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汉阳造步枪跟中正式步枪有什么区别和特点?

  汉阳造的前世今生
  首先汉阳造步枪肯定是由汉阳兵工厂制造,其原型为德国的Gew88步枪,也就是1888式委员会步枪。玩过BF1的朋友肯定知道Gew98步枪,也就是98k的前身。可Gew88可不是大名鼎鼎的毛瑟生产的。Gew88存在着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诸多问题,1898年德国军方采用毛瑟生产的Gew98将其取代。但是德国人不能让这个步枪亏本啊,怎么办?当然有出路,由于当时清政府特别迷信德国的军工产品比如克虏伯和毛瑟生产的军工产品。就这样经过德国人的一番忽悠说Gew88是毛瑟的步枪就将Gew88步枪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机械大部分出售给了清政府。
  汉阳造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1896年位于汉阳的兵工厂开始生产该型的步枪,并命名其为"88式"步枪,在前期生产时仍根据德国人的图纸生产,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1904年,汉阳兵工厂对此枪进行了改进,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上护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护箍下方,其他则参考了Gew98式步枪,改进了照门,通条改放在护木之中等等。
  (改进前和改进后的对比,上为前,下为后 )
  同时,在改进前汉阳造使用的是八八式7.92圆头弹,该弹弹径8.02mm。改进后使用s型7.92尖头弹,弹径8.20mm。
  (圆头弹 )
  (尖头弹 )
  进过改进后汉阳造皮实耐用(果然中国人民是心灵手巧的),从1896年到1944年停止生产一共生产了108万把,贯穿了义和团、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中国大大小小的战争,实为中国一部分战争史的写照。中正式的前世今生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击败了各地军阀实现了中国名义上的统一。此时国民政府开始准备统一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而此时的中德关系正逐步进入蜜月期,因此在193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决定以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为原型进行仿制。该型步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之一,甚至于德军都还没有实现大批量装备(果然当时是基友,小胡子诚不欺我)。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向德国人订购了一万支该型步枪装备武装税警总团。同时兵工署技术司借机请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厂索取该枪的全套图纸,并且派遣毛毅可,(原巩县兵工厂厂长,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前往德国引进该步枪工作图及样板。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巩县兵工厂开始生产这一型步枪,命名为二四式步枪(同年的还有二四式重机枪)。当然作为当时中国军队的制式步枪,肯定引起了蒋委员长的重视。蒋委员长多次视察巩县兵工厂,并对二四式提出改进意见。委员长认为毛瑟枪的枪长是根据欧洲人身体设计的,而中国士兵相比比欧洲士兵更矮小一些,建议将枪托略微缩短、刺刀加长。为表示对委员长的尊重,1935年8月,国民政府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
  (中正式步骑枪 )
  中正式从1935到1949年一共生产了60万支,是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的中坚力量之一。汉阳造与中正式的区别
  首先汉阳造,于1896年开始生产,于1944年停产。口径7.92mm,全长955mm,全重3.166kg,子弹初速640m/s,标尺射程1800m,有效射程300米(低于三八式);该枪前期采用七九7.9x57J圆头弹(也叫88式圆头弹)改进后采用7.9x57JS尖头弹。
  中正式步枪,于1935年开始生产,于1949年停产。口径7.92mm,全长1110mm,全重4kg,初速810m/s,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约500米(高于三八式);中正式步枪采用7.92×57JS尖头弹,杀伤力极大,并可与当时广泛使用的机枪如捷克ZB26、二四式重机枪的子弹通用。
  汉阳造步枪,顾名思义,就是汉阳兵工厂制造的步枪,此枪在中国可谓大名鼎鼎,自1896年汉阳兵工厂仿制开始,一直被使用到全国解放,并参与了朝鲜战争,有50余年的使用期。
  此枪源自德国,原型枪称"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是法国军队率先装备了全球第一把采用无烟发射药子弹的勒贝尔步枪,对德国人产生刺激以后研发的一把新型步枪。
  此枪采用改进的曼利夏5发弹仓供弹,改进自瑞士设计的7.92毫米无底缘瓶颈弹,德皇威廉二世亲自签署了生产订单,可见德国当时对此枪的重视程度。
  清政府对德国军械历来信任,德国制造的枪械质量确实牢靠,但德国商人却是将Gew 88步枪以毛瑟步枪的名义出口到中国的,随即汉阳兵工厂将仿制品命名为八八式步枪,后来江南制造局也生产了此枪,一直到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才停产。
  因德国产Gew 88式步枪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国内前期的仿制枪与原型枪一模一样,被称之为"老套筒",后来汉阳兵工厂对此枪进行了改进,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上护木取而代之。
  枪长0.955米,枪重3.166公斤,口径7.92毫米,标尺射程1800米,采用了无底缘瓶颈弹,1903年以后采用了S型尖弹。
  总体上,汉样造落后日军三八式步枪一代,落后中正式步枪二代,但却结实可靠耐用,其实,也不象网上说的那样装退弹困难、容易卡壳和炸膛等问题,性能还是相当可靠的。
  中正式步枪,正式名称为中正式步骑枪,因造于民国24年,原定名称为"二四式",是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国内高仿版本,1935年开始,在中国巩县兵工厂生产。
  与汉阳造步枪一样,中正式步枪口径也是7.92毫米,但已采用尖头型毛瑟步枪弹,用以取代先前国军普遍装备的八八式汉阳造步枪,以及早期生产的老套筒步枪。
  由于毛瑟步枪是毛瑟公司根据欧洲人的身高体长等特征设计的,因此委员长建议将枪托略微缩短、刺刀加长,以适合中国士兵使用,兵工厂采纳了委员长的建议,为表示对其尊重,国民政府才重新将二四式步枪命名为中正式步骑枪。
  因此,相对于德国毛瑟标准步枪,中正式步枪枪身缩短、但刺刀加长为57.5厘米,既便于中国士兵携行,同时又方便战时拼刺,成为中国士兵喜爱的制式步枪。
  枪长1.1米,枪重4公斤,5发弹仓供弹,有效射程1000米,中正式步枪发射7.92×57毫米毛瑟枪弹,与中国军队装备的捷克ZB-26轻机枪和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子弹通用,比日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50毫米步枪弹威力明显较大。
  此枪使用历史也比较长,参与了解决战争和朝鲜战争,在53式步枪装备陆军以后,装备了全国各地的民兵,与三八式式步枪一样,一直使用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汉阳造步枪和中正式步枪说起来有联系也有区别,今天纵横就来讲讲这两款步枪。
  汉阳造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第一款制式武器,也是晚清时代打造的最佳的步枪,在中国驰骋了近五十年,可谓出厂之艰难,在中国经久而不衰。
  很多人都将汉阳造看作是洋务运动期间生产的步枪,实际上这款步枪却是在甲午战争后引进的,洋务运动已经结束,直白点说,三十年洋务运动,清政府连一款步枪都没有造出来。
  洋务运动时期讲究"自强",也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怎么个师夷法呢?就是买回一把外国的枪械然后进行仿照,这也符合中国人一贯的思维,喜欢知其然而不喜欢知其所以然,仿造没有问题,关键中国的仿造是采取逆向思维,就是根据武器成品,然后画出枪械图样,再进行仿制,仿制出现问题后,就换一把枪再仿造,再改进。
  不同军工厂仿制的同一款武器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甚至到了零件不能互换,弹药不能通用,随后各自不断进行"改良",发展成不同的血系。
  为什么汉阳造能够成为晚清的准制式步枪呢?就是因为汉阳造这款步枪,是正儿八经的引进了设计资料和生产机械,打的不恰当的比喻,清政府就像一个药厂,看别人研发一款药后就分析成分,然后制造,从来不想着去弄配方然后进行生产。
  清政府之所以会买汉阳造的设计资料开始进行标准化生产,还是源于一场商业诈骗,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一直在对德国毛瑟品牌有着迷之爱好,而汉阳造的前身是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因为该枪存在装弹退弹困难、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问题,仅仅用了十年后,德国就将其淘汰,德国军火商在失去了军方订单后,急忙开始找下家,下家其实就是当时武器比较落后的土耳其、中国等国家,在外观和子弹口径上,这款步枪都和毛瑟血系有相同之处。
  清政府遂决定引进此款步枪。
  虽然有了工作图样,可以进行标准化生产,然而这个时候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再次闪现,又对汉阳造不断改良,辛亥革命后,各地军工厂已经沦落地方政权手中,中央政府再也没有统一制式步枪的能力。
  你改良,我也改良,所以汉阳造也只能是准制式步枪,各个兵工厂生产的汉阳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正式步枪则是近代中国第一款制式步枪,是仿造德国1924年毛瑟步枪进行生产的,相比1888式步枪,晚了将近四十年,枪械更新程度很大。
  国民政府建立全国政权后,又致力于武器制式的统一,当时的中国光步枪就有不下十种,日本的三八大盖、俄国的莫辛纳甘步枪都是国民革命军的步枪,在后勤补给上极为困难,枪械又大多老化、落后,因此为了缩小国军和列强间的差距,研发新式统一制式步枪已经迫在眉睫。
  在1928年兵工署主持的规定制式武器会议上,对于制式步枪的选定最为顺利,就是采用德国毛瑟1924式步枪作为制式武器,因为该枪在弹药上使用的是毛瑟7.9毫米子弹,和汉阳造口径一样,不用因为更换枪械,而加强对士兵的训练。
  在选定制式武器的过程中,就异常困难,1928年定了后,一直到1935年8月仿制才最终完成,并且以中正式为该枪命名,到1943年才大规模批量生产。
  可以说,汉阳造和中正式都是近代中国军队武器制式化的常识。
  汉阳造还是清朝那会的事儿,它模仿的原型是1888委员会式步枪。虽然是德国货,但并不是毛瑟厂子的产品(但当时德国人卖给咱们的原型时候说这是毛瑟厂的)
  可以说汉阳的原型1888只是当时法国人研发出用无烟火药的勒贝尔1886之后应急的产物,所以设计上并没什么出色的地方。无非就是为了对抗无烟火药的巨大膛压,枪机闭锁是在锁头上加了两片对称的凸笋。
  然而这并不是后来的毛瑟枪机,但当时的清朝政府确实于1896年,开始在汉阳兵工厂仿造这款步枪。
  但一开始制造就有问题,比方说当时清朝的钢材承受不了无烟火药的膛压(其实到民国也好不到哪儿去),加了套筒之后,套筒容易变形开裂。膛线工艺惨不忍睹等等一堆毛病。
  不过Gew88本来也有一系列毛病,比如容易炸膛,容易抽断壳等。但最终Gew88被毛瑟的Gew98替代掉还有个主要原因,就是弹仓,Gew88的弹仓必须用包络式的弹夹供弹。
  最后一发子弹上膛之后,弹夹会从弹仓底部掉出来。这种开放设计很容易导致进脏东西。而且这种设计也不方便随时补满弹仓容量。
  另外Gew88的抓壳钩也远不如毛瑟枪机厚重的抓壳钩可靠。
  中正式模仿的对象是毛瑟标准24式。
  算是98K的雏形,德国人在一战之后认识到步枪不需要那么长,威力过剩,于是在Gew98基础上截短了枪管的产物。算是非常符合二战环境的一把步骑枪,你把它理解为98K的兄弟也无所谓。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虽然汉阳和中正所用子弹都是所谓7.92x57mm毛瑟(当时称为七九弹)。但是他们的子弹和枪管内膛是略有不同的,中正的前膛阴线要略大,所用毛瑟尖头弹的弹头直径也略大。也就是说,中正式可以发射汉阳的圆头弹。但是汉阳如果发射中正的尖头弹可能就会出事儿。
  先说历史,再谈区别,这两款都源自德国的步枪,在中国占据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舞台,从清末到民国,特别是抗战期间是绝对的主力步枪。
  一、汉阳造
  汉阳造原型是德国"M1888式"委员会步枪,7.92毫米步枪弹,采用5发漏夹供弹,射速较快。清末由张之洞引进(德国商人谎称是毛瑟步枪、诱导消费),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仿制,正式名称是:八八式,不过在这国更有名的称呼是"汉阳造"。
  M1888式步枪
  因为引进的原产1888式步枪采用全长式枪管套筒,所以初始的仿制品同样采用,直接根据造型也取了个外号:"老套筒"。直到1904年,汉阳兵工厂对此枪进行了改进,去除枪管套筒,用护木代替。参考德国1898式步枪,改进照门,将通条放在护木中等。
  下图所示:老套筒(上)与汉阳造(下)
  这是手持"老套筒"的孙传芳部队
  二、中正式
  中正式源自德国M1924式毛瑟步枪,1932年,由国民政府决定以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为原型进行仿制。采用7.92mm尖头弹,作为军队制式装备。
  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负责仿制,这是正儿八经的引进图纸仿制,所以枪械水平不比原型差。首批制造于民国二十四年,原定名为"二四式"。
  新枪研制过程得到蒋介石重视,他认为该枪长是根据欧洲人身高设计,而我国士兵普遍偏矮一些。因此建议将枪托缩短、刺刀加长(根据国情决定,白刃战必不可少),为示尊重,改进后的步枪命名为"中正式"。
  手持"中正式"的德械师
  我们经常在抗战电视电影中时常会听到当时的国军装备的除了德国造等外国武器装备外,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早期的汉阳造和后来的"中正"式步枪了。的确武器装备作为一个军队的打仗工具,可以说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对军队的战斗力是极大的消怠。所以这也是我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到什么大家都以装备汉阳或者"中正"式步枪引以为傲,那这两款步枪各自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来说出现的时间更早的汉阳造步枪,其实这款步枪原型是德国在一战前研制的GEW88式步枪,由于其存在着装退弹困难、容易卡壳和炸膛等问题,所以德国用一直以来很著名的毛瑟步枪替代掉GeW88步枪后,就将GEW88步枪的设计图纸和技术以毛瑟步枪的名由卖给了土耳其、清政府和其他国家和地区。清政府在引进这款名枪 后,在湖北的汉阳兵工厂制造这款步枪,所以"汉阳造"的名头是由此得来的。当然外界对这款步枪也以原型枪冠名88式步枪,或者是早期原装枪口的套筒形状为名的"老套筒",后期的"湖北条子"为称呼。这款步枪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作为清政府到民国的主力武器装备参加了大大小小战争,甚至在抗美援朝时期还能看到汉阳造的身影。而后期名称更为响亮的"中正"式步枪则是以取代汉阳造在当时国军中的地位而出现的,因为汉阳造虽然建造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但是由于其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型号已经比较老旧,所以当时国军引进了德国毛瑟工厂最新步枪的国产版本,而其原型则是德国在一战后最新设计制造的毛瑟标准型步枪,当时的国军军政部在购买该枪支后还购买了其设计生产图纸,并由此成为了从淞沪会战开始二战期间我国军队最主要的作战武器。
  要说这两款步枪有什么不同,首先汉阳造还是一款出现在清政府晚期时期的产物,而中正式步枪则开始生产于淞沪会战打响第一枪前,所以光是从出现时间上两个就差了将近半个世纪。其次是射程不同,汉阳造的有效射程在500米左右,而中正式步枪得有效射程则在800米左右。而且二者使用的弹头也不一样,汉阳造使用的是7.92mm的圆头弹,而中正式使用的是7.92mm的尖头弹,射程更远、穿透力、威力更大。也可以简单的说两款步枪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的子弹不同也不通用。不过总体上来说两款步枪虽然作为我国早期的制式步枪大量存在,但是从二者的特点上来说,中正式由于其血统更纯正,再加之出现时间更晚,所以其整体性能表现更为出色。虽然二者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对于我国在军阀混战时期和抗战时期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汉阳造步枪原型是德国1888年定型的88式步枪,算是德国早期的制式装备。但该枪支不太争气容易炸膛、装退弹费力,改进费时费力。德国军方决定采用毛瑟1898式步枪将88式步枪替换。88式步枪转售给中国清政府和其他国家。
  基于清政府洋务派对毛瑟系列步枪的迷信。汉斯猫谎称1888式步枪为毛瑟步枪,清政府稀里糊涂的买下了88式图纸和生产机械。于1896年在湖北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这种步枪。种花家的兔子有为其他东西取外号的爱好,这种枪最早在汉阳兵工厂生产,所以民间一般称之为汉阳造。国内前期的仿制品采用和德国88式一样的全长式枪管套筒方案。故早期型号在民间也被称为"老套筒"。
  汉阳造88式步枪使用的是德国88式7.92毫米步枪弹,其弹径是8.08毫米,子弹威力不足。后来该用S型尖弹,但设计使用88式子弹的枪械不能使用尖弹,会有炸膛的危险。
  中正式步枪原型为德国的24式毛瑟步枪,德国授权国民政府生产制造。中正式发射7.92毫米毛瑟尖头步枪弹。于1935年由兵工署第11厂生产。因为蒋介石提过修改意见。为了表示尊重,仿制枪械正式定名为中正式骑步枪。
  中正式枪弹使用7.92*57毫米毛瑟尖头步枪弹,杀伤力极大。中正式的优点是,枪支内部零件,枪机等大部分零件可互换使用。有的可以直接通用。缺点是当时生产条件有限,生产的枪机拉动较费力。尤其是在连续射击情况下,枪机和机匣因受热膨胀紧紧贴在一起,枪机拉动阻力更大。射击精度和射程都不如日式三八大盖
  汉阳造步枪又称"老套筒",是大清汉阳兵工厂照德国88式委员会步枪仿制的国产步枪,该枪采用7.92mm圆头弹,因其为第一种国产枪械且枪口处设计有一个套筒,俗称"老套筒",改良后的88式已将套筒去掉。
  汉阳造并不是性能出众的步枪,相反,该枪存在着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问题,随即被德军以98式步枪(即98K原型)取代,转而将88式销售到大清。
  由于大清洋务派属于毛瑟品牌的忠实粉丝,德国商人忽悠各位大人说88式也是毛瑟出品,而且愿意转让生产技术,所以坐井观天的洋务派决定花重金采购88式步枪以及图纸进行仿制。从1986年投产到1944年停产,汉阳造步枪一共生产了108万支,是产量最高的国产步枪。
  中正式步枪为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使用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正式名称为中正式步骑枪,最早在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11厂)组织生产,以取代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汉阳造八八式步枪,由于投产年度为民国二十四年,所以该枪被命名为"二四"式步枪,又因枪身"中正"二字,固也称中正式。从生产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骑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
  中正式步枪的7.92mm弹药与捷克式机枪、马克沁机枪子弹通用,枪与枪之间的零件也通用,这在我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截止1949年,该型步枪一共生产了约60万支,产量略低于88式。
  88式与中正式最大区别在于外观和弹药。中正式枪管要比88式略长,所以从外观上来看中正式要显得修长一些;其次是88式的弹仓外露至与扳机套平齐,而中正式没有外露弹仓。弹药上的却别也很明显,虽然都使用7.92mm×57枪弹,但是88式使用的却是圆头子弹,而中正式使用的是尖头子弹。
  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都是栓动式步枪。它们的区别是:一〉定型时间和型号不同,汉阳造是清政府引进德国毛瑟1888型的基础上定型生产的;中正式是国民政府根据毛瑟1924型开始生产的。两款原枪型本身就相差好几代,所以,中正式比汉阳造易操作,可靠性更高。二〉两款枪型在外观结构上也不同,一个显著的区别是:汉阳造是上膛后击锤外挂,而中正式是击针内锁,这一点很容易区分。
  实际上从操作方式来说这两种枪没本质区别,都属于栓动步枪,区别在于膛线的缠距和初速。早期汉阳造使用的是圆头弹后期虽然也改用尖头弹但由于原始设计的局限无论射程,精度还是杀伤力都和新式步枪相差甚远,因为汉阳造和中正式,三八式步枪本身就不是一代的产品!

74年中央讨论国庆招待会名单,周恩来遵毛主席精神,加上刘志坚刘志坚中将前言1974年,正在长沙办公的毛主席,看到中央送来的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的人员名单,仔细审阅后,提笔在名单上写了两个名字萧华刘志坚。写完后,毛主席才将名单交给工作人员。可见建党百年党史课堂(两百二十六)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资料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是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与浙江嘉兴南湖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前凉末代皇帝张天锡,投降东晋孝武帝却依旧保持荣宠,为什么?亡国之君的命运大都很不堪,不是死于非命,便是忍辱偷生,在亡国后依然能保持荣耀者,简直是凤毛麟角,而前凉的亡国君张天锡便是其中的典型。不仅如此,张天锡先后投降过两个国家,在亡国君群体封神大战中,截教大败,其门徒后来结局都如何?通天教主是一位非常开明的圣人,他领导下的截教势力非常庞大,原因就是他的门人弟子徒子徒孙众多。通天教主一贯秉持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的理念和原则,通天教主主张有教无类,大开方便之门,一切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他们谁的结局最好?汉末三国时期,朝政混乱,整个社会都是人心惶惶,无论是世家豪族还是普通百姓都需要生存下去。诸葛三兄弟也并非具有超前眼光,三方下注,为其家族寻求兴旺发达,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已。尽管史料如果评三国四大作死天王,有谁能入选?乍一看提问,挺搞笑。作死是入地狱,还要评天王的称号。细思下下,实有悟理。古今数千年历史,有多少英才俊杰也好,职场栋梁也罢,因为脑热,审时度势不明因为心骄,好高鹜远不清,把自己送上作你们觉得河南历史文化深不深厚?当然深了。河南省济源市有夏的原城遗址就是明证。河南的历史文化肯定深厚。因为,河南是中原之中,豫州故地。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夏商都城所在之外。诗圣杜甫的故乡,杜甫河南巩县(今河南巩晚清老照片李鸿章像极了大哥,地主家裹小脚的7位妾室确实迷人照片可以将时间凝固,让后人知晓世界的过往,而它们正是讲述世界风云变幻和社会变迁的最好工具。毕竟照片比文字更加直接,有时候,一张照片反而比文字更能讲好故事。小编在这儿收集了一些非常有历史上赤壁大战的时候,诸葛亮到底在干什么呢?火烧赤壁时,我估计诸葛亮在做以下几件事。一,他知道周瑜未来必是自己的主要对手,他正在思谋想计,至周瑜于死池。二,他知道关羽一定会在华客道私放曹操,自己又不敢真的按军令法斩关羽,正在叛逃后的张国焘,最后为何去了多伦多,他的晚年又是如何度过的?前言张国焘原是最早期的革命缔造者,可是却在自己的革命之路上,成为了叛徒,他是如何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呢?五四旗手张国焘,1897年生于江西萍乡山明村。他的父亲张觐珖是浙江九江南昌等地林彪评价他一人可顶十万雄兵这位开国中将的名字家喻户晓,但他一生从未指挥部队打过仗,林彪对其才华十分赏识,曾称其一人可顶十万雄兵这位开国中将就是苏静。开国中将苏静(1910年1997年11月28日)苏静原名苏
周公心无私,美名传后世讲述精彩历史故事,了解中国历史,增长历史知识。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周公旦的故事。周公旦是一个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为周朝政权的巩固奉献毕生经历。对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的人大明名臣之杨士奇熟悉明史的人或者对明史感兴趣的人,都知道著名的三杨。三杨指的是明朝初期三位著名的杨姓政治家,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今天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杨士奇。知道的权当再温习一遍,不知道的也可以徐福东渡到底去了哪里?真的是去了日本吗?徐福东渡我们都知道,所有人都认为徐福这种行为就是在行骗,毕竟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长生不死药,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徐福这个人,相传他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名方士,因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夏商周墓葬及丧葬制度夏商周在丧葬制度墓葬形制随葬明器等方面,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等级观念。葬制从夏代开始建立后,经历商代数百年后到了周代,葬制等级制度特别突出。从周代文献看,不同等级的贵族在随葬的规格上乱世枭首翟汝鉴的多变人生翟汝鉴,字镜堂。淄川西河镇河南村(时属博山县)人。幼年读过儒书。30岁上开采小煤井。民国三年,北洋政府颁布矿业法条例,许多从事小媒井开采业者为争夺矿界,你死我活,互相倾轧。火烧翟家明朝的节点跟兴衰的因果关系,土木堡之变与于谦,张居正,魏忠贤如果要更好的分析理解明朝,可以拿另外一个朝代来进行对比,其实朱元璋有一点像李渊,但是比李渊成就大,其实朱棣更像唐太宗。但是明朝缺乏了唐高宗跟武则天这种强人的过渡人物,所以没能把明朝生一个女儿,让她去流浪从数学常拿0分的孩子,到流浪的三毛提起著名女作家三毛,应该不会陌生。1943年,三毛在重庆黄桷垭出生,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父母根据家谱给她取名陈懋平,寓意一生平安顺遂。IHUMANMOM三毛是书香门第里成长的孩子,赵普有着千秋功业的大宋开国宰相,为何朱元璋很不喜欢他赵普有论语半部,执半世相柄作为大宋王朝开国第一相,赵普的声名其实是很尴尬的,人们一提及宋朝的宰相,正能量的如王安石范仲淹寇准等等而奸臣则有秦桧蔡京的一堆,远数不到他这儿来,而他的故爱因斯坦为什么那么聪明?有人偷走他的脑袋,解剖成240份研究爱因斯坦,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出名的物理学家之一。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能量守恒定律,宇宙常数,很难想象所有的这些宇宙物理定律,都是从他的脑袋里迸发出来的。许多人都他曾任湖南军区司令,一生低调地付出,外孙女却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中国的南方一直被誉为鱼米之乡,不仅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并且在水利交通上也比较有优势,于是在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经济一度十分发达,这一直持续到了清代。虽然清朝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北洋往事之江苏督军李纯之死1920年10月11日晚,南京的江苏督军府内灯火辉煌,忽然府内传出几声枪响,众人大吃一惊,急忙循着枪声跑去,竟发现枪声出自督军李纯的卧室之内。众人冲入督军卧室,发现46岁的督军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