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2)洪武之治

  在第一篇文章《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会发生什么?》里,我们已经设定了推演分析的规则:时间往后顺延276年 ,人物以前面那个明朝出现过的人物为先 。
  为了方便区分,把前面那个明朝,也就是历史上的明朝称为「前明」,把后面这个明朝,也就是放在清朝位置上的明朝称为「后明」。
  后明只享受前明的发展成果 ,但 不知道前明发生的事 。
  同时,将后明分成了8个阶段:洪武、建文时期(1644—1678)永乐、洪熙、宣德时期(1678—1711)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711—1740)成化、弘治、正德时期(1740—1797)嘉靖时期(1797—1842)隆庆时期(1842—1848)万历时期(1848—1896)天启、崇祯时期(1896—1920)
  这一篇,是第一阶段(1644—1678)的第二篇文章。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上一篇文章《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平定天下》的内容:打败满清,将其赶出关外 严防死守,断其物资补充 迅速稳定关内,平定各路义军 通过几次北伐,彻底消灭满清 控制漠南地区和建州、海西女真故地
  这一篇,我们来看看后明在洪武时期的内政治理。2.1 治理内政,稳定后方
  2.2 分封塞王,构建防线
  2.3 移民实边,融合满蒙
  2.4 收复交趾,册封安南
  治理内政,稳定后方
  历史上,朱元璋一边对付国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一边北伐、南征的同时,还在治理内政。
  通过他的治理,哪怕历史上他接手的是元末的烂摊子,也让百姓充实,府库衍溢 。
  盖是时,劭农务垦辟,土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大兴屯田,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
  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
  后明初年,天下才经历过前明末年的天灾人祸,在对满清作战的同时,朱元璋同样也不会落下对内政的治理。
  明末清初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 ,前明中后期又财政崩溃,无力赈灾 ,这才造成了流民四起,农民起义剿又剿不完、抚又抚不了。
  尤其陕西、河南,是流寇肆虐的重灾区 ,其他的山西、山东、湖广、四川、江西、南直隶,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破坏还不是那么严重。
  此外,就是满清的五次入塞,对北直隶的破坏 了。
  但即使如此,相较于元朝留给前明的那一堆烂摊子,前明留给后明的遗产,也已经好太多了 。
  后明不用搞大规模的移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那些被破坏的地方就能恢复过来, 而南方地区没有经过战乱和满清的屠杀,人口也没有大规模减少 ,马上就可以产出大量的物资。
  因此,哪怕此时还有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但后明在朱元璋手上,治理得比历史上的前明更好,是肯定的 。
  此外,"摊丁入亩"作为前明"一条鞭法"的延续 ,在满清,是到雍正时期才实施的。
  但朱元璋作为农民出身的人,自然更理解和关心农民,加上后明关内又不像满清那样乱了很久,因此,在他在位时,自然会直接实施"摊丁入亩" ,作为"洪武之治"的一项措施。
  与之类似的,还有以白银作为通用货币等措施,作为前明的发展成果,同样会被后明继承。
  这些,都算是继承前明的遗产,并不是吸取前明的经验教训。
  至于各种贪官污吏、叫嚣"不与民争利"的东林党、喜欢隐瞒田地或偷税漏税的土豪劣绅……撞到朱元璋手里,算他们倒霉!
  当然,也有不好的。比如,前明中后期,思想活跃,发展出的民变频繁的社会情况和"虚君论"之类的观念,在朱元璋手里,也肯定是要进行整治的。
  这些也不算是吸取前明的经验教训,只能算是朱元璋在应对能够看得见的威胁。
  就算不吸取前明的教训,但如果对出现在眼前、看得见的威胁都放任不管,那才是不正常的。
  这就好比,如果把朱元璋放到唐朝初期当皇帝,不用告诉他唐朝皇帝是怎么做的,他也会去对付那些门阀一样。
  分封塞王,构建防线
  在历史上,在北方边境刚刚被收复、胡汉杂居的情况下,明朝从无到有地修建了一条万里长城。
  同时,采用元朝的宗王出镇制,在长城内外分封塞王,构建第一道防线,又在秦岭淮河一线构建第二道防线,拱卫京师(南京),形成两条内外相制的防线。
  如此,既能在北方游牧民族再度兴起时,防止像北宋那样被直捣京师,又能让这两条防线互相制衡,不至于闹出乱子。
  而在后明,虽然蒙古各部的威胁已经不是很大了,但参照前明,依然分封塞王、构建防线 。
  因为后明继承了前明完备的边防体系,所以,后明设立的这些卫所,应该在前明卫所的更北边,而塞王的封地,也会在更北边。
  前明丢失的关西七卫,后明也很可能也会收复,并同样在那里设置实控卫所、迁移军户 ,而非像前明一样,只册封当地的蒙古人、实行羁糜统治。
  因为那块地方的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各方势力的交汇处,东南是明朝的河西走廊,东北临近漠南蒙古,西边是叶尔羌汗国,北边和南边则分别是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和硕特部。
  控制了这里,对于卫拉特蒙古各部和叶尔羌汗国,都是一种制衡。
  以朱元璋的战略眼光,自然能够看出这块地方的重要性。甚至,会在前明长城的基础上,再往西延伸,修建一段新的长城,将这里包裹到长城内。
  同时,也能在东起海西女真、西至关西七卫的长城外部,构筑一条新的防御带 ,而第一道防线的塞王也可以分封在这里 。
  说不定,后来的永乐帝朱棣的封地,不在北平,而在建州,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条防御带从东、南两面包围了喀尔喀蒙古 ,西边则将卫拉特蒙古的漠西部分和青藏部分分割开来 。
  在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蒙古各部臣服时显不出什么作用,但是,一旦蒙古各部有什么变故,这条防御带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
  将第一道防线推进到更北方以后,第二道防线就可以设置在原本历史上第一道防线的地方,即长城沿线,而原本历史上的第二道防线就可以设置成第三道防线了。
  当然,不论设置几道防线,都架不住建文削藩时的骚操作,先把第二道防线削了,然后才去动第一道防线……
  移民实边,融合满蒙
  不得不说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明朝这个朝代,可能是历代王朝中最喜欢移民的了!
  在历史上的明朝前期,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 :山西大槐树、江西瓦屑坝、南京柳树湾……
  而在历史上的明朝中后期,则发生了民间自发形成的移民潮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走西口,是以山西、陕西、河北为起点,向 长城外面的内外蒙古地区 迁移;
  闯关东 ,是以山东、河北为起点,往 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迁移;
  下南洋 ,则是以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为起点,向 东南亚海外 迁移。
  之所以会出现民间自发的 移民潮,是因为内地人口已经趋于饱和 ,一些人对分配到的资源已经不满足,于是自发的向外开拓生存空间 。
  后明在控制漠南地区后,设置卫所、迁移军户,进行直接管辖;在消灭满清、占据东北后,后明同样也会向建州、海西女真故地迁移汉人,进行直接管辖 。
  如此,后明前期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和前明中后期民间自发形成的移民潮,刚好便重叠起来了。
  在后明控制的漠南地区和建州、海西女真故地,一方面,政府会鼓励移民,以充实边疆地区 ,另一方面,民间也有自发的移民潮,愿意向外开拓生存空间 。
  这样一来,在漠南地区和建州、海西女真故地,很快就会充满汉人。
  根据历史上前明对其直接管辖地区(尤其是云南、甘肃等地)的治理结果来看,后明在直接管辖漠南和建州、海西女真故地后,会在那里推行华夏文明、实行民族融合政策 。
  这可与历史上满清制造民族壁垒、阻碍民族融合 的民族政策不同,明朝的民族融合政策,是写在法律里的 。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其中国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明会典》卷141刑部十六《律令·婚姻》
  之前被收编到卫所中的漠南蒙古各部部民和八旗女真人,在这样的民族融合政策之下,必然会与汉人世代通婚 ,不出百年,大家就会成为真正的一家人,和睦相处 。
  这可比满清统治者只在口头上喊"满汉一家"、"满蒙一家"的口号实在多了,是真真正正地成为一家人了。
  在控制了建州、海西女真故地后,没有了女真部落的阻隔,后明在向女真故地移民的同时,必然会继续向黑龙江流域移民,开发外东北 。
  有人会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满清统一女真各部、打败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的基础上的 。
  如果没有满清,后明能控制漠南地区和建州、海西女真故地吗?
  答案是:能,只是时间会久一点 。
  如果没有满清,奴儿干都司就还在前明的控制之下,后明自然也会继承。
  此时,后明有了稳定的大后方,并且物资储备丰富、人口数量充足,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料理外部势力。
  而后明周边没有别的威胁,军队也不好闲着什么事都不干,只能主动出击,剪除周边的刺头 了。
  在民间都自发进行"闯关东"移民潮的情况下,后明政府自然不会拖后腿,会解决掉女真人的威胁,为出关的汉人保驾护航,开拓华夏人的生 存空间。
  至于草原上的林丹汗,只要他还有统一蒙古的野心,那么自然会被那些不愿意被他统一的蒙古部族厌弃,会被后明联合那些蒙古部族打败。
  而后明也同样会像历史上的满清那样,接受其后代的归降,进而控制漠南、收编漠南蒙古各部。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安南。
  收复交趾,册封安南
  前明直到灭亡时都 没有承认安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朱元璋也不会承认。甚至会像历史上对云南一样对安南——收复交趾 ,并让沐英世镇交趾 ,以防再次脱离,同时对中南半岛施加影响力。
  安南虽然不像元梁王巴扎瓦尔弥一样,对明朝产生威胁,但也曾经是中国领土。
  而此时,前明册封的"安南都统使司"莫氏政权被压制在安南北部、与后明交界处。在莫氏政权之外,安南又 分为北方的郑主和南方的阮主 。
  历史上,南方的阮主曾经想获得清朝的册封,成为独立的一国,但被康熙拒绝了。
  在后明,在明军攻占安南北部的郑主地区后,南方的阮主自然会前来归顺,并请求册封。
  而后明在占据北方的郑主地区后,就已经收复历史上的交趾地区了,也没必要再进攻南方的阮主地区了,自然可以册封阮主为安南国王 ,以换取安南对后明收复交趾的承认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在占据安南北方的郑主地区后,后明就可以设置交趾布政使司,并向交趾移民,同样推行华夏文明、实行民族融合政策 。
  有沐英坐镇,并且阮氏安南也承认了后明对交趾的所有权,交趾就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得而复失了,会像云南那样,一直被后明占据。
  而在向交趾移民后,当地人也会很快被同化回来,交趾也会成为汉地 。
  至于那些不愿意接受后明统治的安南人,也有南迁去阮氏安南 这条退路可以选择。如果实在想不开非要造反,那就只能被无情地镇压了。
  控制了交趾,对后明辐射东南亚、掌控中南半岛,将会起到莫大的作用,对明帝国以后的海洋战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篇: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1)平定天下
  下一篇:把明朝放在清朝的位置上(3)抗击外敌

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北京市民提出意见为何只有一只耳朵1949年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上庄严召开,自此,北京天安门也成为了无数中华儿女心目中神圣崇高的地方。提到了北京天安门,便不得不说一下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伟大领袖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4北京顺义,你知道多少顺义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1900年,反对宗教侵略反对列强瓜分和反对八国联军入侵的义和团农民反帝运动席卷华北,震撼世界。顺义县人民风起云涌,参加了这场气壮山河的反侵略战争。顺义县城张各一起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内政明清交替期间,长期的战乱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极大,中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处在衰落的状态中。即使是在康乾盛世之后,也再未能恢复到明朝初期的水平。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统计全国耕地何香凝之子,廖承志一生坐牢七次半!最特殊的一次,戴镣铐长征苦难的尽头,是信仰。1933年3月28日下午,一位身穿旧西装短发,八字眉的年青人刚刚走进上海法租界山西路五福弄9号,一群密探突然从暗处冲出来,年轻人猝不及防,旋即被按倒在地。这位被毛主席受到三次错误批判毛主席的革命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面对逆境,他总能正确对待,说服和团结绝大多数同志为党的事业工作,甚至为了大局牺牲个人。因此,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历史上,主席至少受到三次错误的批判。一开国十大将,去世时年纪多大,他们最终归葬何处?解放军现行的军衔制里已经没有了大将军衔,大将军衔是解放军首次授衔时的军衔,在当时是相当高的军衔。1955年的开国将帅中,有10大元帅,接着就是10大将。当时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十位将军金国的汉化与覆亡一方面,金朝已经几乎完全被汉化,被中华风物所浸染,适应了并向往着汉地都城温柔乡里的生活,奢靡之风日浓,腐朽之气日渐,从心志上性情上气魄上已丧失了先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完颜宗弼(金周恩来和十大元帅的合影,张张珍贵,尽显功勋风采十大元帅油画。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当时,中央确立了元帅衔的四点判定标准一必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周恩来去世,杨振宁见到邓颖超失声痛哭总理骨灰一点也没保留吗周恩来前言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周总理时,杨振宁这样说道随着对周总理,以及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了解的加深,就越发觉得,周总理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之所以被这么多人尊敬,绝对的尊敬,周恩来为何一再给蒋介石写亲笔信?(下)文徐忠周恩来周恩来致蒋介石的第六封信逼蒋对国内问题更应迅速解决在劝蒋逼蒋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庐山谈话会期间,中共中央为争取会谈取得进展,于1937年7月14日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表示愿在建国前后的周恩来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4周年文庚水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直下江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前工作千头万绪,成立之初又百废待兴。为完成这些重任,周恩来以惊人的精力
秦始皇千古一帝,唯一的偶像读书总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时间总是不紧不慢,却一点也不留情,将所有血雨腥风金戈铁马乱世烽烟冲刷得干干净净,天地一片白茫茫,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可我们总想回头,回头看看那年那月,在风沙茫太子刘据全家明明被杀,汉武帝怎么确定刘病已是曾孙的汉武帝最后能确认刘病已是自己曾孙,和许许多多拼命保护太子遗孤,并且为其作证的人是分不开的。汉武帝在晚年因为巫蛊案大开杀戒,不但是太子刘据全家被杀,包括诸邑公主丞相公孙贺在内的达官贵蒋琬墓前说蒋琬高显齐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人,随刘备入蜀任广都(今双流)长时,一次刘备出巡至广都,见蒋瑰沉醉县衙,勃然大怒要下令把他处死,诸葛亮劝谏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1970年,山东一老汉到军区见司令,被拦住后,掏出一红本吓坏警卫1970年的这一天,山东军区大院门口迎面走来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这位老人直言要见范司令,警卫员感到非常诧异,挥手拦住他并道我们这是军区,不是警察局,您有事儿请找警察!见到警卫员阻黄百韬为何成粟裕最头疼对手?部队一顶不住,他就枪杀解放军俘虏左一为黄百韬作者兰台如果要选出一个我最讨厌的国民党将军,那么毫无疑问是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我讨厌黄百韬,不是因为他给华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要说造成损失,陈明仁守四平的时候同样也拍马屁拍在马腿上,唐太宗李世民其事二拍马屁是个技术活儿,有时它并不那么受欢迎,古今中外都一样。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Thesamemancannotbebothfriendandflatterer。作为一个狠角色,李引毛主席警觉,邓公亲自批示枪决开国上将长子,他犯了什么罪?文文史充电站编辑文史充电站01hr特殊事件1984年4月,助理神色匆匆的向邓公汇报着一起特殊事件。因为这起事件,邓公犹豫了很久。直到半个小时后,邓公才坚定的说法不留情。在河南省洛阳亲历者说从长津湖走出来的司法行政人他们是从长津湖走出来的司法行政人,惨烈战场上的一幕幕让他们至今难以忘怀零下40摄氏度,冻僵的战士无法直腿,依然在冲锋呼啸而至的炮弹瞬间就将朝夕相处的战友撕成碎片雪拌炒面吃光了,用美杨迪回忆抗美援朝第3次战役时随韩先楚将军在前方指挥所一。韩先楚副司令率前指代表彭总到第一线指挥1950年12月31日黄昏发起的第3次战役,是我军实施突破三八线敌人防御阵地的进攻战役,当时邓华副司令已回沈阳治伤,洪学智副司令分管后勤,青梅煮酒论英雄?论的是胸怀格局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时恰巧空中雷震,刘备灵机一动,趁机装模作样把筷子扔到地上。于是对曹操说古代圣人说过突然的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之时可以看原来最早的汉人出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自古以来就是汉族人么,汉族又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呢?其实汉族一词并不久远,他是由19世纪中叶以后民族的概念传入中国才得名,所以其实汉族只有不到200年的历史?汉族人民自古有之,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