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复习

  【本章考点】
  一、地形部分
  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二、气候部分
  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三、河流和湖泊
  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
  【典型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例1]读沿东经89 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注明。
  (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盆地。
  (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
  (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
  【命题意图】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 的地势剖面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
  【易错分析】 不会判读地形剖面图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沿东经89 的我国地形地物的分布不熟悉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 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 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新疆和西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答案】 (1)略 (2)准噶尔 吐鲁番 塔里木 (3)青藏 雅鲁藏布 (4)印度 孟加拉
  [例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勾绘出黄河下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用字母a、b分别注明。并指出a是____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__平原。
  (2)黄河上游干流沿岸工业、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简述近30年,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命题意图】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图、填充地图及综合表述能力、概括能力,具体通过考查黄河水系来考查上述能力。
  【易错分析】 对黄河沿岸的地物的分布不够熟悉是易出错的原因之一,此外,回答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时,易偏离题意。
  【解题思路】 解题时,首先应分清黄河上中下游,然后按题目要求回答第(1)、(2)小题。第(3)小题要从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易患水灾和下游旱季断流两个方面作答即可。本题还要注意在勾绘范围时,线条要肯定,范围要准确或尽可能准确。
  【答案】 (1)图略 宁夏或银川 河套(两者顺序应与图一致)
  (2)兰州 白银 银川 石嘴山 乌海 包头(答出任何三个均可)
  (3)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形成"地上河",汛期水患威胁严重;以及沿岸次生盐碱化等。治理除加固堤防、营造护堤林等外,应加大对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关键在于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旱季断流,严重危及有关河段工、农业,甚至生活用水的供应。要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强黄河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
  【基础测评】
  试题总体设计说明:本套试题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综合考查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这套试题难易程度比例为低 中 高 3 5 2,便于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的知识整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西北部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d.约占全国面积的1/4
  【解析】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答案】 d
  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解析】 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因此高原上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所以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的写照。
  【答案】 a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
  【解析】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而其他盆地如四川盆地,海拔在500米左右。
  【答案】 a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解析】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确如北朝民歌所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荣景象。
  【答案】 d
  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高原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解析】 黄土高原面积,不如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但以深厚的黄土层而得名,又因植被条件差,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阴山在内蒙古高原内部。
  【答案】 b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东风
  【解析】 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
  【答案】 b
  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解析】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答案】 b
  8.长江三峡位于(  )
  a.川鄂两省交界b.川滇两省交界c.渝鄂交界d.川渝交界
  【解析】 重庆直辖市的建立,标志着长江三峡由地处原四川省与湖北省两省交界变成渝鄂交界。
  【答案】 c
  9.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  )
  a.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
  b.支流东北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
  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解析】 长江中游河段接纳南侧的两大湖系——洞庭湖和鄱阳湖湖系,北侧有汉江注入,由于其干流呈东西向,支流呈南北向,所以随雨带由南向北逐渐推移,南侧湖系、长江干流和北侧汉江依次进入汛期,时间相对错开,对长江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
  【答案】 d
  10.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解析】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答案】 a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发电b.灌溉c.防洪d.抗旱
  【解析】 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湖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进入本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洪灾。因此,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答案】 c
  12.下列省区中,煤、铁、石油储量都很丰富的是(  )
  a.吉林、四川 b.辽宁、河北c.山西、湖南d.江西、山东
  【解析】 辽宁省境内有阜新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河北省境内有开滦、峰峰煤矿、迁安铁矿、华北油田。
  【答案】 b
  13.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
  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解析】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另一方面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有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乱采滥挖,破坏环境;共生矿多,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给更加严峻,如石油进口日益增多就是一例。
  【答案】 b
  14.下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
  a.水能 b.煤炭c.石油 d.铁矿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我国铁矿资源的分布,如沿长江上、中、下游依次有四川省攀枝花铁矿、湖北省大冶铁矿和安徽省马鞍山铁矿,北方地区也有辽宁省的鞍山—本溪铁矿、河北省迁安铁矿和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等。
  【答案】 d
  15."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指的是(  )
  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解析】 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区,其中四大盆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丰富的油气区。西气东输的主干线是由塔里木至上海的4200千米管道。
  【答案】 b
  16.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d.云贵高原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水土流失的知识。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黄河也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答案】 a
  17.下列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a.武夷山 b.阴山c.阿尔泰山d.祁连山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分为东西走向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弧形山脉三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可分为三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答案】 a
  18.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a.凌汛 b.地上河决口c.水土流失d.干旱
  【解析】 从题中的四个选项看,它们都是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但它们出现在不同的河段,凌汛主要发生在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的山东境内;黄河的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故排除a、b。
  【答案】 cd
  19.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国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江河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一位b.水资源的利用率高
  c.黄河、淮河、辽河三大流域最缺水d.80%的地表径流集中于南方
  【解析】 我国的水资源中,80%的地表径流集中于南方,我国江河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最为缺水的为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答案】 d
  20.我国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有(  )
  a.台湾岛b.海南岛
  c.滇南谷地d.雅鲁藏布江谷地
  【解析】 寒潮是严重的气象灾害,对我国的破坏严重,云贵地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四川盆地由于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广东、海南由于南岭阻挡和纬度位置较低,台湾受武夷山脉的阻挡和纬度位置较低,因此不易受寒潮影响,而滇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在上述因素基础上加上谷地本身的地形特征,因此不受寒潮侵袭。
  【答案】 cd
  21.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  )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云贵高原
  【解析】 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
  【答案】 a
  2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黄、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解析】 本题虽是热点问题,又是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该工程的建设目的和重要意义。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弥补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解决长期困扰北京、天津等华北中心城市缺水的问题。该工程不能跨流域调水发电,因黄河泥沙淤积因素的制约,也难以在四大流域联合开展航运业。
  【答案】 d
  二、能力提升
  2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利用黄河水系考查有关黄河的基础知识。
  【答案】 (1)汾河 渭河 (2)宁夏 河套
  (3)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高原上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降水过于集中,降水强度大
  (4)流水减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人工筑坝束水 ①黄河中下游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特别集中;②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松散且具直立性,易被水冲刷,河床逐年升高 中游造林、种草、搞好绿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修建水库,治沙和防洪并举,下游加固大堤。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防止水污染
  24.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图例画出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图中我国境内,黑线(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分界线)是__________分界线,阴影区域年降水量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下。
  (3)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__________种温度带,有__________种干湿地区。
  (4)当a地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时,b地多出现__________天气;c地农业生产常面临__________(气候)威胁。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以及季风的有关地理知识。分界线主要是几列山脉。季风区内有5种温度带和4类干湿地区。(4)题中a、b、c地气候的特点,主要先判断出季节就容易解决了。
  【答案】 (1)略 (2)内外流域 400 (4)5 4 (5)梅雨 干旱或春旱
  25.读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所经地带包括哪些省(市)?该地带的自然条件(地形条件、气候类型、干湿地区)怎样?
  (2)分析中线调水的战略与经济意义。
  (3)比较隋运河与今天南水北调方案的修建目的有何不同?
  【解析】 南水北调是当今热点问题,对于沿线的相关地理知识,复习中应加以注意。
  【答案】 (1)湖北、河南、河北、北京;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亚热带及暖温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2)是东部沿海经济开发区与西部经济开发区的交接地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长江中下游经济区的连接地带;不仅具有调水作用,在交通方面集陆运水运于一体,在经济开放,能源调配,高新技术利用方面均具重要意义
  (3)隋运河修建的目的是南北物资运输交流,南水北调主要是调水,解决北方的水危机以及降低长江洪峰水位
  26.读图,回答:
  (1)若图中字母分别代表林地和草地,那么表示林地的字母是________,表示草地的字母是________。
  (2)若用图中有关字母代表全国某些草场区,那么,c表示____________区,e表示____________区。
  【解析】 解答此题必须牢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
  【答案】 (1)adf bce (2)新疆草原 青藏草原
  27.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近30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 xx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68亿元。
  (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
  (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 根治黄河,就必须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应兴建水库,下游加固大堤,加强水源保护与管理,防治水污染。
  【答案】 (1)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
  (2)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
  (3)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28.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
  1999年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示意
  (2)读图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9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
  【解析】 这两个问题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求考生通过对结构图的判读,认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和发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答案】 (1)耕地比重较小,森林比重较小,草地比重较大
  (2)农业产值比重偏高,牧业、林业、渔业产值比重偏低

比一比的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比一比。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余数除法的练习课说课稿参考有余数除法的练习课说课稿一说教材4不计算,在圆里填上最大的数57365不计算,在圆里填上最小的数8146二小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余二年级数学猜一猜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猜一猜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三册数学广角的第二例题和第三例题内容。2教材分析猜一猜这一教学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学生七年级生物(下)说课稿七年级的生物课程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说课稿,仅供大家阅读参考!一教材分析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生物圈训练题目及教学反思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即地球内部也有生物C。生物圈指生物活动能达到的范围,包括月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学习比较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通过对地层化石始祖鸟与现代鸟各动物细胞色素C的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鱼的200个成语鱼水深情解释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鱼肉百姓解释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悬龟系鱼解释指任高官显宦。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解释比喻为政不善,有关鹿的29个成语覆鹿寻蕉解释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心头撞鹿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心头鹿撞见心头撞鹿。群雄逐鹿语文修改病句衢州卷3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文章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2情感目标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求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3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典型事例来证徐悲鸿励志学画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徐悲鸿年轻时留学法国,刻苦学画,得到绘画大师达仰的器重,却因此遭到了外国学生的嫉妒,在收到莫大的侮辱后,励志学画,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结业考试,油画
庐山的云雾教学思考庐山的云雾这一课我是不怎么会上的,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大师于永正先生的这节课在我的头脑印象非常深刻。多年前,我在老家就听于老师上了这节课,听了以后,我本人就被云雾之美感动了,这种感动一寄给青蛙的信教学反思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青蛙等信松鼠写信和蜗牛送信的情节,字里行间体现了松鼠和青蛙之间真挚友谊,文章充满童趣。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图主要是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雨铃铛教学日记今日感言雨铃铛这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短小新颖,识字量小,留有学生充分发挥的想象空间。低年级的学生乐于动手,喜欢画画唱唱,喜欢用多种感官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个空间教学写字感想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应规范板书好每一字,作出正确的示范引导。范字对学生学写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有作用。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认读,观察字形,再根据间架结构给汉字分类。目课文两只小狮子的教案一复习导入1复习认读生字师小朋友们,想走进神秘的大森林吗?只要你能解开这把数字锁的秘密,森林之门就会为你打开!2观看播放狮子王录像片段师瞧!大森林在欢迎我们了!他想向我们介绍谁呢?初一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课文乌塔教案范文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2兼顾言与文,最大限度发挥经典文本的教育功能从近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来看,注重了的言与文并重。新课程标准中在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中,提出了言与文方面的要求。在文言文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也注重了从文本出发去学习文言文,但在实际小学一年级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与反思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出示我的发现1自读韵文,发现规律。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如千与口合在一起就是舌。土与里合在一起就是埋3生记生字甘埋闯掰跌。走点老路返朴归真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老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阅读教学离不开老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