津湖海报然而,作为抗美援太监大小的各种称谓无非,大大小小的太监,在炎天都市穿葛布箭衣,系上白玉钩黑带。太监头子,都市收大大小小的门徒。放工后,端茶送水洗衣打扇,都是门徒理当做的事。内侍阉工钱五品,执事太监六品,内廷待诏太监为何美国那么害怕苏莱曼尼,非要将他斩首?纪录片揭开真相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是美国在中东地区遇到的,最强劲最痛恨的对手,他在中东数场军事冲突中出谋划策,凭借个人魅力团结中东诸国重创美国军队,甚至一度让美国放弃了中东利益,他被西方媒体称为1998年,杨振宁回国后年薪有多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常常觉得艾青写的这句诗特别适合用在杨振宁那一代归国的科学家们身上,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是如此珍重。可惜现在一提到杨振宁,我们迅速联想部分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简介冀南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南大街103号。冀南根据地是华北敌后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共有51个县市,所辖包括衡水邢台邯郸地区,以及山东聊城德州两地和河南北部的部分县中国历代王朝之汉朝简史(东汉篇)东汉疆域图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位皇帝,享国195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始于光武皇帝刘秀建立,亡于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光1950年国民党一县长落难,求陈毅找工作,陈老总不会忘记朋友1950年年初,解放才半年多的上海百废待兴,上海市市长陈毅整日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有一天,市政厅外来了一位年近半百面容清瘦的落魄中年男子,提出要见陈毅。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从历史上看,韩德勤一生追随蒋介石,指挥作战能力一般,先败于红军,又败于新四军,两次都当了俘虏,但在抗战中,坚持苏北抗战,还是有一定功劳。洋河镇,因洋河酒而著名。韩德勤1892年10抗美援朝精神永存不朽长津湖电影很难再现抗美援朝的残酷真实。个人观点,长津湖电影已经是中国电影各方面进步的一个事实,尽管有各种遗憾和纰漏,都不能抹除国产大片的进步,这里不做细谈。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抗美援朝江苏省徐州宿迁淮安3地级市最新县级政区简介苏西北3市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徐州市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自此称彭城。秦置彭城县,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魏晋南北朝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