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百年前感动中国的乡村教育家曹梦岐

  曾经在鲁迅书信中看到"曹聚仁"这个名字。不久前在浙江旅行,当地朋友领到一处偏僻村庄,村名"聚仁村",果然是曹聚仁故里。
  聚仁村是三村合并后的新名,自然是借了曹聚仁的影响。然而在当地,更有名也更被纪念的是他父亲曹梦岐。
  曹家祖籍金华洞井,明代迁居浦江刘源溪。山谷中的小村落, 凋敝败坏,百姓谚曰:"刘源溪,直拢统,没个秀才种。"
  曹家数百年间种田,梦岐先生是第一个读书人,凭聪慧与勤奋成一乡"通儒"。因无当地士籍,又无钱送礼,应试被赶出考场。负宗谱到原籍赶考,以第一名秀才压倒全场士子,震动四邻乡里。因为祖籍毕竟不在当地,只能算半个当地人,百姓遂改谚为"刘源溪,直拢统,半个秀才种"。
  次年,曹梦岐上省应举未中,却开了眼界,接受维新观点,不再属意仕途,决心走育人救国之路,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回乡后即着手办学:砍伐自家橘园作校基;奔走四方敦请高师;设计制作黑板、课桌椅,买教具……致方圆几十里农家子女第一次走进了学校。随着学生不断增加,又不断加盖楼堂,以致把给儿子结婚准备的新房作为学生宿舍和膳厅。
  以校长之职兼教国文和历史,操理教学排课、学生品行学业考核、内外治安,乃至打早鼓、敲夜梆、上下课摇铃。与此同时,劳作农事,锄、镰、犁、耙皆是一把好手。以身教倡导学生绝不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无把尿勺"。除并重音乐、美术、手工外,每周有两个半天劳动课,作正课评分。亲自带领学生抬石打夯,砌堰垒堤,栽竹木,育果树,推广种糖熬糖技术……学校弟子课外能放牛、割草、砍柴、养蚕,农忙能插秧、割麦、耕田、车水。而全校历年的毕业升学率,是临近几所小学中最高的。
  多少年后,有人将曹梦岐与在其之后25年创办师范的陶行知加以比较:曹梦岐是乡村生长,带泥土气息的陶行知;陶行知是漂洋过海,吃过洋面包的曹梦岐。二者着眼乡村文化,注重生活教育,知而后行,行而后知,知行合一,是完全一致的。
  不仅如此, 一介书生曹梦岐,还时常带领高年级学生毁烟馆、砸赌窑、搬菩萨、拆除"天地君亲师"牌位;鼓动禁赌、烟,禁杀耕牛、砍树苗;废跪拜、买卖婚姻、养奴蓄婢;劝男人剪辫、女子放脚、破除迷信、儿童读书……持之不懈,居然使当地烟赌销声,盗娼匿迹,狭路埋伏打算加害他的歹徒尖刀落地,跪地求恕,自此痛改前非,成了他的义务"保镖"。
  几十年间,一个"烟赌地痞的世界",逐渐被改变成一个"文化水准最高的乡村"(《曹聚仁与女儿的谈话》),周围几十里成为开良风新俗之先的一方水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曹梦岐已耗尽心血,年仅54岁英年早逝。一生计弟子三千,亲炙训悔者千余,许多人走出梅溪,走出浙江,以杰出成就获得巨大声誉。弥留之际,师生围立,高唱校歌,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长在歌声中安然远去。
  聚仁村山清水秀,梅溪在苍翠的青山中潺潺流过,历经四百年风雨的廊桥长卧其上,桥头数人方可合抱的古树依旧苍劲。村子最高处是一座独立的山峰:挂钟尖。峰顶有文昌阁,香烟缭绕,仿若一种暗示或隐喻。曹梦岐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像盛炽的香火,闪耀在一代代人的心头,依旧在远近传扬。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倾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爱因斯坦);"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托尔斯泰);"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一种爱"(歌德),所有这些大师应该都不知道遥远东方山谷中的这位耿介、执着、勤勉、对世界而言寂寂无闻的乡间教师,但他却足以当得起所有这些大师对奉献者、革新者、改造者的描述和肯定。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不仅因为文明本身有其内在的延续性,还因为有着无数曹梦岐这样的使文明香火永不熄灭的传承者。(陈世旭)

解放战争时,林彪的代号101,粟裕的代号502,毛主席的代号是什么1947年6月8日一早,国民党的飞机开始对陕北一个叫王家湾的小村庄进行疯狂轰炸,与此同时,上万名国民党兵力也正在向王家湾一带紧急开进,而就在这危急之时,村子内的一个破房子里却突然响鸦片战争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鸦片战争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关于鸦片战争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目前学术界仍在争论。就我个人而言,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必然。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中是1840年爆发的,在这场战争中大清荀罃被俘楚国9年,这样的人,咋还成为晋终结楚霸的头号功臣?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荀罃,荀首之子,前597年邲之战被俘,在楚国做了9年阶下囚,前588年返国。荀首死,荀楚国太子疑案遗腹子真假,引发东林浙党全面博弈!万历如何做万历三十一年九月初三,京师细雨绵绵。湖广巡抚赵可怀的侦讯结果终于送到了通政司,通政使沈子木拿着报告,一路小跑进了内阁首辅官邸相公,有了有了!好,这下老夫可将东林一网打尽沈一贯暗暗攥为了能够尽快被灭掉,这几个国家也是拼了,争先恐后地帮助秦国战国时期有这样七兄弟,虽然都是同一个老爸,但却互相看不顺眼,闲来无事就干架玩儿。有时是一对一单挑,有时是多对一群殴。其中有一个叫秦国的,非常豪横,时不时地就一个人单挑其他好几个,还夏朝昆吾氏的家乡在中埃及Minya的附近发现殷商重新整理王亥至盘庚的数据库(9)商汤灭的是什么夏朝?(4)Inscription引言接着上篇我在推理辨析过程中意外遇到疑似金字塔古王国时代胡夫家族的后裔昆吾氏。刚好我也要谈先秦08建立在血缘基石上的封建制西周,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就是封建制。封建制实际上是一种以血缘为尺度进行的封建。中国文化因为它独特的地理条件,从新石器时期以来,它的农耕文明就诞生在这样一个四季分明的东亚大陆季风气寻山东潍坊籍烈士王启山后人,他在平津战役牺牲,静待亲人为烈士寻亲,为烈士安魂。日前,头条寻人寻找烈士后人项目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合作,借助今日头条的技术优势,既征集平津战役失联烈士的线索,也为英烈墙上尚未联系到亲人的5000多名烈士寻找后巴基斯坦拥有核武的艰辛之路和拥核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已经不仅局限于五常,包括印度以色列朝鲜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南非在内的七国也拥有或曾经拥有过核武器。他们获取核武器的方为保护秘密十四年装哑巴,老红军战士何木林的传奇故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1月3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分成三路对仍驻留在贵州的国民党发起进攻,21日解放遵义城。消息传到了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的一个村子里,村妇曾宗东方传奇邵逸夫说起霍元甲上海滩,在80年代的中国大陆,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80年代初,电视悄然走进千家万户,而许文强,霍元甲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都知道,这些是香港电视连
1955年授衔时他已经离休,上级想到他的贡献授予他中将军衔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军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便是政治工作。1927年9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在江西永新县进行改编,这一次的林徽因怼她,张爱玲讽刺她,鲁迅也瞧不起她,他们为何看不惯冰心当封建帝制被推翻,人们的思想一下子变得开放了起来。在民国时期,有过一段百家争鸣的时期。文化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涌现出大量杰出的文人学者。鲁迅林徽因张爱玲冰心杨绛陆小曼徐志摩文人大佬们1967年,一英国人带2只老鼠出境,周总理得知后立即下令彻查1967年夏天,首都公安敌特处报给周总理一则消息,乍一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消息说广东白云机场的工作人员拦下了一个叫乔治瓦特的英国人,他在箱子里偷运了两只老鼠。可是这两只老鼠,牵出了乾隆驾崩仅15天,嘉庆就立刻杀死和珅,他又是如何对待纪晓岚的?我想大家肯定都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个电视剧吧,这个里面为我们描述了君臣三人之间的趣事。在这个电视剧中和珅并不是一个正面形象,和珅是个爱财之人,可是乾隆皇帝并没有因为和珅的缺点而处理明朝开国将军蓝玉有多厉害,为何说只要他活着,朱棣就不敢造反?历史上的开国君主各有各的特点,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跟随他打天下的人全都杀了。因为他知道功高盖主,所以才会有之前,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一系列前车之鉴。在明朝的开国军人偶遇一匹病马,从此结下奇缘,临终前留下遗愿与马合葬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顺应形势的发展,决定扩充骑兵部队,壮大骑兵力量。东北内蒙一带牧区的民众得知骑兵师要扩编,都非常高兴,纷纷把好马献了出来,其中有不少马是良马杂交的汲黯我的理想就是怼天怼地对空气,怼完皇帝怼公卿汲黯的先祖是卫国贵族,世代荣任卿大夫之职,汲黯凭借祖荫,汉景帝时,被保举为太子洗马。洗马先马,不是拿着个大抹布给马洗刷身子的杂役,而是太子仪仗队的先行官。你让老牌贵族天天刷马屁股,周总理临终前,留给叶剑英一张白纸,叶帅看后我要完成总理遗愿前言周恩来与叶剑英最早相识于黄埔军官学校。从1924年开始共事,到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两人的友谊整整持续了52年。图丨周总理和叶剑英合影周恩来支持叶剑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抗美援朝,志愿军牺牲的高级将领有四名,他们都是谁?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这场战争不仅奠定了新中国国防安全的基础,更向世界宣示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政权将真正屹立于世界东方。战后被张爱玲讽刺,被林徽因怼,被鲁迅瞧不起,为何她们都看不惯冰心民国是我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段时期,有十里洋场繁华都市的灯火上海,也有饿殍遍野战火纷飞的悲惨世界。正是在这样的冲突交织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才子大家。在那段时期,而除了有老舍巴金鲁迅金国给宋朝带来靖康之耻,南宋是如何报复的?700万金人只剩10万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在北题壁此诗出自宋徽宗之手,作于靖康之变后的冬季。曾经的帝王如今沦为他人的奴隶,身居破屋,远离家乡,倍受凌辱,却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