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美军是怎样看待长津湖战役的?美军我们是用钢铁对付一群钢铁人

  2021年国庆档播出的《长津湖》横扫大陆所有影院,国人看后无不为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志愿军点赞,无不为中国在建国初期抗美援朝给予高度评价,无不为贫穷的中国可以战胜强大的美国而自豪,无不为美军面对死亡时的怯懦而嗤之以鼻。
  一部电影不但点燃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更提升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
  然而当美国人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时,他们却发出了别样的评论,他们觉得这场战役是他们胜利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1950年年底,这场发生在朝鲜东北部最不适宜战斗的地方的一场中美恶仗------长津湖战役,同时整理出美国人是究竟是如何看待这场战役的?
  长津湖战役大致经过: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1月27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一次伏击歼灭战。志愿军出动三个军共15万兵力(实际用上的只有10万,26军作为后备军使用,后来连续七天七夜赶路也没能追上撤退的联合国军)。
  11月25日,东线部队按计划开赴长津湖地区,两个军分别埋伏在长津湖西岸和长津湖东北及北岸,等待时机对继续北进的联合国军进行分段包围,试图围歼联合国军及韩国首都第一师所有北上部队。
  11月27日夜间,已埋伏很长一段时间的志愿军得到命令,按计划对联合国军的先行抢功部队陆战1师(美国的王牌部队,声名显赫、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和陆军第7师(老牌精锐)的31团进行分段包围。由于联合国军的行军队伍成珠线状且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志愿军打包围带来了便利。
  志愿军在联合国军停军休息了一小段时间后,多处同时吹响冲锋号角,开始了围打攻势。敌人在毫无思想准备(不知道志愿军早已埋伏在四周)、也无战斗准备的情况下,惊慌失措,开始抵抗。
  据参战美国老兵回忆,志愿军被冻得就像木头人一样摇晃着向前进攻,但没有一个人惧怕,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捡起武器继续向前。志愿军用毫无畏惧的胆气逼近联合国军,在无惧死亡的攻击下,联合国军被这样的一群人(而且是源源不断的一群人)吓得双腿打抖,部分士兵好像被吓傻了。跑的快的就从营地逃了出去,跑的慢的就被射杀或选择投降。
  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联合国军在强大的空中支援下终于回过神来。在指挥官的组织下开始突围,试图重新与兄弟部队连接起来。但这种突围显得很无力,只有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才能移动,行进速度异常缓慢。在稍作休息的时段,美军士兵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个个面露恐惧之态,每个人此时最想的就是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志愿军的冲锋号随时会响起,又冷又困,四周除了白雪就是看不到的远处的大山),最期盼的就是有直升机可以把自己悄悄地运走。
  11月28日,美国国内到处都是关于陆战1师在朝鲜战场上被困、有被志愿军歼灭危险的新闻报道,一下子把美国人的注意力拉到了朝鲜战场。
  大批请愿市民走上街头呼吁政府采取一切手段拯救陆战1师和其他被围困的美国士兵。一个个令美军及美国政府极度不安的战场消息不断传来,美国总统慌了阵脚,于11月30日在记者会上发出了"正在考虑使用原子弹"的极不负责任的言论。
  记者发布会
  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朝鲜战场上的新闻及美国政府接下来的动作,联合国军参与国开始起纷争,英国首相第一个飞到美国当面指责美国的不负责任言论。强调联合国军的行动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必须有限度,对于重大行动必须同参与国共同商量。
  美国的过激言论引发了国内民众对朝鲜战场的担忧,要求政府必须把被困士兵尽快解救出来。
  美国高层命令联合国军司令部使用一切手段营救被困的士兵,接到国内最高指示后,美国出动4艘航母及几十艘舰船到咸兴的兴南港等待突围出来的士兵。另外美军出动上千架飞机对长津湖地区志愿军的包围圈进行不间断地轰炸,为被困士兵打开出口。
  就这样双方相互咬合着坚持了两天,在11月30日这天,志愿军集中5个团的兵力集中围攻聚在新兴里的美军步兵7师31团(北极熊团),经过长时间的撕杀,志愿军以伤亡过万人的代价将31团全歼,团长阵亡,缴获北极熊团团旗。
  12月1日,柳潭里的美军开始修建可供临时起降飞机的简易机场,为后续撤退作准备。事实证明这个临时修建的机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柳潭里大撤退时,美军派了多架运输机从枊潭里接运走4500余名伤员,为陆战1师解除了后顾之忧。陆战1师用了三天的时间才从柳潭里撤退到下碣隅里(22公里),此时部分从新兴里撤退出来的美军也到了下碣隅里。
  从下碣隅里向古土里撤退已刻不容缓,美军又用了三天时间才走完18公里长的一段撤退路,志愿军在这三天里不计伤亡地阻击撤退的美军,力争完成上级交给的全歼陆战一师的任务。无奈因天气原因加上武器弹药、食物都跟不上,最后还是没能扎紧包围圈的口,让美军退到了古土里。
  从古土里向南不远处就是水门桥,这是撤退路上的唯一通道,志愿军三次炸毁水门桥,美军用尽了办法,最终从日本空运过来8套钢木结构桥梁,恢复了水门桥的通行。美军最终从水门桥突围出去,一路奔向兴南港,登上了等待中的接应船。
  长津湖战役前后历时近一个月,志愿军把东线的联合国军全部赶出三八线以北地区,与此同时,西线作战也取得胜利,美军的圣诞节只能在撤退的航船上度过了。
  美国人眼中的长津湖战役:
  朝鲜战争结束后,回到美国的很多士兵都不愿意提起这场令美国颜面扫地的战争,通过一些历史资料和相关访谈可以找到一些关于长津湖战役的回忆。
  在柳潭里受到包围的美军回忆:真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那么多中国兵,他们没有一个怕死的,几乎是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马上捡起武器又冲了过来,我们的枪管都打红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中国兵走过来,这太可怕了。他们很多人都没穿鞋,只是用破布包着脚,脚早已冻烂 ,但他们仍然可以在那样寒冷的山地中行走,面对这样的一支军队,我的心里已经知道我们是注定要失败的。
  美国老兵痛苦地回忆长津湖战役
  在从柳潭里向下碣隅里撤退的路上,美国老兵回忆当时中国士兵的惨状:很多人冻死在雪地里,还有很多人被炸得面目全非,实在是惨不忍睹,从没见过这般英勇的军人。
  还是在通往下碣隅里的路上:一次交战中,中国兵打的只剩下一个人时,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我们,最后引爆炸药,这样的战争我们怎么可能打赢。
  陆战1师指挥官史密斯在撤退时对随军记者说:我们现在要向另一个方向进攻。
  另外,史密斯还看到第7师的部分士兵假装受伤,躺在担架上等待被抬走: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史密斯曾总结过这么一句话:我们是用钢铁对付一群钢铁人。
  在撤退之前,美军会处理一切带不走的东西:这太浪费了,费了那么大劲运来的东西就这样烧毁,真不忍心。尤其是包围我们的中国兵已经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我们虽然不忍心但也不能把东西留给他们,不然我们就死定了。
  美国陆战1师的一位军官后来如实说出长津湖战役的真实感受:这完全是一种侥幸,如果中国兵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哪怕有我们的三分之一物资,我们都不可能撤退出来。
  陆战1师老兵回忆:当听到中国兵的号角声后,我们知道"死神"来了,我们无路可走。
  从长津湖撤退出来的老兵:当时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冷,到处都是雪,雪地里到处可见冻死的中国兵,有的地方是成片成片地冻死,这样的天气双方首先要面对的不是对手,而是极为寒冷的天气,如何不被冻死、冻伤才是取胜的关键。
  美军第二任司令李奇微曾说:中国兵很文明,他们对待受伤的俘虏很有同情心。
  后来在李奇微给美国上级的信中如实描述了长津湖战役后的情况:部队士气低落、人员精神不振、行动反应迟钝、战斗力大减。
  11月底至12月底这段时间是美国高层最为不安的时期,每次开完决策会,大家都神情恍惚,感觉希望渺茫。
  美国时代周刊曾评价长津湖战役:这是美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失败。
  美国人民在陆战1师及其他参战部队撤出后却称赞自己的军队:这是伟大的胜利(能活着当然可以算做是一种胜利)。
  当时的美国报纸曾有过这样的报道:逃跑和撤退是有根本上的区别的(言下之意:说撤退好听但实际上就是逃跑)。
  美军的战史中对长津湖战役有过总结:"陆战队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艰辛和困苦,这简直是一次地狱之行。"
  结语:
  战争总是残酷的,在这种极端天气(零下二十度至零下四五十度)和地区(穷山僻壤到处都是山林)作战更是残酷的;在双方实力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作战同样非常残酷;战死是一种残酷,但冻死、饿死同样很残酷;受伤是一种残酷,但得不到有效治疗因伤而死更是一种残酷;一方无食物和弹药仍坚持雪地埋伏是残酷的,另一方大批武器及物资带不走只能销毁同样是一种残酷;军人交锋有死伤很残酷,但无辜百姓被殃及而死伤也是一种残酷;活成回来精神受到长期折磨是一种残酷,留在异国他乡没能回来的人更是一种残酷。
  战争是痛苦的,战争是冰冷的,战争是无情的,但战争同样也是可以避免的。就如1953年7月27日签下停战协定后,战争在人为的努力下结束了,朝鲜半岛送走了炮火,迎来了光明。

86年黄克诚追悼会,唐棣华看悼词后删掉几句话我们还是尊重他吧黄克诚将军与夫人唐棣华相识于抗战时期,自从结婚开始,唐棣华就很少与丈夫安安稳稳的在一起。即便如此,对于自己的丈夫,唐棣华却始终能够理解,夫妻两人相濡以沫,共同携手走过了许多难忘的岁重回1937年你会和他们一样吗抗日战争对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国家借着大东亚共荣的谎言对我国展开了一系列侵略暴行。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军队之所以难打,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先进的武装或是视死如归的精神。而是因罗舜初苏联要价68吨黄金,根本不值,萧劲光破铜烂铁我们也要1953年,海军司令萧劲光正在处理工作,突然接到一封来自苏联的加急电报,主要内容就一点苏联要价68吨黄金,设备老旧,堪比破烂,根本不值这个价。当看完电报后,萧司令顿时眉头紧锁,一言建国初到七十年代有哪12位开国上将曾任职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新中国开国将帅的传奇经历,一直是人们比较热衷的话题。尤其是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五十七位上将以及一些中将少将的经历,与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息息相关,他们所走过的足迹,本身就是一段历史见证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之前4个月,人们为什么不逃而要坐等城陷?30年代的民国被退居到小岛台湾的蒋介石们认为是中华民国38年中最辉煌的时期,如果再加上之前3年,被称为黄金十年。经济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发展,虽农村由于革命冲突表现的差强人意曾国藩如何对付政治骗子?在官场上,总有一些手眼通天的人物,他们不是官员,却和很多官员打得火热他们的手中没有权力,却让很多手握实权的官员忌惮。这类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影子官员,或者是政治骗子。这类人的出现1953年,4架美机击落苏联客机,21人死亡,两天后遭苏联疯狂报复文史海纪实编辑史海纪实1953年7月27日,一架苏联伊尔12客机由大连机场起飞,目的地是回到苏联,但谁也没想到,迎接这架飞机的竟然是美国人的炮火,4架美军F86战机疯狂的向伊尔12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为什么不开枪?1931年9月18日夜,月近半圆,日本关东军的河本末守中尉带领数名部下,悄悄把炸药安装在南满铁路柳条沟段铁轨下。轰的一声巨响,铁轨和枕木炸成了碎屑。为了给侵略行为制造借口,日军在现华夏名人近代。袁世凯袁世凯(18591916)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大总统。代表作品袁世凯全集。主要成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103建立人民监督员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档案类型照片档案保存地最高检档案馆)为保障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更加自觉接受每日一学党史学习教育(二百三十二)党史知识问答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举行的第一次中共中央全会。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
太平天国林凤祥被俘后,咸丰看了他一眼,为何半天没说话?1853年3月19日,对太平军来说,是一个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经过六天激战的太平军终于攻克了清统治南方诸省的中枢重镇南京城。紧接着,太平军又取得了两场胜利攻克镇江扬州。前毛主席长期深居中南海,如何听到工人和农民的声音?答案警卫员风起于青萍之末事情得从1955年元旦人民日报的社论迎接一九五五年的任务说起。当时的新中国人人赶超,积极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有所恢复,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又确立了古代科举考中进士有多难?科举制度延续上千年,期间多有变化,不变的是难考我列举一下作为开端的唐朝和结尾的清朝。科举考试唐朝的科举尤其是进士科以难度高闻名,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一辈子没能考上乾隆真的从明十三陵中盗取金丝楠木了吗清朝以来流传着一个传说乾隆大帝怀着一颗不公平的心,拆毁了大明陵,改了小明陵。乾隆在修缮十三陵时,确实采取了拆大换小的做法。他从十三陵运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计划运回首都供所有工人使用考中进士到实授官职要多久?如果在康雍乾三朝,起步就得5年考中进士多久能授官?如果授官一般又是什么职务?这是读者给御史留下的两个问题,希望能写一篇详细的文章加以介绍。关于进士的话题,之前已经写了不少,既然重新动笔,那么就要聊点新鲜的。先说张三甲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究竟有多厉害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历经一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历史的影响巨大。科举制度扩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打破了原本的阶级固化清朝末期武状元到底有多强?大败霍元甲在清朝时期,除了达官贵人和满族皇室贵族以外,选拔人才的方式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高考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渠道,也让民间的人发奋读书,争取做官改变命运!当然科举考试除了有40岁进士拒绝娶公主,唐朝公主成为烫手山芋宋代陈世美在当上状元后,为了当驸马把家里的妻子抛弃了。为了当这个驸马陈世美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很多人看来,驸马可是一个香饽饽的称谓,那是皇帝的女婿,等同于皇帝的半个儿子。只要娶洋进士晚清取消科举后的应急之策背景留学生越来越多从1872年,大清开始官派留学生,到1905年,已有大量的留学生。可是留学生很少能入仕,毕竟正途出身的士子也很难有工作,更不要说这些当时看起来歪门邪道的。随着中外如果鸦片战争发生在康熙时期,大清能打败英国吗?毫无疑问,以康熙爷的暴脾气,绝对不会忍耐一个欧洲国家入侵大清王朝的领土。打,一定是会狠狠地还击的。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鸦片战争中英国出动的兵力和武器装备。英国在鸦片战争中共投入了6001年安徽古墓出土一具清代不腐女尸异香扑鼻,皮肤仍有弹性相信每一个看过还珠格格的人,都会记得剧中的香妃,他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妃子,天生自带异香,连蜜蜂蝴蝶都会围绕在她身边。电视剧中的香妃是虚构的,但在历史上真的有其人物原型,也就是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