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为什么辽国一味地进攻大宋,就是不去灭掉东边的高丽?

  谁说辽国没打高丽?
  公元1010年11月10日,辽军步骑混杂总计四十万大军跨过了鸭绿江,高丽方面负责迎敌的统帅是康肇。面对辽军如此规模的军力他的选择竟然是与之正面交锋,结果是毫无悬念的,高丽军队被辽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康肇只得率领残部仓惶退保铜州。
  不久,辽军进抵铜州,而高丽此时已经在此地集结了三十万大军严阵以待。康肇的军队以剑车列阵等待着承受辽军铁骑的冲击,面对高丽人的"剑车阵",辽军连续进攻数次竟然都被康肇给击退了。
  几天之后,辽军先锋大将耶律敏诺率领辽军精锐皮室军一举攻破康肇身后的三水砦。辽军铁骑冲入了他的营帐并将其生擒。高丽军队就此大败,此战高丽军队被辽军斩首三万余级,堆积如山的兵器粮草尽为辽军所得。
  随后,高丽国王王询使上表向辽国请降。但由于信息传递延误,有一千多辽兵在接受降的路上被伏杀,辽军随后攻入高丽国都开京,并放火屠城,烧毁皇宫,国都一片废墟。
  此后几年的几次冲突,辽军均失败。公元1018年的龟州之战辽军大败,天云军和皮室军这两支在整个辽国堪称精锐中的精锐更是在此战中死伤殆尽。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辽国辽东等北部地区掌控力削弱,女真部落的崛起就是此时趁机崛起的。
  辽国与高丽的战争决定了未来东北亚百年的走向,影响深远,可以说北宋的灭亡也与此有一定的关联。
  高丽相对于北宋太穷了,费劲打下来,
  没啥战利品,除了俘虏点人口。一直到现代的朝鲜韩国建立之前,平民的衣服都不染,号称白衣之国,实际是没钱染。直到现在还拿泡菜当正餐,可想而知古代多穷了。另外,朝鲜半岛地形,大家通过看影视剧就了解到,三八线以北就是现在的朝鲜净山地。辽国的主力部队是骑兵,打高丽在山地发挥不出优势,除了攻山头就是攻坚城,伤亡太大,扫荡完三八线以北就打不动了,为啥,人死一半了,粮草也运不上来。就地抢点吧,那地方,现在的朝鲜国,有了化肥了还经常饿肚子,甭说高丽时期了。辽国大军也只能把高丽王京现在的开城抢一遍,放把火就走。折腾半天,死伤惨重,收益很小,谁傻啊,再不来了。
  反之,打北宋,幽云十六州在辽国手里,北宋已经丧失了长城防线,宋军又极度缺骑兵,。河北、山东、河南基本全是大平原,辽国铁骑加把劲就冲到汴梁城下了。
  这么一对比,打谁不打谁,小孩儿也能判断出来了!
  辽国对高丽发动三次战争把高丽打成了藩属国辽国给了高丽六座城,能不想灭嘛,灭是灭不掉,高丽还是有实力的。
  辽国进攻大宋不假,但也算不上是一味进攻大宋。辽国虽然前期很猛,但后来也腐朽享乐了。好些少数民族在取得巨大进展后都会如此,然后被新兴的势力打败、取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否则不能长久!
  以前是灭过,可高丽哪地除了有些皮货,其余啥都没有,所以对辽国来讲,灭高丽得不偿失。辽国统治者为啥要打仗?不就是图财吗?南边的大宋不就是现成的"肥猪"吗?不但拥有先进的文明,而且还是世界贸易最大顺差国,国家富得流油,盛产珠宝、金器、丝绸、玳瑁、象牙、犀角、琉璃、麝香、乳香、龙脑、茶、盐、铁制品…这些才是辽国上下的心头爱。
  大宋以"富而不强"闻名于世,每一年都向辽国输送巨额岁币,用于购买和平。辽国一味进攻大宋,其实就是没事逮着大宋这个"软柿子可劲捏",而且收益确实喜人。大宋的岁币一直在被迫增加,由每年10万两白银、24万匹丝绸,到最后银20万两、丝绸30万匹,这些收益高丽哪里拿得出来?就是把高丽灭八遍,辽也收刮不到这么许多收益。
  成也岁币、败也岁币!每年由宋输送来的巨额岁币,成为使辽迅速堕落的原因。原来朴实善战的契丹皇族,已经完全成文明人,在皇族里出现绘画名手等现象后,辽变得越来越像宋。
  此外,宋有喜欢花百书画的皇帝了,则辽有信奉佛教的皇帝,辽圣宗时代,由国家养活的僧人有36万之多,先不说僧人数量对辽军兵源和战斗力的影响,单从经济负担来看,对于辽就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所以辽国经济也因此而凋敝。
  更何况,辽河到浑同江的广大地区是女真人的地盘,隔断了辽国通往高丽的道路,这些刚毅野性十足的"生女真"战斗力非常强悍,辽帝国的东方流传一句古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因此,崛起的女真势力,进一步打消了愈来愈"文明"的辽国对东边高丽的惦记之心。
  高丽是块鸡肋。
  辽国不是没打高丽,而是打了许多次。
  这许多次中高丽也投降过。辽派官留守,大军一撤官员就被干掉。高丽恢复抵抗。
  辽对高丽的用兵次数不亚于对宋。遭受的损失远大于对宋战争。而且遭受巨大损失不止一次。高丽人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是干。
  作战损失大,收益小。辽对高丽后期的用兵都是复仇泄愤型的。这种仗,辽人也没啥兴趣打。
  反观对宋,《檀渊之盟》后根本就没有规模战争。不用打,军事讹诈就行。
  所谓一味地进攻大宋,是无稽之谈。就信守合约来说,宋的邻居无出其右。
  人类的生活究根结底都是经济活动,都要讲究成本和收益,消灭占领高丽明显属于费事又缺乏收益,付出很大收获很小的事情。就算刚开始没想明白,多试几次也懂了。
  辽一味攻宋?是宋不自量力先攻的辽,原因更是扯淡,幽云十六州是后晋在后唐手里接的,辽是拿的后晋的,辽是自卫反击战!宋灭了辽小弟北汉又不自量力北伐辽,最终被打服了签订檀渊之盟(宋向辽每年纳贡)。想想气不过勾搭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灭了辽,送走财狼引来虎豹,自己皇帝都被金俘虏,北宋灰飞烟灭。后南宋与金更是屈辱,不但加大纳贡,还约为叔侄关系。想想又气不过,打还打不过,最终又勾搭蒙古灭了金,虽然"坚持"了几十年(依旧纳贡)最终还是经崖山之战被蒙古灭国。你说说宋亡怨谁???
  公元918年王建杀弓裔(建立后高句丽)自立,为了区别之前的高句丽王朝,然后改国号为高丽,充分显示了他对原先高句丽领土的渴求,为此特意想与当时的契丹人修好关系,以备发展国力。公元926年契丹国灭掉了当时的渤海国,领土全面与高丽接壤,并且将原渤海国的子民内迁至辽东,由于原渤海国的领土出现人口稀缺,契丹对那边的控制力减弱,使得高丽开始觊觎渤海国领土,时不时的与当地人进行领土争夺,直到王建之后的后几代高丽王进攻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
  公元936年高丽统一了朝鲜半岛,极大地促进了高丽领土扩张的野心,与契丹的矛盾逐渐增多。高丽公开吸纳原渤海国故民,由于当时契丹与中原交恶,王建遣使后晋,试图与后晋联合共同夹击契丹,以求开拓领土,可还未完成战略,高丽太祖王建就死了,于是计划作罢。
  后来北宋建立,高丽又遣使上表大宋以为策应。由于契丹辽国经历了世宗、穆宗和景宗时代内乱不断,无暇顾及高丽,只好对高丽采取姑息态度。
  第一次高丽契丹战争(992年—993年)。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致使国力大损,辽国为了南下侵宋无后顾之忧,于是想要解决高丽问题。公元992年,辽东京留守萧恒德率领大军东征高丽,高丽经过激烈的战斗将辽国大军控制在清川江一带,与其对峙。
  高丽成宗和大臣经过商议,派遣使者与辽国和谈,明确表示高丽为高句丽的继承者,对渤海领土有继承权。考虑到高丽与宋联盟对契丹的巨大威胁,大军损失严重,于是契丹同意撤退并将鸭绿江以南的女真故地让给高丽,但条件是高丽与宋断交和向辽国称臣。
  后来高丽与契丹正式建交,高丽按协议也暂时中断了与宋朝的联系(高丽没有履行契丹的合约继续与北宋贸易和朝贡)。
  第二次高丽契丹战争(1010年—1011年)。公元1009年高丽发生军变,高丽显宗王询继位,此时宋辽已经缔结檀渊之盟,辽国解决了后顾之忧,于是开始准备彻底消灭高丽这个东部地区的威胁。辽圣宗在萧太后去世后,趁着高丽内乱,于是亲率40万大军进攻高丽,大败30万高丽大军,最后攻破高丽都城,高丽显宗和群臣四处逃亡。
  辽国由于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跟不上,怕陷入高丽这个战争泥潭,于是撤军,高丽免于灭国之危。
  第一次高丽契丹战争(1014年—1019年)。公元1013年,辽圣宗派遣使者出使高丽,索还鸭绿江以东女真故地。高丽直接拒绝,并且还扣留了辽国的使者,由此引发了第三次辽国高丽战争。辽国派遣东京留守耶律八哥为监督率军十万伐高丽,高丽以30万大军抵抗,辽军直达高丽都城开京,可惜攻城失败,只能回撤。
  辽军在回撤途中,遭到高丽的埋伏,大军惨败损失无数。此时高丽也无力回击,于是释放使者,遣使和谈,辽国这才退兵。
  辽国在对付高丽方面虽然有优势,但是一味地强求,只怕会便宜了南方的大宋,这才使得辽国无法全力进攻高丽。毕竟大宋才是辽国的大敌,辽国的目的在于威慑高丽,使其不敢与大宋媾和,以免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战争是要讲成本的,更要讲收益,进攻时要首选进攻收益更高的地方,简单的说就是先吃肉后啃骨头。高丽穷人就能拼命,宋富人就怕死,所以打仗的成本就不一样。就算不考虑这个因素,在都能打胜仗的前提下还要看收益,宋富,只要打败宋能抢到土地财产,而高丽穷,占领了也没多大好处。辽军士兵发财都指望去敌国抢钱,抢一个穷鬼国家能发财吗?所以士兵去进攻高丽兴趣也不大。无论高层低层目标都是一致的,打富国,国家发财个人也发财,打穷国就算国家能扩张,实际上士兵没有好处,国家好处也不大。这就象当年的沙特阿拉伯能独立一样,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帝国主义连侵略的兴趣都没有,帝国主义侵略就是找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或者交通上很重要有利于赚钱的方,如果发现石油早100年,能不能有沙特这个国家都很难讲。
  辽、金、元都是不顾一切的要南下就是因为南边的中原国家富,谁都想过好日子,要抢就要抢富的地方,鸟不拉屎的地方没空去抢,去打西域、高丽这些鸟不拉屎的地方的反而是中原王朝在比较强大时干的事,这时因为富,并不在乎收益,要的是国威,显示国威就是打下这些鸟不拉屎的地方,在地图上看着比较大。辽金这些国家都没有强大富到需要占领这些穷地方显示国威的地步,只有强大到元的程度才会有兴趣,就连后来的清都没有兴趣灭掉高丽。

资治通鉴(唐纪卷三十五段译)司马光(北宋)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至德元载(丙申756)唐纪三十五唐肃宗至德元载(丙申,公元756年)1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既。1冬季,十月,辛巳朔(初一),出现日全食。2上古代宁古塔到底有多可怕?被流放的女犯人在屈辱中过完一生相信有不少的朋友们都看过甄嬛传,在后期,皇上将甄远道及其家眷流放到宁古塔。甄嬛从此也心灰意冷,回宫之后再也没有往日的笑颜。那么,宁古塔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宁古塔这三个字,总是宋朝之前两军对阵,首先会有武将阵前单挑,为什么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没有这个规矩了?听惯三国演义的男孩子打架时,一般会先叫阵来将何人,报上名来,某家刀下,不斩无名之辈!对方要是应景,也会回答呔!无名鼠辈,吃我一枪!然后两人就出来装模作样地比划比划。深受演义之害的还1980年代上海魅力有多大?有副县长为调回上海宁愿做糊纸盒临时工1980年代的上海作者兰台上海这座城市,它的魅力有多大?生活在2021年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真的有副县级干部为了调回上海,宁愿不要职务,不要待遇,宁愿回上海清朝的董鄂妃究竟她有什么魅力,能够让顺治独宠她一人?清朝的董鄂妃究竟她有什么魅力,能够让顺治独宠她一人?作为大清王朝一统后的顺治皇帝在清朝历史上是个另类,为什么?这就不得说一说顺治的感情和性格前后的改变。孝庄皇太后带着顺治帝一,权力他驾百万战机回大陆,空军司令亲自嘉奖65万,娶空姐为妻成为将军他出生在台湾,父亲的死让他对大陆充满向往。全家都是空军军官,他却厌恶身边的一切,得罪领导受到蓄意报复,一个王牌飞行员彻底改变了对台湾的态度,他暗自决定要起义回家,一个惊天计划正浮出中国单挑16个国家,抗美援朝到底有多牛?深度解析战争红利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转折点,它对于新中国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胜负的概念,我们从中拿到的红利远超普通人的想象。可以说,新中国从满目疮痍到蓬勃发展,从开始工业化进程到现在的一带62年,一封寄往台湾特务机关的信被查获通敌者是上将陈再道之子1963年3月的一天,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刘居英和政委谢有法,正接待着一群特殊的客人,而这群客人中的领头者,则是北京总政部部长蔡顺礼。蔡顺礼一行人此次远道而来究竟有何目的呢?原来东北战场,他屡次刷新歼敌记录,打别人不敢打的险仗,许世友服他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上,哪一位指挥员打仗厉害,有人想到李天佑吴克华韩先楚邓华黄永胜钟伟等等。在这些战将中,韩先楚是一位不可低估的将领。他有很多称呼,像韩大胆旋风司令等等。这些称呼如果美国不投原子弹,那么苏联灭了关东军后,会不会直接占领日本?让我们先来看一场美日二战期间的战役,硫磺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与美国间爆发的一场战役,自1945年2月19日战斗至3月26日。战役中共伤亡28686人,美军牺牲6孝庄文皇后传奇一生之多尔衮与福临在我国北方内蒙古境内,有一片土地肥沃,水草丰盛的土地,叫作科尔沁草原,这里养肥了无数牛羊,也养育了无数性格炙热的蒙古族女孩儿,她们其中的一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抒写了自己
马兰84年就登上春晚,挤走原配嫁余秋雨,59岁无子女,她后悔了吗有人说,爱情是一种感觉,也是盲目的,看上眼,动了心,就不顾一切地想与对方在一起,即使对方已经有家室又何妨。现实中,像巴金谢晋那样的好男人,一生只一次婚姻,与原配相守终生的男人,真的为什么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却在战后迅速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迄今为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对世界格局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作为二战最激烈的现场,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死亡2700万人,伤亡总计4200中国十大古都排名昨日在微头条发了一个关于中国古都的演变情况,从20世纪20年代的四大古都到当今的十大古都,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无非都是在争论哪个是真正的古都,哪个古都的历史最悠久。大部分网友认为人生最好的结局是什么?我一个同事的老父亲,93岁,没病没灾,大年初五,吃完早饭,一家人坐在堂屋聊天,重孙子坐在他脚脖子上,他腿一抬一抬的给重孙子轧轧板,一家人有说有笑,突然老父亲头一歪,不动了,他们赶快我国为什么没有保留皇室当我们在翻看手机的时候,会经常看到日本天皇英国女王或王子公主的时政新闻花边琐事,那时我就在想我国为什么最终没有保留皇室?是臣民抛弃了他们,还是时代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自己放弃了,众英国送给乾隆3件寿礼,若乾隆不当成垃圾,中国或已成为强国点击上方中鞠堂关注我们吧!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中国近代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史学家普遍认为,东西方在明朝中后期阶段,随着全球化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以至于赶超,而到十八世纪六十诸葛亮的神奇故事在百姓中流传久远,是真是假?真有这么神奇吗?有一则诸葛亮的传说就是南朝宋人刘静书的志怪小说异苑卷四里面的记载说,这个四川临邛县有口井啊,不但不出水,还过冒火。更厉害的是这个火啊,很有灵性,比汉朝政府强盛呢,火就大到了汉桓帝,青楼女子的坎坷一生曾资助过开国上将,遭前夫跳河诅咒谈到旧社会,上海总是一个大家永远逃不开的地方,这里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空气里充斥纸醉金迷这里战火纷飞,饥寒交迫,大雾中弥漫着战火硝烟。人们对这座魔幻的城市总是有着特殊的情感,让人趋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张思德精神述评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作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演讲。这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是祭文,也是宣言。从此,一个傅恒在临死前向乾隆提出一个什么建议,若采纳,鸦片战争就不会输?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咱大清朝就是一根朽木雕不得人,茅房里的土堆不得墙。整个大清朝小三百年的历史,过得那叫个稀里糊涂。傅恒算是第一个被打醒的满人,很可惜的是打醒没多久,明白了世界正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这个小村庄,见证了战略进攻的开始孔月仙,刘邓首长的老房东,1926年生人,1947年入党,2002年去世于春梅,解放战争时期的沙河崖村妇女主任,女民兵连连长,1928年生人,现年93岁高龄,当年经常为两位首长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