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傅恒志熔铸赤子心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对知识分子来说,既要业务上精益求精,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既应该是业务上的专家,又应该做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傅恒志
  1946年,17岁的傅恒志考入了私立焦作工学院,后又转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这里仿佛为他开启了一个新世界——他接触到革命理论书籍,悄悄翻印了《新民主主义论》,秘密组织"马克思列宁活动小组",并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斗争。在这里,傅恒志投身地下团组织,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班里首任团支部书记。
  "我们那个时候学习非常刻苦。"当年读书时的场景,傅恒志历历在目。对他来说,想要知识救国并不容易,必须要有足够的心力和智慧。1952年,傅恒志被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由此踏上铸造专业之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高含量的铝、钛作为主要强化元素的镍基高温合金性能十分优良,主要用于尖端技术领域,但有个问题,就是必须在真空状态下熔化和浇铸,否则极易氧化。
  当时,国内真空冶炼的设备还很少。能不能有一种既不含铝、钛,又不需要真空熔炼,而其性能又与含铝、钛的镍基高温合金相当的高温合金?
  这个设想在傅恒志心头冒出,"研究出来的话,就可以解决国内对此类材料的燃眉之急!"1958年,刚刚入党两年的傅恒志作为唯一一个铸造专业的公派留学生前往苏联,专攻耐热合金。导师对傅恒志的"新材料"设想大加赞赏: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反复筛选,傅恒志研制出了"无铝、钛的镍铬基"这一新型高温合金系列。更让人震惊的是,他刚刚把研究成果写进论文,还未进行论文答辩,成果就已经被运用在苏联某航空发动机的导向叶片上了。苏联的工业界纷纷表示,"这是了不起的大事件!"
  傅恒志做的大事又何止这些——
  在国内率先建立铸造学科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我国首个铸造学科工学博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和单晶定向组织超细化的概念,这被认为是凝固理论界的突破……
  1984年,西北工业大学以投票选举方式确定校长,而结果大大出乎傅恒志的意料,"大家怎么选了我?"
  "我不能让大家失望,不能辜负组织。"甫一上任,面对学校当时教师队伍人心不稳的形势,他打破职称评审论资排辈的规则,在30岁左右的优秀青年教师中大胆破格晋升一批教授。不仅如此,他还带头腾出办公室,将宽敞明亮的行政大楼调整为青年教师的科研用房。
  "高等教育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随着一系列改革激励措施的出台,一大批青年才俊快速成长,涌现出魏炳波、陈光、李贺军等多位院士专家。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傅恒志又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新增设了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工程力学等8个专业,成为原航空工业部所属院校专业调整改造的突出典型。
  在傅恒志任校长期间,西北工业大学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500多项,1992年在全国100多所重点院校中,西北工业大学的总科研成果获奖数排名首位。
  201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傅恒志"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但傅恒志对此表示"既光荣又惭愧",惭愧的是,自己对传统铸造行业没有做更多的工作;光荣的是,将毕生所学奉献给科研和教育事业,何等幸福!
  院士小传
  傅恒志(1929— ),材料及冶金专家,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教学工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的概念及相关函数关系;在亚快速定向凝固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领导研制的定向装置的温度梯度超出当时国际最高水平三倍之多,获得性能提高数倍的超细胞/枝晶定向凝固组织。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如"超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方法与装置"获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老照片借妻的爱斯基摩人,土司的狐媚妻子,孟加拉的少女学史使人明智,在悠久的人类历史中,有着许多可歌可叹的历史时刻,但这其中有许多因为收到技术的制约,只能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但是当科技发展到现代,照相机的发明使得一些珍贵的历史影像得探访昌西陵孝和睿皇后陵昌西陵位于河北易县永宁山下清西陵区,埋葬着嘉庆皇帝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因位于昌陵之西而得名。昌西陵奇特的回音壁和回音石回声现象,是中国陵寝建筑中的杨家将满门忠烈先后战死,为何四郎会叛投敌国成了驸马?事实感人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初期,主要讲述了杨家著名将领杨业的带领下保卫家国抗击辽兵的感人故事。其中,杨业,又称杨继业。然而,忠臣之士总是被奸臣陷害。杨家将面对潘仁美这样的臣民。即使杨家澶渊之盟是屈辱还是成功?开局与汉唐相似,结局却截然相反宋辽遂为兄弟国,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光看澶渊之盟本身,确实有些屈辱但如果看这件事的初衷目的,以及得失利弊,就会发现它是具备积极意义的。其实问题的根本不在于盟约本身,而在于崇祯该不该亡国?看看明末老百姓有多惨就知道了辽东战场上明军与后金在厮杀,京师朝堂里皇帝和大臣在博弈,国库统计的赤字,皇仓仓底的余粮大明朝绝大多数短视的百姓们并不关心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手中饭碗填满与否,寒冬腊月衣裳厚薄,婚每日一学党史学习教育(二百二十五)党史知识问答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的是()。A。宋庆龄B。周恩来C。毛泽东D。李济深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C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南越一个游离南方将近百年的小国,终于被纳入汉朝版图秦末,天下大乱,南海郡的龙川县令尉佗,按照南海郡尉任嚣建议,接任太守后,逐渐消灭了秦朝安置的官员,全部换成了他的亲信。秦朝灭亡后,赵佗就攻击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南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不曾杀一位功臣,死后子女却全被诛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引言每一个王朝的更迭都会有一番血雨腥风,帝王们在逐鹿天下,问鼎中原的道路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身边都需要一些能人异士来辅佐,而这类大臣就是王朝建立司马懿篡位和曹操有什么区别?为何两者评价天差地别?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权臣夺权,儿子继位。至于两者评价差别很大的主要原因有2点。一曹操的历史功绩司马懿的历史功绩与曹操的历史功绩是没有办法比的。曹操面临的是东汉末年那种分崩离析的为什么现在坟地里磷火很少见到?磷火俗称鬼火,在夏季天气干燥的夜晚,只身前往农村坟墓集中的地方,就有机会一睹真容,有时候这些鬼火还会随着你的脚步跟在身后!相信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的朋友,都知道磷火是怎么回事,夜间从坟孔子对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孔子的贡献就是舔象。孔子的思想成为了历代帝王治国的法律工具!听话人人皆听话从公元前至今,孔子的思想延续了二千多年,并被数朝皇帝册封过名号。大成至圣先师的封号,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能
多年后,毛泽东提到贺子珍,说她执意要走,我哭了,也没制止住前言毛主席对于贺子珍,曾这样评价过最爱我的人是贺子珍,毛主席与贺子珍两人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十年,可惜两人却没有走到尽头。图贺子珍初次相遇贺子珍,生于1909年9月28日,江西省永新包拯这么高的工资,难怪可以做个大清官!宋朝官员收入究竟有多高包拯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清官,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大家都称呼他为包青天。那么问题来了,包拯的合法收入怎么样呢?说出来真的是吓你一跳,由于包拯的头衔比较多,每一个头衔都是有国家津贴的,所1951年井冈山一小伙来广州找市委副书记认亲,一声妈催人泪下妈,我是您的儿子来发啊!1951年10月的一天,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的曾志家里,迎来了一位来自井冈山的小伙子,这位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曾志阔别了二十几年的儿子石来发。想起当年在井冈山赵云追随刘备近三十年,刘备当上汉中王后,仅封赵云是杂号将军?提起常胜将军赵子龙,熟悉三国的人都不会陌生。无论是三国演义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名,还是五虎将之一的名声,赵云都以勇猛而闻名。但现在有的人却质疑赵云真实的能力和地位,为什么呢?有的人创业启示穷小子刘备为什么能成功?一刘备有多难?刘备,是三国历史上一个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在罗贯中老先生的三国演义中,刘备从一个农村的穷小子,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财力,更没有任何人的支持,全靠着自己坚韧不拔屡败屡古代泰山封禅的背后,名川大山无数,但唯独泰山不一样想必大家对泰山都很熟悉了,作为五岳之首,泰山矗立在齐鲁大地之上,因周围多为平地,所以泰山显得格外雄伟。在我们历史的开端,泰山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而且伴随至今。其中有一个现象不为人知的希特勒,你了解吗?据称,希特勒将世界上所有人种都分为了八个等级。其余两个等级不明,但可以确认的是,希特勒将所有的欧洲人都分为了六个等级,其中包括地位最高的纯种北欧人,也包括地位最低的,非雅利安人的混千秋人物朱德朱德字玉阶,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仪陇。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名将蔡锷部下任职,官至旅长。并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周总理宣布任命决议,傅作义泪洒会议现场,高呼毛主席万岁图丨傅作义旧照前言毛主席说你对和平解放北平立了大功1974年周总理不顾自己刚刚做完手术,拖着虚弱的身体来到北京医院,看望被诊断出癌症的傅作义,在病床前,周总理贴着傅作义的耳朵,向他苦熬14年只当了3天国君,儿子在位也仅仅3年,孙子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爷爷,当太子14苦熬年,为何即位3天就驾崩了?春秋战国时期,地处西北的秦国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到赢政当国时,终于一扫六合,完成了统一大业。自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前,秦国一共经一代大家陈独秀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寄人篱下充满辛酸1938年6月26日,重庆朝阳门码头,一艘并不算大的客轮逆水而来,徐徐地停靠码头,一群乘客匆匆踏岸而上。在乌泱泱的人群中,有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妻子潘兰珍的陪伴下,缓缓而行,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