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84年,邓小平指示秦基伟寻找一位老人,找到后才知他是特等功臣

  1984年8月的一天,四川一位男子正在翻看《四川日报》,突然看到报纸上有一则寻找抗美援朝特等功臣的寻人启事,上面有这样一段描述:
  柴云振原系我部八连七班长,在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扑达峰阻击战中英勇杀敌,荣立特等功,并授予英雄称号,因负重伤,回国住院,与部队失去联系。
  四川日报发表的关于柴云振的寻人启事
  男子当场就愣住了,然后大声地喊道:"爸爸,你快来看看,这个人太像你了!"
  男子十分的兴奋,因为寻人启事上的报道,人物的名字和父亲的名字读音一样,而且上面讲述的故事,和父亲跟他讲得也差不多。
  男子父亲走出来,看了一眼报纸,对儿子说道:"这么点事也大惊小怪的,你看这个上面的名字是‘柴云振’,我的名字叫‘柴云正’,不是一个人哦!"
  但是男子十分不服气,他坚信报纸上的就是自己的父亲,于是争辩道:"这个人就是你,‘振’和‘正’,我们四川发音是一样的,而且这个上面的描述,和你跟我们讲的故事一模一样!"
  说着说着,儿子突然握住父亲的右手,指着手上断了一截的食指,说道:"喏,这不就是你嘛!被美国士兵咬断的……"
  柴云振
  后来,这件事情更是惊动了全家人,大家都一致认为老人就是报纸上说的柴云振,最后在家人的追问下,老人只好承认了这个人就是自己。
  "爸爸,你是特等功臣,这件事为什么要瞒着我们啊!你看,现在部队都在找你,你应该回去看看的!" 儿子有点不解地问道!
  谁知道听到这句话,柴云振老人突然有点不高兴起来,他摇了摇头说道:"什么功臣不功臣的?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我就是一个农民,而且我这点功劳,都是牺牲的战友给我的,你们以后再也不要提这件事了!"
  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柴云振还是打算去原部队看看,毕竟组织上都已经登报寻找他了。
  柴云振觉得如果不回去,就太对不起组织了,这不是一个老兵应该做的事情!
  萌生了回去看看战友的念头,柴云振就再也压不下去了,这是因为老一辈革命军人之间,都有着浓厚的真情厚谊,所以他也盼望着能早日回去看看。
  但是,柴云振的家中并不富裕,最后为了凑够路费,只能把家中养的两头大肥猪卖了一头,这样才凑够了路费。
  1984年9月23日,柴云振老人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了武汉第15空降军军部机关。
  站在大门口的时候,柴云振想进去看看,但是他又不知道怎么去说,只好四处张望。
  而且在柴云振的内心深处,还有着一丝迟疑和忐忑,他就像是离家几十年的游子,突然有一天回到了家门口,那种近乡情怯的情感。
  "老人家您好,请问您找谁?有什么事情吗?" 值勤的哨兵看见了柴云振,主动走上前去询问。
  柴云振赶紧说道:"同志,是这样的,我叫柴云振,看到报纸上一直在找我,我就回来了!"
  值勤哨兵有点不敢相信地看着面前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打扮的老人:"您说您叫‘柴云振’?那个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柴云振’?"
  "英雄谈不上,但是我是‘柴云振’倒是真的。" 柴云振老人再次回答道。
  哨兵一下子就愣住了,要知道,关于柴云振的故事,在部队里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他赶紧把这件事情报告了上去。
  很快,15军政治部的领导来了,他看着眼前的老人,虽然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是依稀可见当年他的风采。
  柴云振
  再低头一看老人的右手,那一截断了的食指十分的显眼,当年的峥嵘岁月仿佛从眼前一一闪过,闻到了那硝烟炮火的味道。
  "这个人就是柴云振!" 政治部的领导十分肯定。他无比地激动,安顿好老人的食宿之后,马上就将消息报告给了上级。
  不久之后,这个消息就传到了邓小平主席耳中,他十分地高兴,欣慰地说道:"终于找到了柴云振,我也就放心了。"
  那么,柴云振老人到底做过什么事?为什么连邓小平主席都这样挂念他?从1951年到1984年,这33年他到底去了哪里?其实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弃暗投明
  1925年10月,柴云振出生在四川省岳池县大佛乡一个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由于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所以在柴云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下地帮助父母干农活了。
  然而,家中的一亩三分地,根本就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
  再加上种植技术的落后,即便是遇到收成好的年份,也只能收获种子十来倍的粮食。
  如果遇到天灾的话,基本上都是颗粒无收,一家人只能挖野菜、做苦工来艰难地维持生计。
  旧社会的地主家长工
  在柴云振十二岁那年,他就被父亲送到了地主家里打长工,开始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
  然而,即便这个小小的身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家里依然常常面临着无米下锅的困境。
  所以,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于柴云振来说,就是一段难以忘却的辛酸苦痛。
  时间来到了1947年,解放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二十二岁的柴云振,在一次担柴前往县城售卖的途中,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
  不久之后,他被编入了国民党军第203师第2旅,成为了军队里的一名伙夫。
  这支国民党军队的领导是军阀出身,所以军队里面也充满了军阀习气。
  柴云振作为一个新兵,常常被老兵欺辱,但是由于势单力薄,常常是敢怒不敢言。
  在伙房工作的时候,他更是亲眼看到过长官贪污伙食费,当伙夫一年多的时间,柴云振一分钱的军饷都没有拿到。
  有一次,柴云振去给一位国民党的副营长送饭,结果由于天寒地冻,饭菜很快就凉了。
  结果这名副营长却认为是柴云振的错,不由分说地就拿起担饭的扁担,狠狠地在柴云振的腰上抽了三扁担。
  本来,柴云振就不愿做国民党的兵,自从这件事情以后,他内心中对国民党已经彻底灰心,所以时时刻刻都在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而且,每次和解放军打仗的时候,柴云振都十分的消极,他不是回避放枪,就是躲起来不愿作战。
  1948年年底,柴云振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前往武汉一带驻防,在行军的途中经过了一座村庄,当晚就在那里扎营了。
  国民党军队
  由于连日的急行军,所有人都十分疲惫。柴云振借着夜色,和几名同乡偷偷地溜走了。
  因为害怕再次被抓,柴云振几人脱掉了身上的国民党军装,专挑险路小路昼伏夜行。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月以后,他们遇到了一支解放军队伍,提出希望能加入解放军。
  在逃跑之前,他就听人说过解放军是共产党的军队,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打天下、谋幸福的好队伍。
  随后,一位解放军排长找柴云振几人谈话,对他们讲了解放战争的形势,而且一再强调解放军里面人人平等。
  就在这位排长把几人介绍给其他战士们认识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热烈地鼓掌,欢迎他们的加入。
  而且让柴云振惊讶的是,排长竟然亲自倒水给他们喝,这是在国民党军队里面,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很多战士都围着他们嘘寒问暖,在这些人里面,柴云振还发现了几位自己的同乡。
  没有人对他以前是国民党逃兵而有所歧视,也没有人对他说过任何质疑的话。
  队伍里的这种友爱团结的气氛,深深地感动了柴云振的心,让他突然萌生了一种回到了家的感觉。
  解放军
  "首长,我决定就跟着你们干了!" 柴云振抖了抖手中的钢枪,斩钉截铁地说道。
  排长笑着说道:"欢迎你们啊,我们都是劳苦人民,劳苦人民是一家。"
  就这样,柴云振如愿以偿地加入了解放军第15军,成为了一名机枪手。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这支队伍的军长,就是后来著名的开国中将秦基伟。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了,柴云振主动请命,加入了渡江先遣队。
  困兽犹斗的的敌人,火力十分的凶猛。面对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柴云振毫不畏惧,冲锋的时候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柴云振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这样说道:"江水很急,炮弹不停地在小船附近爆炸,江面上飘着牺牲的战友,还有许多鱼的尸体,所有人都在低头拼命地划船!"
  等到船只上岸以后,渡江先遣队被敌人一处暗堡挡住了前进的道路,战士们更是死伤惨重。
  渡江战役
  柴云振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地倒在了自己的面前,他的内心也是无比的悲痛。
  但是悲痛没有让他失去理智,在仔细观察了周边环境,以及敌人的射击规律后,柴云振选了一条敌人不易察觉的险路,偷偷地迂回到了暗堡的附近。
  随后选了一个最佳位置,架好机枪以后就就对着暗堡一顿狂射,消灭了所有的敌人,缴获了三挺重机枪、大量的弹药,为大部队的前进打通了道路。
  战后,英雄表彰大会上,柴云振荣立二等功,团部领导亲自授予了他军功章。
  渡江战役胜利以后,柴云振继续跟随大部队南征北战,在秦基伟军长的带领下,转战全国。
  在解放华中、华南地区,以及大西南剿匪中,柴云振悍不畏死,和敌人浴血奋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任15军45师134团3营8连7班班长的柴云振,10月的时候,和大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了鸭绿江,赶赴战场前线。
  跨过鸭绿江
  入朝参战不到半年,柴云振就遭遇了人生中最惨烈的一次战斗——朴达峰阻击战。
  1951年5月30日,柴云振所在的45师134团3营,奉命前往朴达峰构筑工事,掩护大部队北撤,阻击北上的敌军。
  由于朴达峰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敌军派出了飞机、坦克等机械化部队,对朴达峰阵地严防死守。
  战斗在凌晨打响,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志愿军战士损伤惨重,敌人趁机攻占了我军两个山头。
  柴云振带领着全班战士,在朴达峰的前沿阵地死守,然而敌人的炮火太猛烈了,阵地随时都有可能失守,位于朴达峰背面的134团3营指挥部面临巨大危险。
  眼见战士们陷入了苦战,柴云振主动请缨,对3营营长说道:"营长,这样被动挨打不是办法,我愿意带领全班战士冲锋,打破敌人的战斗节奏。"
  朴达峰战役
  "不行,这太危险了!" 营长马上拒绝道。
  柴云振再次说道:"如果阵地被占,横竖都是一死,还是由我们去吧!"
  营长此时也十分纠结,但是又想不到太好的办法,最后只能点头同意了柴云振的请求。
  随后,3营长果断下令:"由7班班长柴云振率领全班反击敌人。"
  柴云振接到命令以后,将连自己在内的5名战士,分成两个战斗小组,采用迂回反击的战略,专门走险路小路,从右侧无名高地两边往敌人的方向前进。
  就在柴云振等人距离敌人只有二十来米的时候,他果断下令,出其不意地向驻守的敌人开火。
  此时的敌人,根本就想不到有人,会在枪林弹雨中摸到己方前沿,被打死几个人之后,他们一个个惊慌失措,吓得仓惶而逃。
  柴云振率领其他3名战士紧追不舍,枪声连成一片,逃窜的敌人不知道我军到底来了多少人,一路狂奔,根本就不敢回头反击。
  很快,剩下的敌人逃到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山头,柴云振当即下令,趁着敌人混乱之际,拿下这个山头。
  柴云振让两名战士找地方掩护他,自己一个人悄悄地摸向了山头。等到爬到一个高处的时候,他发现山头上密密麻麻地算是敌人,至少有三四百人左右。
  这些士兵此时正乱成一团,有的士兵不听长官指挥,正打算溃逃。
  在这些人之中,柴云振突然发现了特殊情况,只见一个拿着手枪的美国兵,正在叽里呱啦地训斥着溃逃士兵。
  柴云振感觉不对,这个人很可能是敌军军官。所以他在高地上,悄悄地抬枪瞄准了此人,随着"啪"的一枪,敌军官被一枪毙命。
  枪声一响,柴云振的位置被暴露了,剩下的两名战友赶紧跑过去接应,一顿乱枪扫射,打死了几十名敌人。
  敌军剩下的一名军官反应十分迅速,很快就组织起了战斗,指挥着300多名敌人发起了进攻。
  面对上百倍于己的敌人,柴云振没有害怕,他大喊道:"给我狠狠地打,不要怕浪费子弹。"
  激烈的战斗中,敌人的子弹纷纷射了过来,柴云振和2名战友都负伤了,直到弹尽粮绝。
  此时,四五个美国士兵大着胆子打算活捉他们,端着刺刀向他们包围了过来。
  一个美国士兵在和柴云振搏斗的时候,由于对方人高马大,很快就把他扑倒在了地上。
  两个人扭作一团,厮打得十分激烈,柴云振的头部遭到重击,眼冒金星。
  柴云振使出全身的力气,突然伸出手抠向敌人的眼睛,美国士兵疼得要命,一把抓住柴云振的右手,狠狠地咬断了他一截食指。
  柴云振和敌人肉搏(油画)
  借着敌人松手的那一刻,柴云振摸索到身边的一块石头,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砸在了敌人的头上,随后他就直接昏迷了过去。
  柴云振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他发现自己正躺在战地医院的病床上面,头上、四肢都缠着绷带,全身无处不痛。
  护士告诉他,由于他失血过多,在战场上昏迷了过去,最后大部队在冲锋的时候,将他从死人堆里救了回来。
  朴达峰阻击战的胜利,为我军北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整场战争的局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战后,柴云振被志愿军司令部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艰难寻找
  时间来到1982年9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问中国,由邓小平主席亲自陪同他在四川等地考察。
  在四川考察期间,金日成提到了抗美援朝,并且说了四位四川的特等英雄。
  他们分别是黄继光、邱少云、赖永泽、柴云振……
  金日成无限感慨地对邓小平说:"他们都是朝鲜战场上的大英雄,如今黄继光和邱少云都壮烈牺牲了,赖永泽已经找到,只有柴云振至今下落不明。"
  这是因为,当时在朴达峰清扫战场的时候,没有发现柴云振的遗体,但是又没有人能说得清他到底去了哪里?
  邓小平也听说过柴云振的故事,所以在金日成提起后,他十分诧异,因为他也一直以为柴云振已经牺牲了。
  当时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也在,于是就询问他关于柴云振的情况。
  秦基伟
  秦基伟说道:"我们找过了,先后派人到过山西,河北,安徽,山东等省市在内的十多个省寻找,但是三十多年了,一直都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原来,当年由于战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所以柴云振和其他伤病员一起,被送到了国内的一所医院接受治疗。
  后来身体痊愈以后,柴云振也就和原部队失去了联系,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
  三十多年的时间,所有人都认为他牺牲了,他被当成革命烈士传颂,遗像被挂在了朝鲜军事博物馆……
  事后,邓小平指示秦基伟:"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他还健在,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秦基伟立即表态,"我们一定尽力寻找!一旦打听到消息,一定及时向您汇报。"
  就这样,15军很快就成立了工作组,专门负责寻找柴云振的下落。
  该工作组的组长是15军联络处处长温铁汉,他先是前往了基层部队打听,在一些老战友的口中,得知了柴云振可能会去的地方。
  但是,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大家都说不清楚柴云振具体的籍贯,只知道他是大西南地区的人,说着一口当地的方言。
  这种情况,给15军的寻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就在大家讨论的时候,15军宣传处处长李天恩提出登报寻人。
  这个办法汇报给了邓小平,很快就得到了同意的回复。
  于是,李天恩立即行动起来,在全国各大报纸,特别是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方报纸上,多次刊登了寻人启事。上面写清了柴云振的姓名、部队番号、战斗经历、基本事迹等情况。
  正因如此,所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柴云振的儿子在看报纸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父亲是特等功臣的事情。
  柴云振被找到以后,他和部队领导讲述了自己三十年来的经历。
  柴云振
  原来,当年受伤被治好以后,他也想过重新去寻找部队,但是医生却告诉他已经不适合再上战场了。
  柴云振为了不给部队带来麻烦,他选择了复员。不声不响地回到了四川岳池县大佛乡。
  从此以后,他和所有普通老百姓一样,每天下地干活、春种秋收,过上了农民的生活。
  在此期间,柴云振默默无闻地辛苦劳作,大家唯一知道的真相就是,他曾经是一名退伍老兵。
  柴云振的儿子说:"年少的时候,我们缠着父亲,让他给我们讲打仗的故事,但是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故事的主角竟然是他。"
  由于柴云振是退伍军人,为人正派,所以在回乡的三十年里,他曾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村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
  和柴云振共事过的人都说:"柴云振是一块硬骨头,不管家里如何的困难,他从来都没有开口求过谁,也没有捞取村里一分钱的好处!"
  柴云振在找到15军原部队以后,组织上关心地问他有没有什么要求,柴云振这样回答道:"那么多战士都牺牲了,我却活了下来,我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如果我开口伸手找国家提要求,以后下去没法见他们啊!"
  柴云振被找到的消息轰动一时,金日成甚至感慨地说:"找到柴云振,历史应该改写,柴云振不是烈士,是活着的英雄。"
  1985年,柴云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的一员,前往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
  在此期间,金日成先后两次单独接见了他,亲自将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别在柴云振胸前。
  柴云振在参观朝鲜军事博物馆的时候,他看到墙上挂的自己的"遗像",无限感慨地说道:"我幸运地活了下来,可是当年我的那些战友,他们却长眠在了这里!"
  后来,在征得朝鲜方面同意后,柴云振将自己的照片带回了家中,以当作永久的纪念。
  柴云振老人的身份被公开以后,很多媒体记者都跑采访他,有人曾这样问道:"柴老,您的荣誉晚到了三十多年,感觉遗憾吗?"
  柴云振老人回答道:"这有什么好遗憾的!这些荣誉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和我的战友的,真正的英雄早已经在我的前面倒下,我只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不用预约随时见林总,唯有两人一是刘亚楼,二是东北王四野战将系列105东北王(六)作者桅杆东北王高岗,一生有三大重要贡献一是坐镇后方,协助林总解放全东北二是坐镇东北,调度指挥抗美援朝后勤保障三是东北解放后,迅速推动经济重建和社会发展为了讨好婆婆,她16年生14胎,结果36岁失血而死,丈夫半年后新娶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1921年,刚刚生完第14胎的陆英,身体愈见衰弱,为逃离牙痛的痛苦,陆英选择去拔牙,却没料到,这一遭却成了她的催命符。陆英患了败血症,在那个时代的败血钱钟书独女钱瑗一生历经2次婚姻,却无儿无女,59岁因病离世比起声名显赫却淡薄名利的父母,钱瑗的名字鲜少被提及。作为钱钟书夫妇爱情的结晶,对于她的了解,很大的程度都来自于杨绛先生的那本我们仨。字里行间之中,透露出对女儿的爱意,也能从笔墨描述曹操与曹丕的几个骨血,难道都不如一个曹芳?曹家的事,本就复杂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危,急召司马懿入朝。司马懿匆匆赶到后,魏明帝拉着他的手嘱咐说现在把后事托付给你和大将军曹爽,你们共同辅佐太子吧!当天,魏明帝病逝于洛阳宫嘉福殿。魏明帝所托的孤开国将帅中的武功高手,您知道几个?众所周知,在众多的开国将帅中,许世友上将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武林高手,自参加红军后他曾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担任敢死队队长。他的武艺在全军也是出了名的。那么除了许世友将军以外,您还知道开杨门女将是不是纯属虚构?杨家女将的故事纯属人为虚构的,杨门女将,应该是演义作者们在佘赛花形象基础上,结合了杨家女将们的元素,进行创作而来。其实关于历史上真正有没有杨家女将这个故事,不光是我们平常人弄不懂,寂静岭的原型,一座燃烧了半个世纪的小镇,最长燃烧了6000年1962年5月27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春日周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起伏的山丘中,有一种叫森特勒利亚的煤矿小镇,居民们各自忙着手上的事,为第二天的阵亡的将士纪念日做准备。寂静岭为了迎接她17岁成黄埔校花,建国后当副主席,丈夫是元帅,亲家是开国上将前言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黄埔军校大门的一副对联,表明了军校创立的初衷,那就是培养救国救民的军事人才。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黄埔军校里面走出了许多叱咤战神粟裕的崛起之奇袭官陡门上集说到,粟裕韦岗一战,打了一个不错的伏击战,为自己和新四军都开了一个好头,意义非凡。消息传到陈毅那里,他也很高兴,即兴作诗贺道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湖广填四川中移民人口明末清初,持续数十年的战乱造成四川的人口锐减,数千里城郭无烟,荆棘之所丛,狐狸豺虎之所游,成都所属州县,人烟断绝千里,内冢白骨无一存。同时,瘟疫流行。至顺治18年,四川总人口只有5陶行知一生为一大事来1891年10月18日,一个婴孩降生在安徽歙县的一个贫寒家庭。他后来被毛泽东称赞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董必武认为他是当今一圣人,郭沫若写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他,就是中国近
狄仁杰采用绥靖政策安定河北公元698年。狄仁杰68岁。狄仁杰被任为河北道安抚使。当时河北投降突厥的人,在突厥撤退后害怕被清算,基本是逃跑藏起来。因为这个情况,狄仁杰上奏朝廷第一节现状原因朝臣们都认为被契丹突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恢复了陪葬制度,那么为他陪葬的人死法惨烈吗?被死亡的过程一般都不会太美好!突发死亡事件发生,死者死亡之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死亡就在刹那间,虽说枉死,但却没有太多精神上的折磨!可是陪葬就不同了,有个通知的过程,结局还是你不能改如果明朝十六帝九泉之下相见,你认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想抽谁一巴掌,为什么?朱元璋在九泉之下与自己以后的十五帝一一相见,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自己一手创建的大明王朝,本想延续个四五百年,没想到竟不足三百年就挂了。朱元璋看到皇太孙建文帝,心疼地说孙子哎,都是爷明朝郡王的封号从何而来?如果亲王子嗣太多,封号不够怎么办?明朝的郡王,是其宗室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处于大明王朝宗室金字塔顶尖的亲王,开国之初是二十多位,到了明朝末年由于绝嗣除封等原因,仍然不过是二十多位。但是由郡溥仪流着泪说,我只想做个普通人,奈何生在帝王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等人带兵闯入紫禁城,逼迫溥仪离开紫禁城。溥仪虽不甘心,但徒有皇帝虚名的他,在这些全副武装的军阀面前,又有什么办法呢?从那天开始史记本纪人物颛顼大帝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宁静深沉而有智谋,疏旷通达而明晓事理,养材育物以便充分开发利用土地,依照四时季节办事以顺应自然规律,凭借对鬼神的尽心敬事来制定礼仪法度,治理四山西省襄垣县各地名故事五阳村故事传说和后羿射日有关,说后羿从天上射下九个太阳,其中有五个落在这里,因此得名五阳。虒亭村故事别看亭镇不大,只不过是个乡村小镇,但它的历史却很悠久,亭之名还是战国时晋国大夫羊萨尔浒的故事上次去了一趟大庆萨尔图机场,突然想起萨尔浒(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这三个字,这是明朝5万将士与清军(后金)塵战的地方,在大雪封山,地形不熟,又远道跋涉,四路大军疲惫不堪,粮草不为何卫星锅会被禁用,它究竟能看到什么?原来背后暗藏玄机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中国可以说在短短的数十年内就焕然一新,不少城镇从原先的平房小楼变成了高楼大厦,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少原先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爷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比如卫星锅他自称是多尔衮十世孙,为保留血统拒绝娶汉女,还向国家索要故宫在我们家,必须叫爸爸为皇阿玛,每天凌晨给父母请安,必须穿黄色的衣服,这叫龙袍。你能想象,这是在2022年还出现的情景吗?大清早亡了,却还有人做着贵族梦,妄图沾祖先的光索要特权,不劳西夏立国妥协让步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分裂者更大的贪婪宋帝国与辽帝国达成了和解,内部社会也相当的安定,士大夫们歌舞升平,一切看起来似乎都非常的美好。但位于西北边陲河套以南的定难战区,此时却脱离了宋帝国的控制,建立了西夏帝国,这是一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