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毛泽东一生最爱不释手的8本书

  1《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喜欢看马列著作。他读的第一本是《共产党宣言》。他还讲,自己读《共产党宣言》至少100遍。1936年,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正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著作,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毛泽东同志不但研读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而且对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也颇有兴趣。他当年的秘书林克同志回忆说:从1954年秋天起,毛主席重新开始学英语。毛主席想学一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文本,第一本选的就是《共产党宣言》。
  2《鲁迅全集》
  毛泽东十分爱读鲁迅的著作,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开始读鲁迅作品。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后,他得到一套"纪念本"。毛泽东收到《鲁迅全集》后,读鲁迅著作,便成为常态了。新华社曾发表过一张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窑洞里工作的照片,办公桌上便放着3卷《鲁迅全集》。这套《鲁迅全集》,被毛泽东完整无缺地从延安带过了黄河,带到了西柏坡、香山,进了中南海。1949年底访问苏联,他带去不少鲁迅作品,阅读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工作人员多次催促,他回答说:"我在延安,夜晚读鲁迅的书,常常忘记了睡觉。"
  3《社会学大纲》
  1928年至1937年,李达撰写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42万字的《社会学大纲》,这是一部系统讲解唯物辩证法的书。李达还给千里之外的毛泽东寄了一本,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把这本书整整看了10遍,并在书眉和空白处写下了1万多字的批注。1937年6月,李达收到毛泽东托人从延安捎来的信,信中称赞"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后来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党的高级干部都来读这本书。
  4《资治通鉴》
  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阅读的印迹。有一段时间,毛泽东读《资治通鉴》入了迷。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是好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
  5《红楼梦》
  毛泽东对古典小说情有独钟,而其中令他比较倾心的无疑是《红楼梦》。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国家建设时期,毛泽东喜欢提到《红楼梦》,也喜欢向人推荐《红楼梦》。身边的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秘书、卫士、厨师、司机和保健医生等等,这些人的职业各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毛泽东除了要求他们加强学习外,无一例外都推荐他们看《红楼梦》。毛泽东常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既然有阅读能力,不可不读《红楼梦》,不读就不懂中国封建社会。读一遍也不行,最少看三遍,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
  6《三国演义》
  毛泽东一生读书无数,其中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更是爱不释手。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到人生结束,至少读了70年《三国演义》。他熟读《三国演义》,经常运用并赋予《三国演义》以时代含义,传播他深刻的思想。"干工作要看《三国演义》。"这是毛泽东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的话。毛泽东是个三国迷,他的许多军事智慧也多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受毛泽东的影响,在当时中共的高层领导圈内,许多领导也都爱上了《三国演义》。1942 年,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号召:"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7《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不是泛泛而读。他每次阅读这部书,都善于对书中故事进行深度挖掘。《水浒传》第九回,有一段林冲在柴进家,与武术教师洪教头比武的描写。毛泽东读这段故事,从中悟出的道理非常深刻和独到。他依此启发党和军队的干部——在斗争中,要讲究策略。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先进行战略退却,从退却中发现敌人的弱点,进而打败敌人。
  8《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是毛泽东一生爱不释手的一本书。1976年8月26日,毛泽东年老体衰,重病在身,早已卧床不起。当晚,他仍让工作人员借来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阅读。根据当时为毛泽东管理图书的徐中远的记载,毛泽东要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9月8日,弥留之际的毛泽东反复陷入昏迷状态。但每当清醒过来,他还是要书看。这天,据统计,毛泽东先后看文件、看书11次,共计2小时50分钟。这位伟人,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溥仪去世后,妻子李淑贤为独吞遗产,打了十年的官司,结局如何?1962年的五一劳动节,我和李淑贤建立了我们温暖的家,这是我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在一次与外宾的谈话中,溥仪这样发自肺腑的说道。或许在溥仪心中,像这样做一个普通人,拥有一个如大陈列岛战役,聂凤智击落2架敌机,毛泽东问你搞什么口袋战术毛泽东说聂凤智已经过江了?好啊,好啊。戎马一生,征战沙场,在战争的历史上,死亡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词,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著名的大战,其伤亡人数也是令人发指,例如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在此山西老农探望儿子被拦下,彭德怀得知身份后快把他请进来1954年,彭德怀警卫员景希珍的父亲,从老家赶来看望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作为彭德怀的警卫员,景希珍居住在中南海的一个厢房里。但当景希珍见到父亲之后,却擅作主张没有让他进来,而是把他吴三桂反清失败两个关键错误,高估一人,错杀一人导语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在我国古代,由于统治者要树立自己天子的威信,所以会对人民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这就导致很多时候下层的人民不满足于上层人士对于自己的压迫,纷纷发起反抗,这就是保卫边疆,封锁民众,统治新疆十七年的塞外皇帝杨增新新疆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大问题,这个处于我国边境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想时不时的刺挠一下的地方,加之新疆有自己独特的人文风俗和宗教信仰。而且新疆一旦打开缺口我国的危险便随之而来1956年,钱学森国宴座位被占用,毛主席你的名字是我划掉的新中国成立后,远在美国的钱学森就对妻子说中国终于解放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在留学的这些年里,钱学森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祖国。现在终于全国解放,也是时候回去为新中国的建设做贡献了。钱学森孙中山唯一儿子孙科,49年为何没跟随蒋介石走,后来过得如何?国父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十分恩爱,他们的情感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实际上,孙中山和宋庆龄并没有诞下任何子嗣。在官方记载中,孙中山一生有四个孩子,只有他的原配夫人卢慕贞为他生了一若不是彼得罗夫在值班,这个世界怕是没了!核战争一触即发1983年9月26日,苏联的导弹预警系统突然响了起来,正是因为美国的5枚核导弹正在去往苏联的路上,这个警报的响起,就意味着苏联和美国的战争就要打响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第三次世界大李宗仁评价蒋介石军事和政治都是二流货色,唯独权术无人出其右蒋介石无论军事还是政治,都是十成十的二流货色,但若论及权术,天下无出蒋介石之右者。上面这句话出自李宗仁之口。为何李宗仁会这样说,仔细研究下蒋介石这个人物后,你会发现还真是这么一回事钱玄同人活四十,不死就枪毙,不过你知道他的两个儿子是谁吗?钱玄同,一位名副其实的民国文人,近代国学的一员健将,尽管英年早逝,其思想发展却映射着一个时代。他受过章太炎的影响,又曾推崇康有为崔适,而在五四时期不仅打破今古文经学的家法,还冲出经81年张爱萍参加中南海会议后,邓小平因何约他谈话爱萍,要注意图丨左起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张爱萍前言对于邓小平,张爱萍一向是非常尊敬的,他认为邓小平是个务实的人,也是敢作敢为的人。在两弹一星事业上,邓小平曾给予张爱萍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1975
55年授衔,他大喊要把勋章挂在狗尾巴上,毛主席得知后苦笑一声清末时期中国发展和世界脱轨,失去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以至于在其它帝国主义列强完成国家工业化的时候,中国却还是一个弱小的传统农业国家。因为当时中国国力薄弱,所以列强趁机大举入侵中国梁启超启新民以超旧邦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等,广东人,近现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其教育贡献在于教育思想与实践,后半生于清华园教学著述,省愚说明帝(九)明孝宗朱祐樘他是一个皇帝,但是一辈子只娶一个老婆,这种事情哪里找去?小时候在恐惧中成长,练就独特的性格,直到构建成弘治中兴的局面。然而,稍微一次着凉,就要了他的命。他的故事,不是这么简单几句话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司马懿为什么终身不伐蜀?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后,司马懿为什么终身不伐蜀?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面对蜀汉大军,司马懿依然采用对抗消耗的方法。即使诸葛亮送给他女装,司马懿也没有拒收。司马懿刘秀为何必杀邓奉?邓奉之死到底暗示了东汉朝廷的什么问题。本来邓奉既是刘秀的同乡,救命恩人,也是他的心腹,应该是很了解刘秀这个人的。吴汉嗜杀成性,竟然敢在刘秀的南阳家乡起杀心!按说当时探亲在家的邓奉应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富绅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先后毕业于南京路矿学堂日本仙台医学院。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长征路上毛泽东四次落泪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数次流下热泪。乌江南岸,毛泽东挥泪送衣给干人1934状元邹元标状元邹元标邹元标生于1551年,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人。九岁通五经,神童人物,少有大志性刚直,敢与老师争辨,即使被打而不屈服。十七岁中进士,在五十少进士的科举时代,可谓少年得意民国初年张东荪辞官论政考张东荪(18861973年),原名万田,字圣心,民国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报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自民初以来,活跃在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界,产生了不小影响。但这样一个著名的政论家,早年毕韩信之死仍然是个谜韩信在秦汉期间几乎没打过败仗,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当时的三大军事家之一。韩信小时候家境贫寒,传说受过胯下之辱。为讨口饭吃,年纪不大就投入军中,因智勇双全,被萧何看中开国大典前夕,因天安门前一支烟头,成功抓获3000人的特务团伙开国大典前夕,我国一位便衣警察在天安门例行巡逻时发现了一个烟头,而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烟头,竟让3000多名特意落网,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罗瑞卿在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时,我国便将新中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