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二氧化硫教学案例反思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过程
  [新课的引入]:由新、旧报纸的颜色对比引出学习的内容--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集满二氧化硫的试管并演示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现象。
  [小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屏幕展示}
  [过渡]:以上是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来认识和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投影展示)
  [演示实验]:把溶有二氧化硫的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变红)为什么变红?(学生回答:说明溶液显酸性)
  [教师]:由此看出二氧化硫除了能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投影展示]1、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教师]酸性氧化物有哪些性质呢?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学生]能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教师]请同学们书写出二氧化硫与水、与氢氧化钠、与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练习
  与水反应:SO2+H2OH2SO3
  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Na2O=Na2SO3
  [过渡]:二氧化硫除了以上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再来做一组实验。
  [教师]:介绍装置中的试剂,当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溴水、KMnO4溶液、品红溶液时,观察它们溶液的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
  [教师]:是什么性质导致了上述溶液颜色的变化呢?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溴单质和高锰酸钾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分别同入到它们的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呢?如果是,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它的变化?
  [学生]向褪色的溶液里面加入可溶性钡盐,再加稀盐酸,如果有不溶于酸的沉淀产生,说明生成的硫酸钡,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硫中+4价的硫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演示]在褪色的溴水中滴加氯化钡和盐酸
  [屏幕展示]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
  2、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教师]结合刚才的实验现象,请
  同学们写出溴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练习
  [教师]讲评
  [屏幕展示]二氧化硫与溴水的`反应
  [总结]二氧化硫易被卤素单质、高锰酸钾、硝酸、氧气等氧化剂氧化。
  [教师]指导看书,归纳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制硫酸。
  [屏幕展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既然+4价的硫化合价可以升高,那么能否降低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屏幕展示]、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过渡]前面分析了溴水与高锰酸钾褪色现象,那么品红溶液的褪色原理是否也与溴单质、高锰酸钾溶液一样呢?下面对其加热,请同学们观察现象
  [演示实验]对褪色的品红溶液进行加热
  [教师]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投影]现象: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颜色褪去,加热又恢复成原来的颜色。
  [结论]说明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但生成物不稳定。
  [投影]二氧化硫的漂白的特点
  [投影展示]
  [讨论]
  [练习]投影展示
  六、教学反思:
  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实现了将实验探究学习引入了常规教学,在课件制作上导航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内容,有引航功能,使网络学习者不至于迷航;课件交互性良好,促进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教材之间的交互。而且,借助网络,不仅加大了课堂的密度和容量,而且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实验观察一个个表格的讨论与分析中掌握了学习非金属族的学习方法。

第2节ampnbspampnbsp营养物质的作用(第2课时)第2节ampnbspampnbsp营养物质的作用(第2课时)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第2课时)课程导入一日三餐使得我们从食物中获取了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例如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等,它们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基础。每一种营养物质在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二学习目七年级生物人的生殖第二节人的生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外界空气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概述外界空气与肺泡内气体交换的过程(2)能描述呼吸运动的概念及外界空气与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原理(3)了解肺活量的概念(4)通过测量胸围差,了解在科学研究中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一知识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一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教学重点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呼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背景和意义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知识之后,进一步通过学习人和动物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细胞是植物体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本节内容在本单元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并说出花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探究花中哪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能力目标1观察和解剖花的结构,让学生掌握生物学观察的常用方法。2通过制作第一节ampnbspampnbsp植物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种子的结构。2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技能目标分析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情感目标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二教学重点重点1描述种子的结构。2探究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导学案教学目标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重点和难点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一实验绿叶在光第三章ampnbsp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ampnbspampnbsp学案(第二课时)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在体内是怎样运输的?2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3绿色植物是怎样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学习内容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户外拓展游戏活动教案户外活动的历史,最早可追述到18世纪的欧洲。据史料记载,法国著名科学家德索修尔为探索高山植物资源,渴望能有人帮他克服当时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险阻登上阿尔卑斯山顶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户外中班体育踢足球教案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踢足球一活动目标1锻炼幼儿的手腿脚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肌肉的力量与关节的柔韧性。2发展幼儿单脚站立单脚踢球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二活动准备若干个足球几个弓形门一些细创意美术一根线变变变教案设计汇总创意美术一根线变变变教案篇一线条变变变活动目标1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能力2能根据简单的各种线条(波浪线弧线锯齿线直线等)结合生活经验编述故事活动准备1一开画纸1张画上两红蜻蜓教案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日本著名的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34拍宫调式,共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自然流畅,感情司马光的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教学重点难二年级春天来了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春晓,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情绪2学会用稍快兴奋地声音演唱郊游,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3通过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配乐诗朗诵编唱古诗等音分数应用题教案设计资料教学目标1掌握解题思路。2会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3培养探索精神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教学软件(幼儿园游戏教案玩水乐学校多开设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扩展幼儿的思维,以下是幼儿园游戏教案玩水乐,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初步建立对水的感觉经验(水是流动的)。2通过现有的玩水工具知道哪些工具能盛水,2017关于幼儿园小班数字教案导语幼儿园小班数字教案目的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活动目标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园小班第一周教案小班的学生在第一周还不适应学校的生活,那么相关的教案应该如何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教学教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幼儿园小班第一周教案一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2体验开毛线团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表现一团一团的毛线团。2借助儿歌语言和动作,感知用曲线的轨迹表现毛线团。3敢用多种色彩来表现毛线团,养成正确取笔放笔的好习惯。4培养幼儿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