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喀秋莎有多猛?志愿军老战士一轮齐射,美军阵地便无活物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歌词出自深受苏联人民喜爱的歌曲《喀秋莎》,这首歌创作于1939年,并在卫国战争的炮火中被传唱开来,成为二战经典爱国歌曲。
  喀秋莎不仅象征着美丽的姑娘,同时也是战争暴力美学的代表。 苏联有一款以喀秋莎为名的火箭炮,她跟随苏军从明斯克打到莫斯科,从莫斯科打到斯大林格勒,最后协助苏军攻克了柏林,终结了邪恶的法西斯德国。
  喀秋莎火箭炮重量轻、威力强、射程远,能在短时间内齐射数十发火箭弹,对敌人形成火力压制。苏联在战争中生产了数量庞大的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为苏德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战结束后,喀秋莎的使命并没有完结。 在朝鲜战争的战场上,喀秋莎火箭炮跟随志愿军炮兵参战,其强大的火力一度压制住美军,让对面的敌人闻风丧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朝鲜战场上的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BM-13"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原名"BM-13",是一种轮式车载火箭炮,她以载重卡车为底盘,可安装8个导轨式发射架,一次挂载16枚固体燃料火箭弹,火力十分强悍。
  起初为了保密,苏联未公布火箭弹的名称和型号,仅在运载卡车上标注了共产国际俄文首字母"K",于是苏军士兵就根据这个字母,给"BM-13"起了歌曲中姑娘的名字—— 喀秋莎。
  喀秋莎于1941年列装苏联红军,在斯摩棱斯克的初次战斗中大放异彩:7门喀秋莎10秒钟齐射112枚火箭弹,摧毁了大量德军人员和物资。
  德军被其火力惊呆,一度怀疑是不是遭受了"神之天罚"。
  随着喀秋莎火箭炮大量列装苏联红军,对面的德军才正式认识了这个"姑娘"。喀秋莎巨大的威力让德军士兵颇为恐惧,德军根据她开炮时的呼啸声,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斯大林的管风琴"。
  苏联共在二战中装备了6800门喀秋莎,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上千门喀秋莎拉响了"管风琴",为法西斯送上了一曲末日丧钟。
  后来,这个美丽的"姑娘"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的武器、火力、后勤补给均不如美军,尤其是炮兵火力过弱,既无法对美军部队造成有效杀伤,也无法掩护志愿军步兵,志愿军打得很是艰苦。换装新式武器、提升炮兵火力就成为了军队建设的当务之急。
  1950年冬,四野的一个精锐步兵师,接收了从苏联进口的120门喀秋莎火箭炮。该师被改编为火箭炮兵21师,正式接受苏联方面的训练。
  21炮兵师下辖5个炮兵团,每个团装备24门喀秋莎。喀秋莎火箭炮对炮手的操作要求很高,21师在国内训练了5个月的时间,才被拉上朝鲜战场。
  见到炮兵部队到来,彭德怀很是高兴。他勉励21师官兵,要利用好这最先进、最现代化的火箭炮,给予美帝侵略者坚决打击,争取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
  但同时彭德怀也下达命令: 车辆是造价便宜,可这火箭弹太贵了,一枚要6两黄金呢,不管在什么地方作战都要经过我的批准,希望你们把她用好、保护好。
  迎来首战,大显神威
  喀秋莎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首战。
  1951年秋,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已经结束,志愿军正在与美军进行第四次战役。
  9月1日,志愿军27军对美军占领的后洞里地区发起了反击,21师203团在此战中,带着首次参战的喀秋莎大显神威。
  203团借着夜色,将全团的喀秋莎开进了炮兵阵地,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24门喀秋莎向美军阵地发起了齐射,一轮就打出去384枚炮弹。 炮弹伴随着"管风琴"的巨响,像一条条火龙飞向美军,将其防区完全覆盖,美军阵地顿时一片火海。
  向来小看志愿军火力的美军,此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随后,志愿军步兵发起了冲锋,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
  当志愿军踏上美军阵地时,同样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 整个美军阵地就像被大火烧过了一遍,到处浓烟滚滚,美军士兵尸横遍野,难怪他们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
  据战后统计,美军守在这里的两个营,有700多人直接死在了喀秋莎的炮火之下。
  喀秋莎一战成名,侥幸存活的美军士兵惊呼:"志愿军是不是使用了原子炮?"
  我军将士同样惊呼:"这炮可太厉害了,以前都是美国佬拿先进武器欺负我们,这下让他们也尝尝挨炸的滋味"。
  10月初,21师202团奉命配合47军作战。美军在之前的攻势中,占领了我军的添木洞和正洞阵地,47军正准备夺回。守在添木洞的是美军精锐的骑兵一师,通过与志愿军的多次交手,他们已摸索出了一套战法,那便是:志愿军进行炮火打击时,美军就缩在防御工事里;志愿军步兵开始冲锋时,美军便从工事中爬出,进入战壕反抗,志愿军的炮火打击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为此,202团团长与步兵商讨后,制定了一个"引蛇出洞"的战略,并获得了首长们的批准。
  发起反击的当晚,志愿军同往常一样先对美军阵地进行炮火打击,美军也与往常一样藏在工事里躲避炮火。首次打击过后,美军听到了志愿军步兵冲锋的号角后,兴冲冲地爬上了防御阵地,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迎面而来的不是志愿军步兵,而是喀秋莎呼啸的火箭弹。
  喀秋莎一轮齐射的炮火,就将美军阵地完全覆盖,美骑一师直接被炸死800多人,一时间溃不成军。志愿军步兵发起了冲锋,很快拿下了添木洞阵地。
  志愿军老战士形容道: "美军的武器比我们先进,但喀秋莎火箭炮帮了我们大忙,这东西可太猛了,一轮齐射下去,美军阵地就见不着活物了"。
  扬名上甘岭
  自此,喀秋莎开始活跃在朝鲜战场上,任何重大战役中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喀秋莎最为高光的时刻当属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美第八集团军向我军五圣山前沿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上甘岭战役打响。由于志愿军没有制空权,便只能依靠地面炮火对美军进行打击。志愿军首长下令将21师209团交给15军,由15军军长秦基伟统一指挥。
  10月19日,209团全团进入了战斗位置,15军首先使用了上百门火炮,对美军阵地进行轰击。炮火打击过后,美军从工事中钻出来,准备扛击志愿军步兵。就在此时,209团突然发起了齐射, 无数火箭弹像一道道闪电划过夜空,照亮了黄昏的天际。
  志愿军下了大本,一共进行了2轮齐射,火箭弹像雨点一样砸在美军阵地上,爆炸的火光连成了一片火海,仅十几分钟的工夫,美军阵地的防御工事就被摧毁大半。
  15军兵分两路冲击美军,很快收复了两个高地阵地,参战的15军官兵都对喀秋莎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喀秋莎火箭炮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比如火力虽强但精度不足,于是志愿军便一次集中多门喀秋莎,实行对敌火力覆盖,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再比如,喀秋莎是车载自行火炮,火箭弹发射时完全没有防护,而且火光特别明显,极易遭到敌人的"重点照顾",不适合在敌人炮火威胁较大的地方作战。
  对此,志愿军创造性地发明了"喀秋莎游击战":志愿军提前将喀秋莎布置在发射阵地上,确定敌方目标后万炮齐射,打击敌军,但最多射2轮便快速转移,让敌人炮兵和空军捕捉不到,毕竟游击战可谓是志愿军的拿手戏。
  就这样,209团多次转移,又多次发动齐射,始终贯彻"快去、猛打、快回"的方针,给予美军重大杀伤。最终,志愿军与美韩军鏖战43天,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毛主席在战后表扬了参战官兵,并着重表扬了炮兵。 毛主席称:炮兵射击猛烈,对敌杀伤巨大,是致胜的要素。
  志愿军总部还专门为21师209团发放了一面奖旗,上面写着: "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
  据美军报道称,美韩军在上甘岭战役的伤亡中,有70%是被志愿军炮火杀伤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喀秋莎火箭炮。志愿军也被喀秋莎强大的威力折服,并将其称为"炮兵之王"。
  21师部队的车号是"84",很多志愿军部队一见到"84"号车队便主动让路,鼓掌欢迎,并高呼"喀秋莎万岁",喀秋莎火箭炮在志愿军心中的地位可见一般。
  高光时刻
  喀秋莎最疯狂的时刻要属金城战役了,这是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战。
  此战,志愿军的兵力是敌人的3倍,火力是敌人的1.7倍,其中喀秋莎火箭炮更是炮弹充足。
  1953年7月,为教训拒绝停战的李承晚,志愿军万炮齐发,喀秋莎更是一下打出了数十轮齐射,整个韩军阵地陷入一片火海,韩军几乎无还手之力,志愿军牢牢地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21师在这次战斗中配合6个军行动,一共打出了69轮齐射,帮助志愿军步兵歼敌数万,夺回17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有效打击了韩伪军,促成了停战协议的达成。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军虽有海空军、武器装备、后勤等方面的优势,但美军没有类似于喀秋莎火箭炮这样的武器,美军地面部队也难以招架住喀秋莎的狂轰滥炸。相比于一次一发的美军榴弹炮,一轮16发的喀秋莎火箭炮,使志愿军一度在地面火力上占据了优势。
  从21师入朝作战开始,喀秋莎火箭炮一共歼灭了10万美韩军部队,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3年10月,火箭炮兵师21师凯旋回国,受到了百姓们的夹道欢迎。

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为何比美国都大?非洲的国家很多,不能一概而论的说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大于美国。不过在原法属非洲殖民地,法国的影响力确实很大。远超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法国的殖民政策导致的结果。古时皇帝的圣旨从京城传到广州需要几天?在这个网络信息漫天飞的时代,我们传递文件那只是瞬间的事。举例来说,就是我们中央当天下发到各地方的文件都是即发即到的,加密电传电脑传递分分钟的事儿,那我们古代皇帝下达的圣旨从北京到广为什么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斗不过一个26岁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1861年11月,北京菜市口,咸丰托孤八大臣之首肃顺被处斩立决。肃顺行刑前宁死不跪,刽子手只得将其膝盖打断,至此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因一场政变全军覆灭。回溯这段历史,我们还得先从道光皇帝如果将皇位传给恭亲王,清朝命运将会变得如何?就个人资质而言,道光的四皇子奕詝(咸丰皇帝)不如六儿子奕訢(恭亲王),这应该也没有什么争议了。如果道光传位恭亲王,大清朝真的会变得更好么?我个人的意见是,会好一些,但远不足以改变大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在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当中,最为凶险的一刻,就是历史上那一场著名而血腥的宫廷政变玄武门之变。成王败寇,鹿死谁手。李世民凭借一场惊险的权力博弈,打破了继位伦理,以杀戮铁血上位,一举完成和珅是如何成为乾隆身边红人的?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乾隆末年,所谓盛世已徒有其名。贫困人口迅速增加,西北爆发回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在中原腹地孕育,官吏之贪更是公开的秘密,贪官之首便是皇帝最宠信的和珅。追溯和珅身世便可知,他是满洲正红旗是谁出卖了毛泽东身边最早的秘书?26年后毛亲自下令彻查凶手长征传奇连载11古柏是毛泽东最早的秘书,更是毛泽东政治上的支持者。1930年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到了寻乌,并在这里作社会调查。当时,古柏是寻乌县委书记,其夫人曾碧漪负责妇女工作,夫李大钊牺牲后子女的命运如何?长子官至正部级,孙子荣获七一勋章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岁生日,既是百年风雨,百年沧桑的百年,又是波澜壮阔,无比辉煌的百年,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致敬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先生红军团长河南当马夫8年无人知,1959年,毛主席点名带其进京1959年某日,河南省林县各个村庄里响起了广播,广播里说从北京来了两位干部,他们此行是寻找一位红军的老团长。这个消息一出,村里就炸开了锅,村民们纷纷猜想谁是那个红军团团长。林县之下唐朝和宋朝相距只有短短的53年,但为何感觉像是隔了好几百年?唐宋之间的确只隔了53年,可这半个世纪里,中华百姓却经历了五代十国,群雄割据的大分裂时代,政权不断更迭,战火四起,给人一种唐宋之间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混乱岁月的错觉。唐朝覆灭之后,中原为什么我们还是一直痛恨日本人?我们中国近代史是一段非常屈辱不堪回首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封闭二百余年的中国大门在英法两国的枪炮之下轰然倒塌,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被列强侵略蹂躏,资源被肆意掠夺,同胞被
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92岁老兵过节了,他对后辈这样说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作者张娅子刘浩世界缤纷,记者眼睛要看正义和平,中国富强,记者节快乐!92岁的战地记者张崇岫在第22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写下对新时代记者的寄语,此黄埔生联共抗日,却被李品仙通缉,无奈将4000人马交给了新四军人其实都是很复杂的,这一点在历史上被无数次证明过,能够在一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的人只是算少数,大部分人属于随波逐流,走到哪算哪也没有个准确的目标,就比如说黄埔六期生盛子瑾。盛子瑾这个古代,你最佩服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狗头军师的由来是什么呢?狗头军师这个词听起来它有很多的戏谑意味。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极其口语化的词竟然是一个成语。那么既然是成语,必然有它的来历和典故。狗头军师这个成语究竟什么来历?有什么历史背景商朝灭亡后,其族人都跑到哪里去了?商灭亡后,其大部分国人失去了土地,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只好做生意去,因此当时做生意的人大部分都是商人,后来就把做生意这个职业称为商人,他们的职业则称为商业。另有一部分商的国人,在周灭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难道诸葛亮那么怕郭嘉吗?对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后人多有评价。在曹操阵营中的谋士,有很多人推崇郭嘉。甚至有一些人对照诸葛亮,说出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话。似乎是说,如果不是郭嘉早死,诸葛亮就可能不会出世一般。那为什么有大秦,大汉,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其他王朝没大字?我认为大秦是因为创立大一统之国,开天劈地,前无古人,以此为大,无可厚非。况且秦国本身有500之基。而大汉丶大唐丶大宋丶大明丶大清,都是大一统超过百年以上丶至少二百年到四百年左右的国按例巡抚受总督节制,但巡抚若有此兼衔,就不必看总督的脸色清代总督和巡抚哪个权力大,他们之间是否是隶属关系?这是读者朋友给御史提出的一个问题,希望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其实,御史之前写过很多清代督抚的文章,总数应该不下于二十篇了。关于这抗美援朝最可恶的叛徒,造成我军6700余人伤亡,他的结局如何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我军阵营里有一名战士叛变了,他的叛变造成我军王牌部队6700余名战士的伤亡,这也是万岁军战斗史上的一个污点,这名叛徒是谁?他为何这么做?他又落得怎样的下场?张治中回忆江渭清借钱往事,毛泽东笑当中证人现在连本带利偿还毛泽东前言江渭清是湖南省平江县人,算是毛泽东的同乡。他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清圣祖康熙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有道明君,他就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8岁登基,14岁亲政,平三藩收台湾三征葛尔丹,奠定了后世中国的版图,同时也为中国人口基数发挥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