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1948年塔山血战国军精锐的密集冲击,到底是啥战术?

  在解放战争中,1948年的三大战役是规模最宏大、最惊心动魄的。随着三大战役的接连获胜,国军主力部队150多万人被歼灭,随后就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了。
  在大家的潜在印象中,三大战役似乎是同一时间段的,实际上则不然。最早开打,也最关键的是辽沈战役,这一战役的获胜直接推动了之后的两大战役。在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则是攻锦之战,虽说是攻城战,但由于国军组成了东进和西进兵团,因此阻击国军援军的作战便极为重要。
  尤其国军东进兵团就在葫芦岛一带,其到锦州的距离极近,因此在塔山一线的阻击便更加关键。
  在东北野战军的部署中,阻击国军东进兵团的兵力有第4纵队、第11纵队及2个独立师等部,另外第1纵队主力在锦州与塔山之间担负总预备队任务。
  广义上的阻击作战其实时间很长,不过由于阻击战主要是保障攻锦作战,因此现在所说的塔山阻击战一般只指10月10日到15日这六天时间,主要发生在第4纵队阵地上的战斗。
  这几天的血战是非常残酷的,不论是军史记述,还是民间讨论,亦或是《大决战》等电影中,都有很多着墨。
  而在大家对塔山阻击战的讨论中,对于国军独立95师的密集队形攻击关注比较多,当然主要是嗤之以鼻的态度,认为这种战术比较愚蠢。
  因为大家在潜意识中以为独立95师的攻击就是通俗意义上理解的人海战术,一大堆人往前冲就算了。我们都知道在密集火力面前,这样的密集冲锋是无效的。既然东野的火力比较强大,那独立95师这样的攻击方式,自然只能落得个大败而回的结局了。
  但是我们在梳理塔山阻击战这6日战况的时候却发现,独立95师采用密集队形猛攻的那一天,给我军造成的压力反倒是最大的,我军在那一天的伤亡也是最大的。
  在战史中,4纵在这几天的伤亡分别是:
  10月10日伤亡319人、11日伤亡563人、12日没有大战事、13日伤亡1048人、14日伤亡715人、15日伤亡470人。
  其中唯一一天伤亡上千人的,即是独立95师参战的那一天,而12日之所以没有大战事,主要是国军新到部队在整顿,同时查看地形,准备作战计划。
  所以说如果独立95师的战术真的如大家潜意识中认为的那么愚蠢的话,在这一天是不会让我军伤亡上千人的,更不会有一线阵地一度被突破数处的情况。由此,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下,当天的战斗到底是怎么打的。
  当日的战场情况如何,实际指挥和参战的人肯定要说得更清楚。
  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将军的回忆文章中这么写道:
  (独立95师)一个冲锋队上来,全端着冲锋枪,再一个冲锋队上来,全端着轻机枪,一律使用自动火器。那些头戴大盖帽的军官,好像是吃了"刀枪不入护身符"的红枪会头子,远远地跑在队伍的前头,拼死卖命。他们把尸体垒作活动工事,向我阵地一步步推进,进攻的凶猛程度,是几年来没见到的。
  从吴克华将军的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出这么几个信息:
  第一:独立95师的密集冲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大片人的密集冲击,而是一队一队的波浪式冲锋,而且前面的冲锋队大量装备冲锋枪、轻机枪等自动火器,一线的火力是比较密集的;
  第二:它的军官带头冲锋,敢于用尸体做活动工事,应当说战斗力还是比较顽强的;
  第三:它知道掩体的作用,尸体都可以做活动工事,那么稍高的土堆、石块、沟渠也是可以的,而且它的进攻是一步步推进,也不是直接冲着火力送人头。
  其实我们看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关于独立95师进攻过程的话就会发现,它一开始是以大方阵的阵型出现的;随后在接近我阵地的时候,就散开了;直接攻击时,第一线的兵力也全都是用冲锋枪。
  在电影的这一节,包括老班长在内的阵地上很多人都伤亡了,直接进入到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在过程上是符合当时战斗实情的。
  当然了,电影是艺术化的表现,因此加大了实际的人员攻击密度,这一点大家应该要理解到。不然以当时重机枪和迫击炮的射程,那种大方队也是可以打得到的,更别说我们阵地上还有火炮支援了。
  实际上以4纵当时的火力状况,在正常的阻击阵地下,国军以那种波浪式的冲击队形也不至于直接扑上一线来,在塔山之所以会如此是有其特殊性的。
  为什么敌我两军在战前普遍都认为塔山不好守呢?因为塔山本来就不是山,这里不光是地势平,关键它相较于国军阵地而言,它还比较低。
  大家可能会问:国军阵地?国军不都是从海边开始进攻的吗?
  注意看蓝线的国军进攻出发地
  实际上当时锦西、葫芦岛一点包括塔山本就是国军锦州防线向关内延伸的一部分。在此前的战斗中,我军是打到塔山的,而且还打击了在锦西、葫芦岛的国军第54军。
  这个国军第54军有其固守的阵地,它的阵地距塔山我军阵地最远的不过1000米,最近的甚至只有几十米。
  而我第4纵队在塔山一线的阵地防御正面是8000米。
  在这种地形下,我们是无法在一线展开过多兵力的,而且敌方出发阵地较高,距离我阵地前沿又很近,这就使得其攻击距离较短,容易达成进攻突然性。
  所以国军的东进兵团在一开始认为打过塔山是没有问题的,在最初的进攻中一度还自我感觉良好。
  结果4纵在国军眼皮下构筑的阵地已经成型,而且东野部队的火力较强,国军第一天的进攻就被打得惨败而回。
  时任国军第8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的施有仁回忆:
  由于解放军集中优势炮兵火力,实行奇袭阻击,我方炮兵受到很大威胁与压制,其炮火之猛烈,是我们部队对共产党部队作战以来所仅见。我们作战,从来都是靠空军压制敌人,以绝对优势炮火开辟前进道路。而现在初次遇到我方炮火处于劣势状态,部队士气受到极大震动。
  10月11日,国军采用炮火诱袭战术和中央突破战术再攻塔山,曾一度突破我前沿部分阵地,但到下午我投入预备队全线反击,国军一天攻击又是寸土未进。
  敌人不是傻子,它也是会进行战术变化的,前两天的攻击使得其对我军阵地及炮火强度有了一定认识。故而在12日独立95师等新锐部队抵达后,便没有急于攻击,而是进行休整、侦察和战术调整。
  到10月13日,即是以独立95师为主力展开的攻击了。这一天实际上给我造成的压力最大,伤亡也是塔山阻击战中最大的。
  其主要原因就是塔山阵地正面较窄,我们摆不开太多部队,国军阵地距我阵地很近,其步兵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以相对密集的波浪式队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更多兵力投送到阵前。
  同时其一线突击兵力有大量自动火器,又可以直接压制我一线步兵,一旦突入我阵地,后续则源源不断投入力量进行争夺。
  当然了这种相对密集的冲击战术也不是大家以为的那种人海冲击,实战中真没那么打的。其本质就是利用火力压制,在最短时间内将最多兵力投送到我阵前。
  这种打法在短时间内承受的伤亡自然也是很大的,独立95师在当时之所以能这么打,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该部老兵较多,在解放战争中尚未遭到重大打击,故而能抽出相对多的骨干执行此任务;
  第二:罗奇为该部老长官,战前发放重金组织敢死队,这种套路在国军中还是有点用的;
  第三:该部当时配备了较多的冲锋枪和机枪,故而能够集中起来使用,使得第一线火力较强;
  第四:独立95师不知道东野火力之强,心气儿普遍较高,以为这么打没问题,士气上有加成。
  所以,在这种种因素之下,使得独立95师在当天的战斗中给我们的阵地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并造成了相当的伤亡。
  但是,塔山守备的可是东北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其战斗力和火力可不是独立95师可以抗衡的。
  在塔山,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一直控制有足够多的预备队,兵力是非常充实的,具体打得比较苦的只是一线遭敌重点进攻的部分营团。
  所以在一线兵力不继之后,4纵可以从容地投入预备队,并且调整和加强火力。因此独立95师尽管打得很凶,但还是被压了下去,在一天时间内遭到了更大的伤亡,败下阵来。
  这一天,独立95师的士气和锐气遭到极大打击。其师长朱致一连称:部队冲上去被打得头都抬不起来,这是华北战场以来所没有遭遇过的情况。
  负责战地指挥的第62军军长林伟俦称,当天光是带伤回去的就有1000多人,还有数百人横尸在了河滩中。
  这一天的血战独立95师虽不像网上所言那么愚蠢,但它本身的军官和骨干遭到了重创,士气也被打掉了大半,实际上整个师的战斗力已经大为下降。
  独立95师的老师长罗奇也大受震撼,在战后会议上说道:
  侦察地形时看到塔山没有什么动静,以为塔山的共军兵力不多,阵地构筑也简陋,但当炮兵延伸射击后,步兵前进到共军的有效射程里,共军突然集中火力向我攻击部队射击,这是华北战场所没有遭遇过的,打得部队抬不起头,共军的障碍物破坏不了,我军无法前进,只能白白损失。
  老师长和现任师长都惊讶无比,下面的部队在遭到惨重伤亡后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14日、15日的攻击中,该师可就没有像13日这一天那么猛了。
  而且在15日的作战中,该师集团攻击的部队被我打垮后,还有上百人直接投降,所谓在华北战场没有丢过一挺机枪的"赵子龙"师,在塔山可以说是踢到了铁板。
  而就是像它这种打法,充其量也只是给塔山我军一线部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仅此而已。国军原先以为的能短时间内冲破塔山阵地,实际上它连一个阵地都没有打下,更别说跟锦州守军会师于城下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塔山阻击战的含金量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也难怪为人所称道了。

传说中的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是真是假?一起来看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据民间传说,在秦朝时期有一姓孟的农户在家里种了一颗葫芦爬在了墙上,偏巧在隔墙邻居家结了一个大葫芦,葫芦成熟里面变出一个女娃来。孟姜两家处于和睦当年撑起17个八路军办事处那些代表和主任建国后都在干什么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合作抗日协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以八路军的名义在国民党统治区一些主要城市设立了公开办事机构,统称八路军办事处。最初在1937年,我党首先将原西安红军明朝皇帝朱元璋宴请功臣,群臣欢喜赴宴,刘伯温却意识到事情不对朱元璋穷苦的一介布衣在命运的流转下建立了明朝。童年的痛苦建立明朝的打拼让朱元璋失去了恻隐之心,漠视生命。庆功宴上,众人欣喜拿下天下,这些人都是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们,可朱元璋今日说法法律的缺陷与人的智慧治理社会无非有三种形式法治人治和无为而治。一般认为洋人的社会就是法治社会,洋人在观念上都是喜欢法治的。这种说法只能说是部分正确。翻翻西洋历史,你不仅可以发现人治的痕迹,而且可以看到关羽五次单挑都战平了,对手都有谁?真的完全战平了吗?吕布战平过一次,他在状态下滑的时候,遇到了暴走怒骂的张飞马超战平过两次,他在潼关遇到了裸奔拼命的许褚,又在葭萌关遇到了年近五十的张飞张飞战平过三次,除了状态欠佳的吕布巅峰时期的马超琼斯的真相乌克兰大饥荒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那些面对真相敢于讲真话的人。在真相面前,很多人选择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也西安十一个行政区你最喜欢哪个区的名字?西安目前十一个行政区依次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雁塔区长安区未央区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鄠邑区高陵区。各区名称大多源于辖区内的古建筑或者著名景点,比如碑林区雁塔区灞桥区莲湖区或者由其历史原创业者务必向秦始皇学习统一六国背后的底层逻辑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不是秦始皇的功劳?很多人有很多看法,我的看法倾向于是不是!那是谁?是秦国几代君主共同努力下的结晶。看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你会知道。先秦时期,从秦孝公开始,秦孝公重用毛泽东最后一次观看电影,十分钟不到号啕大哭,被迫中止放映01英雄迟暮1976年1月30日,这天是农历腊月三十,这是他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这一年,毛泽东已经83岁高龄,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毛泽东身体素质向来很好,小毛小病都很少有,爬取舍之道商圣范蠡的辉煌人生在多事之秋的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位惊才艳艳的旷世之才范蠡一对范蠡的认识起源因为我的家乡到处都有范蠡的传说范蠡商场范蠡宾馆范蠡大酒店范蠡路等等各种以范蠡名字命名的地方,听着大家对范蠡的他是老蒋幕后重臣,高情商拿手和稀泥林蔚深谙规则笑傲江湖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151935年老蒋给全国军阀搞大授衔的时候,一口气给全国封了授了8个陆军一级上将和20个陆军二级上将,而且这次授衔有着一种分封的意思,基本上囊括了地方实力派以及黄
荣家的好媳妇何鲁丽何鲁丽女士的父亲是著名教育家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何思源。何思源母亲是何宜文(NathalieYvonneJammes,1905年1978年),女,原名宜文妮詹姆斯,出生于法国波尔多。赊刀人再次现身,对2022年做出2大预言,那些真的可信吗?说起预言,在我国有一个古老的职业,他们走街串巷,贩卖物品,不过这些东西他们只赊不卖,并且每赊一样东西,他们都会留下一个预言,只有预言成功后,他们才会来收钱,否则的话,他们分文不取,为什么你需要了解六月节历史上有些时刻是不朽的,但它们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庆祝或承认。六月节是那些日子之一。您可能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听说过六月节这个词,但不知道它是关于什么的。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转折点,历史书毛岸英和刘思齐合影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合影,看哭了多少人!照片拍摄于1950年,也就是毛岸英入朝鲜作战前。照片中,这对年轻的夫妻身穿中山装,表情都有些严肃,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比较拘谨。此时,他们崇祯死后的南明只存续了十八年说其中一个缩影吧。1649年,孙可望向永历朝廷请求封他为秦王,永历朝廷经过讨论,认为明朝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只同意封孙可望为景国公。兵部尚书堵胤锡觉得这杀价也未免杀得太狠了,力劝永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石景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第二党支部樊月明电影跨过鸭绿江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从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矛盾恩怨是如何形成的1991年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都成为了独立的主权国家。从那时起取得独立地位的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冲突就此起彼伏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入他黄埔二期毕业,资历比元帅还老,副手是开国上将,自己却是少将1952年下半年,率部参加了朝鲜战争第二第五次战役的第九兵团司令兼政委陶勇将军被调回国,任我国东海舰队的前身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军区司令陈毅元帅在见到陶勇时,曾指着他的搭档对陶司令说缅北三杰之一坤沙在缅甸老挝和泰国交界处,有一片面积将近20万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金三角。金三角毒品,诈骗,人口贩卖,战乱,一切非法之事在这里显得很寻常。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这里让无皇帝病重,太上皇被囚,流言阴谋都在蠢蠢欲动明朝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朱祁钰病重,唯一的儿子怀献太子朱见济之前已夭折,皇位继承人空缺。武清侯石亨是景泰朝的重臣,明代宗无法郊祭行礼,将石亨召到病榻前命他代为处理。石1955年授衔,开国元帅除了向主席敬军礼外,为何也向总理敬了军礼有这样的一个人在小小的年龄便表现出对国家对人民的奉献精神,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少年时便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楚的规划。生在乱世,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为了祖国的崛起,为了民族日后的繁荣。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