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朝鲜的前世今生善变的朝鲜

  (朝鲜主体思想塔)
  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商纣的兄弟箕子在商灭亡后成为朝鲜北部国君,周朝承认其国,史称"箕子朝鲜"。从此中朝开始了长达2300多年的邻邦历史。从周到南北朝的700年间,朝鲜与中国基本是相安无事。
  611—614年,隋炀帝三伐高丽,动用113万军队,三战三败,损失惨重,国力耗尽,激起全国大起义。618年后,唐朝与朝鲜境内的新罗结盟灭百济和高句丽,唐朝意图控制朝鲜,派薛仁貴建安东都护府。由于朝鲜人民反抗唐军被迫撤退。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与唐结成友好关系。
  王氏高丽
  唐朝末年,新罗王朝也四分五裂,朝鲜半岛进入"后三国时期"。衰落的新罗和新建立的后百济、后高句丽(泰封国)三国鼎立。这段时间可谓天下大乱,曾经称雄一时的唐朝和吐蕃也都分崩离析。
  918年,取代唐朝的后梁王朝与后唐政权正在厮杀,后高句丽大将王建在朝鲜半岛发动政变,建立了高丽王朝(今韩国国名的英文"Korea"是"高丽"的音译),定都开京(今朝鲜开城),并用18年时间统一了朝鲜半岛。
  (高丽太祖王建)
  高丽国王趁五代十国大乱时中原政权无暇东顾之际,谋求独立,自命为皇(第四代国王光宗始),还采用中原皇室制度,都城称"皇都",君主的命令称"诏",并建立年号,三省六部的僚属名号也一遵皇帝朝廷的规范,几乎全盘与中原皇帝看齐。直到元朝后才恢复比中原政权低位阶的制度。
  王建重视经略北方、拓展领土,采取了移民实边的策略,将大量的人口从半岛的南部迁往北部,既增强了高丽北部的边防力量,又大大拓展了国土面积。这使朝鲜半岛在中原大体统一前又形成了一个较有力的政权。这个政权与宋朝初期关系友好。北宋建立(960年)后逐渐结束了中原分裂混乱的局面。高丽国君(王建之子王昭)向宋太祖遣使朝贡。高丽与宋结好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契丹。
  契丹人最早生活在中国东北辽河流域,唐朝灭亡那年(907年)建立了契丹国,后改称辽,期间一度恢复过契丹的国号。五代时期契丹占据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幽云十六州,成为统治中国北方的强权。
  契丹国灭亡渤海国(926年)后,与不断向北扩张的高丽发生冲突。为避免两面受敌,契丹国主动送给高丽50匹骆驼,意图示好,但遭王建拒绝,而且契丹使臣被放逐到孤岛,所送骆驼也都被饿死。王建以奉行汉文化的高句丽政权的继承者自居,对占据高句丽旧地的文化较落后的契丹颇有不屑,称之为"无道之国"。契丹为全力攻宋,开始筹划先征服高丽以解决后顾之忧。
  臣属于辽
  辽国(契丹)第一次征伐高丽(993年)就迫使战败的高丽向辽称臣纳贡,辽则赐高丽鸭绿江东数百里,允许高丽在那里建立江东六城。高丽被迫与宋断交,采用辽的年号纪年,而不再用宋的年号。后来宋神宗时期宋朝实行王安石变法,表示愿与高丽复交,高丽积极回应,但申明奉辽为正朔,继续保持向辽称臣纳贡。
  高丽不甘心失败和屈服,曾经遣使至宋,要求与宋共同攻辽,以报战败之仇。北宋此时已不想与辽再动干戈,于是回绝,但善待高丽,送了不少礼物。辽国当然知道高丽不服气,后来又对高丽发动三次大规模战役,两胜一败。后期高丽遣使入辽朝贡十分殷勤,辽与高丽和平友好,没有战争。不过有辽一代,高丽通过不断蚕食拓荒,已将领土北界,由前朝新罗时的大同江,向北扩张至清川江中上游及鸭绿江下游,疆域已大大超过了统一时期的新罗。
  臣属于金
  辽朝末期,居住中国东北的女真人起辽朝末期,居住中国东北的女真人起兵反辽,并建立金朝(1115年)。金为攻辽,在建国不久后就主动遣使高丽。后来在金辽战争中,高丽向金表示,金军进攻的两座城是高丽的旧地,希望金军在打败辽军后,能够将此二城归还高丽。金军攻下二城后果真交给了高丽,高丽终于得到长年用兵无法攻克的两座辽城,于是与金结成兄弟之盟。
  但金国势力发展太快,一口气消灭了辽朝(1125年)与北宋(1126年),开始要求高丽以朝贡辽朝的方式臣服金朝。高丽慑于金朝的实力,遣使赴金朝贡,并且上表称臣。这时,南宋曾试图联合高丽夹攻金国,但被高丽回绝。不久南宋在战场上出现反弹,韩世忠、岳飞等将领率宋军接连击败金兵,战线北移,高丽国王得知金宋战事的变化,又恐得罪南宋,于是遣使入宋解释拒绝攻金原因,并表示道歉。
  元朝行省
  金朝末年,居住在漠北的蒙古人兴起,高丽认为"蒙古于夷狄中最为凶悍",不可与之为敌,于是与蒙古结为"兄弟之国"。但与西夏等国一样,很快作为"兄弟之国"的高丽就不堪蒙古人的索要重负,不满与仇视情绪发酵,终于引爆战争。蒙古人先后九次征伐高丽(1231年至1273年),最终高丽投降,成为元朝的征东行省(1280年)。
  (元朝设征东行省)
  元朝规定,高丽君主继承人必须在大都(北京)以蒙古人的方式长大成人后,方可回高丽。元朝朝廷可以随意废立高丽君主。高丽国王的许多称呼、用语因为曾经与元朝皇帝一样,必须全部改变。如"朕"改为"孤","陛下"改为"殿下","太子"改为"世子","奏"改为"呈"。高丽国王的庙号,自忠烈王之后一律不得用"宗"和"祖",而用"王",且以"忠"字冠之,以表示效忠元朝。
  为了保全高丽不被蒙元彻底吞并,也可以使本家族在元朝支持下取得稳固地位,高丽君主(元宗)向元世祖忽必烈请求联姻,希望忽必烈将公主嫁给自己的世子。元朝答应了这一请求。
  此举虽使高丽在政治上获得了利益,但高丽国王生活中受到不少限制。元朝公主一旦下嫁高丽国王,无论高丽国王是否已有嫔妃,元朝公主立刻册立为正宫皇后,如有所出则自动获得嫡子的地位,且优先立为世子。元朝公主及其随从广泛地参加宫廷内的各种活动,甚至还干预国事。有的元朝公主飞扬跋扈,如齐国公主虽然比高丽国王(忠烈王)年幼23岁,但对高丽王伸手就打,张口就骂,乃至棍棒相加,高丽王不敢回应一句,最激烈的反抗只是"露坐于外"而已。
  高丽和元朝联姻也使高丽获得了一些实际好处。例如,高丽国王(忠烈王)携元朝公主第一次朝见忽必烈时,提请废除元朝在高丽设置的特派员(达鲁花赤)制度,忽必烈许可,高丽民众闻之喜出望外。高丽还通过这种方式从元朝手中和平收回两处领土。
  高丽的服饰本来与汉族是一致的,与蒙古联姻后,高丽王室在服装和发式上便效仿蒙古。高丽忠烈王从元朝回国时穿着蒙式服装,头发也结成辫子,高丽民众见之都摇头叹息,甚至痛哭流涕。后来忠烈王更是规定高丽境内的服饰都依照蒙古。
  李氏朝鲜
  元朝末年,中原烽烟四起,反元义军此起彼伏,高丽也开始清除亲元力量。后来蒙古人被新兴起的明朝逐回漠北,高丽也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并且高丽国王拟派兵进攻辽东。高丽军队首领李成桂上演了一出朝鲜版的"陈桥兵变"。在军队开出后,发动属下支持,回军废黜高丽国王,夺取政权,高丽灭亡。
  (朝鲜王朝的开国之君李成桂)
  这样,李成桂废王自立(1392年),开启了长达500多年的李氏朝鲜的时代。李氏取得政权后立即上奏明朝请求册封,明朝赐李成桂为"朝鲜王","高丽"改国号为"朝鲜"。李氏臣服于明朝,中国也无意再将其并入版图。朱元璋不仅将其作为只维持封贡关系的"不征之国",还明确承认朝鲜的独立性:"我中国纲常所在,列圣相传,守而不失。高丽限山隔海,僻处东夷,非我中国所治。""朕视高丽不止一弹丸,僻处一隅,风俗殊异,得人不足以广众,得地不足以广疆,历代所以征伐者,皆其自生衅端,初非中国好土地而欲吞并也。"
  明朝万历年间(1592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半岛的战争,很短时间内,李氏王朝即丧失了大部分国土,国王逃到中朝边境附近向明廷恳请"内附"。明朝为了援助李氏朝鲜,派兵参战,在朝鲜半岛与日军血战七年,最终将日本军队逐出朝鲜半岛。而后,明朝不附带任何条件,从朝鲜半岛撤军。明朝此举被朝鲜称为"再造之恩"。
  忠明抗后金
  明朝对朝鲜的保护与援助巩固了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朝鲜视中国为宗主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致后来清太宗皇太极派兵要求朝鲜与明朝断交时,一些朝鲜大臣不惜被押到沈阳处死,也不肯背弃与明朝的君臣之义,并对清使说:"吾国父事明天子且三百年,臣民惟知有明天子耳……成败存亡不论也。"朝鲜民间也对明朝有强烈的认同感,即使明朝灭亡,也有大量私人著述不用清朝年号,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崇祯年号,以至于竟然有"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创建清朝的满族人,前身为生活在辽东与朝鲜半岛北部的女真人,长期是原始部落的社会形态,被朝鲜视为"胡虏"或"夷狄"。起初朝鲜在双方关系中占据绝对主动,或战或和,两手运用武力清剿与笼络羁縻的控制女真政策,女真则长期处于分散、被动的境地。后来女真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迅速崛起,朝鲜开始警惕,重新审视与女真后金政权的关系。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战争的转折点,明朝倾全国之力意图一举剿灭努尔哈赤的势力,却因此役失败再没有主动军事出击的能力。在这场关键战役的过程中,朝鲜扮演了首鼠两端的角色。此时的朝鲜执政者(光海君)可能是朝鲜王朝中唯一对明朝不忠心的国王,因为他不是长子,明朝曾经极力反对他继承王位,他对明朝多有怨恨。在他成为朝鲜国王后,虽然礼节上对明朝还维持事大的传统,但面对日益严重的女真人的威胁,他采取"事大则日新恪谨,待夷则务尽其权"的两面策略,对明朝多次催促其出兵共讨后金久拖不决。最后虽被迫出兵参战,朝鲜主将却在其国君的授意下暗通后金,不战而降。
  消息传来,朝鲜举国哗然,朝野均认为此举有违君臣礼义,明朝刚刚全力助朝鲜击退日本,朝鲜就坐视明朝与后金作战而不助,是"忘恩背德,罔畏天命",为朝鲜王室和臣民所不容。因此朝鲜国王以"灭天理、糜人伦,上以得罪于宗社,下以结怨于万邦"而被宗室废黜,流放至死。继任者重新全力效忠明朝,不惜与后金开战。
  清朝属国
  (中朝边境的长白山天池)
  后金力量崛起甚快,朝鲜在屡战屡败的情形下被迫与后金签署城下之盟,约为兄弟之国,但坚持不肯断绝与明朝的关系,并将臣事明朝作为谈判的最重要条件。后金以其忠义最终答应了这一条件。但在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后,朝鲜竟不派人朝贺,加之朝鲜对后金使者的礼遇远不如对明朝使者,引发皇太极二次出兵朝鲜,再次兵临城下,迫使朝鲜由兄弟之国降为藩属之国。
  朝鲜虽在清朝的军事压力下被迫断绝与明朝的外交关系,但暗中仍有联系,清朝还为此严惩了一些朝鲜大臣。明朝也体谅朝鲜的无奈,即使在朝鲜绝交后仍善待朝鲜君臣故旧,令朝鲜君臣感激万分。后来明朝为清朝所灭,朝鲜曾暗中筹划联合南明与日本力量,北伐清朝,恢复明室,但因清朝察觉而功亏一篑。直到清朝统一台湾后,复明力量彻底溃散,加之清朝对朝鲜极力施恩,朝鲜才逐渐建立对清朝的忠诚,这种宗藩关系一直维持到20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灭亡李朝。
  本书选自《天命之争: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朱磊 著,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史料精准把握的前提下,以颇富趣味的讲故事的方式再现了中国历史上9个统一与分裂之争的案例,涉及江南、台湾、青藏、新疆、宁夏、云南等6个地区,和3个曾经与中国统一但后来分离出去的国家,包括越南、朝鲜和蒙古。作者进而从历史经验与教训出发进行解析,认为统独之争的根本是民意之争,民意即是天命,而国家能否统一,往往取决于统一形势、实力对比和策略运用三方面条件。在这种生动的历史回顾和深入的探寻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国家统一与分裂的历史文化及民族背景。

人类的胜利,法西斯主义的覆灭法西斯主义的剪影今天我们来聊聊法西斯主义,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么一张照片。这是一张二战爆发前(1938)法西斯轴心三国,一起反共防共的宣传照,日本女子举着希特勒,裕仁,墨索里尼的照片三流欧洲小国奥地利,一起来看看奥地利的真实现状什么?希特勒的老家是奥地利?什么?贝多芬不在奥地利出生吗?什么?施瓦辛格是奥地利的?今天就来看看这个欧洲小国奥地利,现在是什么样。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8。38万平方公里,神童13岁上大学,17岁中科院读研,20岁却被退学,母亲骂他快去死相信不少人听说过伤仲永的故事。神童方仲永天资过人,却被父亲耽误学业,最终成为普通人。现实中,魏永康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方仲永。魏永康2岁识千字,4岁读完初中课程,8岁上高中,被称为神童评书一哥单田芳为报恩娶大8岁的乡下大姐,妻子死后26年不再娶1951年,单田芳的父亲入狱后,家里陷入了困境。单田芳的母亲告诉单田芳她要去齐齐哈尔演出,几个月后就回来。半年过去了,单田芳依旧没有等到母亲的归来,反而听到了一个不好的传闻,有人告古代女子长裙拖地不怕弄脏?其实我们被误导了和古代比起来,现代的生活显得丰富多彩有乐趣。而且现代的社会等级也没有那么森严,在生活便利程度来看,现代的生活也要比古代方便。不管是扫地机器人还是洗衣机又或者交通工具,都要比古代发达张国焘的两点疏漏,让中央红军抓住机会,日后顺利脱险北上红一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凭借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的雄厚实力,张国焘当上了红军总政委。一时间,八万兵力的红四方面军,其风头已然盖过了长征中减员严重的红一方面军。1953年,一名领导看报,意外发现身边一名清洁工的身份特等功臣1953年9月,在河南省招待所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位招待所的负责人拿起当天的人民日报坐在办公桌旁边,一边品茶,一边仔细地看报纸。突然,他看到了一则寻人启事,愣住了,茶水洒在地上也没有欲平华夏,先灭湖南欲灭中国,先平广西,日军为何这样说?为何说欲灭华夏先灭湖南,欲灭中国先平广西?是何含义?引言华夏文明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繁衍了五千多年,历史悠久,中华儿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艺术瑰宝,创造了世界李聚奎被誉为将圣,补授上将军衔,新中国的成立他功不可没1958年,中央军委向毛主席提交了一份特殊的文件。看到这份文件,毛主席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在文件中中央军委提出要为一人补授上将军衔,这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但是随后当毛主席看到了此人的名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延续至今?外国人是怎么看的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公元前两千七百年的皇帝时期起,距今已有了近5000年的历史。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为文明发源地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相继灭亡,只有我国的文明一直延美国摄影师随拍中国,1947年北平,义和兴古玩铺的橱窗1947年3月。义和兴古玩铺坐落于王府井大街,是昔日有名的老字号。清朝后期,住在附近的王爷官宦们生活有些拮据,时常拿出来家里的古董文物换点钱花该街逐渐形成热
党史天天读白求恩身边的小助手,今年101岁了18岁时,他作为小助手和白求恩并肩作战,在前线救治伤员89岁时,仍为门诊患者服务直到因腰疾再也无法站起来才停止工作累计完成15000多例手术在胸外科领域多次取得从0到1的突破他就是曾经的阿拉伯老大哥埃及,在炮火中前进一般认为,中东地区共有17个国家,其中有6个国家可以被称为地区强国。分别是中东小霸王以色列梦想家土耳其什叶派领袖伊朗油霸沙特老大哥埃及昔日强国伊拉克。今天,蛋哥着重聊下埃及。埃及,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1976年9月9日零点十分,毛主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无数中国人对他的感情却没有消失。如今天安门城楼上还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每天还有祖国各地的人们来此瞻仰。这里悬挂的主席画像到如今已明史盘点崇祯朝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出身,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和关内的农民起义军鏖战十数年。期间,有明军将领投降农民起义军,转身成为推翻明朝的急先锋。同样,也有农民起义军将领被明朝招安,转身拿起刀枪,砍向曾经在一起大碗喝刘邦的第七子淮南王刘长成为幸运儿,得吕后抚养,平安长大我是热衷于钻研历史的苏苏说说2021,2021年加入头条,从事历史方面的创作。欢迎同样对历史感兴趣的您,一起学习我们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感谢点赞支持关注!刘邦的第七子刘长,他的母亲赵5分钟简述英国史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不对付,10大王朝轮流登场公元395年,罗马老皇帝临终前,把自己的王国掰成了两半,赏给了自己的俩儿子。日耳曼人,看罗马咔嚓一下,分成了东罗马和西罗马,立刻马不停蹄地跑过来欺负自己的老邻居了。公元476年,西埃勒国王和血鹰维京时代英国的祭祀仪式由于最近流行文化的关注,埃勒国王死于无骨伊瓦尔之手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这是一种被称为血鹰的仪式杀戮。维京人长期以来以野蛮和嗜血而闻名,这并非没有充分的理由。众所周知,在维京时代的斯开国功臣和他们的家人(166)林彪林彪元帅和夫人叶群上校林彪夫妇和子女林彪(19071971),湖北省黄冈市人,共和国元帅。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73团排长大同红色记忆馆忆往昔峥嵘岁月,缅怀先烈英雄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吴星)大同红色记忆馆,位于大同古城内县楼南街69号四合院,馆内共4个大院11个展厅,设有曙光初现共赴国难革命到底缅怀先烈4个主题,主要展现了1921年1949这盛世如您所愿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七步,就这儿了故事的开头是寂静无声,故事的演绎是离光明越来越近,故事没有结尾,因为我们在延续。陈延年曾说过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无数一个灵活的胖子,一个狡猾的瘦子,打断了大唐的盛世如果评选最灵活的胖子,那么我选安禄山。肚子掉到了膝头下边,体重三百三十斤,每当走路只有用两个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动脚。而在唐玄宗面前跳胡旋舞,动作却快得像旋风一样。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