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淝水之战后,陈郡谢氏达到了家族巅峰,为何眨眼之间便跌下神坛?

  陈郡谢氏,和琅琊王氏,在东晋王朝并称为王谢,是南方著名的世家大族。 不过,在东晋中期之前,陈郡谢氏,只是众多不起眼的士族中的一个,并没什么了不起的。
  当初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的时候,琅琊王氏出力最多,王导联络各方势力,促成了拥戴司马睿的格局,王敦手握重兵,坐镇荆州,成为了东晋王朝成立的军事保障。
  这个时候的谢家,还只是琅琊王氏后面的小跟班,谈不上什么名门望族,只能说是毫不起眼。谢安的父亲谢裒和伯父谢鲲只是司马睿身边的参军,并没有立下什么赫赫战功。那么陈郡谢氏,是怎么发达的呢?
  一、谢安拖垮了桓温,保住了东晋王朝。
  谢安是老谢家的帅小伙,谁看到他,都觉得这小子将来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业!好家伙,颜值即正义的原理,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由于王导、王濛等人的夸赞,谢安立刻盛名在外,这在东晋那个靠关系搞定一切的时代,是非常有好处的,至少谢安想要做官,只是一句话的事儿。
  可人家谢安偏偏是个执拗的人,谁来请他做官,他都不去!为啥呢?当然是想把自己卖个好价钱!你见哪个头牌,会随随便便见普通客人的?
  司马家虽说是皇族,可当时最没有权势,基本就是个傀儡家族。所以面对他们的征召,谢安就两个大字:不去!
  颍川庾氏是东晋著名的外戚大族,当时的掌门人庾冰得知谢安的好名声,立刻也派人去请他到扬州做官,谢安勉强去逛了一圈,随后又跑会稽山里隐居了。
  隐居这种事儿是会上瘾的,谢安整天跟王羲之这一类佛系的人待在一起,自己也变得佛系了起来,居然忘了自己是在待价而沽了!
  直到有一天,谢安的弟弟谢万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自己跑路了!这对陈郡谢氏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为了保住家族的荣誉和未来,谢安无奈之下,才开始考虑出山做官。
  他没有答应司马家,没有答应颍川庾氏,唯独答应了桓温。当时桓温实力正盛,是个顶流人才,谢安跟着桓温混,绝对不会吃亏。
  桓温觉得自己很有面子啊,你给我面子,我必然给你面子,这就是大人物的处事风格。 因此桓温对谢安别提多好了。
  可跟桓温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谢安立刻意识到了一点:这货莫不是要造反吧?
  还真让谢安猜到了,桓温胸有大志,就是想凭借战功,推翻司马家建立自己的政权。谢安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果断离开了桓温,跑到了朝中担任礼部尚书,辅佐司马家。
  在谢安心里,司马家虽然是傀儡家族,可毕竟是名义上的皇族,为了东晋的稳定,不能轻易废除。
  所以在桓温多次要求给自己加九锡的时候,谢安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最终成功把桓温给拖死了!从这时候开始,陈郡谢氏开始走上坡路了!
  二、淝水之战,将陈郡谢氏带上了巅峰。
  前秦的苻坚,在完成了北方统一的工作以后,过了8年无聊的日子。他心里焦急啊,因此忘却了王猛的嘱托,带领80多万大军南征,打算一举消灭东晋。
  这个时候的谢安已经担任了尚书仆射、后将军、司徒,和王导的堂侄王彪之共同执掌东晋朝政大权。这还不够,朝廷为了给谢安打气,索性让他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及幽州的燕国诸军事、假节。
  好家伙,等于说谢安在这一时期,彻底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绝对是东晋王朝最牛的人物,没有之一。比当年的王导还要牛,这就是陈郡谢氏走上巅峰的标志性事件。
  面对前秦80多万大军,谢安并没有慌张,他将自己的侄子谢玄喊来,让他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北府兵。
  虽说北府兵的人数,满打满算才8万左右,可北府兵的战斗力相当强悍。谢安举贤不避亲的行为,的确引起了一阵骚动,可谢安却很满意,他对侄子谢玄很有信心。
  这一时期,老谢家但凡胳膊腿能动弹的,全都被拉上了前线。谢石、谢玄、谢琰这帮后辈们,都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可你要知道,对方的兵力十倍于己,实力悬殊,这仗该怎么打?
  谢玄心里没底啊,出发前的一天晚上,谢玄还特地跑去谢安家询问该怎么打赢这一仗。
  谢安倒是有点儿仙风道骨的意思,他表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放心好了!
  啥意思?不等谢玄再问,谢安已经驾车和朋友去山里自驾游了。玩了一整天以后,谢安这才放松了心情,笑呵呵地把老谢家的各位将领召集来安排军务。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陈郡谢氏这帮青年后生们,一个个都立下了奇功。首先,谢玄派遣刘牢之带着5000人马突袭前秦大军,取得了洛涧大捷。其次,谢玄、谢琰等人,带领7万大军,击败了苻融的15万前秦大军,并且斩杀了苻融本人。再者,双料间谍朱序,发现苻坚让大军后撤了一些,就连忙带着一帮人在前秦大军后面喊着:大秦败了!大秦败了!因此前秦大军乱作一团,互相踩踏者,不计其数。
  淝水之战的过程中,谢安依旧镇定自若地和朋友在下棋。等捷报频传以后,谢安还是丝毫没有情绪波动,依旧和朋友下棋。朋友都着急了:老谢,前线到底怎样啦?
  谢安淡淡一笑:没多大事,孩子们把敌人击败了而已。
  我勒个去,谢安这个镇定自若的态度,简直令人不得不竖起4根大拇指为他点4个赞!其实谢安内心也是狂喜,朋友前脚刚走,谢安后脚就高兴到起飞了。他手舞足蹈地在家里跳舞,甚至把木屐都给跳断了。
  淝水之战过后,陈郡谢氏可算是一波肥了,参与者全部加官进爵,直接把陈郡谢氏带上了巅峰。其中:谢安本人的声望达到巅峰,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神人,东晋所有兵马都归他节制,他也荣升太保。谢石,谢安的弟弟,很多人说他才是淝水之战的前线总指挥,立下大功后,被封为中军将军、尚书令、南康郡公。谢玄,北府兵的前线总指挥,被任命为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同时封为康乐县公。谢琰,谢安的次子,淝水之战后,被封为望蔡县公、征虏将军、会稽內史(也就相当于会稽太守)。
  老谢家,在淝水之战中,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也彻底使得陈郡谢氏,得以与琅琊王氏并驾齐驱。
  三、陈郡谢氏为何眨眼之间就走下坡路了呢?
  陈郡谢氏,虽然在淝水之战后,把自己搞成了南方的顶流豪门。可毕竟根基和琅琊王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其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底蕴上的差距,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结局。除此之外,陈郡谢氏的几位扛大旗的人物,在淝水之战后,也因为不同的原因,相继淡出了核心圈层。
  第一,谢安过分爱惜羽毛。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的名望达到巅峰,可以说,就连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对其,都只能是抬头瞻仰的态度。
  这个时候的谢安,不免有点儿小得意。司马曜让谢安都督15州军事,等于是把军权都交给了谢安,这让谢安有点儿不自在,为啥?因为东晋除了陈郡谢氏,还有很多豪门。
  如果陈郡谢氏一家独大,那这些豪门必然会群起而攻之。为此,本该接替桓冲,坐镇荆州的谢玄,也被谢安给拉了回来,同时将荆州还给了桓家。
  这么一来,世家大族们没话说了,可司马家对此却很不爽。平衡世家的事情,本该是皇族该干的,为啥需要你谢安插手?
  为此晋孝武帝司马曜开始扶持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以此挟制谢安。谢安不想成为桓温第二,所以主动交出了军政大权,跑到广陵去避祸了。
  就算后来回到建康养兵,谢安也无法继续染指军政大权了。谢安在关键时刻的退缩,使得陈郡谢氏不复往日风采。
  第二,谢玄早逝。
  这是令人很伤心的事情,谢玄绝对是老谢家第二代中最优秀的孩子。41岁时,带领他亲自训练的北府兵打赢了淝水之战。
  此后更是在北伐中,陆续拿下了青州、兖州、司州、豫州等地,老谢家的未来,绝对是要依靠这位后起之秀的。
  朝廷对谢玄也十分倚重,可这位明日之星,后起之秀,却在46岁的时候就病逝了!简直是天妒英才啊,谢玄之死,对陈郡谢氏来说,又是一大打击。
  第三,谢家第三代,后继无人。
  谢家第一代中,谢安、谢石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第二代里,谢玄、谢琰也是能够挑大梁的人物。可偏偏到了第三代,还真没出现一个有大出息的人。谢玄的儿子谢瑍,25岁就去世了,要不是他生下了著名文人谢灵运的话,历史还真未必记得住他。谢朗的儿子谢重,没什么大出息,不过他儿子谢晦是个牛人。谢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谢裕,官位不小,可都是没有军权的文官,47岁去世。小儿子谢述,担任地方太守,46岁去世。
  老谢家第三代的其他人,不是被边缘化,就是跑到深山里做隐士去了,很少有活跃在朝廷第一线的人,这也就是陈郡谢氏衰败的主要原因。
  总结:侯景把陈郡谢氏一锅端了。
  陈郡谢氏虽然混得越来越差,可毕竟有着庞大的联姻关系网,所以就算刘裕建立了刘宋王朝,谢安、谢玄的后代,依旧保留爵位,只是降低了一个等级而已。
  所以说到了南朝,陈郡谢氏依旧是世家大族。梁武帝在位期间,自称宇宙大将军的侯景,曾经向他求娶王谢家的女儿为妻。
  可梁武帝却觉得侯景出身寒门,王谢两家都是豪门望族,便以他高攀不上为借口,拒绝了这件事。 这可把侯景气炸了,发誓要把王谢两家的女人都抓了送给士兵们。
  果然,侯景叛乱以后,把梁武帝给活活饿死了,顺便将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的族人一网打尽,实现了当初了愿望。
  参考资料:《晋书》、《资治通鉴》

他自灭三族,带领后妃观赏儿孙被剐,后赵皇帝石虎能有多残暴?我们常说虎毒不食子,又说百善孝为先,但这两句话在帝王之家却并不适用。什么孝道,什么亲情,都不过是过往云烟,终究不如至高无上的权力来得实在。纵观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各朝各代父子反目手1945年毛主席为何坚持要罗荣桓去东北?事实证明他的能力无人可比一他躺在担架上去了东北从1943年初开始,罗荣桓的身体就很不好,去年12月18日,山东军区部队讨伐降日的汉奸孙焕彩部,战斗打得不太顺利,罗荣桓闻讯后亲自赶到前线召集指挥员们开会,研毛主席临终前,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事实证明了主席的深谋远虑1976年2月2日,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中共中央1号文件颁布。彼时中国,正处在风云交汇,不断变化的关键时期。毛泽东病重,周恩来去世,邓小平遭受困境,共和国面临着极为关键的命运拐点。10年谈了3000场恋爱,这位民国海后为何选择28岁跳海自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奇女子。提到民国,大家想到的或许是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萧红但其实还有一个女人堪称为奇女子,在民国那个固若金汤的男权社会里,她将自己活成了一面鲜明读史忆人典故制度成熟需要时间政党协商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图为2021年2月,习近平汪洋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欢聚一堂,共迎佳节。一套制度的成熟,究竟是一蹴而就的突变结果,还是循序渐进的内生汪精卫被刺后,150瓶强心针未救回刺客,余生被一颗子弹折磨九年1934年10月的一天,在南京秦淮区望鹤楼2号,华克之拿着一块木牌挂在大门外,牌子上写着几个字晨光通讯社。接着,华克之回到屋内,把门窗关严,转身对屋里的几个人说师父如今在香港日子也1950年志愿军大捷,总理却发来警告,彭总劫后余生多亏周公提醒彭德怀半生征战沙场,面临的死亡数不胜数。而要说彭总与死神离得最近的一次,当属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大捷后。抗美援朝战役结束,彭总凯旋归国后,他便感叹地说多亏了周公的电报,不然的沈从文同时爱俩女人?高青子只是替代品,满足婚后对妻子的幻想沈从文与张兆和1936年2月,人们还未从春节的欢愉中走出,一大早,位于北京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住处,传来一阵慌乱的敲门声。林徽因打开院门,看到沈从文哭丧着脸站在门口,湿润的两个儿子被冤杀?老同学进京向毛主席喊冤,伟人做法让人佩服1955年5月,一位老人来到中南海门前,在被门口警卫阻拦后,拿出了一封信,落款赫然便是毛主席的名字。警卫急忙向正在办公的毛主席汇报了此事,当听到老人的名字后,他的脸上露出了回忆表情皇帝派70岁大臣平叛,大臣喊拿锄头的人一律无罪!叛乱迅速平定汉宣帝继位初期,渤海郡连年大旱,灼热的阳光将大地都晒出了裂缝,田地里的禾苗已经成了枯黄的枝叶,百姓的脸色也渐渐如禾苗一般变得枯黄,在以庄稼为本的农业社会,失去了这些赖以生存的禾苗后1946年,北京白云观住持,为何被36位道士,绑在树上活活烧死?谈及道教史上烧死住持的孤例,说是耸人听闻倒不如说这是一桩冤有头,债有主的案子。对于住持被道士们合伙烧死这件事单从传闻听上去是有些罔顾人伦,但细究其中缘由却不由得令人感叹唏嘘。北京白
他与蒋介石拍案对骂,蒋介石怒打他两耳光,他一脚踹在老蒋肚子上刘文典是中国的文史学泰斗,也参加了早期的革命工作。后来刘文典在安徽大学担任校长期间,他的几个学生因为年轻气盛犯了一些错误,被蒋介石给予了很严苛的惩罚。刘文典作为校长不免要为自己的学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续I5)毛主席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说这个敌人的基础是虚弱的,它的内部分崩离析,它脱离人民,它有无法解脱的经济危机。因此,它能夠被我们战胜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借以行凶1970年因一句气话,河北女知青居然嫁给当地贫农,最终结局如何?千里共婵娟文丨小纪编辑丨史纪古今美丽爱情故事时常发生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自清末开始动乱不止,经过漫长的动乱,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美人心计中的代王后刘恒后成为西汉王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大清帝王,被埋了清朝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死后一个月,少年皇帝顺治终于夺下了被封禁数年的皇权,成为真正的天子。随后,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顺治领着一队人马,踏上了亲政后的第一次狩猎之旅。与以往不同,这次狩梦里会张良之文天祥南宋灭亡梦里会张良之文天祥,南宋灭亡。书接上回。继续与张良先生的交流。张良先生,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我问,南宋两大爱国IP,岳飞与文天祥,谁更胜一筹?他说,岳飞民间基础好,文天祥官方基础隋炀帝杨广夺取宣华夫人604年,太子杨广深夜偷偷闯进了父皇的寝宫,竟然一把搂住了,正在脱衣服的宣华夫人,宣华夫人吓道我可是你父皇的妃子谁知杨广一点都不害怕,还说怕什么,我可是太子,好好伺候我杨广松开了手中共一大在7月23日召开,为何建党节却是7月1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当时参加大会的代表总共13人,也正是此次会议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但是,明明是7月23日召开的一大,为何党的生日却是管鲍之交成就春秋第一相管仲的背后另有隐情管仲本是春秋时期的登封王上(颍上)人,他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也是老乡,叫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因为管仲家境贫寒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资多些。生意做得还不错,可是有人发从苏共解散看中共成功之道2021年对娱乐圈来说是口诛币罚之年,对历史圈来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亦是绕不开的热词。许多名家大家专家围绕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作了许多丰厚的研究,笔者不子论述。但细究历史,却有许多吊诡孙策之死一桩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案,到底是谁在搞鬼?孙策遇袭身亡堪称是三国演义中最诡异最无解的事情了。自古以来研究此事的人很多,众说纷纭,但没有一个说法令人完全信服,可以说这桩案已成千古之谜。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此案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