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仅抗战就牺牲64。5万人,川军的故事你知道么?

  我们今天提起四川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人们总会习惯性地说"川人从未负国!"
  诚然,历史上,川人每至民族存亡之际,总是以敢于肩挑民族重任而见著,他们在民族史上作出的贡献,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历史上,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 ,因为它土地肥沃,既有河可灌,又有险可守,因此自古以来,它也是历朝历代最富庶的所在。
  然而,一面是物产丰富,财帛千金,另一面川人在抵御外侮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也同样令人折服。
  天府之国-四川省一、公元1231年,蒙古入侵四川开始南下灭宋。
  由于蒙古铁骑在战争中的一贯风格就是一旦抵抗,则势必屠城。
  结果蒙古军入川之后,果然遭到了川人顽强的抵抗,他们也因此对川人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按照相关历史数据记载,蒙古入侵前,四川的人口大致有1290万人,然而直到战争结束,四川的人口竟锐减至60万人的地步,川人在抵御民族外侮时所表现出的精神可见一斑。
  因此,人们每每提起这段悲惨历史,总会以川人"举省殉国"形容之,为了扩增川人的人口基数,也才有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
  明末清初时,川人在抵抗清廷时,表现得亦尤为悲壮。
  蒙古骑兵二、历史上川人表现得最可歌可泣的还是在抗日战争。
  在抗日战争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川军前后出兵共340余万人 ,占全国征兵人数五分之一以上 ,战后伤亡失踪64.5万 ,亦占全军五分之一以上 。
  那么,历史上川军在抗战期间,到底有哪些故事呢?
  本篇文章,笔者将带领大家再一次领略川军风范。
  壮士出川三、民族大义面前,昔日的四川军阀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
  民国年间,四川军阀林立,他们之间经常相互攻伐,大的军阀大致有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和范绍增这五位。
  然而,四川军阀的割据战大致在1937年戛然而止,并且开始枪口一致对外,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开始大举侵华。
  事关民族大义时,川人再次挺身而出。
  那时候,蒋介石还在搞"攘外必先安内"那一套,弃民族危机而不顾,大肆围剿我共产党人。
  关键时刻,四川头号军阀兼省政府主席刘湘挺身而出,公开力挺毛泽东"枪口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大义凛然地向全国人民与蒋介石政府喊话说:
  和平果已绝望,除全民抗战外,别无自存之道,要求当局早决大计,甫澄愿率川军供驱遣抗敌!
  刘湘将军
  当时刘湘不仅是四川省主席,还是四川各军总司令,更是蒋介石钦命的剿匪总司令,是真正意义上的四川执牛耳者,川中王。然而仅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他就致电蒋介石,表达了自己愿意"率川军供驱遣抗敌"的决心。
  在1937年8月7日,在国民政府的最高国防会议上,刘湘又代表川军发言说:"只有抗战才能救亡图存获得民心,只有攘外才能安内!"
  同时,为了表明川军作战的决心,刘湘又当堂为国军众将作出了表率:"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担!"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刘湘所代表的川军展现出来的气魄与担当,着实令人钦佩。
  刘湘将军(左一)四、壮士出川,奔向侵略者
  1937年9月初,首批川军十万余人分三路出川作战,第一路是邓锡侯所率22集团军,奔赴山西;第二路是刘湘亲率23集团军,东出参加南京保卫战;第三路则是杨森所率第20军,最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然而,川军在出川初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当时国民政府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大致把抗日战场分为九大战区,各地军阀也被相继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比如我工农红军一、二、四军就改编成了"国民革命第八路军"。
  最先出川的川军是杨森所率第20军,然而这支部队在刚刚出川时,本应被编入国军序列加入第二战区,最终却被阎锡山嫌弃驱逐出晋,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历史上川军内部的混战,是国内军阀中打得最激烈的,大小战斗几百场。
  这就导致川军的家底与积蓄都被内耗拼光了,因此等到川军出川时,许多战士只剩下老套筒、破军装和破草鞋了。
  当时重庆还是属四川下辖,而由于蒋介石把国民政府临时迁至重庆,因此四川本应用于川军的军需用度,都被优先调配给了陪都重庆。
  所以,历史上出川抗日的川军,实际上是一支贫弱之师,加之长期军阀混战,内部军纪更是有所松懈涣散,在彼时的整个国民革命军序列,他们几乎算作是军纪、军容与战力最劣等的。
  壮士出川-死字旗五、被阎锡山排斥的川军
  杨森所辖第20军出川时,被蒋介石委派至第二战区阎锡山麾下。
  结果川军入晋之后,阎锡山却对这支部队多有防备与鄙夷。
  阎锡山对川军的排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嫌弃川军军纪、军容与战力,认为他们在加入第二战区后,会败坏晋绥军的形象,在抗日战场上给晋绥军拖后腿。
  二、川军初至第二战区的整体表现为军纪略为涣散,阎锡山认为他们不易受管教,在战时会误了大事。
  三、总体来说川军既不能打仗,还可能会拖晋绥军后腿,败坏晋绥军形象,那么交付其装备、军需与粮草等,对第二战区来说,就是浪费。
  影视剧中的川军
  阎锡山基于以上考虑,在川军初抵第二战区时的表现是极其轻侮排斥的。
  而川军本就贫弱,无论装备、军需,对他们来说,都是问题,尤其是温饱,更是迫在眉睫。
  就在阎锡山断了川军的粮草之后,川军中终于有人擅自就地征粮,滋扰当地百姓,阎锡山知道后,更加怒不可遏,马上致电蒋介石将川第20军驱逐出晋。
  一时间,川军在各大战区,形象大跌。各大战区司令长官纷纷致电蒋介石,不愿与之并肩作战。
  川军遭遇了成立以来最大的屈辱与鄙夷。
  然而,当时正是国难用人之际,加之蒋介石也不想寒了川军抵御国难的心,因此有意把第20军调去程潜的第一战区。
  当时的第一战区在阎锡山南面,李宗仁西面,属于后方序列,战事燃至此地,尚且需要些时日。
  因为当时,前线的各战区司令长官,总体对这支川军表现得嗤之以鼻,同时蒋介石也担心他们坏了前线御敌的大计,因此有意让他们到后方战场巩固中原防线,发挥余热。
  然而,第一战区的程潜,却同样对第20军表现得极为嫌弃。
  程潜果断拒绝了蒋介石的提议,并以第一战区暂无战事,应将国防力量优先供给于前线战场的借口,把川军像皮球一样踢了出去。
  真实影像-被百姓夹道欢送的出川抗日川军六、被各大军区推脱不接受的川军,最后被李宗仁吸纳,掉入其所辖战区
  这时候,蒋介石也很不耐烦了,关键时刻还是李宗仁挺身而出说"无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为之将",将第20军调赴其所辖第五战区。
  此时的川第20军,历经屈辱与轻视,早已在肚子里攒着一股劲儿,誓要在战场上一雪前耻,挽回形象。
  不得不说,李宗仁对第20军还是不错的,不仅尽量满足其装备、军需和粮草等需求,还对川军委以重任。
  蒋介石和李宗仁(前排右一)七、川军打出威名的第一战,淞沪会战。
  这一天,淞沪会战爆发,杨森率领第20军,以决绝之势,第一时间奔赴战场。
  整个淞沪会战,异常惨烈,双方在此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在战斗中,川军悍不畏死的气魄,震惊三军,彻底地洗刷了之前的屈辱与冤屈。
  川军英勇善战,斗志昂扬,大大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他们之前从不知道,中国还有战斗意志如此强大的军队。
  至11月淞沪会战结束,第20军几乎全军为国捐躯,死在了与敌拼搏的战场上,仅剩2000余人幸存。
  从此,再未有人敢对川军说三道四,阎锡山、程潜等也一改之前对川军的轻视态度,对其大为赞扬。
  参加淞沪会战的川军
  八、川军打出威名的第二战,滕县保卫战
  继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使得其南北战场连成一片,开始大肆入侵咽喉要地徐州,徐州会战一触即发。
  为了粉碎敌人南下企图,李宗仁再次对川军委以重任,急调邓锡侯所部第22集团军至滕县阻击来敌。
  此前日军在与川军交战前,曾对川军有过这样轻侮的评价:
  他们(川军)的军纪、装备与战力,都是国防军中最劣等弱势的,只要击毙其指挥官,剩下的均是乌合之众……
  然而,当淞沪会战与川军首次交锋后,日军对川军的战力这才大吃一惊,然而仍旧认为"只要击毙其指挥官,剩下的均是乌合之众"。
  在滕县保卫战时,日军这才彻底为川军的战力所折服。
  滕县保卫战遗址
  当时,日军三个师团3万余人,攻击滕县,而我方仅有第22集团军下辖的122师驻守此地。
  所有人都知道,驻守此地,注定是九死一生。
  然而时任122师的师长王铭章接到李宗仁命令驻守滕县时,表现出来的气魄,却深深地折服了李宗仁。
  王铭章极为爽朗地大笑说:"我们川军,感谢李长官的信任。当此民族存亡之际,川军愿意为了民族,与日军决一死战。同时,我们也感谢李长官给予我们一雪前耻的机会!"
  在战前动员时,他又对士兵们慷慨激昂地说:
  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20年内战之罪愆了。
  死守滕县的川军
  最终,王铭章将军率领122师全体将士,在滕县英勇御敌。
  1938年3月17日,滕县被日军攻陷,王铭章将军与122师全体4000余战士,壮烈殉国。
  消息传出,震惊全国。
  人们之前对川军的轻侮彻底抛净,心里只有对他们无尽的尊崇与敬佩。
  川人从未负国!
  虽然滕县保卫战,川军杀敌有限,然而此战的战略目的绝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固守了咽喉,为后来的"台儿庄大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川军在滕县保卫战的不朽功勋,也就没有台儿庄大捷,这是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也承认的事实。
  牺牲的王铭章将军九、人民不会忘记川军为抗日战争做出的牺牲,那些牺牲的烈士忠魂永驻
  王铭章将军壮烈牺牲之后,三军哀悼,毛主席在悼念将军的挽联上这样写道: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此战之后,川军在抗日战场上越战越勇,总共出兵340万,最终64.5万人牺牲,他们的伟大战绩,彻底折服了国人,也奠定了其在国人心中"无川不成军"的神话。
  致敬川军,他们为国家与民族所做出的牺牲,不可磨灭;他们的光辉事迹,也必将丰碑长存,永垂不朽!
  川军抗战文物陈列馆
  文:二两历史频道
  图:来源网络,联系立删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文臣武将都得到封赏,为何赵云只是杂号将军?刘备群发红包时,故意不给赵云留一个。其中缘故,陈寿在三国志中已经点明。不公的封赏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开始群发红包。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进前后左右将军魏延,也由牙门将军,进为镇梁武帝为什么要佛教徒不准吃肉呢?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梁武帝为什么要佛教徒不准吃肉呢?其实梁武帝要求的是出家和尚不许吃肉,也就是有僧籍的出家和尚,而不是佛教徒,但是长久下来,就变成了佛教徒不许吃岳飞的墓前原本跪着5个人,如今却只剩下4个人,是谁不用跪了?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绍兴十年六月下旬,岳飞在李若虚的支持下挥师北上,拉开了第四次北伐的序幕。这次出征前岳飞做了详细的计划,如果不出意外可以大获全胜。顺昌水浒传中,太尉高俅枢密使童贯太师蔡京,三人的官职哪个更大?三人的官职,应该是蔡京最大,为正一品。童贯第二,为从一品。高俅最小,为正二品。史料记载,北宋的官阶设置,前三品如下正一品诸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诸赵匡胤50岁暴死,赵光义如何对待24岁皇嫂?在北宋的历史上,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死是一件皇家都不愿提起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死得蹊跷。首先是年纪不大突然暴死。其次是死后居然传位给弟弟,实属少见。历来就有野史流传赵匡胤解决光棍问题,古代朝廷有妙招,就是太缺德古代朝廷是如何解决光棍过多的问题的古代朝廷是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呢?这里首先要说明一点,虽说古代统治者总把民为贵挂在嘴边,但实际上从来也没有把民为贵当成一回事儿,就是随便说说,不能当契丹族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契丹族曾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最早发源于东北地区,一直采取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相传契丹族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很长时间一直在这一地区迁徙和融合。关于契丹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北清朝中堂官职有多大?为何和珅和李鸿章都被称为中堂?说起李鸿章,我觉得大家应该不陌生了,我们在历史书上学到过,他就是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人,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在历史课本上,他被描述成一个对国家不利的人秦始皇统一六国,但至死也没有灭掉这个小国卫国,中国周朝诸侯国,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根据史记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其同母少弟康他是中南海的大管家,也是8341部队的真正掌权人,后官至正国级他是咱们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干部,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的一生合作的时间最长的人就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可以说他建国后一直都在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为此他也被人誉为是中南海匈奴每次被击败之后,动不动又几十万骑兵,到底哪来这么多人?对应回答您的三个问题第一,匈奴被击败为何元气未伤,仍能调动数十万骑兵?匈奴是游牧部落联盟的统称,匈奴善骑射铺张羊皮便能驰骋万里,而中原政权在对抗中进步,考古证实马鞍是西晋完善,马镫
徐志摩和陆小曼不被祝福的婚姻最后怎么样了?1926年10月3日,在北海董事会上,徐志摩和陆小曼举行婚礼。证婚人梁启超的一番证词,令人瞠目结舌我作为你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还认我为先生的话又作为今天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我送您们一不战而降的曹爽(十一)不战而降的曹爽高平陵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两年前,也就是公元247年,为了专权方便,曹爽在亲信的怂恿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同年,太傅司马懿司隶校尉何曾都称病退休。一年前重温老三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老三篇是毛泽东同志抗日战争期间所撰写的三篇经典文献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的统称。在全面抗战的极其艰苦环境下,老三篇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三个全新的学习榜样张思德愚公白求恩。它凝聚了大秦东山之君秦昭襄王(嬴稷)上篇大秦君王传奇,东山之军,秦昭相亡赢稷战国时期,秦桧文王之子。秦武王义母弟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招襄王早年在燕国卫人质。秦武王去世,在赵艳两国的武力护送及右向蔚苒与宣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为何不一把火烧光鸦片,而要采用海水浸化法?林则徐虎门销烟,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个大事件。一方面,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另一方面,也给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借口。此事过后,英国悍然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开南北朝的皇帝之北周武帝宇文雍康熙初鳌拜被后世看成明君的开端,可有没人想过,一起千多年前,有一位皇帝内除权臣,改革军队,北灭北齐,战突厥,定下统一的大步调。可是历史总是给人遗憾,他在人生最辉煌的而立之年突然病逝苦命皇子乾隆帝嫡子十二阿哥永璂至死未有封爵的前因后果大清王朝自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正式称帝始,就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钦定宗室九等封爵。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又由世祖章皇帝福临厘定为十二等,再加上亲王郡王的嫡福晋所生之子满二十钢铁的碰撞库尔斯克会战,苏军损失惨重为何还是赢了?图为库尔斯克会战中的苏联军队1943年初,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之后乘胜追击,而德军在后退的同时,曼施坦因也在策划反击,于是故意诱敌深入,使苏联红军的战线拉的越来越长华裔总统竟是昔日汉奸之子,背信弃义还想寻中国援助?结果如何?2003年,基里巴斯前任华裔总统汤安诺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于十一月二十九日与台湾建立起了金钱外交,试图分裂中国。除此之外,为了获得亲西派的支持,汤安诺在选举过程中又大肆发表有关周总理在军中地位有多高,开国将帅如何评价的,朱老总说的最直接刚刚过去的一月八号,正是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去世四十六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很多人都自发的在网络上纪念周总理。倘若站在一九七六年往前看,我们会发现数不尽的英雄人物,但是,在巴尔干之殇南斯拉夫的崛起和崩盘20世纪90年代,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大一统国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即南联邦)境内,爆发了自二战以后欧洲最为严重的民族仇杀。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不仅造成了国内各族人民重大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