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谭震林为什么没有参与授勋仪式?如果授勋,将被授予何种军衔?

  要弄清楚谭震林为什么没有参与授衔,就要首先清楚1955年授衔的标准是什么?
  朝鲜战争结束后,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被提上日程。为了更好地管理军队,梳理军队里每个人的职责,毛主席委托彭德怀进行授衔工作,在评衔过程中,留下来了一个大元帅的军衔,准备授予毛主席,毛主席听说此事之后,笑着说:"我就不参与评衔了,穿着军装我还怎么到群众中去,把这个大元帅取消吧,我看到了已经去地方工作的同志、不在军队任职的同志都不要参与评衔了",随后毛主席又征求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的意见,三人纷纷表示不参与评衔,听到这个标准后,很多同志都纷纷表示不参与评衔,其中就有陈毅、谭震林、闫红彦等。
  谭震林
  谭震林没有参加授衔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自己已经脱离军队,在地方工作,第二是自己不想参与授衔,把军衔留给自己的同志。
  那谭震林为什么不愿意参加授衔呢?是因为谭震林的品格,谭震林在革命生涯中,表现出大公无私的精神,在与粟裕搭档期间,虽然也有分歧,但是终归是为了革命,为了人民,所以谭震林除了坚持认为对的事情,基本不与别人闹脾气。
  如果他接受授衔,那么他会被授予何种军衔呢?小客为您分析一下。
  自学成才、投身革命
  1902年,谭震林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工人家庭,家庭条件很穷,只上了几年私塾的他,不得不去做学徒谋生计,但如果谭震林就靠这样的道路,就能成长为共和国的副主席,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谭震林的学习能力很强,在做学徒工期间,他不忘记学习,自学成才并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经过一段时间社会的磨练,谭震林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他开始自发的从事工人运动和政治工作,做得极为出色,但是革命初期,有些人思想不够坚定,导致了谭震林被捕。
  白色恐怖是非常危险的,谭震林有被杀害的风险,但是无巧不成书,毛主席组织秋收起义到了这里,顺便把谭震林救了,可以这么理解,毛主席是谭震林的救命恩人,更是一起革命的同志,这也是毛主席逝世,谭震林嚎啕大哭的原因。
  井冈山会师
  1927年年底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谭震林历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委,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和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是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余部与毛泽东秋收起义余部在井冈山会师合编而来的,是红一方面军的前身,所以可以看出谭震林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政治和军事工作。
  坚守游击斗争,配合主力长征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谭震林参与了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红军长征,谭震林则留在闽西南苏区牵制国民党军,为主力红军长征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与张鼎丞、邓子恢、方方一起领导闽西南苏区坚持3年游击战争。
  在主力红军被迫开始长征之前,毛主席把张鼎丞叫了过来,告诉他现在中央苏区的情况及主力红军可能很快就要进行长征,让他回到闽西南建立苏区坚持斗争,因为张鼎丞比较熟悉闽西南,张鼎丞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回到闽西南,和张鼎丞一起回去的还有谭震林、邓子恢,方方,为了策应主力红军长征,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方方带领根据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来与主力红军完全失去联系,直到长征胜利之后。
  张鼎丞
  编入新四军、抗战勇杀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后,抗日战争开始了,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任副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一个直属特务营,第一支队 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辖第1团、第2团;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副司令员谭震林 (后来由粟裕 接任),辖第3团、第4团;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 辖第5团、第6团;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辖 第7团 、 第8团 、 第9团 ;全军仅1万余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叶挺被扣留、项英被叛徒杀害,周子昆失踪、袁国平牺牲,新四军精锐部队损失了6000多人,后来新四军重新建立军部,坚持抗日战争,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下辖7个师和1个独立旅。
  第1师 ,师长粟裕 、政委刘炎 ,下辖第1旅、第2旅、第3旅;第2师 ,师长张云逸(兼) 、政委郑位三 ,下辖第4旅、第5旅、第6旅;第3师 ,师长兼政委黄克诚 ,下辖第7旅、第8旅、第9旅;第4师 ,师长兼政委彭雪枫 ,下辖第10旅、第11旅、第12旅;第5师 ,师长兼政委李先念 ,下辖第13旅、第14旅、第15旅;第6师 ,师长兼政委谭震林 ,下辖第16旅、第18旅;第7师 ,师长张鼎丞 、政委曾希圣 ,下辖第19旅和挺进团,这就是新四军从1941年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配置,此时谭震林任一个主力师长兼政委。
  在抗日敌后,谭震林指挥大大小小的战斗几十次,打击日军和伪军的气焰,另外开展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整风整顿和生产自救,扭转了抗战军民的被动局面。
  粟裕
  代号50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解放战争开始,新四军第3师在黄克诚的带领下进入东北,与东北国民党军进行决战,归于东北野战军编制,剩下的新四军其他6个主力师基本编入华东野战军(后来)。
  罗荣桓率领山东军区军部全部北上,参加东北野战军解放东北,归入东北野战军编制,陈毅率领新四军一部分发展到山东,巩固山东的解放区,成立山东野战军,留在华中的新四军成立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
  后来,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包括6个军区,分别是山东四个军区:鲁南军区、鲁中军区、胶东军区、渤海军区,江苏两个军区:苏中军区、苏北军区。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作为华野三巨头,陈毅和谭震林主要负责战略规划,军事指挥由粟裕负责,不是陈毅、谭震林不会打仗,只是粟裕更擅长大兵团作战,在大规模作战中,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1948年5月,陈毅调任中原野战军,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但是粟裕坚决不同意,最后毛主席同意陈毅仍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这件事之后,大家都叫粟裕粟司令,但是粟裕并不同意底下人的叫法,说陈毅还是华东野战军最高指挥,最后大家没有办法想出了一个注意,陈毅代号"501" ,粟裕代号"502" ,谭震林代号"503"。
  之后,谭震林一直配合粟裕作战,粟裕负责攻,谭震林负责守,谭震林负责"围点",粟裕负责"打援",粟裕负责西路军,谭震林负责东路军,就这样谭震林和粟裕配合的非常默契,谭震林也很出色的完成粟裕交待的军事任务,粟裕打仗喜欢反着来,很多时候走了险棋,谭震林都能很好的配合,直到打到淮海战役。
  淮海总前委、渡江作战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华野和中野,在淮海地区进行淮海战役,也就是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特成立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华野和中野。
  淮海总前委
  谭震林在淮海战役中,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亲率3个纵队,迫使冯自安起义,全歼黄百韬兵团。
  综上所述,通过谭震林以上的斗争经历,如果授衔,那么在史迷心目中应该是授予何种军衔,大家应该有一个大致的猜想了。
  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战友有张鼎丞、邓子恢、方方,他们分别被授予张鼎丞(无授衔)、邓子恢(无授衔),方方(无授衔)。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友有叶挺(牺牲)、项英(牺牲)、张云逸(大将)、袁国平(牺牲)、周子昆(牺牲)、邓子恢(无授衔)、陈毅(元帅)、傅秋涛(上将)、张鼎丞(无授衔)、高敬亭(牺牲)、粟裕(大将)、刘炎(病逝)、郑位三(无授衔)、黄克诚(大将)、彭雪枫(牺牲)、曾希圣(无授衔)。
  在解放战争中的战友有陈毅(元帅)、粟裕(大将)、张云逸(大将)、陈士榘(上将)、唐亮(上将)、叶飞(上将)、韦国清(上将)、何以祥(少将)、丁秋生(中将)、陶勇(中将)、王集成(少将)、王必成(中将)、成钧(中将)、赵启民(中将)、王建安(上将)、许世友(上将)、林浩(少将)、宋时轮(上将)、陈锐霆(少将)。
  从上述所说,谭震林的 同 资历同志和下属所得到的军衔,可以看出谭震林应该被评为"大将"或者"上将",只有这两种可能,而且大将的可能性极高。
  张云逸
  一种说法是,军史上有记录记载,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四人也被评为"大将",只是他们拒绝接受军衔,所以才没有授衔成功。但是我觉得应该是他们自己主动让贤且已经参加了中央和地方的工作,所以才没有授衔。
  他们愿意把这些荣誉留给自己的同志,他们更愿意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来。
  小客说史,叹为观止。缅怀过去,铭记历史。欢迎评论、转发、关注、点赞!

慈禧家庭身世大揭秘她究竟是名门闺秀还是寒门贵子?慈禧的先祖世居叶赫,姓那拉氏。她的乳名叫兰儿,人们叫她那拉氏。慈禧是她成为皇太后以后接受的第一个徽号。因为她曾居西宫,所以又称西太后。在她死后,清王朝还给她上了一个谥号,叫孝钦皇后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需要多少钱?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对待大臣和对待自己的家人在态度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虽然封建皇朝的皇帝大多把天下看作是家天下,不过有明一代对宗室子弟的优待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朱元璋给明朝的官员们制东晋十六国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西燕威帝的传奇人生自古美男子数不胜数,但是青史留名的少之又少,如战国之宋玉晋之潘安,但是本文所说这位,其传奇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中国历史上最混杂的那个时代,有这么一个美男子,在他短短二十七年明知夺嫡失败必死,为何无人甘做闲散王爷?看刘邦8个儿子就明白几乎每个朝代都会有皇子争夺皇位的事件发生,这是皇帝最不愿看到的局面,但是却在历朝历代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成王败寇,夺位失败的一方必定不会有好的结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即使如此,吴化文起义后,尹锡和为此破口大骂,但他毫无办法,只能坐以待毙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本人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1948年下半年,我解放军部队已经进入日本烟花女子74岁仍站街,街头60年一直拉客,却备受日本人尊重在过去日本横滨的街头,有这么一道起义的风景线,一个奇怪的老妇人整日在横滨的街头驻足游荡。妇人的体态佝偻,脸上涂着厚重的白色妆粉同时搭配着无比夸张的眼影,身着白色的纱裙,更为夸张的是孙策中箭身亡时,大乔年仅20岁,孙权是如何照顾嫂子的?三国演义中曾经记载过的所有人物中,有一个在袁术麾下的骁勇善战的将领,那就是孙坚。孙坚对于稳固袁氏江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但是,袁术这个人心胸狭窄,防人之心过甚,因为孙坚的本中国版ampampquot福尔摩斯ampampquot大字不识的放羊老人,凭绝技成了追踪界的专家文胡叔说料编辑胡叔说料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放羊老汉,凭借着自己的独门绝技,成了中国顶尖的刑侦学专家。他只需要看一眼脚印,就能立马判断出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身高,步伐,体态,其超如何突破中国的地缘劣势?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大家好,我是主编杨叔。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历史的教训一书中也写过,地理是历史的子宫,哺育着历史,规范着历史。咱们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跟我们生活的这老兵的荣誉我的爸爸左成芝军旅印记编发拂晓哨位(fxsw2021)作者左昕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场。全体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的志愿军英雄默哀。中国人民志愿22个最难以置信的事实,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世界那么大,离奇的事情,怎么看都看不完!今天要分享的又是一大波或神奇或荒诞的怪异事实,总有一个能刷新你的认知1917年乔治S巴顿驻扎法国时,一个法国市长将一个临时厕所误认为是某个士
古代的女子裹脚,使其变得又小又尖,正是所谓的三寸金莲中国古代女子裹脚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正是所谓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缠足可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它历经千年,蔓延广古代最好的战马,是哪里的战马?中国人使用马匹的历史非常悠久,周代的马文化就十分发达。诗经中马字使用次数达50次,关于马的专有名词也有三十多个。但是中国本土的马种并不算优,先秦时代大多以体型较小的蒙古马为主,这一被考勤支配的恐惧,其实在古代就有了不知道是哪个富二代偷走了我璀璨的人生,让我这么早就要早起上班打卡哈哈,hi大家好,这里是舜尧书社。上班真的好烦躁哦每天累得像条DOG,却也只是挣那碎银几两。其实这种烦恼,不光我们现说一说,士在古代指的都是哪些人?士这个字,在如今的社会应用十分广泛,例如比较常见的就有男士女士战士护士和勇士等等在古代则有士子壮士谋士士族等等当今的这些称呼的含义就没有必要再多做解释了,那么在古代,士指的是哪些人汉朝到底有多强悍,可以东并朝鲜南包越南北达蒙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么汉朝到底有多强才会在历史上留下强汉盛唐的说法?本期就让我们一口气读懂汉朝时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国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为止,汉朝一共经历了2古代皇帝会让大内侍卫保护自己,怎么保证自己不会被侍卫暗杀呢?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大地上经历了无数次的朝代变迁,并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局面。而在这过程中,封建社会时代,必然是不得不提的岁月。在这段岁月中,皇帝是一个世界那么大,只有广西放长假!三月三的由来你知道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似乎对月数和日数一样的日子有某种执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个个节日,比如正月初一是春节,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要过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是七夕,中华第一才女李清照,晚景凄凉,为了离婚不惜坐牢中国古代因为长期的重男轻女,因此青史留名的女性并不是很多,尤其是提到才女,很多都是从事非主流职业,直白的点说就是妓女。你现在搜什么中国古代几大才女之类的,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妓女,为什60年前美国大学生研究鸡屁股,后来竟获奖金达1300万,有何发现?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通过无意中的发现,改变了人类的发展历史。比如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他就是偶然中被一个掉下来的苹果砸中,后来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此让人们对宇宙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探索。解密中国古代官员的住房问题核心提示从古至今,房子都是一个围绕在百姓身边的问题。而对于古代的公务员各级官员来说,房子也不是容易解决的。下面就跟笔者一起来看看那些公务员想住上房子所遇上的各种难题吧。从古至今,房为什么1982年阿根廷会出兵马岛?马岛争端,由来已久。到底谁最早发现该岛,长期以来莫衷一是,各执己见。有人说是一个来自北欧的海盗,有人说是漂泊不定的斐济人,还有人说是著名航海家麦哲伦探险队里的一个葡萄牙人,英国则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