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胡适打赌他活不过20岁,结果他活了84,还培养出诺奖得主李政道

  (说历史的女人——第1期)
  (一)世纪之赌
  之所以说这是场世纪之赌,是因为两个打赌的不是寻常人物,他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两位大学者胡适和竺可桢。当然这不是赌钱。
  确切地说,是胡适为竺可桢赌了两次,只是第一次竺可桢没有参与。
  1905年,后来成为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竺可桢15岁,他在上海澄衷中学读书。身为班长的竺可桢学业非常优秀。但他因学习太过努力,整天起早贪黑,简直玩命,不喜欢锻炼身体,结果造成身体非常瘦弱,似乎一阵风就能刮倒的样子。
  当时14岁的胡适跟竺可桢同班,他看到竺可桢羸弱的样子后,便私下和一个同学打赌说,竺可桢光知道学习,不锻炼身体,我看他活不长,不到20岁就得去阎王爷那里报到。
  胡适这骇人听闻的话传到竺可桢耳朵后,他也是吃惊不小,于是此后就开始锻炼身体。心想,老胡呀老胡,别小看人,等我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看咱俩谁长寿,嘿嘿。
  竺可桢于1890年3月7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今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他自小就聪慧绝伦,2岁开始认字,到5岁时,一般的小孩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的时候,他已经能识1000多个字,在当时也算是个神童了。
  关键竺可桢学习还十分刻苦。上小学时,有天晚上,哥哥教他写作文。他写完之后,哥哥给他指出了一些问题。然后他便重新写。二稿写毕,他自己仍觉得不满意,于是再写。哥哥已经睡觉了,他却不睡,一遍一遍地重写、加工,一直到公鸡打鸣,天快亮了,他才去休息。
  嫂子看着竺可桢也是心疼,就怪罪丈夫太苛刻。竺可桢哥哥说:"这哪是我逼他的,是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啊!"
  竺可桢就是这样拼命,以至于到上中学时,把身体搞得很差。不过当他听到胡适说他活不过20岁后,开始改变自己,锻炼身体。此后,竺可桢的身体便渐渐强壮了起来。于是数年后,胡适和竺可桢又来了一场"世纪之赌"。
  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因为中国是以农立国,他选择到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当然天才级人物胡适也获得了到美国留学的资格,他读的是康奈尔大学。1912年,二人在一次聚会时,又进行了一场"豪赌"。
  竺可桢说:"老胡,我15岁时,你赌我活不到20岁,可我今年都22岁了。怎么样,事实证明,你不愧姓胡,净胡说,嘿嘿。"
  当时竺可桢尽管身体比之前强健了许多,但仍然清瘦清瘦,于是胡适撇撇嘴道:"算你幸运,老竺。不过你干瘦干瘦,肯定活不长久,我赌你活不过60,呵呵。"二人是无话不谈的老朋友,说话当然毫不顾忌。
  于是竺可桢一本正经地说:"我要是活过60岁呢?"
  胡适答:"你要是活到60岁,我在你60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你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一脚!"
  "好,一言为定。看我到时候怎么踢你!"竺可桢笑道。
  那么二人究竟谁赌赢了呢?
  (二)竺可桢又赌赢了一次
  竺可桢在美国一如既往地成绩优秀,他在伊利诺大学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继续深造。自此,他开始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1915年,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17年,他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并获伊麦荪奖学金;1918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
  一直都在求学的竺可桢,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大龄,28岁的他仍然是单身汉。说来有意思,竺可桢和胡适都是大名鼎鼎的才子,都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但二人在婚姻上,都是被包办的。胡适是被母亲硬塞了一个乡下小脚女人,"憋屈"了一辈子。相比之下,竺可桢的婚姻也有包办的性质,但他却运气好多了。他遇到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1918年,也在美国留学的著名才女张默君遇到了竺可桢,见其"年少美才",十分欢喜,于是便打算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妹妹张侠魂。张默君也是位女中豪杰,曾被孙中山任为文书主任,也是才貌出众。当时她虽已34岁,但仍然气质优雅,卓尔不群。竺可桢一看,既然张默君这么优秀,她的妹妹肯定也不差,于是便慨然应允,直接答应了张默君,同其妹张侠魂签了婚约。
  包办婚约有个显著特征是,双方结婚前不准见面,竺可桢就是这种情况,不过他是主动答应的,因此他的婚姻就不是那么严格的"包办"了。但这也是有相当风险的,因为他毕竟没有见过对方,谁敢断定张默君和张侠魂姐妹俩的才貌一定很相似?他这是在赌啊。
  不过竺可桢这次还真赌赢了。
  1918年秋,竺可桢怀着一腔报国的激情,回到阔别了8年的祖国。一到家,他便被家人催着结婚了。见到张默君的妹妹张侠魂后,很快便喜欢上了对方。张侠魂比他小7岁,真的是才华气质俱佳,比姐姐张默君更胜一筹。于是在1919年12月27日,双方举办了婚礼。
  婚后二人十分恩爱。张侠魂绝对是一位大才女,毕业于上海神州女校,15岁即为《神州女报》的特邀撰稿人,她还是一个很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从其名张侠魂便可看出,侠魂者,大侠之魂也——她16岁就曾在报上发表《女子参政论》一文,文中有言:"女子宜参政乎?曰:为何而不宜也?颅同圆,趾同方,性同慧,而同为万物之灵,女子与男子有何异哉?"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
  竺可桢同张侠魂的结合,可谓才子佳人,相得益彰,为人称道。可惜的是,两人没有走到最后……
  (三) 痛失妻、子
  竺可桢挟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到国内的极大欢迎,他先受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他自编讲义,内容新颖而丰富,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和气象学说;他还经常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实习,深得同学们的爱戴。
  第二年,竺可桢又被南京高等师范学院"挖走"。不久,教育部在南京高师的基础上,筹建东南大学;1921年竺可桢便在东南大学任地学系主任。之后,他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的权威和奠基人。
  1928年,竺可桢应蔡元培之邀,在南京北极阁筹建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出版了他所著的中国第一本近代《气象学》。从此,他开始推动全国气象站的建设,也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在此期间,他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气象人才,间接地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6年4月,蒋介石看中竺可桢在教育方面的才华,于是任命他为浙江大学校长。可当时浙大只是一所地方性大学,只有16个系,700个学生,教学条件都很一般。在这个地方很难发挥自己的才智,但他没有拒绝,于是向老蒋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财源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干涉。"
  我去浙大可以,你必须财力支持;让我管理,你就得放权,别干涉我!
  老蒋答应。于是竺可桢走马上任,开始了他的辉煌。
  竺可桢也是大刀阔斧。想办好学,没有好老师不行,他的第一步就是请人才进入浙大。他首先把年轻有为的谈家桢给请了过来。谈家桢是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博士,但刚刚28岁。没关系,有才就行,直接是教授职称,月薪300大洋!一时间舆论哗然。后来的谈家桢不负众望,取得杰出成就,成为中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继谈家桢之后,竺可桢又挖到多位著名学者,比如束星北(物理学家)、王淦昌(物理学家)等,甚至对大名鼎鼎的大思想家,被誉"新儒家三圣"之一的马一浮先生也抛了橄榄枝。竺可桢对马一浮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但马一浮以年老为由婉拒。
  一时间浙大人才济济。竺可桢还为浙大定了校训:"求是"。"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于真理,这也是贯穿竺可桢一生的思想核心。
  他在学校开学典礼上曾如此演讲:"所谓求是,不只是埋头读书和做实验,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浙大在竺可桢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然而不久,抗战爆发,日军南侵。为了保护教育,国民政府指示浙大西迁。于是竺可桢带领全校师生,携带大批的图书、仪器设备等,踏上了漫漫征程。
  学校先后迁到浙江天目,江西泰和等地。在学校的辗转途中,竺可桢的不幸接连发生了。1938年7月,先是次子竺衡因病夭折,竺可桢还没有从伤痛中走出,他的爱妻张侠魂又病倒了。
  张侠魂患了严重的痢疾,当时痢疾是很要命的。在外考察的竺可桢接到女儿竺梅的消息,说母亲患病不起时,多情的竺可桢眼泪便噗噗洒洒地流了出来。7月23日,他匆匆赶到家里时,张侠魂已经病得不成样子了。
  竺可桢放下一切,强忍丧子之痛,陪伴、照顾妻子。但当时战乱岁月,缺医少药,竺可桢也是徒唤奈何,眼睁睁看着妻子的生命之火一点点熄灭。10天之后,一代才女张侠魂香消玉殒,享年41岁。竺可桢半个月之内,丧妻亡子,让他悲痛欲绝。他曾写悼亡诗《挽侠魂》曰:生别可哀死更哀,何堪凤去只留台。西风萧瑟湘江渡,昔日双飞今独来……
  把妻子和儿子埋葬在江西泰和的松山岭后,竺可桢擦干眼泪,再次登上了讲台。
  (四)东方剑桥
  然而,没多久,日军的铁蹄便踏入江西,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再次迁移。先是到了广西宜山,还没喘口气,日寇也到了广西。竺可桢率领学校再迁贵州,1940年,在遵义安顿了下来。
  结束了被后世誉为"文军长征"的一路颠簸,浙大终于走上了稳定的发展期。接下来的6年,竺可桢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把浙大带上了一个巅峰,成为中国少有的几大名校之一,后来浙大也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在遵义的6年,竺可桢在浙大聚集了苏步青、陈建功、束星北、谈家桢、王淦昌等多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科学家、大学者,并为多灾多难的祖国培养出了许多科技人才,比如后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气象学家)、谷超豪(数学家)、程开甲(物理学家)等,当然还有李政道,他于1943年考入浙大,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期间,竺可桢也获得了他第二次爱情。还在浙大西迁的途中,大家看竺可桢拖家带口(他和张侠魂结婚近20年,共有5个子女,夭亡一个,余下的四个大都还没有成年),还得操心全校师生的安危,实在是辛苦,于是都建议他续弦。
  1939年,物理系教授丁绪贤的夫人陈淑,将自己的堂妹陈汲介绍给了竺可桢。陈汲是大名鼎鼎的武汉大学校长陈源的妹妹,也是位才貌俱佳的女子。当时陈汲已经35岁,但还未婚,原因是她哥哥都在外地工作,她要在家里照顾年迈的父母,也是个孝女。
  1940年,50岁的竺可桢同陈汲结为伉俪,自此,他们夫妻共同撑起一个艰难的家庭,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在遵义的数年,竺可桢幸运的是,很好地解决了自己一大家子的住房问题。他本来住在水峒街三号,但周围几户人家整天搓麻将,吵得竺可桢晚上难以入睡,后来他便找到在遵义县当县长的傅梦秋,让他给自己找个安静的住处。
  傅梦秋曾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当时竺可桢是此校的校长,两人有师生情谊。傅梦秋这人仗义,听说老师要找房子,我不帮忙谁帮忙?于是直接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数间让竺可桢住了。
  当然傅梦秋家的房子多,两层楼,还带个庭院,"庭不深而清幽,院不大却雅致。院东翠竹幽篁茂密,清影摇风;院南桃李杏争春,枝繁叶茂",竺可桢很喜欢这个小院。于是带着他的四个儿女以及夫人陈汲就住了下来。1940年12月14日,竺可桢和陈汲的女儿竺松出生后,傅梦秋索性把二楼整个一层都给竺可桢家人住了。这一住就是6年。
  当然也不能白住,竺可桢是照付房租的。但傅梦秋收的房租很低,每月只有50元。并且在后来,遵义物价上涨,其他人的房租不断涨价,甚至涨了数倍的情况下,他租给竺可桢的房子一分钱都没有涨。竺可桢也很感动。
  在遵义,竺可桢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楼上观测天象气候,记入日记。然后再戴一顶礼貌,穿着风衣,拿着一根文明棍,走出家门。于是街上的石板路上便传来一阵有节奏的木棍触及地面的"笃笃"声。
  远远地,大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老校长走来了。竺可桢平易近人,走在街上,他会很亲热地跟老百姓打招呼。
  遵义给浙大一个安身之地,竺可桢给浙大带来了内涵,浙大给遵义带来了荣光。这在那个战乱的岁月,显得尤为可贵。这也是浙大历史上的一段辉煌……
  (五)和胡适的世纪之赌,他赢了!
  1945年8月的一天凌晨,竺可桢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他急忙披衣下楼,但见一群学生冲过来,他们都一脸嘻嘻哈哈的样子,一下子把竺可桢抬了起来。他们一边还高呼着:抗战胜利了!抗战胜利了!
  当时的竺可桢是喜极而泣,泪雨纷飞……
  日本人被赶走了,浙大当然也要迁回去了。竺可桢也不得不离开遵义了。1946年5月16日,离别的日子到了。竺可桢同傅梦秋一家依依惜别。为了表达对傅梦秋的谢意,竺可桢还把跟随自己多年的相机和一块坤表,赠送给了傅梦秋的女儿。
  竺可桢带领浙江大学迁回杭州,继续为浙大的未来而努力。是年,他被选为国际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他还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大会。
  1948年,中央研究院评选出首届院士81名,竺可桢以地里学家和气象学家的身份名列其中。1949年4月,竺可桢先生婉拒了当时教育部长杭立武让他去台岛的建议,留了下来。
  建国后,竺可桢从浙大调出,出任中科院副院长,继续地理学和气象学方面的研究,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治学方面极为严谨,给自己定下了三条操守,其中有"不盲从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据","不为强御,只问是非"等,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
  竺可桢先生生活十分低调。1960年代,他主动要求降低工资,并上交了家里的沙发、地毯,甚至送走了保姆,缩小住房面积,还把自己的钢琴捐赠给了幼儿园等。他平常尽量不坐车,到75岁时,还以老迈之躯到一里地以外的粮店买米,把几十斤的米袋扛在肩上,一路走回去。累了,就停下歇歇,接着走……
  因为他的低调,再加上周总理的眷顾,年老的竺可桢在那个年代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一直能够比较正常地研究学问。他非常勤奋,因为研究气象的缘故,他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写日记。之前的日记因为战乱,在频繁的迁徙中丢失了,仅从1936年到1974年的日记保留了下来,这38年他写的日记就达800多万字!这是什么概念?仅从字数上,超越了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量。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献资料。
  另外,他一生还写了很多学术论文,达300万字!字数相当于中国四大名著任何三部加起来。你想想看,这要先生要付出多少心血,关键他一生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在当校长,搞教育,做考察,时间有限啊。
  竺可桢的成就无疑是辉煌的。当然这跟他的长寿不无关系。1974年2月6日,这天是元宵节,84岁高龄的竺可桢先生用颤抖的手写下了最后一篇日记;第二天早上,老先生没有一如既往地早起,而是仍香甜地睡在梦中。只是他再也没有醒来……
  中国科学界,气象、地理领域里的一盏明灯终于熄灭了。
  然而,竺可桢赢了,他赢了自己的人生,他赢了他的老伙计胡适,赢了他们之间的世纪之赌。胡适先打赌他活不到20岁,后打赌他活不到60岁,结果他成功地活了84岁,傲慢的胡适败了,而且败得一塌糊涂。
  1950年,胡适在台湾混,竺可桢过60大寿的时候,他就没有来,胡适食言了,并没有在竺可桢的生日宴会上给他磕三个响头;胡适是在1962年去世的,只活了70岁,没有竺可桢长寿。因此按约定,竺可桢应该照老胡的尸体屁股上踢一脚,可竺可桢也没有去台湾踢他的屁股。死者为大,再说都是老伙计了,还那么认真干啥,呵呵。
  不过竺可桢得感激他的老伙计,要不是胡适的胡诌,说他活不长,他还不会主动去锻炼身体呢。因此,竺可桢先生的长寿,还有胡适先生的一份功劳呢!
  (文/说历史的女人·濯雪)
  参考资料:《竺可桢传》《胡适传》等。

林则徐吃冰淇淋遭到外国人嘲笑,他回请一道中国菜,成功反击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作为当之无愧的美食大国,美食的历史源远流长,菜系花样繁多,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之间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也各不相同。同时中国也是一个礼仪之邦,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为什么说历史上诸葛亮无法与司马懿匹敌三国正史中司马懿是要比诸葛亮厉害很多的,诸葛亮在司马懿面前就是一个弟弟,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一间公司的CEO,但是公司的规模是完全不一样的,蜀国像是一间民营的小企业,魏国是一间跨国大魔幻历史老照片21张文老王01hr性魅力和想象力。拍摄于1926年。02hr1988年,美国商人正在砸毁一辆日本制造的汽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为日本汽车便宜可靠,所以美国一些汽车公司不得不申破产保护她是历史上唯一被载入正史的一位女将军,她到底有多么厉害?古时候是一个经常发生战争的时代,那么自古以来上战场打仗的都是一些男人,基本上是没有女性参与其中的,当时根本就没有女性上战场的先河,而且其本上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女人就只能够待在清末老照片大内侍卫虎背熊腰武功高强,青楼女子漂亮让皇族疯狂清末囚犯清末一名戴着枷锁的囚犯,除了枷锁外,他的脖子上还挂着铁链。我们从这个犯人的枷锁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上海县正堂封几个字,上海我相信没人不知道,但是这个上海县知道的人却不多。上海县成吉思汗打下那么多江山,放到现在来看的话,都包括哪些国家?混沌草原闻鹫鸣,翱翔天际世皆惊。纵横捭阖平欧亚,大略雄才傲杰英。一代天骄威永在,无穷碧落月长明。七律题成吉思汗,一个传奇一样的人物。说到成吉思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曾经横扫了整个一邻国从中国搜刮六千吨黄金,并将其藏入山洞,战后才发现被偷了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饱受屈辱的历史,华夏数千年的沉淀,创造出了璀璨的文化,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被西方列强搜刮前的中国有多富?我们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数字,可光一个富饶的中国就养活了西方1984年的那次阅兵,为什么被称为最有气势的阅兵?毛泽东有句名言,一语道出了中国共产党推翻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要诀,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既然是斗争,就需要强大的军队和武器装备作保障。秦琼患病12年,李世民派御医为其治病,御医刚走,秦琼把药倒了公元626年秦琼参与唐朝玄武门事变之后,已然是食邑七百户的左武卫大将军,但却开始时常生病,李世民焦心不已,特意请宫中的御医给他治病,哪想到太医一走,秦琼就让人把药倒掉了,这似乎说明志愿军19万人牺牲,战后金日成送给主席24箱苹果,为何没人敢吃?无限的权力会毁掉它的占有者。威皮特二战结束之后,在亚洲地区却又爆发了一场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这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最后以中朝人民的胜利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失败而告终。在这场战争中,美军解密档案陆战1师能逃命,是因为宋时轮不听毛泽东的指挥长津湖战役,到底谁是赢家?这个问题曾经在国内网络引发过争论。其实美军第10军在这个问题上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允的。美军认为在战略上,志愿军是毫无疑问的胜利者但在战术上,美军是胜利者,志
墙上为啥不挂共产党的画像陈立新回忆六十年之一陈立新回忆六十年之一墙上为啥不挂共产党的画像有一天,我指着教室墙壁上的毛主席画像问班主任李希龙老师毛主席与共产党都是好人,那我们为啥只挂毛主席像而不挂共产党的像?李老师笑了笑告诉我怀念陈云同志近半个月来,用中午时间把陈云文选(第一卷)看了一遍,深深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这本书收录的是陈云同志1926年7月至1949年1月的重要著作,内容涉及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革命彭桓武回国不需要理由彭桓武(1915。10。062007。2。28),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会谈记录(二)关于签订新约及中长铁路旅顺大连等问题(1950年1月22日)互相问候简短叙谈以后,举行会谈,内容如下斯大林有两类问题需要讨论,第一类问题涉及中苏现有各项协定,第二类问题涉及有关东北被毛泽东点评过的帝王宋明帝刘彧(439年472年),南北朝时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刘彧弑杀了侄子刘子业而上位,他在位的六年半,刘宋因为惨烈的内斗,以及和北魏争夺淮北地区,国力大幅衰落,百姓苦不堪言。所谓天张献忠宝藏沉入岷江,考古专家抽江寻宝,揭开百亿宝藏的秘密三百多年前的一天,岷江包裹了一层大雾,有船队驶来,看不清船家,他们匆匆抛弃了船上辎重便离开了,这些货物等待着三百年后一个叫吴三石的人重新开启。2013年入夏后,岷江河道疏通工程现场为何唐玄宗要将延续200年的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不改,唐朝要亡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一个朝代能否强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征兵制的实施与否,比如秦朝西汉,而唐朝改良后的府兵制更是造就了唐初的辉煌。但到了唐玄宗时期,他废除了持续了200年的府兵制,改为49年林徽因抱病设计国徽,修改多次,周总理再添上麦穗就好了如果你曾去过天安门,那你一定,会看到高悬在城楼上的那个耀眼的国徽。但如果你曾看过1949年的开国大典纪录片,你会发现,1949年10月1号,天安门城楼上并没有国徽。可是现如今我们在49年林徽因带病设计国徽,修改多次,周总理再加上麦穗就好了相信大部分对于林徽因这个民国才女最大的印象应该是她的文学作品,以及她和才子梁思成之间的爱情故事,可是很少人知道中国国徽就是林徽因参与设计的。国徽对于一个人国家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我多说李世民人情世故之一重事实释放叛逆李世民虽为封建帝王,但其思想开明,重事实知本末,决不亚于当今开明,作者将叙述系列有意思的小事。贞观三年三月,李世民察冤狱,勾决人犯,一个死囚叫刘恭,犯造反之罪。因为他脖子上刻了一个毛主席一生仅出过两次国,第一次遭到斯大林冷眼,第二次扬眉吐气战火纷争年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多数人衣食不保,日子过得异常困苦。为此,大量爱国英雄挺身而出,为赶走侵略者,捍卫领土主权与民族尊严,在革命的道路上,进行英勇的战斗。而拥有雄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