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毛岸青逝世后,安葬于杨开慧身边,邵华回忆岸青晚年很想念妈妈

  1923年11月的一天,在湖南长沙,毛泽东与杨开慧的 次子毛岸青 出生了。
  此时,窗外秋风凛冽,黄沙漫天。恰如眼下的中国,风雨中飘摇,不知行往何处。
  父亲毛泽东正忙于为革命呼号奔走。毛岸青刚满月时,毛泽东便接到调令,离开长沙,转战上海。
  从那以后,一家人聚少离多。在毛岸青的童年里,父亲留给他的,只有一个匆匆来去的背影。
  毛岸青4岁时,毛泽东奉命发动秋收起义,他再次告别妻儿。
  谁料,这一别,对母亲杨开慧来说,竟是永别。
  而毛岸青再见父亲,也将是22年之后。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毛岸青开始了他这坎坎坷坷的一生。
  毛岸青小时候,尽管缺少父亲的关爱,好在还有母亲杨开慧和哥哥毛岸英的陪伴。
  闲暇时,杨开慧就把兄弟俩叫到跟前儿,教他们识字,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
  生活虽然艰苦,倒也不乏笑语相伴。
  秋收起义结束的消息传来,兄弟俩满心期待地等着父亲回来的那天。
  然而,他们等来的,却是母亲被反动派残忍杀害的噩耗。
  那一刻,毛岸青的世界轰然坍塌。
  他还不满7岁,就失去了母亲的庇护,这让毛岸青一生都沉浸在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中。
  杨开慧英勇就义后,无情的政治斗争也没有放过她的孩子。反动派为了诱捕毛泽东,竟将他们二人的三个儿子作为诱饵。
  不得已之下,毛岸青和哥哥、弟弟被迫离开家乡,秘密去往上海,住在叔父毛泽民家。
  经叔父安排,他们进入由中共地下党创办的幼稚园。本以为能在此修复一下丧母的创伤,谁知,不幸接连而至,年仅1岁的小弟毛岸龙因病夭折,兄弟俩再遭重创。
  祸不单行,1931年,幼稚园的真实背景被曝光,为了保护孩子,幼稚园只好迅速解散。
  兵荒马乱的年代,"流离失所"成了 毛岸英 和毛岸青的童年主题。
  党组织将他们托付给地下党员董健吾,由其家人黄慧光代管。然而,就在董健吾因白色恐怖暂离上海后,兄弟俩却惨遭黄慧光的狠心虐待。
  白天,小小的毛岸青要和哥哥上街当童工,干些捡垃圾、卖报纸、推板车的脏累活,晚上,他们就在楼梯间的破棉絮堆里将就一宿。
  直到有一天,黄慧光对账时,发现毛岸青上交的卖报钱里有几张假币,她大发雷霆,责令毛岸青不许吃晚饭。
  已经两顿饭没吃的毛岸青,饿得头昏眼花,他不禁回想白天卖报的情景,顿时觉得假币应该来自那位买报纸的外国水兵。
  毛岸青一怒而起,他冲到街上,用粉笔在电线杆上歪歪扭扭地写下"打倒洋人"几个大字。
  就在此时,一位印度巡捕正好经过,他二话不说,对着毛岸青就是狠狠的一记耳光。毛岸青早已被折磨得瘦骨嶙峋,怎耐得这般毒打。
  他当即倒在地上,捂着头滚地惨叫。闻声赶来的毛岸英立马将弟弟护于身下,并把他背了回去。
  但,毛岸青还是不免大病一场,从此落下一受刺激就神志不清、头痛难忍的病症。
  经此一事,毛岸英不忍心再看弟弟遭受虐待,于是,他带着毛岸青逃离黄家。
  母亲牺牲,父亲杳无音信,世界之大,却无一处落脚之地。毛岸英和毛岸青成了战争阴云下千百个流浪儿中的一员。
  幸好,兄弟俩下落不明的消息很快传到父亲那里,毛泽东立即派人秘密寻找。
  半年后,在城隍庙的一群流浪儿里,地下党员终于找到了狼狈不堪的毛岸英和毛岸青。
  1936年,国内形势愈发严峻,毛泽东为了救国救民的革命事业日理万机,无暇顾及他们兄弟二人,况且,作为主席的儿子,他们还要面临随时被反动势力掳走的危险。
  毛泽东不得不忍痛决定,放他们远走高飞,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于是,14岁的毛岸英和13岁的毛岸青踏上了前往苏联的漫漫路途。
  抵达苏联后,他们进入到莫尼诺国际儿童学院。与在上海时朝不保夕的生活相比,这里的安稳终于让兄弟俩得以喘息。
  不过,从小吃着苦长大的两人,并没有安于现状。毛岸青跟着哥哥一起,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读书、学习。
  只是,他们对父亲的想念,越来越浓郁,渐渐地渗透进时间的缝隙里。
  毛岸青常常问哥哥"延安在哪里",自从他在报纸上看到红军顺利到达延安的消息后,就总想着去延安找父亲。
  正当他们因想念父亲而一筹莫展时,一封由父亲亲笔写的家书翩然而至。中断多年的音讯,终于又联系上了。
  看到父亲的问候、叮嘱与勉励,毛岸青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瞬间干劲满满。之后,因为他成绩格外优异,竟连跳好几级,提前结束中学课程。
  此时,哥哥已经回国效力,毛岸青顺利考入东方大学,继续深造。
  1947年春天,在外漂泊了11年的毛岸青回到祖国,以"杨永寿"之名,留在黑龙江,从事土改工作。
  两年后,新中国成立,一切都带着蓬勃的生命力,盎然疯长。与此同时,疯长的还有毛岸青的思父之情。
  与父亲分别时,他还是走路蹒跚的幼童,如今,他已长成仪表堂堂的青年。阔别22年后,他在北京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亲。
  父子团聚,毛岸青的生活也随之稳定下来。他性格内向,一身书卷气,所以,在选择工作时,他决定做一名普通的马列著作翻译员。
  领袖之家也如普通的烟火人家,眼见着儿子毛岸青已年过而立,父亲急得催起婚来。他甚至替儿子出谋划策,让他"隐姓埋名",以"杨永寿"的身份去交朋友。
  父亲的建议是否有用,毛岸青打算一试究竟,他也深知,自己的确是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惊天霹雳,又一次将毛岸青的精神世界一举摧毁。
  从小相依为命的哥哥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听闻噩耗,毛岸青的头痛病症严重发作,直接病到不能自已。
  无奈之下,毛泽东再次将他送往苏联,接受长期的封闭治疗。这一去,又是8年。
  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毛岸青拖着病体回到国内,在大连疗养。治疗时,由于过度使用激素,他全身浮肿,身体也不似先前灵活。
  好在,他内心的创伤已经慢慢愈合。他从哥哥牺牲的阴霾中逐渐走出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被搁置的恋爱结婚之事,又重新提上日程。
  周围人几番为毛岸青介绍对象,谁知,他总是擦不出感情的火花。
  直到一位"青梅竹马"的出现。
  毛岸青年轻时,曾跟着哥哥去他岳母张文秋家做客,当时家里还有一位与哥哥的妻子同母异父的妹妹, 邵华 。
  在这个11岁的小姑娘眼里,毛岸青会弹琴、会跳舞还会唱苏联歌曲,她当下便对毛岸青无比仰慕。
  十几年后,当张文秋带着亭亭玉立的邵华走进毛岸青的房间时,毛岸青突然眼前一亮,过往的美好回忆涌入脑海,他又紧张又兴奋,不停地向邵华问好。
  问到邵华"咯咯"笑起来,毛岸青才不好意思地转开话题。看到两人相谈甚欢,周围的同志便想了个妙招:举办舞会。
  当天晚上,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些拘谨的毛岸青拉着22岁的邵华走进舞场。华尔兹的音乐响起,他们一圈圈地快速旋转着,邵华的两条长辫子也跟着飞舞起来。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四个月后,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举办了婚礼。
  婚礼上,身穿鹅黄色连衣裙的邵华动情地对毛岸青说道:
  " 我和岸青真诚相爱,我们的结合只是爱情漫长路途的开始。生活的路,有阳光也有风雨,只要我们携手,就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历经半生颠沛流离,如今终于驶入家的港湾。毛岸青和邵华婚后依然甜蜜如初,邵华在大学里读书,每周末回来一次。
  晚饭后,毛岸青就学着苏联人的样子,挽着妻子胳膊,在街上悠闲地散步,这让邵华既幸福又有些难为情。
  1970年,他们两人的爱情结晶——儿子毛新宇出生了。儿子的到来,让这个小家又多了几分欢乐。
  毛岸青不想儿子的童年也如他那般缺少父爱,他对毛新宇可谓用心至极,从未吼过他一声。
  他们把家搬到北京西郊的一处幽静小院里,一边陪伴儿子成长,一边做着马列专著翻译工作。
  邵华知道毛岸青对母亲杨开慧的深沉情愫,于是,她提出和丈夫合作,一起创作了一部有关杨开慧的文艺作品。
  生活就这样平静地流淌着,直到1976年举国悲痛的那一天,毛岸青得知父亲去世后,执意要去送他最后一程,但被邵华拦下了。
  她怕毛岸青再受刺激,导致旧疾复发。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毛岸青心情低落,他时常捧着和父亲的合影、和母亲的合影以及和哥哥的合影仔细端详,然后陷入久久的沉默。
  1990年,毛岸青回到湖南旧居,他坐在母亲墓前,含着眼泪,仔细地拂去墓碑上的尘土。临走前,他在签名登记簿上,郑重其事地写下"杨岸青"三个字。
  毛岸青一步步走向苍老,但有时,他却变得像个小孩一样,一个人一言不发地坐着落泪。每当邵华上前安慰,他就自顾自地说: "我想妈妈。"
  不管走了多远,毛岸青还是想回到母亲身边。临终前,毛岸青与邵华商量,死后一定将他与母亲同葬。
  2007年,毛岸青因病去世,一年后,妻子邵华随他而去。
  这位默默无闻的伟人之后,平静地结束了他这曲折的一生。
  或许,有人会说,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过于"平凡",他没有如父亲般万人景仰,也没有如母亲般垂名青史,更没有如兄长般留下光辉事迹。
  甚至,他整理了那么多文献,却没有为自己写下只言片语。
  他就是这样的毛岸青,一个经历苦难、遭遇病痛但仍然奋力前行的普通人,毛岸青。
  又或者,他只是一个念了母亲一生的孩子,毛岸青。
  2008年12月21日,毛新宇带着父母的骨灰,来到祖母杨开慧的烈士陵墓前。
  凄凄寒风中,他将骨灰安葬于此。
  那一刻,毛岸青终于回到母亲身边。
  本文作者:君莫笑

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李世民为什么要用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为什么?如果你看过央视大型文博节目国家宝藏,你就会知道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了。昭陵六骏的由来先说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的主峰美穗子聂荣臻的日本女儿,1980年来中国寻亲,含泪称聂荣臻爸爸图人民日报登载的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前言198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通讯,题为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这篇文章就像一粒石子激起了层层浪花,在当时社会引发了很大的轰动。也正是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灭亡?猪上树时,李世民却理解错了意思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离死亡的命运,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逃离灭亡的命运,这是规律,也是无法抗拒的命运。唐朝可以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璀璨的一个朝代,在此期间中国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发展,贞观之治和划长安蓝田镇安边地所设的柞水,1961年与镇安互换了半个县今柞水县地,金以前大部为乾佑县地。金初,降乾佑县为镇入上洛县。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于乾佑镇设巡检司。二十九年(1292年),升为乾佑县。三十一年(1294年),复又撤销如果秦扶苏执政,秦国会走远吗如果秦扶苏执政,秦国会走远吗首先要说的是,这个绝对是一个好问题。这可能是千百年来,所有为秦的灭亡感慨的人都想知道答案的好问题。秦国作为西部边陲的小国家,一个给周天子放马的诸侯,最终假如蜀汉不伐魏国,而是一心一意开发西南与越南,能否夺得天下?三国时期的蜀国给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中山王刘胜后裔刘备,家道中落,却得到了贵人相助,东汉末年,乱世之中招募了自己的私人军队,经过益州之战汉中之战,刘备成为汉中王。入主汉中不久,刚刚1978年,有人在纽约报纸上劝他戒烟,邓小平如何回复?所有人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家里要有长辈也抽烟的话,一家子人肯定都要苦口婆心的劝诫,希望能早点吸烟,特别是上了年龄以后,烟这种东西对身体的损害也会越来越大。那么如果国家的领导人抽烟宋朝人下馆子,说得小二,切二斤肉来,这肉是哪种动物的肉?民以食为天,但当能吃得饱时,人们便想着要吃得好,在唐朝,若想吃肉,有羊肉鹅肉可以吃,甚至还有一道名为浑羊殁忽的菜系,太平广记中对其做法有所记载据人数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开国少将李发正在开会,却被自己的警卫员开枪射杀,此事是真是假1957年,战争的硝烟已经熄灭了数年,国内局势在老一辈领导人的带领下从最初的盗匪横行,满目疮痍,逐渐走向了正轨。并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论功行赏,对在革命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做出突出贡我军十大开国元帅中,只有哪四位被称为老总?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1983期。我军开国元帅中,有几位地位资历战功特别高的,在非正式场合会被冠以老总的称呼。这个要求是极高的,因为我军为了突出官兵一致原则,在称谓上很少使用官这个刘备错失的3位猛将,个个骁勇善战,身手不凡,但都让曹操抢走了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战乱纷飞,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无论曹魏蜀汉还是东吴都涌现出了不少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英雄将领,曹魏的五子良将蜀国的五虎上将吴国的程普黄盖韩当祖茂等乱世英豪。当然
赵云,张飞,关羽,马超,黄忠谁的武功最厉害,为什么?蜀汉五虎将,关张赵马黄,每个都是武艺高强,勇猛善战的猛将。那么,他们的武力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又是如何排列呢?其实大家也知道,五虎将之间如果在战阵互相捉对厮杀,正常情况下,百合之内或者中共一大十三名代表的简介中共一大共有13名代表参加,代表当时的57名党员这十三名代表及其简介如下。1毛泽东,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征集国旗时五星红旗仅得15票,3号作品高达185票,为何选了前者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将中国当成了砧板之上的鱼肉随时宰割,此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才算是真正地站了起来,在第一次开国大摩纳哥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历史上法国为何没有兼并?摩纳哥公国,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袖珍小国。这个国家占地2。08平方公里,没错,你没有看错,没有漏掉一个万字。这地方就相当于长2000米,宽1000米的小公园。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雍正王朝里皇子百官到国库借钱还压根没想还,可能吗?国库和康熙的私库不是一个概念,国库也就是由户部掌管,是整个大清国的财政根本,康熙的私库也就是皇帝个人的账户是内务府。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这些皇子大臣可欠的不是康熙个人的钱,而是大清国财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同学之间的搏杀何其精彩,堪比电影剧情有人说,解放战争基本上就是黄埔同学之间的世纪搏杀。比如,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政治教官聂荣臻打败了黄埔二期生罗历戎黄埔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陈毅与粟裕联手,拖垮了黄埔一期生李默庵,逼得黄埔跟着电影学党史古田军号跟着电影学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五期古田军号古田军号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等共同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由陈力执导,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主演,孙维民李雍正为什么要下旨让大学士尹泰给小妾下跪磕头?具体是怎么回事?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下了一道非常幽默的圣旨,这道圣旨是奖赏大学士尹泰的圣旨,但一般大臣接圣旨之后都要先跪谢皇恩,不过雍正却特意在圣旨中明确交代让尹泰先向侍妾徐氏跪谢再跪谢圣周总理给范石生以高度评价,朱老总在困难时期说的话,真让人佩服其实早在南昌起义前,朱德与范石生就有过一次秘密会见1926年,朱德从国外回国后请周恩来通知王德三,再转告范石生秘密到上海见面。两人相见长谈,范石生希望朱德到他的部队当军长,朱德婉拒八路军初期领导班子阵容,都是军神级人物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很快形成了,两党经多次谈判,反复交锋,最终达成共识。长征到达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又称第十八集团军。红军长征后留在1942年,陈独秀临终前,叮嘱妻子你可从速改嫁,但有一事要切记1942年5月27日,一场特殊的葬礼,在四川江津举行,有百余名读书人,还有很多国民党特务,都出现在这里,他们彼此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去世的这个人是曾领导五四运动的陈独秀。在葬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