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拉德布鲁赫具有内疚之心的法律人

  在当代法律史上,特别是法律思想史上,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是一位举世公认的法学大师。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富有魅力,既有丰富阅历又有执着追求,既有鬼才般的学识又有充满人性的气息。不过,在他身上,有许多有待我们去揭开的谜。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如果要一探究竟,不妨去读德国著名法哲学家阿图尔·考夫曼所著的《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法律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作者以灵动的文笔对拉德布鲁赫的一生进行了独特深刻的记录,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栩栩如生的拉德布鲁赫形象:一位把学问与人生圆融一体的哲人。
  1
  《拉德布鲁赫公式》,中国政法大学逻辑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洪著   1945年的夏天,考夫曼来到海德堡大学法学院求学,在法学院院长办公室第一次遇见拉德布鲁赫。在考夫曼的记忆中,拉德布鲁赫的神情表现出生命跳动的睿智,有一种令人不可抵御的魅力,声调中带有善的宽和,这种善来自坚强的、洞悉万类的灵魂。而且,拉德布鲁赫在接见和告别时都主动站起来同考夫曼握手,这种发自肺腑的态度让考夫曼下决心一定得听这位老人的课程。从此,考夫曼以选修《法学导论》为开端,开启了他的学术生涯。   我们当然不能忽略拉德布鲁赫作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存在。拉德布鲁赫于1878年11月21日出生在吕贝克,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吕贝克的卡塔琳娜中学上学期间,拉德布鲁赫接受了扎实的人文主义教育,由此他就获得了整个拉丁文化、在一定限度内也属于希腊文化的人生。在慕尼黑学习期间,他把主要精力花在读课外读物上,之后转学到莱比锡,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听到了李斯特的名字,看了李斯特的刑法学教科书,由此选择了自己的职业道路。   此后,在海德堡的第一个十年间,拉德布鲁赫虽然过得有点艰难,与许多人搞不好关系,职业路途受阻,但也并不都是如此暗淡:通过学术圈认识了韦伯,两本对拉德布鲁赫法学思想非常重要的著作出版,即《法学导论》和《法哲学纲要》;教学活动也颇有成效,不仅丢掉讲稿,将每一次授课变成一次紧张的冒险,变成一次即兴的发挥,而且因其语言的优美和古典式的单纯而使听众有一种难忘的享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拉德布鲁赫从1916年到1918年上了战场,战后前往基尔任教。至于拉德布鲁赫为何要成为社会主义者,他自己总结道:"然而,那种对优越地位的警醒,作为一种折磨,一种负疚,一种内在的矛盾,活生生地存在于个人身上,因而就有效地孕育着个人的社会同情心和社会奉献感。"   对于拉德布鲁赫身兼教授和社会主义者这样一个复合身份,考夫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还有谁曾经像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那样对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张力有如此深刻的体验,还有谁曾经对此有如此令人信服的生活经历!他加入社会民主党的日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长期以来决心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   2
  1933年5月9日,拉德布鲁赫被解除教职,此后专心写作费尔巴哈传记和其他著作。面对独裁的年代,虽然他在国外的声望愈发增长,但在国内却陷入了精神隔绝的状态,这种隔绝与其渴求谈话和喜好讨论的天性极端矛盾。而在这种精神流放的期间,他又遭受了几乎难以承受的命运打击。1939年、1942年,拉德布鲁赫先后失去了仅有的两个子女,女儿雷娜特和儿子安塞尔姆,两人的墓地位于海德堡山地公墓,拉德布鲁赫1949年去世后也安葬于此。   拉德布鲁赫并未被巨大的不幸所压倒,他以顽强的意志,从悲痛中恢复过来,重新集中精神"清点他的思想的存在"。不得不说的是,考夫曼反复追寻拉德布鲁赫为何没有移居国外,或许唯有一个原因令人信服,那就是拉德布鲁赫之形式(格调)完美的著作,只能用德语写成。由此让我们看到了拉德布鲁赫身上的国家情怀,他只属于德国。   拉德布鲁赫的政治活动属于其人生事件中比较特别的一部分。1920年3月13日,德国发生了卡普政变,拉德布鲁赫试图阻止政变而被拘留,直至卡普政权垮台后被释放。由于在这一政变中的表现,拉德布鲁赫在1920年6月6日的德国议会选举中被选为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唯一的法学家代表。虽然拉德布鲁赫热情地投入到议会工作之中,不过对议会的喧嚷却感到有些沮丧。   经时任总统艾伯特的举荐,拉德布鲁赫于1921年被提任司法部长之职。虽然担任司法部长不足15个月,但是拉德布鲁赫还是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通过《妇女司法官特准法》的立法动议,表达他对妇女参与司法的认可与肯定;其立法工作的中心是刑法改革,他亲自完成的1922年《拉德布鲁赫草案》中,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废除死刑、监禁刑和名誉刑,理由是这些刑罚只有在报复理念中才能找到根据,而草案坚持的矫正思想却不需要。因为刑罚的目标是:被执行刑罚的人"不应作为羞辱者,而应作为悔过者"重返社会。   魏玛民主立宪国家时期,拉德布鲁赫以学者身份参与政治生活,体现在他建立了"法哲学政党论"学说。他认为,法必须服务于这样的个人:它必须使人能够有伦理性,让人的自由得到实现;一项法规(秩序),如果只想为公共福利服务,却拒绝为个人利益作任何辩护,那它也就根本不可能要求获得法之名分;面对魏玛民主之选票民主、选民冲动投票等弊端,必须用议会制来保障;公民教育是培养人具有为民主宪政国担当责任之善的必要前提,这些善即:祖国之爱、共同体感、法律感、社会感。   3
  毋庸置疑的是,学术生涯属于拉德布鲁赫人生事件中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他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法学大师的重要篇章。   《法律智慧警句集》,是从拉德布鲁赫全集中摘选出来的,蕴含丰富的有关法的智慧格言和格言式的智慧。   拉德布鲁赫的一生总是面临这样的处境:他从未失去对法律学术的疏离关系,总是保持作为"具有内疚之心的法律职业人"的品质;他既不是一个实证主义者,也不是一个自然法学者,他总是同时属于两者,但随时又各有侧重,因而归根到底是超越于自然法和实证法主义的。在他看来,正确的东西从来不仅仅存在于实在法律规范之中,不仅仅存在于超实证的自然法规范之中,而且也存在于实在性与正确性内容间的互动关系之中,存在于两者的契合过程之中。刑法的发展要跨过以前的刑法,刑法的完善不是要汇编一部更好的刑法,而是要汇编一部比刑法更好的矫正-保障法,一部比刑法更明智、也更有人情味的法。   1926年,拉德布鲁赫重回海德堡大学任教;1945年,拉德布鲁赫就任海德堡大学法学院院长。刑法并非拉德布鲁赫的主业,其刑法学论著建立在"边缘学科"上,既属于哲学、心理学,也属历史和文化学,而摆在第一位的,还是他的法哲学。探寻他的法哲学,不妨从法概念出发。在拉德布鲁赫的眼里,"法概念"被称为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关涉价值的现实的概念,它具有为价值服务的意思。法就是具有为法价值、法理念服务这个意思的现实。因此,法概念是指向法理念的……法在其内容上无论会怎样不公正地形成,它都总是要通过其纯粹的定在来实现某种目的,即:法的安定性目的。"将法的理念实质化才是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的核心。   参加过一战的拉德布鲁赫反对战争的态度极其鲜明:"战争,由于其自始至终遵循自身的逻辑,那么它本身在伦理上就行不通。"如何维护世界和平,拉德布鲁赫认为,需要创建世界法及与此相关联的国际机构,这个使命首先就落在了法律职业人的肩上;"特别是对其(法律职业人)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我们人类安身立命的这个星球上,到底是应由偶然性统治着,还是应由理性统治着。"   4
  对拉德布鲁赫的一生给予评价,无疑是一个难题。考夫曼以非凡的信心和勇气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拉德布鲁赫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是一位学者,是一位伟人。作为人道主义者,他信奉共济会的理想:宽容、理性、完美、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学者,他从不提出廉价的答案,他所看到的是事物的多重交织,是问题的难点,是没有除尽的余数,他的使命就在于理性地揭示最终的矛盾,而不是陷入其非理性的迷雾之中;作为伟人,他靠自己的知性和理性、性情和灵魂而坦然面对这个世界。就立法而言,他通过他称为"边缘上的侵犯"的方式,把法从纯粹的法律领域发掘出来,并将其安放在更大的文化、历史、政治和宗教的关联之中。   无论是卡尔·恩吉施在拉德布鲁赫的葬礼上把他称为一颗"最亮的恒星",还是在此之前,施塔德繆勒称赞他"大概是德国在世的法学家中最伟大的人物",应该都不为过。   作为拉德布鲁赫的关门弟子,考夫曼对拉德布鲁赫的生活、为人与为学了如指掌,加之其有高屋建瓴的视野、高超的概括与精到的评述能力,由他来为拉德布鲁赫撰写学术评传最为恰当。正是随着考夫曼细腻而又生动的笔触引领,我们一步一步接近拉德布鲁赫这位大彻大悟的哲人,走进他鲜为人知的生活和心灵的世界,以及他深邃而又富有灵性的法律思想;也为我们解开了诸多谜团:相对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价值学说,法哲学该怎么渗透到部门法的研究中去,如何才能造就对法律的深刻洞见和超人的智慧,面对人生不幸该如何解脱释放等等。   在拉德布鲁赫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法学思想家,一位心灵导师,一位充满着法律与人生智慧的智者,这也是至今仍有无数学者痴迷拉德布鲁赫的主要原因。

抗美援朝时期,美国为何宁愿停战也不使用原子弹?绝非心慈手软二战末期,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枚原子弹,霎时间,数十万人死于非命,广岛长崎成了尸山火海,日本天皇只能选择投降。没过几年,朝鲜战争爆发,在中朝军队的顽强抵抗之下,美国以及联合国军遭到重民国第六位大总统曹锟在我们学习整个民国历史的过程中,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他们或多或少扮演了整个民国历史进程中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是其中有一位,我们比较容易忽略的,但是又始终贯穿其中的人物,那就是民击退奥古斯都恺撒军队的努比亚女王阿玛尼里纳斯女王指挥古库什王国的士兵,成功地抵抗了罗马人的统治。从公元前25年到21年,库什王国的女王,成功地完成了她那个时代许多男性领袖都做不到的事情击退罗马人的入侵。在阿玛尼里胡友松,27岁嫁给76岁的李宗仁,三年后守寡一生,终收获别样幸福27岁,胡友松才尝到被爱被呵护的感觉,可是他已年迈,76岁的老人,足以做她爷爷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胡友松曾经是一个被人狠狠爱过的女人,全方位,无死角,她希望能直到永远,可少年史记本纪篇之四褒姒的身世之谜一代艳后是不是红颜祸水?内容涉及原著卷目夏本纪周本纪话说夏朝从第一个国君启开始,传了很多代,期间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至少太史公没写),一直到一个叫孔甲的国君登基。这个国君荒淫无道,不受爱戴。我们这个故事就16岁少年瞒着父母参军,18年后成副司令返乡,母亲长官你找谁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一路朝着湖北方向进发,部队里的人都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可是第3纵队副司令郑国仲却有些心事重重,因为湖北正是他阔别已久的家乡。郑国仲自从18年前离家首炸水门桥的电影原型是他,98岁了!导语长安君(IDchanganj)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正在热映志愿军战士三炸水门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修一次,我们就炸一次只要桥在,我们的任务就还在你知道吗?电影的原型第一次炸水25岁的红军女烈士,被捕时将文件吞进肚子,敌人对她开膛破肚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涌现出来许多大义凛然的英雄人物,其中不乏巾帼英雄。2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然而红军女战士唐义贞的生命就定格在了25岁。1935年1月的一天,唐义贞被国民党36李聚奎上将正在办公,岗哨报告说有位老乡找他,将军说什么人?李聚奎上将正在办公岗哨,报告说大门外有位甘肃来的老乡找他,将军思忖我在甘肃没有亲戚啊,这是何人来找他呢?但是不管是什么人?既然来找我,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我得出门迎接一下,小心怠慢了为什么戊戌事变后,慈禧太后没有废黜光绪帝?其实原因很复杂慈禧为什么不废掉光绪帝西元1898年9月下旬,慈禧太后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戊戌事变。这一事变意味着百日维新运动的失败。同时,慈禧太后宣布重新垂帘听政。并且慈禧太后一度打算废黜光绪帝,商朝灭亡的原因,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纣王一直不征讨周国古公亶父迁岐后,周人一直臣服于商,但姬昌晚年自封为王,公然反叛商朝,那么商纣王为何不出兵平叛?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纣王为何能够忍受姬昌称王?周文王去世两年,姬发(周武王)率兵伐纣,
山西党组织的创始人,短暂而永恒的爱情,可歌可泣由范志博辛柏青联袂出演的电影情归陶然亭描写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高君宇和石评梅的红色爱情故事,真实再现了我党早期领导人高君宇石评梅短暂而光辉的革命人生,艺术的刻画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代1985年,山西老农拿一张烂纸索要1100万,核实后政府立即全额兑现1985年,一位穿着破烂的老农,开口就向政府索要1100万法币,政府人员看着他手中的欠条,立马进行了审核,不久之后将欠款全额交给了他。这张欠条上面究竟写了什么,老农又是如何得到这张山西74岁老汉游玩北京,却被中央专人接走,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1995年,一位74岁的老人和家人前往北京游玩,顺便见一下自己的老朋友们。一行人到了北京后,阔别多年的几位老友,已在车站等候,几人一见面就相拥在一起,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他们意气风发1981中美联合国交锋,中国接连投出16轮反对票,邓小平一否到底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在美国旧金山的签订,宣告联合国正式成立。这个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解决国际间复杂问题,促进全人类人权建设为宗旨约翰古迪纳夫54岁失业,97岁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我们每天开心刷着微信随时随地打开视频观看聊天,都离不开WiFi!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从未看得见摸得着的奇妙东西!还有,当我们随时拿出笔记本办公,却不曾担心手机没电我们人类祖先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什么选择在17万年前穿上衣服?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穿衣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穿衣服跑来跑去是不正常的。也许只有神经病才会做这种事情。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类的祖先很久以前其实并没有穿衣服。他们总是赤身裸体。直到金灿灿的鸷鸟讲述着秦人的故事鸷鸟形金饰片四鸟纹金饰片金饰片兽面纹盾形金饰片盘龙纹金饰片口唇纹鳞形金饰片目云纹圭形金饰片目云纹窃曲形金饰片先秦时的文物,给人的印象总是青铜器居多,青铜鼎青铜簋青铜盉青铜敦青铜器造湖北一老人借给红军400大洋,孙子拿欠条讨要,最终还了多少钱?我们都说借钱,借的其实是情义,来往的是人情。抗战时期军民鱼水情浓厚,人民经常拿着米面粮油补贴共产党,但是人家拿着欠条登上政府大门讨要的事,你听说过吗?你肯定也觉得不可思议,多少年前6700余人被1人害死白白牺牲,志愿军38军兵败白马山,发生了什么1952年10月3号,南韩白马山阵地上,驻守的南韩士兵忽然发现,有一名志愿军军官举起双手,正朝自己走来。负责警戒的南韩士兵立刻冲了上去,将这把军官拘押,随后便被南韩政府,利用飞机紧北京导游说鲁迅夫人是朱安,上海导游说夫人是许广平。谁说的对?从某种意义上讲京沪两地的导游说的都没有错。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一生曾经有两位夫人,一位叫朱安,另一个就是许广平。朱安很大程度上是鲁迅先生名义上的夫人,而没有实际婚姻意义。朱安嫁到周家广西农民上山采药迷路,发现美军52年前失踪战机,美总统写信道谢1996年10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瑶族自治乡高寨的两名村民看这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两人一拍即合,动身前往了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北邻的黑冲峰山崖间采摘药材。正午时分,两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