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贺子珍的勤务兵,保管杨开慧遗物45年,72岁时哭诉不能再放我这了

  1947年,贺子珍从苏联回到了中国。下火车时,有不少老朋友在火车站等着贺子珍。见到昔日战友,贺子珍感慨万分,她说:
  图:1947年,贺子珍(前左二)回国,嫂子李立英(后中)侄女贺小平(前左三)女儿李敏(后左一)
  离开这么久,对国内情况不甚了解,希望组织能给我安排个工作,让我在工作中了解国内情况。
  随后,贺子珍被安排在了哈尔滨总工会工作。1948年,随着辽沈战役的顺利结束,沈阳解放了。转年,贺子珍带着毛岸青以及女儿李敏来到了沈阳。
  在沈阳,贺子珍被安排在东北局财政部工作。在苏联的9年间,贺子珍吃尽了苦头,再加上长征时受的伤,让贺子珍饱受病痛的折磨。
  为了照顾贺子珍,组织上准备给她配备一名女勤务兵。当时,贺子珍住在东北财政局给她提供的一栋宿舍楼中。在这栋楼中,还住着财政部所属军鞋厂的6名女青年团员。
  见状,财政部的领导告诉贺子珍,你就从他们6人当中挑选一人当你的勤务兵。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6名女共青团员依次走进一间教室内。贺子珍坐在台下,一脸微笑地看着他们。
  最后,贺子珍选了梳着短发,穿着列宁服,个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还很爱笑的一个姑娘。
  姑娘名叫尹淑兰,来之前,财政局的领导告诉他们说,要从他们6人中选一人,为一位女红军首长服务。一听到这消息,几个小姑娘高兴得不行。
  尹淑兰被选中后,贺子珍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聊起了家常。当听到她名字叫尹淑兰时,贺子珍说:"‘淑’很配你的气质,但是我们干革命的,不能这么娇气!"
  尹淑兰听后便说:"那把‘淑’去掉,以后就叫尹兰。"贺子珍本想和她开个玩笑,没想让尹淑兰把名字改了。但是改都改了,就随她去吧。
  当天晚上,尹兰就搬进了贺子珍的宿舍,从此和贺子珍同吃同住。
  图:1950年在南京。前排左起:贺子珍、贺小平、李敏、李立英,后排左起:贺敏学、毛泽东警卫员
  昨天晚上,尹兰激动的一夜没睡。既担心自己落选,又担心被选上后服务不好这名老红军首长。尤其是听说她还打过仗,在尹兰的印象里,军人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脾气也不好。
  可随着和贺子珍的接触越来越多,尹兰发现,贺子珍和印象里的军人完全不一样。说起话来和声细语,对她也很照顾,经常问她想不想家,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
  首长对自己如此的体贴入微,也让尹兰暗下决心,一定要服务好首长。
  经过了解,尹兰知道贺子珍老家是江西,喜欢吃辣椒。没事的时候,尹兰就会给贺子珍买点辣椒,或者是买点江西口味的东西。
  有段时间,食堂每天的早饭都是豆浆、油条和鸡蛋。吃鸡蛋时,贺子珍总会将自己的那份带给尹兰和赵钰等几个年轻人,贺子珍还说:"你们是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胃口不好,吃的东西少,你们要多吃!"
  那个年代,鸡蛋本就是不可多得的营养,更何况贺子珍身体差,不吃鸡蛋哪能行?
  为了让贺子珍吃得好点,尹兰会到街上买点江西火腿,让厨房师傅把火腿切成丁,摊到鸡蛋饼里面。
  也只有碰到老家风味的东西,贺子珍才会多吃一点。
  在东北财政局工作没多久,贺子珍迎来了一位亲人——贺怡。此时,距离两人分别已经有十几年时间。再次相见时,百感交集,抱头痛哭,久久无法平复。
  贺怡的到来,告诉了很多贺子珍去苏联后发生的事情。比如说贺子珍去苏联后,母亲便去世了。去世后,是毛泽东找人安葬的母亲,还给母亲立了碑。
  后来,胡宗南占领延安,因抓不到毛泽东,便把母亲的坟给掘了。收复延安后,毛泽东花了10块银元,请周围的老乡重新修缮了母亲的坟墓。
  贺怡还告诉贺子珍:"毛泽东对我和母亲非常好,你不在的那些年,他也经常提起你。" 说到这里,贺子珍的眼泪忍不住得流了下来。
  图:贺子珍与贺怡
  1949年,贺怡来看贺子珍时,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娇娇已经13岁了。在娇娇的记忆里面,她只在小时候见过父亲。但是时间太远,完全忘记了父亲的样子。
  在贺子珍的鼓励下,娇娇用俄文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娇娇在信里面问毛泽东:"他们都说你是我的爸爸,你是我的爸爸吗?"
  收到信的毛泽东非常高兴,本想给娇娇写封回信。但是寄信太慢,毛泽东又派去一封电报。电报中,毛泽东告诉娇娇:"我是你的爸爸,我很想你,希望你赶快到爸爸身边来……"
  从沈阳到北京,可谓是路途遥远。让别人送又不放心,贺子珍过去又不合适。于是,护送孩子的任务落在了贺怡身上。跟着一起去北京的,还有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
  而随着毛岸青和娇娇的离开,贺子珍身边一下子冷清了起来。有一天,尹兰出门前,习惯性地向贺子珍汇报。她朝着里屋喊了两句"首长,首长",可都没听到有人回答。
  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儿,尹兰赶紧往里屋走,发现贺子珍正坐在窗前的桌子前发呆。尹兰又叫了一声"首长",贺子珍这才缓过神来,他看着一脸稚嫩的尹兰说:
  "娇娇不在我身边,我也把你当成女儿看待,你以后就叫我贺妈妈吧,别再叫我首长了,那样显得我们之间很生疏。"
  就这样,贺子珍成为了尹兰的"贺妈妈"。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次,尹兰在帮贺子珍整理衣物。她把一件件衣服叠好,放进了一个栗色的樟木箱里。
  刚来第一天时,尹兰就见过这个樟木箱。当时很纳闷,这么大的首长,怎么用这么旧的箱子?虽然有疑问,但是尹兰从来没问。
  过了没多久,东北财政局给贺子珍送来两个新皮箱。拿着这两个新皮箱,尹兰对贺子珍说:"贺妈妈,领导给我们送来了两个新皮箱,把那个旧的木箱子丢了吧,换成这个新的用!"
  贺子珍抬头看着尹兰,若有所思地说:"孩子,你可别小看了这个小木头箱子,非常珍贵的!"箱子有什么故事?这还得从长征时说起!
  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后,终于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而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多。红军长征途中,贺子珍和毛泽东不在同一个营地。那段时间,贺子珍也不再是毛泽东的秘书。
  图:贺子珍 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 夫妻两人在延安凤凰山的窑洞前
  可但凡有空,贺子珍都会来帮毛泽东,帮他抄电报整理文件。长征途中条件差,没有办公的地方,贺子珍便在两个铁皮文件箱上铺上红布毯,当成办公桌。
  而她则找块石头,或者小板凳,用膝盖当桌子来工作。一有重要文件或者是东西,贺子珍都会把它装进那个檀木箱子中。
  原来,杨开慧当年和毛泽东分别时,给毛泽东送了个箱子。这也是毛泽东身边为数不多的,杨开慧送的东西。
  杨开慧牺牲后,毛泽东对这个箱子珍惜万分。几次反围剿的途中,都随身携带着这个箱子,长征途中亦是如此。
  长征结束后,因为种种原因,贺子珍与毛泽东之间产生了隔阂,执意要离开延安。当时,贺子珍离开延安除了和毛泽东吵架外,还想到大城市去看病。
  长征途中,贺子珍遭遇危险,一颗炸弹直接在她身边炸开,体内有多块炸弹碎片迟迟未能取出。因此,贺子珍当时还想去上海取弹片。
  刚走到西安时,便得知上海沦陷,贺子珍也被迫滞留在了西安。毛泽东得知后,立刻派警卫员带去一封求和信,还有一个装满日用品的木箱。
  而这个木箱子,就是杨开慧当年送给毛泽东的那个。毛泽东让人把这么重要的箱子送给贺子珍,求和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但是贺子珍性格直,还是没回去。
  就这样,阴差阳错之下,贺子珍带着箱子离开毛泽东,来到了苏联,而这一走就是9年时间。而那个箱子,也一直被贺子珍带在身边,小心翼翼的呵护着。
  了解了木箱子的沉重历史,尹兰也越发地珍惜起这个箱子了。每次拿取东西时,都小心翼翼的打开再锁好。没事时,还会用干布擦拭箱面。
  1949年4月,贺子珍离开沈阳,去上海投奔哥哥贺敏学。途经天津时停留了一段时间,准备在这里见见女儿娇娇。
  图:贺子珍与女儿娇娇
  来到天津没多久,娇娇就被毛泽东的卫士送了过来。娇娇在天津待了10天左右,这10天中,娇娇除了陪妈妈外,便一直和尹兰一起玩。很快,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10天后,娇娇要回北京了,尹兰给她买了双白色的学生凉鞋。而娇娇也把脖子上的一条绿色玛瑙项链摘下,送给了尹兰。两人约定,过段时间在上海见面。
  后来,娇娇每次去上海的时候,都会把尹兰当姐姐一样,而尹兰也会教娇娇写字,带着娇娇在上海逛街。
  1950年冬天,贺子珍把尹兰和外勤秘书关英叫到房间中。她对两个人说:"你们年龄也大了,不能总在我身边待着,你们要出去学点东西,将来好建设社会。"
  贺子珍还对他们说:"我已经和东北财政局打过招呼,你们两个回到沈阳后,直接去沈阳财经学院学习就行了。"
  离别的前天晚上,贺子珍又找到两个人,他对两个人说:"你们在我身边的这段经历,不要对任何人讲起,否则容易惹来麻烦。"
  不仅如此,贺子珍还让他们把之前的合影剪掉。无论是尹兰还是关英,都无法理解贺子珍的做法。尽管如此,还是按照贺子珍的吩咐去做。
  当天晚上,贺子珍送给关英一个旅行包,给尹兰送了一个小木箱。而那个木箱子,正是杨开慧的遗物。因使用时间太长,箱子表面已经斑斑驳驳。
  转天,贺子珍在上海火车站送别两个人。临上火车前,贺子珍不放心地叮嘱着尹兰说:"你一定要保护好箱子,只有在你这里我才能放心,等主席终老,你替我把这个箱子送过去!"
  说着说着,火车就要开了。站在站台上的贺子珍,不断地向火车上的两人挥手告别。两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回到沈阳后,尹兰顺利地进入沈阳财经学院学习,完成学业后被分配到沈阳财政部工作,后来又被调到中科院。
  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来给尹兰说亲的人快要把门槛踏平了。可不管对方条件再好,尹兰都不愿意点头。后来她说,要嫁也得嫁个军人。
  图:尹兰与丈夫张文忠
  原来,在贺子珍身边时,贺子珍经常对尹兰说,以后要找个军人当丈夫。从贺子珍身边离开后,尹兰一直记得这句话,所以她一直在等着一个军人。
  直到有一天,又有人来给她介绍,这次是个军人,名叫张文忠。16岁就去当兵了,从江苏打到东北。流过不少血,膝盖上还种过子弹。命好,取出来后没留下后遗症。
  就这样,尹兰与张文忠走在了一起,1955年时组建了家庭。本想着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可上天却给尹兰开了两次玩笑。
  第一次的时候,尹兰患上了急性肾炎,后来又发展成尿毒症。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一种极难治疗的疾病。对于刚刚结婚的尹兰来说,实在是无法接受。
  后来,尹兰不吃饭,不喝水。因为尿毒症,全身水肿。那段时间,尹兰简直放弃了生的希望。
  直到有一天,丈夫张文忠给她换衣服时,正好翻到了那个木箱。看到木箱的那一刻,尹兰整个人都愣住了。她突然想到,她还没完成贺子珍的任务,她不能走。
  于是,尹兰开始配合治疗。吃不下的药,硬着头皮也得吃。结果,尹兰的病竟然慢慢好了。而给她看病的那家军医院,也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第二次是1974年10月31日,尹兰的丈夫张文忠不幸去世。去世时,张文忠才50多岁。爱人的离世,让尹兰一下子被卸去所有的力气。
  屋漏偏逢连夜雨,两个孩子也在生病,大儿子得了天花,小女儿得了急性肺炎。一边是丈夫去世,一边是两个孩子生命垂危,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给孩子看病期间,尹兰不止一次的想着一死了之。可当想到贺子珍交给她的任务还没完成时,尹兰又赶紧放弃了这个念头。
  几十年来,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尹兰总会随身携带这个箱子。这时,箱子已经非常旧了。身边的人也不止一次的劝尹兰,把箱子扔了,换个新的。
  箱子这时不仅仅是贺子珍的嘱托,还帮助尹兰挺过两次人生难关。可这一切,她都不能对外人说。
  图:贺子珍保留的杨开慧的箱子
  就连入党申请书,尹兰都不知道就着灯光写了几百上千封,可每到天亮时,都会撕碎扔到垃圾桶里面。因为想要入党,就要审查历史。
  尹兰清楚地记得,贺子珍在分别时的前一晚叮嘱他们:"你们在我身边的这段经历,不要同任何人讲起。" 直到这时,尹兰才理解了贺子珍的话。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解散,尹兰感觉春天终于来了。20多年的委屈,一定要向贺妈妈倾诉。
  尹兰想去上海,想去北京,想要去找贺子珍。可她翻遍报纸,都找不到有关于贺子珍的报道,她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贺子珍。
  1984年4月26日,尹兰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得知了贺子珍去世的消息。当天的报纸上,也刊登了贺子珍的两张照片。
  这是分别20多年后,尹兰再一次见到贺子珍。只是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
  得知贺子珍去世的噩耗后,尹兰内心悲痛万分,她不知道手中的箱子该怎么办,她也不知道二十几年的委屈该向谁说。
  1993年,恰逢毛泽东百年诞辰。尹兰找到报社的记者,将箱子背后的故事告诉给了他们。那年,尹兰已经72岁了,她饱含着热泪对记者说:
  "这箱子不能再放我这儿了,多放一天,我就会不安宁一天。我已经72岁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将它放到博物馆中。万一将来出了问题,我没办法向贺妈妈交代。"
  后来在记者的带领下,找到了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并转交了尹兰的亲笔信。说起尹兰,李敏回忆说:"我记得她,她以前还教过我写字。"
  当从记者这里得知箱子的事情后,李敏也不禁掉下了眼泪。就这样,箱子被送到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
  图:尹兰和曾经在贺子珍身边一起工作过的战友赵钰
  记者回到哈尔滨后,将箱子的去向告诉尹兰时,老人欣慰地说道:"我的心愿了了,死也能死得瞑目了。"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为何不娶嫂子郑观音?娶嫂子的风险太大了李世民作为家里的次子,靠着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铲除了太子与李元吉,顺带着还将他们的儿子全都杀了。可李世民却留下了他们的女儿,顺便还娶了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不得不说,李世民城会玩。有句话秦始皇一生6大世界级建造,如今仍有4个存在,世界级遗产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毛主席专列到天津,发现车站暗藏手雷,毛泽东把罗瑞卿给我找来访问苏联期间的毛泽东前言1949年12月6日晚上6点多钟,陈伯达叶子龙汪东兴师哲陈秉承田树彬等都来到了丰泽园,他们是准备与毛泽东进行访苏的随行人员。来送行的人有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重庆谈判晚宴上,一记者发出感叹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1945年8月,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的半个月内,南京的国民政府连续三次公开通电当时位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意在邀请毛泽东前赴重庆共商国是。(图重庆谈判时期的蒋介石和毛泽东)于是中共汪精卫的绝地反击,军统与七十六号大战前夕1939年4月中旬。一望无际的东海洋水面,平静的出奇,显得格外苍茫,一艘轮船正匆忙行驶。船上,是与家国道义背道而驰的汪精卫。自河内遇刺后,汪精卫有如惊弓之鸟,惊惶万分,和日本方面协又一位被敌人割去了脸上的五官躯体剁成四块的女烈士詹凤梅1932年秋,我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蒋介石调动了几十万军队烧山清剿,残忍地屠杀苏区人民,制造白色恐怖。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用生命和鲜血写出许多美陆战1师是被遗弃的排头兵?只能自生自灭?朝鲜战争剖析八欢迎来到视觉传达。在此前的七讲中,我们就朝鲜战争的起源初期的战况仁川登陆中国出兵的情况以及清川江边发生的激战进行了讲述。本期,我们把目光投向东线战场,来一同回顾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战1982年,湖南一名53岁老工人被几个陌生人告知你是军长的儿子许民庆是湖南的一名普通工人,父亲从小就离开,母亲也在他13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去世前郑重的告诉他你的父亲是一名国民党团长。他深信不疑,也正因为父亲的原因,他便成为了国民党后人。建国后湖广填四川是不是真的,眉山市的人是我国哪个省的人移民过来的?湖广填四川肯定是真的啊,至于眉山市是我国哪个省的人移民,还真不好说,因为移民的时候都是分散移民,四川主要是湖南和湖北的移民最多,所以叫湖广填四川。在此科普一下,也许很多人以为湖广填太平天国最猛女将苏三娘,战功赫赫从无败绩,最后为何突然消失了?在太平天国中,一共有三位出名的美女,一位是洪秀全的干妹妹洪宣娇,另一位是美女状元傅善祥,傅善祥还被称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状元,最后一个则是侠女苏三娘。当时,有人这样形容苏三走西口的意外事件陕西商人在内蒙古建立独立王国,存活50年提示通岗浪的化外之地在历史上存在了近50年,1947年神木解放,国民党神木县政府甚至逃往通岗浪,但不久便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土崩瓦解。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似乎是想要从当年凄风苦雨
清朝皇帝中要说谁最会扮猪吃虎,非乾隆莫属,不仅长寿运气也好在所有的清朝皇帝中,如果要数运气最好的是谁,小编觉得莫过于乾隆了。小时候,弘历就被康熙当作了接班人培训,反观康熙的儿子们还在为了皇位互相争斗。更重要的是,就在康熙离世后,自己的父亲主席头如何产生?钱水桃为毛主席理完发,主席好像年轻10岁电影建党伟业中有一段镜头十分有趣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当时全国刮起了一阵剪辫运动。而在湖南长沙,有个年轻人正在理发,听到部队征兵后,立刻起身披散着头发去报名入伍,甚至连理发店的围布都西周时期究竟存在多少个古诸侯国,为何会是未知数?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经过春秋战国500年间的争霸与兼并战争,西周之世究竟存在多少古国,实是一个未知数。不少古国在传世文献中干脆付之阙如。结果,人们对其的唐玄宗晚年虽然昏庸,但却做出了三件大事,为唐朝续了百年寿命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举兵反唐,一场旷日持久的安史之乱就此拉开了序幕。没过多久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先后陷落于安禄山大军的铁蹄下,唐玄宗李隆基仓皇逃窜至马嵬驿,此时的唐坚定对组织的无悔选择1949年夏日的一天,当听到平江县城解放的消息后,一位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妇人,也就是涂正坤烈士的遗孀朱引梅,找到县委驻地,拿出一包黄金,郑重地表示要归还组织。为什么带着黄金,宁愿沿范天恩私自做主率部赶入战场,却打出了永留史册的松骨峰阻击战很多人并不知道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所有志愿军军长的名字,但都听过一位铁血团长的名字范天恩。范天恩这个名字,在朝鲜战场上如雷贯耳这不是凭空得来的名声,而是用一场场足以彪炳史册的战苏联50万大军吓傻北约,之后中国10万大军集结华北,中苏对峙?1981年9月,苏联当着北约各军事代表的面,在波罗的海举行了一场模拟对北约防线的侵略性的军事演习。让当时的欧洲各国恐慌不已,生怕自己的国家被苏联踏平。所以在苏联进行演习的那短短8天慈禧宠爱的ampampquot小安子ampampquot,究竟当年有多嚣张?提起安德海,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绝对不会陌生,因为他的发迹史与晚清的头号政治人物慈禧太后千丝万缕,所以是一位十分值得玩味的历史人物。大太监剧照安德海安德海(1844年1869年),直国军女少将同我军司令员苦恋三年终分手胡兰畦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有一定影响的女革命战士,是陈毅,廖承志,宋庆龄,何香凝的好友,在民族危亡时刻她同许多优秀中华儿女一道,努力奋头一生。在抗战中受蒋中正李济深委任,任少将指导员一级战备意味着什么?新中国6次进入一级战备,造成了什么结果?新中国自血与火中站立起来,在结束了百年屈辱和战乱之后,终于迎来一个属于人民的强大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形势十分严峻,自1949年以来,我国曾六次启动了一级战备状态,历史上张勋导演了一出复辟闹剧,为何张勋只带5000人就敢进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将原本就名存实亡的大清王朝彻底击垮,一个统治了二百六十七的王朝由繁盛走向了衰亡,宣统帝溥仪在1912年初被迫退位,结束了大清朝的统治生涯,同时进入北洋政府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