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罗援撰文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毛代表在我们身边,天天打胜仗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纪念日,特以此文向我们人民军队的伟大缔造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习主席反复告诫我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他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我军走过的路,其中有一条就是来自井冈山。在这条道路上走出一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牺牲决胜团"。她的前身是秋收起义部队。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叛乱,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人举起罪恶的屠刀。一时间,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揩干净身上的血迹,踏着烈士的足迹,举起了武装反抗的旗帜。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一路血战,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仅剩下不到1000人。毛泽东把这支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从此,红1团横空出世。
  由于红1团冠以三个"1"字,这三个标志着数字之首的"1"字,赫然并列,使红1团威名远扬。政治第一,军事第一,纪律第一,作风第一。攻必克,战必胜,屡建奇功,成为最早创建井冈山红色根据地的功勋部队。
  毛委员在红1团首先建立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给我军注入了"党魂"、"军魂"。确保了我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百折不挠的组织保障。毛委员在红1团首先实施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以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我军有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本质特征,是我军的生命线。可以说,秋收起义的红1团既是我军发展壮大光辉历程的见证和缩影,又蕴育着我军的红色血脉基因。
  秋收起义的红1团以后几经整编,战斗骨干充实到红一团、红二团、红四团和红五团,红色基因扩散蔓延。1933年6月新整编的"大红一团"继承了井冈山斗争的传统,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一路征战,一路辉煌。但真正实至名归还是来自于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红1军团在藤田镇老圩村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在这次运动会上评出了前三强,即红2师5团、红2师4团和红1师1团。军团聂荣臻政委赞扬说,这是我们红1军团的"三只虎", 红军"三虎"从此闻名遐迩。
  鉴于"大红1团"在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在以往作战中的英勇表现,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亲自将一面绣有"牺牲决胜"的光荣奖旗授予了该团。
  朱总司令勉励说:"好的部队,要敢于牺牲,但牺牲不是目的,决胜才是目的,要用我们的牺牲,换来革命的胜利。"
  时任"大红1团"团长周振国,高擎奖旗代表全团将士坚定表示:"牺牲永远与决胜相连,理想永远与无畏相伴"。
  从此,继"大红1团"称谓后,红1团又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牺牲决胜团"。 1团所有将士都认为,只有"牺牲决胜"才最能代表部队的底色。
  红1团果然不负"牺牲决胜团"荣誉称号。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关键一战——"三岬嶂"阻击战中,红1团打出了威风。在年仅23岁的杨得志团长率领下,红1团如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阵地上。打到最后,子弹打光了。红1团伤亡过半,其中2营打得只剩下不到100人。杨得志高呼:"考验我们牺牲决胜团的时候到了,必须坚决守住。"于是红1团将士跳出战壕,用刺刀、枪托、石块与敌人展开了近身搏斗。红1团用血肉之躯,证明了红军将士们不怕牺牲,决战决胜的铁血品格。
  随后,红一团在革命的征程中,续写着"牺牲决胜"的辉煌。特别是在长征途中,始终担任着开路先锋的任务,打了许多险仗恶仗。例如,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二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涌现出"大渡河十八勇士"等一批革命死士、勇士、烈士。
  在抗日战争中,红1团缩编改称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1营,后恢复团的建制。牺牲决胜的精神仍在发扬光大。从首战平型关,到夜袭大龙华,再到大战黄土岭、血战狼牙山……,功绩卓著,涌现出 "狼牙山五壮士""黄土岭功臣炮连"等战斗集体。
  解放战争中,已改番号为东北野战军48军142师424团的"牺牲决胜团",奉命在师的编成内担任先头部队。征战陕晋察热辽冀豫鄂湘赣10余省,纵横6千余里,战绩斐然。
  新中国成立后,"牺牲决胜团"多次转隶,但始终不忘初心,始终不忘自己是红1团的传人。特别是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该团攻同登、克扣林、战凉山,创造了东西两线参战部队中团级建制歼敌最多的纪录。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毛泽东主席的是,您亲手缔造的红1团,您亲手缔造的人民子弟兵,正在习主席的统领下,在强军的路上续写辉煌。
  今日之盛世、今日之强军,如您所愿。当年红1团将士们的誓言言犹在耳,"牺牲永远与决胜相连,理想永远与无畏相伴"!
  【正文】
  《百面战旗红》之"牺牲决胜团"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第四次反"围剿"后,无论是说"三铁拳"还是说"三只虎",都少不了被称作"四个红一"的红1团。红1团是我军"根红苗正"、资格最老的部队之一,有着"天下第一团"的美誉。何谓"四个红一"?简单讲,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1军团1师1团,四个"1"排在一起,格外醒目。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该团的血脉可以追溯到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9月29日,余下的不到1000人来到了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把这宝贵的革命火种缩为一个团,编成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1团,并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从此,红1团横空出世,攻必克,战必胜,屡建奇功,成为最早创建井冈山红色根据地的功勋部队。可以说,红1团既是我军发展壮大光辉历程的见证和缩影,又是新中国孕育创建艰苦奋斗的先驱和摇篮。
  一、朱德总司令,亲自颁奖旗
  在漫长的革命战争中,红1团战功无数,荣耀齐身,声名远扬。但知道红1团的人,未必都知道红1团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荣誉称号来自红军一次运动会,后来这个最重要的称号一直成了大红1团贯穿始终的铁血代名词。
  1933年3月,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结束后,中央苏区星火燎原,进入全盛时期,发展到湘赣闽粤4省60多个行政县,主力红军扩大到近10万人,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也不断壮大。
  5月底至6月初,出于整合武装力量的需要,红军在江西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一马平川的永丰县藤田镇,对红1方面军所属部队进行了整编,仍由朱德兼任总司令,周恩来兼任政治委员,下辖军团,撤销军级建制,师以下部队逐级缩编,师改团,团改营,改小师小团为大师大团。
  整编后的红1军团(时有25718人)辖3个师,具体是:原7师、9师与22军合编为1师;原10师、11师合编为2师;原中央政府警卫团、军团教导队和瑞金模范师合编为3师(同年10月划归红9军团)。
  红1军团在我军历史上举足轻重,毛主席以及十大元帅中的朱德、林彪、陈毅、聂荣臻、罗荣桓5人;十大将中的粟裕、陈赓、谭政、罗瑞卿4人都出自红1军团。
  经过这次整编,红1方面军各部队面貌一新,士气高昂。为庆祝中革军委确定的红军第一个"八一"建军节,检阅新整编的红军力量,8月6日至8月14日,在朱德、周恩来等中央军委首长亲自组织和 参与  下,红1军团在藤田镇老圩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赤色体育运动大会,规格之高,史无前例。
  8月6日至8月14日,红军在藤田镇老圩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赤色体育运动大会
  共有6千多名红军健儿参赛,围绕军事、政治、体育、文化等62个大小项目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竞技。除了田径、篮球、排球、跳高、短跑、举重、摔跤、单双杠、跳绳、下棋等体育赛;还有翻山、打军拳、拼枪刺、越障碍、投手榴弹等军体赛。竞赛不设个人奖和单项奖,只评出前三个团的群体项目奖和综合大奖。名曰运动会,实际上就是中央红军各部队间的一次大比武。
  时任红1军团政委聂荣臻回忆说:"红军这次运动会和一般的运动会有很大不同,它紧紧结合作战实际设定竞赛项目,目的是培养那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压倒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
  运动会期间,俨然是根据地军民的狂欢节。人们洋溢着胜利的笑容,打着腰鼓,耍着龙灯,舞者彩旗,摇着花船,十分热闹。
  各部队都发动了起来,千人竞技,万人加油,欢笑声、嘶吼声响彻藤田。经过连续8天的激烈竞争,决出了高下,比出了斗志,赛出了团结,将红军战士拧成了一股绳。
  最终评出的前三强,也就是最厉害的三个团,是红2师红5团、红2师红4团和红1师红1团。军团聂荣臻政委赞扬说,这是我们红1军团的"三只虎", 红军"三虎"便从此叫开,威名远扬。
  闭幕式上红军朱总司令强调:"我们为什么要在战火中开这个运动会?是在向敌人展示我们的肌肉,展示我们的意志,展示我们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我们完全有力量打碎一个旧世界,打出一个新世界!"
  鉴于红1团在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在以往作战中的英勇表现,朱总司令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亲自将一面绣有"牺牲决胜"的光荣奖旗授予了该团。
  总司令勉励说:"好的部队,要敢于牺牲,但牺牲不是目的,决胜才是目的,要用我们的牺牲,换来革命的胜利。"
  时任红1团团长周振国高擎奖旗代表全团将士坚定表示:"牺牲永远与决胜相连,理想永远与无畏相伴"。
  从此,浸透着秋收起义红色基因的红1团,继整编后的"大红1团"称谓,又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牺牲决胜团"。 1团所有将士都认为,只有"牺牲决胜"才最能代表部队的底色。
  二、决胜三岬嶂,鲜血染战旗
  "大红1团"荣膺"牺牲决胜"称号绝非偶然,既与其竞技成绩相关,更与其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一至四次反"围剿"中的赫赫战功密不可分。
  从建团伊始,红1团就一直浴血奋战在斗争最前列。1927年11月中旬,该团打下茶陵城,建立了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1928年8月,以红1团改称的红31团一部在黄洋界打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进攻;1930年底,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与兄弟团队一同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消灭了9000余敌人;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顽强阻击和袭扰国民党19路军的进攻,8月7日至11日,歼敌47师1个多旅和54师大部,9月13日,经四小时激战,全歼52师和9师一部,俘敌5000多人。而这些,仅仅是红1团七年征战中的一小部分战绩。
  对于"大红1团"这样一支战神级常胜团队,红军各部队交口称赞,对其获得"牺牲决胜"奖旗也是心服口服。
  但"大红1团"官兵却不这样想,更没有陶醉在荣誉里,甚至还有那么点小小的遗憾。主要原因是从竞赛结果看,尽管只颁发了"模范工作的红五团"、"英勇冲锋的红四团"、"牺牲决胜的红一团"三面奖旗,但毕竟第一名是红5团,第二名是红4团,第三名才是红1团。另有一个原因就是"牺牲决胜"这面旗帜还没淬过火,过去的战功都成过去,必须要用一次新的战斗来证明,这样"大红1团"敢于牺牲敢于胜利才算实至名归。
  这里暂且按下"大红1团"情绪上的这些小九九不表,先说说四次"围剿"失败后,一心"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情绪上出现了大状况。
  情报得知,红军在炮火硝烟间隙里竟搞起了运动会,一直欲除红军而后快的蒋介石蹭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回踱起了步子。连年四次"围剿",兵力从10万、20万、30万,增至50万,不但没有消灭红军,反倒是人家越来越强,自己损兵折将。仅第四次围剿就死伤4个师长、6个旅长、16个团长,枪炮数以万计,简直是丢人丢到家了。为此,蒋介石气得七窍冒烟,恨得牙根直痒。心想"娘希匹"!无毒不丈夫,必须痛下狠手了。
  不到一个月,蒋介石就第三次亲任总司令,纠集了一百万军队及两百架飞机,向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1方面军的国民党军,就达50余万。
  蒋介石对红军第五次"围剿"前在庐山拼凑作战力量
  从1933年9月开始,蒋介石采用持久战和堡垒战相结合的战术,以守为攻,步步为营,逐步缩小包围圈,与红军展开了拉锯战。几个月后,红色根据地形势发生重大逆转,黑云压城城欲摧。
  貌似蒋介石的新手段开始奏效,实则问题出在红军内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中共中央高层排斥了毛泽东,架空了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方针,红军不是死磕硬拼,就是以机械不变的战术,毫无章法地应对蒋介石的新战术,结果仗打得既艰苦又窝囊。
  1934年春天来得比往年晚,到了2月9日还处于农历腊月26日,"六九"都没过。在闽西北建宁溪口镇枧头新街的红1军团指挥部里,精瘦的27岁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敦厚的政委聂荣臻表情凝重。
  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
  其时,国民党军队正向建宁一带移动,以94师为主,在67师和14师配合下,向三岬嶂方向冲来,目的是要在建宁与红军寻求大决战。三岬嶂和鸡公山地处建宁门户,如果被敌人占领,等于被卡住了脖子,红军将更加被动。
  想到这里,林彪快步移步地图前,用红铅笔向标有"三岬嶂"黑色字体的位置使劲点了一下,竟把地图戳出了个洞。
  "政委,我看得在这里狠狠顶一下,杀杀敌人的威风!"林彪回头朝聂荣臻说道。
  正在起草"运动歼敌建议"的聂荣臻抬起头,毫不含糊地答:"好啊!坚决打!任务交给红1师,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此时,"大红1团"团长是年仅23岁的杨得志。接到"三岬嶂"打阻击的任务后,立刻意识到证明"牺牲决胜团"血性的机会来了,非常痛快地保证:"坚决完成任务,死也要钉死在阵地上!"
  1团的任务是,抢先占领三岬嶂阵地,从正面顶住国民党94师攻击,不让其前进一步,并与红1师其他部队一起打乱敌人的进攻节奏。
  当晚,毛毛细雨在赣中大山里下个不停,加上8、9度的气温,2、3级的寒风,人冷得打战。杨得志带领红1团在长满青苔的泥泞山路上急行军,大家摔倒了爬起来,带着满身的泥水前进,提前赶到了三岬嶂。
  杨得志命令赶快构筑工事,准备迎战国民党军的进攻。全团在山上冒雨整整干了一夜,挖了卧沟、跪沟,从山腰到山顶修了好几层。
  2月10日拂晓,杨得志与政委符竹庭绕山转了一圈,才看清三岬嶂全貌。山不太大,只是一个高约500米,长不足千米的尖峭石头山,山下是一马平川。总的看,纵深浅,部队隐蔽难,是一个攻也不好攻、守也不容易的地方。
  时任红1团团长是年仅23岁的杨得志
  把团指挥所设置好后,杨得志就去各营检查战前准备情况。先来到最前沿的3营阵地,营长尹国赤劈头便说:"团长,今天这仗怕是不那么好打呀。"
  杨得志心里虽认同尹国赤的判断,但却把心一横说:"要有信心,小心国民党军的飞机,在兵力配备上要散开,不能硬拼。"
  赶到第2营阵地,杨得志见营长陈正湘正指挥战士们加固工事,便立即表扬道:"你们准备得好,这是一场恶战,必须搞踏实些。"
  天亮不久,国民党军94师就在四架飞机掩护下,疯狂地向三岬嶂发起了进攻,顿时长空撕裂,乱石腾空。
  由于红2团从侧翼攻击的力量不够足,敌人一下子就冲到了红1团阵地的前沿,情况万分火急。红1团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拼全力顽强顶住,多次把攻到山顶的敌人又赶了下去。
  激战从拂晓一直打到傍晚,杨得志团长和符竹庭政委身先士卒,几次被炸断的树木打倒,身上盖满了碎枝和泥土。最后,红1团子弹都打光了。红1师师长李聚奎询问战况,杨得志如实报告:"没子弹了,正在用石头砸敌人。"
  李聚奎师长命令:"一定要顶住,坚持到底,必须贯彻军团首长意图"。
  杨得志告诫1团指战员:"考验我们牺牲决胜团的时候到了,必须坚决守住。"于是1团将士跳出战壕,用刺刀、枪托、石块与敌人展开了近身搏斗。
  紧急关头,师长李聚奎指挥红2、4团从侧翼增援;红3团从侧后增援,一时打得敌人难以招架。红1团趁机从正面压下,四个团的红军一下子把敌人的阵脚打乱了,慌忙撤退。红1团乘胜追击了好几十里,打得敌人缩回堡垒才返回。
  此战,成为第五次反"围剿"中久违的一次胜仗,但红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红1团"伤亡过半,其中陈正湘的2营打得只剩下不到100人。
  战斗结束后,1团受到上级表彰,团长杨得志、营长陈正湘、连长刘应梅、排长宋玉琳等荣获三等红星奖章。
  红1军团要求各部队学习红1团的牺牲决胜精神。总政治部《红星报》刊登了红1军团政委聂荣臻《把第1团顽强抗战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起来》的社论文章。文章称:"虽然敌人的飞机和炮弹轰炸之声震动了山谷,但丝毫不能震撼我红色战士的心胆,敌人以数倍的兵力,分几路向我冲锋,亦被我英勇沉着的战士,以顽强的反冲锋打坍下去!并且协同突击部队将敌整师兵力全线击溃,这应当写在我们的战史上,成为我第1团三岬嶂上光荣战斗的一页!"
  三岬嶂战斗,令"大红1团"更放异彩。但局部取得的短暂胜利,并不能纠正左倾路线的全局错误,历时一年的第五次反"围剿"还是越打越被动。战至1934年9月下旬,红军在内线作战已无法打破敌人的围攻,不得不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
  三、打遍全中国,一路扛大旗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著名音乐史诗《长征组歌》这段深情的送别歌词,准确表达了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真情实景。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机关和红1方面军约八万六千人撤出了江西中央苏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途中,"大红1团"担负左路红1师右纵队的先遣任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过关斩将。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夺新田,穿汝城,战潇水,血战湘江守脚山铺。二渡乌江时,一渡天险回龙场,二闯天险梯子岩。四渡赤水,助攻遵义城;主攻强渡大渡河,策应协夺泸定桥;翻越梦笔山,穿过松潘大草地;北上白龙江,安抵哈达铺,继续创造了辉煌壮烈的英雄战绩,涌现出"大渡河十八勇士"等一批革命死士。
  抗日战争中,1937年8月25日,红1团缩编改称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1营,后恢复团的建制。历史虽翻开了新的篇章,但牺牲决胜的精神仍在继续传扬。从首战平型关,到夜袭大龙华,再到大战黄土岭、血战狼牙山……,先后对敌作战百余次,功绩卓著,涌现出 "狼牙山五壮士""黄土岭功臣炮连"等英勇战斗集体。
  解放战争中,已改番号为东北野战军48军142师424团的"牺牲决胜团",奉命在师的编成内担任先头部队。该团征战陕晋察热辽冀豫鄂湘赣10余省,纵横6千余里,参加大小战斗百余仗,歼敌1万余人,战绩斐然。涌现出 "密云尖刀连""攻坚英雄营""翠岗红旗团""顽强抗敌团""一等战功团"等一大批敢于胜利、完成任务的英雄集体和个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1月,"牺牲决胜团"424团调入144师改称430团。1969年12月改番号为陆军第55军163师487团。1985年归42集团军建制。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该团攻同登、克扣林、战凉山,创造了东西两线参战部队中团级建制歼敌最多的战斗纪录。
  "红1团"及其传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不畏牺牲、决战决胜的历史。自1933年被授予"牺牲决胜"荣誉奖旗至今,不管后来部队如何转隶,赋予的任务多么艰巨,都始终以"甘于奉献,不怕牺牲;能打仗,打胜仗;勇于决战,最终决胜"的精神,奋力拼搏,勇冠全军。"红1团" 及其传人已把"牺牲决胜"精神融入到了部队的灵魂,官兵的血脉。一个又一个辉煌战果,一批又一批骁勇战将,都在反复证明这是一把永不卷刃的打赢钢刀。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之久的故乡湖南,立于这片曾经爆发秋收起义的神奇热土,历历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万千,不由赋诗一首。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伟人的心胸,如波涛翻卷的海洋般宽阔,亲手缔造的红1团尽管只是大海中一朵小小浪花,却跳出笔端,跃上眉头。
  "大红1团"终将成为记忆,"牺牲决胜"仍将继往开来。
  (参加创作人员:张洋、欧阳青、叶征)
  【附录】
  荣誉战旗名称:  牺牲决胜
  授旗年份:  1933年8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  红军第1方面军1军团1师1团
  授旗批准领导机关:  江西省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  1927年9月9日,参加秋收起义,9月29日于三湾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1团。1933年6月7日,红1军团在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整编,编为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师第1团。1935年9月18日,改称红军陕甘支队第1纵队第1大队。同年11月3日,恢复称号为红一方面军1军团1师1团。1937年8月25日,改称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1营。1944年1月起,第1团先后编入晋察冀军区野战旅、延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仍称第1团。1945年11月4日,第1团改称为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热辽纵队第27旅第70团。1948年3月13日,为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第31师第91团。1948年10月,为东北野战军48军142师424团。1949年6月21日,全军统一整编后,为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48军第142师第424团。1985年10月1日,全军百万大裁军时,为广州军区第42集团军第163师第487团。1948年,东北野战军48军142师424团。1950年11月,424团调入144师改称430团。1969年12月改番号为陆军第55军163师487团。1985年归42集团军建制。1997年7月1日,以已改番号为487团的"牺牲决胜团"团部机关、直属队和1、2营为主体组成的驻港部队步兵旅。同时,在487团其余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新487团,番号为陆军第42集团军步兵第163师487团。现隶属南部战区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
  战旗精神:  甘于奉献牺牲,勇于决战决胜
  【本文版权归《百面战旗红》组委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于严重侵权者,网站保留提起诉讼之权利】

朱元璋活捉元朝大将,祖先竟是木华黎,朱元璋无条件放回800多年前,蒙古草原战火不休,铁木真率领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那个弯弓射雕的成吉思汗,创造了一个彪炳千秋的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的左右,有一个人勇猛多智,忠心耿耿,被称为无役不从的猛史上最荒诞的造反算命先生说他能当皇帝,他就带100人杀入皇宫自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说了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历朝历代便有人对皇位充满了期待。这些人中,有些是手握军权的大将,有些是富甲一方的士族,还有些是被迫起义的贫苦百姓。但无一例外中国地图里暗藏的天机喜欢历史但地理太差,以至读过的历史都白读,只能记住雏形。怎么办?来读长河飞舟的这篇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雄文就够了。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关于九州是哪九淮海战役拉开帷幕,粟裕越来越自信1从江北到淮海后勤方面,淮海战役由华东华北华中三大战略区提供支持,以华东军区为主。在参战兵力方面,也是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而以华东野战军(下简华野)为多。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其他野战军十五岁的元朝公主嫁给高丽国王子,为何婚后一年王子就苦不堪言?你怎么看?高丽国是朝鲜半岛的古代国家之一,整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历来都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附属国,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财物和美女,而在强大的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却将他的长女下嫁中国历史上三把名剑!一把历经两千年没有生锈,一把用黄金打造!剑虽然是一种兵器,但是却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说皇帝铸造了第一把剑,先秦时期受制于生产力,铸造的全都是青铜剑,后来逐渐改为铁制剑。在中国古代的战场上,剑并不是将军是士兵的专利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简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上古时期(约170万4000年前)(一)介绍传说中的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他手托天,脚踏地,将天地支撑起来。临死时,身体的各个部位化成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良田沃土矿海昏侯刘贺27天的皇帝1127件罪状和2000年的沉默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在南昌市新建区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2016年3月2日,经过整整五年的考古挖掘和分析研究之后,专家组确认墓主为西汉第九位皇帝刘贺。刘贺之印不过乾隆皇帝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王史论乾隆,原名爱新觉罗弘历,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自称十全老人,享年89岁。很多人可能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但是,他在位期间,还是有很大的功绩的。当然,这主要古人云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四月初春,天地间焕发盎然绿意,许多人心中都想起一句传世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众所周知,春分后十五天就是清明节,是备受重视的节日之一。从古至今,清明节流传着几样传统习俗23年红旗不倒!简述琼崖纵队序列和主要指挥员历史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海南地区很快也受到波及。在长达半个月的白色恐怖之下,20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其中近500人遇害。鉴于严峻的形势,中共琼
赵云,张飞,关羽,马超,黄忠谁的武功最厉害,为什么?蜀汉五虎将,关张赵马黄,每个都是武艺高强,勇猛善战的猛将。那么,他们的武力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又是如何排列呢?其实大家也知道,五虎将之间如果在战阵互相捉对厮杀,正常情况下,百合之内或者中共一大十三名代表的简介中共一大共有13名代表参加,代表当时的57名党员这十三名代表及其简介如下。1毛泽东,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征集国旗时五星红旗仅得15票,3号作品高达185票,为何选了前者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将中国当成了砧板之上的鱼肉随时宰割,此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才算是真正地站了起来,在第一次开国大摩纳哥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历史上法国为何没有兼并?摩纳哥公国,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袖珍小国。这个国家占地2。08平方公里,没错,你没有看错,没有漏掉一个万字。这地方就相当于长2000米,宽1000米的小公园。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雍正王朝里皇子百官到国库借钱还压根没想还,可能吗?国库和康熙的私库不是一个概念,国库也就是由户部掌管,是整个大清国的财政根本,康熙的私库也就是皇帝个人的账户是内务府。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这些皇子大臣可欠的不是康熙个人的钱,而是大清国财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同学之间的搏杀何其精彩,堪比电影剧情有人说,解放战争基本上就是黄埔同学之间的世纪搏杀。比如,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政治教官聂荣臻打败了黄埔二期生罗历戎黄埔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陈毅与粟裕联手,拖垮了黄埔一期生李默庵,逼得黄埔跟着电影学党史古田军号跟着电影学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五期古田军号古田军号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等共同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由陈力执导,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主演,孙维民李雍正为什么要下旨让大学士尹泰给小妾下跪磕头?具体是怎么回事?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下了一道非常幽默的圣旨,这道圣旨是奖赏大学士尹泰的圣旨,但一般大臣接圣旨之后都要先跪谢皇恩,不过雍正却特意在圣旨中明确交代让尹泰先向侍妾徐氏跪谢再跪谢圣周总理给范石生以高度评价,朱老总在困难时期说的话,真让人佩服其实早在南昌起义前,朱德与范石生就有过一次秘密会见1926年,朱德从国外回国后请周恩来通知王德三,再转告范石生秘密到上海见面。两人相见长谈,范石生希望朱德到他的部队当军长,朱德婉拒八路军初期领导班子阵容,都是军神级人物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很快形成了,两党经多次谈判,反复交锋,最终达成共识。长征到达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又称第十八集团军。红军长征后留在1942年,陈独秀临终前,叮嘱妻子你可从速改嫁,但有一事要切记1942年5月27日,一场特殊的葬礼,在四川江津举行,有百余名读书人,还有很多国民党特务,都出现在这里,他们彼此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去世的这个人是曾领导五四运动的陈独秀。在葬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