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国宝司母戊方鼎的前世今生

  司母戊方鼎,又名后母戊鼎,乃中国国家博物馆100万件藏品中的镇馆之宝!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司母戊方鼎
  无论是人还是物,想要了解其情况,需先要探究一番其出身或出处!
  1939年3月16日,河南安阳武官村村民吴希增,在祖坟里用洛阳铲"探宝"时,探头在三丈多深的地下碰到了一件硬物。当他将探杆取出后,发现坚硬的探头,竟然卷刃了!他用手摸了摸卷刃的探头,仔细地瞧了瞧,发现里面残留着绿色铜锈。
  他异常激动,兴奋地往堂哥吴培文家跑去,当吴培文断断续续听清,累得气喘吁吁的堂弟说探到宝时,更是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
  在自家祖坟里探宝,是不是不可思议?
  这事还得从5年前说起:1934年3月15日,梁思永(梁启超之子)率领中央研究院考古队,来到河南安阳武官村一带寻找殷商王陵,在武官村西北岗的柏树林,吴培文家族的祖坟周围,发掘出了牛方鼎、鹿方鼎(现保存于我国台湾)等大批珍贵文物。
  梁思永考古著作
  吴家世代行医,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地多,坟底下埋的"宝贝"也多。
  1937年11月5日,日军占领"七朝古都"安阳城后,四处寻找抢掠珍宝。梁思永在安阳考古的这三年中,与吴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考古队在撤离前,梁思永特意来到吴培文家,提醒一大家子说:"你们老吴家的祖坟太招人眼了,我建议你们把坟头平了,把周围的老柏树也砍了,不让日本人找到任何宝物。"
  那个年代,动祖坟,可是件大事,弄不好,会破坏家族的风水。可为了不让日本人把祖坟给刨了,盗了,吴家人,还是掉着眼泪把祖坟平了。
  自从平坟后,一年多来,鬼子们并没有打起老吴家祖坟的主意。吴培文以为没事了,1939年正月初五,到祖坟祭祖时,见到"满目疮痍"的景象,于心不忍,和族人商量后,决定重新修葺祖坟。
  在重修祖坟时,吴培文担心老祖宗留下的宝物,落入日本人之手,就又和族人商议了一下,决定自家的宝物,自家探,自家保管……
  吴培文、吴希增兄弟俩怕人多口杂,白天不敢去挖,半夜借着月光,一人一把铁锹,在探口处,开始挖掘起来。
  两人挖到快天亮时,才挖了个五米深的坑,却连个宝贝的影子,也没见到。
  吴培文根据洛阳铲的高度,估算靠他两人,估计十天半个月也挖不出来,第二天夜里,他喊来了本家二十个壮小伙子,轮替班,继续深挖下去,六米、七米、八米、九米,终于在十米深处挖到了宝物,二十几个小伙子摩拳擦掌,一个个干劲儿十足。
  首先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跟碗一样粗的柱子,吴培文用铁锹敲了敲,发出青铜脆耳的声音,小伙子们加快了挖掘的速度。
  当一个四脚朝天,嘴朝下,像是一个巨大的"古香炉"的东西,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二十几个小伙子,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有个小伙子脱口而出:"这肯定能卖不少钱!"
  吴培文狠狠地训了他一句:"见钱眼开的东西!"
  虽然挖到了宝物,可是宝物太重,又在10米的深坑中,二十几个小伙子,束手无策,只好在太亮时,用树枝伪装了一下坑口,悻悻地回家睡觉去了。
  第三天晚上,吴培文发动了家族里所有的男劳力,共四十余人,带着两条有鸡蛋粗的麻绳,抬来两根五六米长、大腿粗细的木桩,两根绳子分别拴在"古香炉"的两个耳朵上,一根柱子横在坑口上方,十几个人负责拽绳子;一根柱子当做撬杠,十几个人往上翘;还有十几个人负责往坑里填土。
  整整有折腾了一夜,天快亮时,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返了人间!
  司母戊大方鼎出土
  吴培文担心这么大的宝贝,会惊动小日本鬼子,特意嘱咐这四十名本家的兄弟哥们,要严守秘密,悄悄运回村,埋藏在吴培文家中,用柴草伪装好。
  哪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为日本鬼子当了走狗的"伪督学"本家人吴延年,不久后,就将"吴家祖坟发掘出大宝贝"的喜讯,向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告了密!
  黑田荣次立刻带兵动身来到武官村,黑田荣次倒是很"客气",找到吴培文后,说要"参观一下"。
  吴培文无奈之下,扒开杂草浮土,露出宝物的一角让他瞧了瞧。黑田荣次想独吞这件宝物,因此并没有将此事告诉日本宪兵队,好言安慰了吴培文一番,让他好好保管宝物,过些天他会再来。
  眼看着祖上留下来的宝物,要落入日本人之手,吴培文心急如焚,怎么办?怎么办?
  第二天,正在他发愁之际,一位来自于北平的古物商人萧寅卿,走进了吴培文的家。至于他是怎么知道吴培文家藏有宝物的,到现在仍是个迷。
  当吴培文听明白他的来意后,心一横牙一咬,也罢,卖给中国人,总比让小日本鬼子抢走要好!至少宝物还留在自己的国家。
  萧寅卿第一眼见到这尊从未见过的"大鼎"时,眼冒金光,两眼死死地盯着,像是着了魔。后来,他用手抹了抹,又用手中的文明棍敲了敲,估摸了一下重量后。狡黠的眼光一闪,伸手出了两个手指头,吴培文以为是两万,没想到萧寅卿脱口而出:二十万银元!但前提条件是,这东西太大太重,要将它锯成许多块,分批托运到北平城,他才能付款!
  吴培文叫来同族人商量了一下,大多数族人都同意锯开卖了分钱!
  兵荒马乱的,谁都缺钱,族人很快买来六十根钢锯条,开始对萧寅卿口中的"大鼎"进行支解,四五个小时过去了,钢条断了四十八根,而大鼎的一根柱子才被据了不到三公分深的一个小口子。
  锯子不好使,又改用大铁锤砸,猛砸了上百锤,鼎耳与鼎身之间终于出现了一条裂纹,又抡了七八十锤后,一只鼎耳,终于被砸了下来。
  随着每一声锯响、锤响,站在人群中的吴培文,心都会抽搐一下。
  在见到鼎耳,被砸落的那一刻,他再也忍受不了了,他抚摸着被铁锤击打得面目全非的大鼎说:咱们这样干,能对得起祖宗吗?砸碎了,砸坏了,还能值钱吗?谁还会再要!
  族人们恍然大悟,再找萧寅卿,却不见了踪影!
  吴培文赶忙让堂弟吴希增抱起那只锤落在地的鼎耳,吴希增费了老大劲,才将它搬起来,后来称了称,一只鼎耳,足有五十多斤重。
  吴培文和族人合力,将大鼎移到西屋马房内埋下。
  年轻时的吴培文
  为了对付鬼子,吴培文急中生智,将祖传的一只硕大的"大铜壶"和几件鎏金的器物,埋在了之前藏鼎的地方。
  就在吴培文将一切刚刚准备好,日本宪兵队队长井东三郎带着一伙小鬼子,开着汽车,径直向武官村吴培文家扑来。
  吴培文听到鬼子的汽车响,赶紧翻墙逃跑。日军并没有追赶他,直奔埋宝的地方,将吴培文为他们准备好的几件"宝物"掠走了。
  吴培文深知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从此背井离乡,四处漂泊。
  吴培文这一走就是6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吴培文想要回到故乡,可又担心鬼子的间谍阴魂不散,就没敢回家。
  又过了大半年,1946年6月28这天,他听说汉奸"吴延年"被逮捕入狱了,心里咯噔了一下子,心说:不好!
  正如他所料,本地一位靠长期盗卖文物而发家的劣绅,如今当上了安阳县参议员兼古物保存委员会主任的陈子明,威逼利诱收买了"吴延年",大鼎落在了文物贩子陈子明的手中,就连吴希增保管的那只鼎耳,也被逼迫着交了出来。
  身在外地的吴培文,听说此事后,心急如焚。可眼下自身难保,也无可奈何,只有对天长叹的份儿。
  想把大鼎据为己有的陈子明,没想到被驻新乡的国民党第26军军长王仲廉"渔翁得了利"。
  王仲廉想以此鼎,作为自己晋职高升的阶梯。在蒋介石60岁大寿时,王仲廉以给蒋介石祝寿为名,将大鼎作为贺礼运往了风雨飘摇中的南京。
  据说蒋介石非常喜欢此鼎,不久后,王仲廉升为第四兵团司令官。
  蒋介石与司母戊鼎合影
  南京解放前夕,蒋介石准备将此鼎和其它文物一起,运到台湾,其它文物都很小很轻,而此大鼎足足有875公斤,想运到船上必须用起重机才行,蒋介石逃跑的仓皇,哪有时间去找起重机,大鼎在被汽车转运途中,被我解放军截获。
  1959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考证大鼎内壁,铸有青铜铭文,认为这尊大方鼎铭文为"司母戊"三个字,于是这尊历经沧桑的大鼎有了自己的名字——司母戊鼎。同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司母戊鼎被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作为镇馆之宝,直到如今!
  2005年,司母戊鼎回归到安阳殷墟举办特展,83岁的吴培文老先生,得到特许,走近并亲手抚摸了他牵挂一生的大鼎。
  吴培文抚摸着司母戊鼎,颤抖着说:"保护它,是我一生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事。"
  吴培文老先生与司母戊鼎
  随着后来考古的不断发现,"司母戊"的"司"字,应该是"后"的反写,"后"专指君主的母亲,"戊"是君主母亲的名字,"后母戊"三字连起来的意思是"君主的母亲戊"。2011年3月底,司母戊方鼎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
  后母戊铭文拓印
  甲骨文"司"与"后"
  这就是司母戊大方鼎传奇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崇祯皇帝不愿意封李自成为王,来帮自己平定叛乱?史料记载,李自成在大军围困北京城的时候,曾给崇祯去过一封信,让崇祯封他为西北王。可惜崇祯没有答应。最后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明朝灭亡。再接着清军南下,打败李自成。这件事让后世唏嘘不已。八路军14个独立团,为何129师独立团长李云龙仅授大校百年百将117夏云飞作者相忘于江湖亮剑中,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的原型人物有多个,公认的有129师386旅772团副团长王近山,771团副团长韩东山,128师特务团团长皮中国铁娘子吴仪从炼油工人到女政治家,她为国家奔波了一生1938年11月,距离武汉保卫战国民党政府撤守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武汉市周边出生了一名女婴,父母为她取名吴仪。她出生的时机并不好,抗日战争刚刚转入战略相持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日本侵略逝世时上千人送行,将军亲自扶灵,邱一涵为何如此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前,旧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普遍存在,这导致很多女生上不了学,或许本来有过人的天赋,但也因此被埋没。如今我们大多熟悉的烈士都是男性,实际上在战争时代,也有很多女性做出了重大肯尼迪从鱼雷艇艇长到美国总统,为了家族梦,全员飞蛾扑火从美国海军的低级军官到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人生堪称传奇,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是大多数美国人心中的理想领导,也是世人眼中的模范丈夫。他的人生充满传奇同样也充满了政治阴谋,尤其是汉景帝年少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刘濞太子,是什么心理?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就是个误会,也是皇家的悲哀。吴王的儿子刘贤和当时的汉景帝刘启,两个孩子在一起下棋。吴王的儿子刘贤年轻轻佻,不懂得宫廷的道理。在皇宫中,一个基本规矩是不能赢皇帝藏于台北故宫南薰殿的明代十三帝坐像轴,只有13个皇帝,为何少了3个皇帝?明朝一朝共传十六帝,不包含南明的皇帝。其中有三位皇帝比较特殊,一般情况下宫廷不会收藏着三个皇帝的画像。(南薰殿图)这是为什么呐?南薰殿藏画的由来。明朝崇祯三年,也就是1630年了。汉献帝的老婆,曹丕的妹妹是个怎样的人?知常容觉得提问者可能想问的是汉献穆皇后曹节。曹操一共献了三个女儿给汉献帝。曹宪曹节和曹华,曹节年龄居中。曹华最小,预订名额,养在曹府。后来三个女儿都被封为贵人,再后来曹节在伏皇后死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为何中间没有人敢夺权呢?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第一,满清制度问题。满清到了慈禧手上,历代君主呕心沥血建立的制度,而且是一步步建立的制度,就是避免有人敢夺权。满清初期,严格来说无论是努尔哈赤无论疆域还是武力宋朝都算弱的,为什么宋祖赵匡胤还和秦皇汉武唐宗齐名?宋祖赵匡胤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有一件事是值得肯定的,大宋崇文,宋朝文化昌明,奠定了华夏的人文气质,加强了文脉的力量,一国文脉即是一国之国脉。文脉不断则国脉不绝,在这一点上,无论怎样古时候的县官是一个人管一个县吗?要了解中国传统的治理模式,只需要读懂一句话即可皇权不下乡。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虽然天下都是皇帝的,但皇权的影响范围,到县一级为止,绝不再深入一步。再往下基层的乡村级政权,皇权是根本不
中国被撤销的8个省,你听说过几个?来看看你以前是哪个省的?概述郡县制是从秦始皇的时代开始的,经过两千多年的华丽蜕变,加上元朝疆域空前广阔因而忽必烈创立了行省制度,各个省份都有多多少少的变化。现在的省市划分是在建国之后才逐渐确定的,那你知道西汉冠军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西汉冠军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皇后卫子夫及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霍去病十七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受毛主席接见的特等功臣,一人阻击美军一个师,晚年却被护士嘲笑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节约土地,国家大力推行火葬,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在一千多位开国将帅中,只有许世友将军逝世时,邓小平批示四个特殊,准许其土葬,和他的母亲葬在一起,生前尽忠,死后尽孝毛主席反腐有多严格?加重严惩零容忍,女儿要一块饼干都不行1959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主席66周岁的生日,也是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中。毛主席一清早起来就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吸烟,整个人看起来心事重重。他吩咐卫士封耀松,把银桥等人叫过来,今库尔班骑驴去北京,毛主席给了他一块条绒布,他做成衣服世代传承前言从新疆到北京,绵延数千公里,虽然今天交通日益发达,但是坐火车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一位叫做库尔班吐鲁木的老人,准备骑毛驴去北京,看望他心存感激的毛主席,这样的事1938年秘书给毛泽东点了一颗烟,主席随后将他调离这个人有问题沈之岳在现代战争中,情报对于胜负的作用,开始变得越来越大,能否及时获取情报,往往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胜利,都离不开秘密战线上的取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身经百战,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可却也有三怕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将他那带着浓浓乡音的话语通过广播向中国人民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自此,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终于走出了战争的旋涡。回顾这一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六代不出昏君,一统天下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六代不出昏君,一统天下的原因!我们也都知道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秦朝的诞生为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家形势埋下了伏笔。秦国与其他诸侯国相比,在渡江战役,三野俘虏一国军师长,对方摊牌说党中央可证明我身份有这样一群人,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需要忘掉自己的名字和身份,扎根在最危险的敌营,冒着生命危险为我党提供重要情报。他们中的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名字却被深埋在地下,陪伴他们清朝遭受八国列强凌辱,签订了数十亿的赔款,现如今都还清了吗?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段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各个国家都前来欺压中国。但是由于我国军事实力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很大一段差距,所以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击。因此,我们被迫签订董存瑞19岁牺牲后,他家人后来都过得如何?妻子的举动令人泪目1944年,金秋时节,15岁的董存瑞迎娶了邻村的姑娘卢长岭,两个人是青梅竹马,虽然生活穷困,但也彼此相爱。可是,乱世之中的儿女哪有资格谈论儿女情长,董存瑞从小是儿童团的团长,长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